|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行业资讯正文
粤商与中国商帮文化
——岭南学术论坛第63期
来源:2011年12月20日 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1-12-20 点击数:

 

嘉宾论坛

  嘉宾: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辜胜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还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曹元

  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李明华

  广东商学院商贸流通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先庆

  广东省青年商会粤商研究中心主任、广州青年职业学院研究教授谭建光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刚才在几位嘉宾的发言当中听到几个关键点,第一是关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跟商帮文化的发展关系,我首先要请问李主席,对于商帮文化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商帮文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过去的商帮和今天我们想讲的真正意义上的商帮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对于未来的商帮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版图和发展脉络?

  李明华:好,我谈谈文化对商帮的影响。在历史上,商帮的形成高峰期是明清之际,比如徽商主要是受朱熹思想的影响,徽商非常注重文化。我听安徽的研究者跟我讲当时安徽最好的年轻人都去读书,比较注重文化,因为朱熹是一个学者。晋商是把最好的年轻人送去经商,文化的背景不一样,而且徽商是敬重朱熹,晋商是敬重关公,山西人敬重关公是把关公作为一种文化背景来敬重,关公是讲义气的,山西晋商是义大于利。广东也有很多人在拜关公,但关公在广东人的眼里是财神,这不一样。粤商是在岭南文化里面发展起来的,刚才辜主席打了一个比方,粤商有一百万但只是做五十万的生意,因为粤商比较实在,他在现代这个新的发展时代,恐怕这种文化就有一些局限性了,所以我觉得粤商要做强一定要在文化的局限性方面作出很多的努力,要克服这种局限。大家刚才听了辜主席分析了粤商、闽商、徽商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所以我们很明显地看出来,一个地方的文化绝对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商帮理念,我曾经写文章说文化做不强粤商也做不强,确实是这样,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粤商需要进一步的反思自己的文化的局限性,我觉得这个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主持人:我也借着会长的一席话来做个抛砖引玉,辜主席,刚才所讲到传统的商帮文化,在现代时代背景下能否像过去一样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个活力的关键点在哪?

  辜胜阻:我觉得文化,过去老讲一个文化当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怎么把精华发扬光大,粤商怎么把好的传统发扬下来。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也有负面的地方,有局限性的一面,我们怎么来改变这一点,去向其他商帮学习呢?我们要吸收其他商帮或者世界上其他商帮的好的一面,来改善我们的局限性,同时把我们的精华部分、闪光部分、优良部分发扬光大,这样的话我们的商帮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商帮。所以文化也是要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改变,也需要与时俱进。

  主持人:好,有一个问题要特别请教曹院长,刚才大家也是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区背景分析了不同的商帮文化,您觉得粤商、晋商、徽商的短板和长处在哪?

  曹元:非常感谢李明华院长邀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我觉得不管是粤商还是浙商还是正在兴起的一些商派,我觉得对中国的文化来说,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不健康的,作为商帮,要学会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现实生活中更好的文化,应用文化的理念打造精神价值。文化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精神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学会研究文化、应用文化、创造文化是每个商帮应该掌握的。谢谢。

  主持人:就这个话题我们继续讨论,刚刚看到王教授有非常赞同和反对的,您赞同他们刚才谈到的哪些方面?

  王先庆:刚才几位老师有非常精彩的演讲,也收获很多。我印象最深得就是李明华会长的一句话,就是对粤商文化的反思。谈商帮,谈文化,这五、六年来很多人在谈,实在是都谈烂了,我觉得很多人没有明白商帮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明白商帮的起源,也不知道它的发展规律。我觉得李明华会长能同一个学者的角度去反思,并且号召大家一起来反思,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深入去反思的。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粤商著作也有十多本,但2/3都是故事,就是怎么样去美化一些故事,甚至是添加一些想象,把这些商人中的神奇再加上一些神奇,使得它更动听,实际上这个应该是由小说家去做,作为学者我们应该更加冷静下来看看这些商帮当中有哪些优势、短处,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做更多的深层、理性的文化、哲学层面的思考,这一点我觉得是广东文化界或者学者界应该做的更多的。

  主持人:谭教授,您如何审视商帮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谭建光:我是做资源服务的,是误打误撞到粤商这个领域来的。刚才几位专家在讲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就用志愿服务资源来思考粤商,去年亚运会最出彩的一个志愿活动是西关小屋,在那里我恰恰看到粤商融合的特点,从北京奥运到世博到大运的建筑物,都没有像西关小屋给我们留下那么深的印象,西关小屋底色是咖啡色,中间是鲜红,上面是时尚的绿色,我们老讲粤商的最大特点是融合,中华传统的咖啡、朱红的东西,到岭南的木棉红到现在面向蓝色、绿色的时尚,粤商中到底融合了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把它追究下去,实际上是可以探讨出很多东西的。

  第二,这两年奥运到大运志愿服务我们投入了很多的资源服务,任何一种文化的东西要推进去,有三个词必须要注意,即轰轰烈烈、扎扎实实、长长久久,粤商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过一段时间来个轰轰烈烈,过讨论完了后面缺乏持续。可以说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现在形成南北两大块,联合国志愿者十周年,过几天我要作为中方代表专家参加,是因为我们除了轰轰烈烈之外,每个月、每个时段都有持久的东西,粤商研究就在于在轰轰烈烈背后有没有扎扎实实和长长久久。

  主持人:我看到李主席好像有补充,轰轰烈烈、扎扎实实、长长久久,我们怎么理解?

  李明华:从粤商来讲,它继承了岭南文化的传统,岭南文化是平民性的、务实性的特色。人家说上海人很精明,但是太精明了,说广东人很实在,但是太实在了。一方面我们在讨论粤商的时候,实际上是文化界、知识分子在讨论,粤商自己是不会讨论的。知识分子轰轰烈烈讨论之后,实际上最后还是要回到扎扎实实、长长久久地去落实。

  主持人:再次请教一下辜主席,刚才在您的讲话当中也提到了新粤商,我们理解的是粤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发展,平常我们总是提到两个字“转型”,粤商在新形势下如何完成它的转型呢?

  辜胜阻: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代际的传承,无论是浙商也好,还是粤商也好。现在90%以上是家族企业,怎么样传承呢,我在一个论坛上有一个报告,讲到只有5%的下一代愿意接班,也就是说90%的不愿意接班,有可能有的是没有能力接班,还有的是不愿意传承上一代的实业,因为现在年轻的一代都是送到华尔街,受华尔街的浸润,所以他们对实业、制造业不感兴趣,他们希望去做投资,做虚拟经济,这样就出现了一种代沟,所以我觉得商帮中间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家族企业实现和持续的问题,这家族企业来讲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整个商帮来讲就是创新,中国不再便宜了,现在是高成本时代,要应对这种高成本时代,非常重要的是要提高成本的附加值,如果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们现在只有三条路,一条是转型升级,还有一条是转移,比如向越南、海外转移,一个是向外走,一个是向上走,还有一个是被淘汰,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通过创新驱动走向价值链的高端,然后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对家族企业来讲是接班的问题,代际传承问题,对大量的企业来讲,是怎么提高劳动生产力、技术进步来实现转型升级,避免淘汰,活下来就好,现在很多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活下来,然后再谈转型升级。

  主持人:辜主席说了向外走,向上走,还有一个是不归路。曹教授,您刚才听了辜主席的讲话之后,您认为路应该怎么走?

  曹元:我觉得对“富二代”的教育要回归到传统的文化上去,要弘扬他们学习国学,培养他们学习国学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很好的人格素质,提高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认识。“富二代”最主要的是两个字——教育。

  主持人:王教授,您有何见解?

  王先庆:我想强调一点,粤商文化中,刚才辜主席是用实力,李主席说的是实在,我说的是经验主义的实用主义,不管怎么说,我们比较多的是短视、急功近利,我们的企业波动太大,没办法把经济的策略和布局完成,根本布局还没有完成,这个行业就衰败了,这个导致我们的企业下降很厉害,我们太缺少文化的理性,浮躁又太多。工业化后期不允许折腾,折腾就完蛋了,所以未来需要多一些战略理性,多一些深层次的文化融合。

  主持人:我看谭教授还有一些要补充?

  谭建光:因为转型问题涉及的群体跟我们的研究有关,我们研究的就是25岁到45岁的阶段的群体。我们现在发现有一个特点,过去的企业家在早期考虑创业的时候没有考虑人生,到了50岁的时候才考虑人生,但现在25岁到45岁时一边考虑创业一边又考虑人生,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转型恰恰跟思维有关,如果同时考虑人生,因为人生就是在新的环境下而且在接受新的知识背景下,人生的很多素质如果运用到文化中,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而且我最近接触两种企业家,一种是原来跟着父辈,做的是比较传统的东西,他们现在遇到很多的困难,一种是原来是硕士、博士毕业,现在新的产业创业大概有十年左右时间,他说现在反而觉得不困难,为什么不困难?因为原来大热的那些人才在那些企业被淘汰以后,他们退下来了,而他们却能在此期间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我感觉到希望恰恰在25岁到45岁这部分当中把人生跟创业结合的这一部分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