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内外贸一体化正文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分析研究
来源:商业时代 2014年第31期 发布时间:2014-11-19 点击数: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就开始着手研究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问题,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渐渐走向成熟。目前,我国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与伙伴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并构建了更有效率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这对于我国动态利益的延续,投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均大有裨益。然而,由于自由贸易组织各成员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内部政治情况等各有差异,目前依然存在着诸多威胁经济稳定发展的因素,因而如何限制这些消极影响,提高本国的竞争力便成了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展的关键。
 
  中国自由贸易区现状

  (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

  依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调查数据,全世界自1995年之后所签订的自由贸易区达到150个,而这一数据随着时间的推进还在不断的增加。在所有的WTO成员国中,很多都是加入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0%。目前,亚洲的自由贸易区发展速度也是很快,仅仅从国家角度而言,印度和新加坡所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相对较多,基本上都已经超过十份以上,而我国已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已经达到十个,2013年8月,上海自贸区也在国务院批准后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境内自贸区。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健康的向前推进,自由贸易区域范围越来越广。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遵循分阶段建设的原则,自由贸易区遍布亚洲、大洋洲、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共包含36个国家和地区。在这3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已经和10个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并且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已经进入全面建设与发展阶段。中国目前在建的自由贸易区共有6个,分别为中国与冰岛、海湾合作委员会、瑞士、澳大利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挪威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继续考虑与印度、韩国、日本建立自由贸易协定。

  随着自由贸易区内关税水平不断降低。首先,中国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进口产品零关税条目越来越多,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据统计,2010年,中国自由贸易区成员实际进口产品零关税税目比例占所有税目的64.54%,相比2009年提高了21.24个百分点,提升速度非常快。其次,中国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实际进口产品的税率不断降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实际进口产品税率平均为3.36%,相比2009年进口产品平均税率下降1.27个百分点,低于整体平均水平4.56个百分点。最后,中国自由贸易区进口实际进口产品税率分布逐渐优化。据统计,2010年中国自由贸易区成员实际进口产品税率在5%以内的税目占全部税目的74.55%,相比去年增加2.56个百分点,相比平均水平37.99高出36.55个百分点。
 
  中国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发展较好。双边货物贸易在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双边货物贸易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剂”作用。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与其他自由贸易成员的货物贸易水平下降10.10%,但这低于国家平均水平13.89%。随着经济发展,我国2010和2011年与其他自由贸易成员货物贸易越来越频繁,这两年内出口贸易总额分别提高32.32%和22.86%,增长迅速。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特点有:涉及到的行业领域较多;自贸区内货物贸易开放程度相对较高;自贸区内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相对较高;近年来尤其在多边贸易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自贸区战略在高标准的基础上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二)中国自由贸易区实施结果

  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签署成立的自贸区很多,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中国-秘鲁自贸协定和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协定等等,自从各自贸协定签署之后,贸易双方都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本文以中国-东盟贸易区和最新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为例进行说明。

  2004-2007年,我国对东盟出口分别增长38.7%、29.1%、28.8%、32.4%,增速超过我国对外出口增速。2008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已经达到2311亿美元,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与东盟早期收获产品的贸易额达到了1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要高于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总体增幅。其中,我国进口11.5亿美元,增长46.6%;出口8.2亿美元,增长31.2%。而从进出口产品结构看,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我国与东盟受益比较多、增长比较快的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水产品这三大类。而相对而言,我国新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在银行服务、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等诸多方面的开放程度更高。譬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健康医疗保险、海空运输、旅行社等行业也将允许由纯外资或中外合资成立等等都大幅度强化了上海地区的对外贸易交流。而自上海自贸区开放以来,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这解决了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同时,上海地区吸引了更多外来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内也渐渐有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了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自由贸易区对于物流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关于与其他几个自贸区合作的效果,本文简单地列出2011年我国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情况,如表1所示。

    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美国紧急贸易委员会负责人卡尔曼·科恩的观点,自由贸易协定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它在某种程度上为贸易双方在投资、服务等方面扩大了空间,但同时贸易双方协定间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贸易环境变质,进而使贸易交流恶化。因而,本文将影响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存在的矛盾和摩擦

  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些国家在领土主权方面存在的争议。其次成员国内部政治局面动荡,一些国家内部党派众多,时有纷争,国家内部政权变换频繁。还有一些国家长期受到恐怖组织以及一些反政府武装分子的威胁,导致国家内部局势不稳定。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常常会阻碍正常贸易活动的进行,影响到外部的投资,从客观角度而言,对自贸区以及区域内部的整体发展相当不利。然后就是民族宗教文化的差异,近年来,随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抬头及回教徒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矛盾不断激化,加上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教徒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宗教信仰间冲突时有发生。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贸易结构的单一

  自由贸易区内各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例如新加坡,其人均GDP能够达到3万美元,而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人均GDP却甚至达不到400美元,这之间的差异可想而知。而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经济政策难以协调一致等情况。除此以外,自由贸易区内的各国贸易经济结构雷同化的现象较为明显,就东盟一些国家而言,国家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尤其突出,如表2所示,各国依然将重心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并且这一产业生产过程中科技投入欠缺,生产力相对较低。狭小的内部市场必将大大限制东盟各国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多情况下,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往往弱化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如果相关出口地区的市场情况出现较大的波动,势必会对各成员国的未来经济走向造成影响,对经济结构的稳定形成巨大的威胁。

  (三)政府和企业之间步伐不一致

  很多国家政府尽管已经发布了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协议,但企业却未能及时进行了解和把握。根据相关地区的海关统计结果,很多国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本没有利用好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政策,没有享受到零关税所带来的优惠。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缺乏应对经验和方法,对零关税政策缺乏足够的理解把握,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利用这一政策去寻求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因担心各种证件办理方面的问题,最后白白错失了大好的机遇。

  (四)缺乏核心的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

  很多情况,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凝聚力不足都是中坚力量缺乏的原因所致。例如,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许多国家为了保全自身的经济利益,竞相贬值本国货币,结果造成存在贸易往来的各个国家之间危机不断蔓延,这就是缺乏核心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容易出现的弊端。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分析

  (一)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

  通过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加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战略资源;规避我国多边框架协议困难,努力强化我国的新兴产品发展市场;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我国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国对外投资的区域范围,提高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日后的货币联盟、政治合作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力。

  (二)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方向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为我国优势产品拓展新兴市场。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相对依存度较高,因而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十分明显,其中尤其是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除此之外,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所提出的反倾销案件中,与我国有关的案件数量最大,目前已经超过六百多件。因此,我国必须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为我国优势产品拓展新兴市场。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实现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其中的各项投资优惠政策,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进而帮助我国全面转变对外贸易的方式,削弱许多国家对我国产品的限制,最终实现国际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
 
  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在我国周边国家建立一个经济长期发展的区域性外部环境。与周边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个健康友好、长期合作的双边贸易关系,同时,一个稳定和谐的周边经济贸易关系,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对策

  (一)加快推进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程

  就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十个自由贸易区而言,只有与港澳CEPA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时间、合作深度更深入一些,而与其他几个自由贸易区的交流还需要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不断拓宽与之合作的领域规模,深化与其的合作深度。而对于目前依然处于谈判协商过程的其余六个自由贸易区,政府则应该加快步伐,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以期望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为自由贸易协议的签署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对外,我国还应该不断开拓市场,争取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实现深层次的交流。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及大国就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可行性开展官方联合研究工作,以保证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展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对内,我国还要加快推进区域贸区的开发建立,目前,广东、重庆、厦门、天津等地都已经向国务院提交了自贸区试验申请,未来,随着上海自贸区逐渐走向成熟,这些境内自贸区的建立必将会有更多的参照经验。
 
  (二)积极扩大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度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战略以来,我国的经济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个最新崛起的大国,我国在新经济条件下必须不断寻求与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关系,并且在此过程中积极扩大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度。具体如下:一是监管理念,包括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转变,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二是贸易的开放度,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三是政策的开放度,在贸易结算、税收优惠以及外汇政策等方面要更具优势。以上海自贸区为例,上海自贸试验区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试点,逐步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口岸贸易、离岸自由贸易、服务贸易转变(涉及离岸金融试点)等。未来,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度,上海自贸区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点和对接TPP、开展全球贸易合作的新平台,后续最可能有的突破性政策或将包括在自由贸易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国在新时代下,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自贸区开放度的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要逐渐朝着现代服务业靠拢,包括基础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等,要通过现代服务业带动传统的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拉动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以便实现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统筹规划并完善政府内部机制

  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施行与中国经济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进入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时期。而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势下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就必须理解和把握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国有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通常,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考虑:首先,统筹规划“走出去”战略,第一,加强谋划,制定中国经济全球战略规划;第二,围绕中心,国家政治外交积极为经济服务;第三,积极主动,参与制定未来国际投资规则和标准;第四,用好外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政府内部还要建立完善的“走出去”支撑体系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优化审批程序;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咨询机制加强信息服务;强化协调机制;加强监督和风险防范预警。最后,着力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通常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人才交流。三是就地取材。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展总体上已经步入成熟。未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在分析各成员国经济政治差异的基础上,确立贸易区战略发展的目标,明确战略发展的方向,不断从开放度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内部机制的完善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我国在经济贸易中的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李非.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
  2.李艳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
  3.王瑾.自由贸易区战略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2
  4.张义明.新区域主义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9(00)
  5.孟繁玲.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荆林波,袁平红.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J].国际贸易,2013(7)
  7.孙宇.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8.杨枝煌.中国自由贸易区科学发展的战略推进[J].对外经贸实务,2013(4)
  9.陈力菲.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作者:孙阁斐  编辑:等zhout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吉盛伟邦超20亿被收购案失败 零售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热门资讯
    为什么物流会取得前所未有的 零售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