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赵景峰正文
赵景峰:论澳门对大陆的投资合作
来源:理论月刊  199909 发布时间:2006-12-9 点击数:

    1999年12月20日,我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标志着澳门与大陆的投资合作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澳门在大陆的投资合作将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合作层次也将不断地向更高层次推进。

            一

    澳门是一个弹丸之岛。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42万,自然资源极其缺乏,在过去的数百年里澳门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19世纪以前,澳门的经济以农产品贸易为主导,19世纪中叶开始过渡为以鸦片贸易和苦力贸易为主导的经济,20世纪初发展了小手工业。澳门的现代经济发展于本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极快发展和香港产业及其资本、技术、人才的转移,澳门经济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

    70年代,澳门因为获得了欧美市场给予的关税和配额优惠,同时在地价、楼价、租金方面低于香港,因而相对香港来说具有出口和低成本生产的比较优势,这一优势促成了澳门经济在70年代的高速发展。

    80年代,澳门因为自由港的地位和广泛的海外市场关系,相对于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内地,具有对外联络的比较优势,因而成为内地对外贸易、商务洽谈、商品展示和引进外资的“桥梁和窗口”。这一优势的作用吸引了大批国外和中国内地企业来澳门经营,促进澳门经济更具多元化并扩大了经济规模。据澳府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澳门经济年平均实际增长率达8%左右,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20%左右, 逐步形成了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建筑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四大行业。

    进入90年代以后,受各种因素影响,澳门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特别是1993年以来,本地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一直下滑,1993—1996年分别为5.2%、4.6%、3.8%和负0.3%。尽管如此,澳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高,1997年本地生产总值593亿澳元,合75亿美元, 人均生产总值也达到17927美元,在亚洲的排名仍然位于前列。

            二

    澳门邻近香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在两岸四地关系中处于特殊的位置,作为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中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现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关系。 澳门与大陆的经贸联系和投资合作早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未曾中断过,大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更成为澳门拓展与大陆投资合作的催化剂。大陆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使得澳门在大陆的投资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大陆逐渐成为澳门资本的投资热点,特别是90年代以来,澳门已不像过去那样,只是试探性地进行数量少、规模小、种类单一的投资,而是向高层次拓展。概括起来,90年代澳门在大陆的投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初期的以“三来一补”为主的投资合作逐步发展为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外向经济程度还是从产业结构层次方面看,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构成澳门和它的周边地区合作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利用澳门的资金、技术、外向经济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澳门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廉价土地、劳动力和轻工业品短缺的广阔市场,双方的合作形式主要以“三来一补”为主。合作的结果,创造了“珠三角奇迹”,也创造了1982—198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8.72%的辉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澳门资本的日渐雄厚,双方的投资合作已不再满足于“三来一补”的形式,而是发展为澳门资本多以合资合作和独资形式在广东及内地拓展“三资”企业。据统计,目前在广东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6万多家中,有80 %以上是由港澳商人投资兴办的。在珠江三角洲,有400万劳工直接受雇于港澳公司, 相当于港澳本身制造业工人数目的5倍。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港澳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2、从投资制造业逐步向金融、商贸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拓展。 改革开放初期,澳门对大陆的投资合作集中在制造业。以后,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扩大,澳门对大陆的合作逐步扩大到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百货零售、信息咨询和仓储服务等第三产业方面。据统计,1994年港澳地区在内地投资的实际金额达到203.22亿美元,其中投资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就达62.22亿美元,占30.6%,比上年增长13.8%。 除金融外,澳门资本在大陆投资基础设施、房地产、旅游业项目增多,更加符合内地产业政策的要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的房地产业已成为澳门商人新的投资热点,内陆中心城市如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吸引澳商投资的第三产业项目也在增加。

    3、澳商金融资本的投入增加较快。80 年代以来澳门金融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澳门五大经济支柱之一,目前在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达10%左右。澳门的注册银行基本上保持在20 家左右, 它们开设了120间分行,金融总资产达一亿多澳门元,存款总金额700万亿澳门元,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澳门没有外汇进出管制,与世界几大金融中心都有直接联系,外汇储备充足,加上澳门银行业处于国际金融网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银行网络的连接点这样一个有利地位,使澳门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开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融资、租赁等业务成为联系国内外资金的桥梁。澳门的银行资本和大陆工业资本相结合,并逐步要求控股,进行控股公司的系统化投资,形成新型的国际战略性合作。

            三

    改革开放20年来,澳门对大陆的投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阔,合作层次也越来越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澳门经济进入调整期,特别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差异性逐渐消失,澳门在大陆的投资合作也遇到一系列问题。

    1、澳商在大陆的投资亟待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在引进外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比较优惠的政策,以后随着开放步伐加快和开放范围、领域的扩大,政策措施更加优惠,澳门资本的数量增加很快。但澳门资本的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在大陆投资表现出严重的短期行为,投资行业和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和领域,这与大陆通过利用外资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基础工业和农业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不相符合。就广东来说,1996年港澳的直接投资为87.32亿美元,投资数量不小,但就总体而言, 投资水平不高,投资的结构不尽合理,一、二、三产业不协调,尤其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整个“八五”期间广东农业利用港澳直接投资3.41亿美元。仅占全部直接投资的0.8%。就第二产业而言, 澳门资本多集中投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时装、塑料、金属制品四个行业就占了总数的1/4,而且不少项目重复引进,规模小,效果差,造成资源浪费。

    2、产业技术构成偏低,组织结构不合理。 澳门在大陆投资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生产要素在技术上的有机构成偏低,企业开发能力薄弱,更缺乏创新能力。加之澳门政府长期采取积极的不干预政策,没有把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致使本地工业日渐式微,技术水平提高甚少。据广东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6年,澳门在广东开办企业88家,投资额达到3.81亿美元,但是80%以上为中小资本,主要利用广东廉价的劳动力及土地资源,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而投资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数之甚少。

    3、澳门资本同大陆企业争夺控股权。 澳商公司和其它外资公司一样,在加大对大陆投资力度的同时,对现有合资企业增资扩股,谋求对其的控制权。他们一般针对行业内骨干企业,一方面要求获得对企业的绝对经营管理权,另一方面抢占市场份额。澳门的跨国公司进入大陆市场的时间不长,但却不同程度地占领了日用家电、电子、通讯器材等市场。澳门一些大型财团进入大陆市场往往提出与大陆原先行业中带头企业合资合作,并要求控股,这样便可利用经营控制权,把大陆企业的名牌打入冷宫,杜绝了大陆企业同他们竞争。同时,他们还利用大陆企业现成的生产条件、廉价劳动力、销售渠道,再贴上自己的商标品牌高价销售,对大陆企业后起的牌号形成强大的进入壁垒。

    4、澳门资本在大陆投资地区不平衡。 由于广东及沿海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与澳门更加邻近,因此,澳门对大陆的投资80%都是集中在沿海地区,虽然对中西部地区也有所涉足,但投资的规模、数量较之沿海地区来说悬殊很大,且投资的规模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5、澳门资本在大陆投资的环保效益不高。 大陆环境标准较发达的澳门地区低,环境法制也不健全。澳门有些跨国公司便乘虚而入或迫于本地区的压力,有把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入大陆的趋势,加重了大陆的环境问题。更有一些澳门企业将陈旧、淘汰的设备甚至具有危险的物品转入到大陆,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大陆的环境效益,对大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四

    澳门“九九”回归指日可待,我国对澳门行使主权已成定局,这对于未来澳门与内地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陆应针对在投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构筑澳门与大陆投资合作的新格局。

    1、努力提高利用澳门资本的质量, 由“规模型”引资为主转变为“效益型”引资为主。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大陆经济增长方式要由以粗放型为主向以集约型为主转变。所以利用澳门资本时应以“效益型”为主,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好投资项目,保证那些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创汇能力的项目得到优先安排;(2)保证资金到位率;(3)提高单位资金的产出能力;(3)扩大澳门资本投资项目的规模, 适当缩小小型项目的投资比例,充分发挥引进澳资的规模效益。

    2、由引进资本为主转变为引进资本与引进技术并重。为此,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加大吸收澳门大型跨国公司来大陆投资的力度,尤其是要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采取多项措施吸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2 )重点吸引有实力的产业资本投资。一般来讲,来自商业资本的资金技术含量比较低,来自金融资本的资金,虽主要是投向制造业,但大部分也不具备产业资本的职能,而产业资本特别是来自大中型跨国公司产业资本的资金,比较注重长远发展,而且有较强的产业技术力量作后盾,因而有输出先进技术和专利技术的可能。

    3、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在控股问题上保护双方投资者的利益。要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互利互惠的原则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做到双方合法权利共同参与,在利润分配上严格按法规进行分配,既要维护澳商利益,又要保护大陆企业的正当利益。

    4、放宽对中西部地区吸收投资的产业政策。 中西部地区在农牧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能源和原材料工业项目的建设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特殊鼓励。一方面,要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地域和范围,放宽吸收外资进行资源项目共同开发的审批权,给予基础设施建设上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或向澳商出让现有基础设施股权等;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在3—5年内仍要重视吸引劳动密集型投资,创造必要的软、硬环境,推动澳门劳动密集型资本进一步投向中西部地区。

    5、加强澳商投资管理,尤其要加强投资企业的法制管理, 增强监督力度。澳商在境外购买的设备材料及在大陆生产经营的产品等必须经过我国商检,以防欺骗掺假。大陆有关法律机关应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执法水平,应制定《违反外资企业法的惩治条例》,对审批机关、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机构、中外投资者违反法律所规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直至刑事处理。

作者:赵景峰  编辑:jiuyu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