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东莞正文
东莞:首个大型综合农批市场谋求转身
来源:2008年08月29日 南方日报>>DC05版 发布时间:2008-8-29 点击数:



 
  1996年4月开业的信立农批目前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辣椒批发市场、东莞最大的调味品市场、东莞精细粮食批发中心和省内第二大蛋品交易市场、第三大冻品批发市场。  


  前不久发布的《东莞市专业批发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明确指出东莞形成了一批与本地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批发市场,这也是东莞专业批发市场的重要特征。

  作为东莞众多专业批发市场中的一种,间接服务于东莞工业而又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农批市场发展状况如何?本报记者近期走访了一些较为大型的农批市场。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东莞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也是目前东莞市区唯一一家大型综合农批市场信立农批,总裁蒋秀梅告诉记者:东莞农批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信立将在东莞产业升级调整的大背景中谋求新的发展。

  虎门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东莞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正准备建一个约3倍于现在规模的大型农批市场。业内人士表示,虎门镇周边的农批市场已基本“饱和”,农批市场应加强规划和整合。

  东莞农批发市场“今不如昔”?东莞市东迅物流有限公司主管经营着坐落在常平的东莞大京九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华对这个提法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整个市场如今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比如说东莞市用粮人口减少了20%到25%。这样一来,大京九农批市场面临的问题也是东莞整个市场面临的问题。”

  而地处中堂的江南农批市场,其总经办主任胡曙东则坦言:“江南农批发展至今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平、稳。”

  “今年上半年,我们市场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而且也出现一些商户结业的情况。我们有这个心理准备,若不开辟新的盈利模式,不利用好农批市场这个平台,只能坐着等死。”蒋秀梅是东莞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也是目前东莞市区唯一一家大型综合农批市场信立农批的总裁。在东莞农批行业摔打了15个年头的她,毫不讳言包括信立在内的东莞农批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而作为东莞市大力培植力求上市的信立,也在东莞产业升级调整的大背景中谋求一次新的发展,如果成功,可能对整个农批市场将是一个极大的触动。

■兴 最大农批市场地位未变

  1994年7月21日,香港信立集团和本地个人数位股东,共注册资金100万元设立了东莞市信立实业有限公司,为股份制民营企业。1994年9月,信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奠基兴建,1996年4月开业,2005年11月实现拆迁扩容,从市区整体搬迁至大岭山镇,正式更名信立国际农产品贸易城(以下简称信立农贸城)。经过14多年的精心培育,信立农贸城发展成为东莞市“菜篮子”工程和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产品来自全国各地(香港、澳门除外),销售主要区域在珠三角地区及江西、湖南等邻近省份,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美洲等市场。

  蒋秀梅说,其实当时没有一位股东有农批市场的产业背景,完全是出自对东莞这个市场的信心而搞起来的。1994年,正是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方兴未艾的时候,大量的务工人员涌入东莞。蒋秀梅隐约记得当时东莞容纳的人口已经达几百万之多,但全市没有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综合农批市场。“各个镇有自己的农贸市场,可论规模论经营模式,完全不能和深圳布吉的农批市场相比。”现在的布吉农批已经是一个在深交所挂牌的企业,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还只是一个将平素随处可见的菜贩肉铺集中到一起的所谓综合农批。但即使这样,也给了蒋秀梅等股东一个启发:“民以食为天,东莞这么多人,完全可以也应该有一个大型的农副产品供应平台作为集散地。”恰逢当时国家又提出“菜篮子”工程,信立农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发展起来的。

  尽管信立实业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但实际上1996年4月信立农批市场正式在现在的会展中心附近成立时,公司的实际投入已经超过1.7亿元,其中3000万元来自银行贷款。“光土地款就有7000万元,买了136亩地。”当时信立拿到的是商住用地指标,在现在看来应该是房地产商梦寐以求的东西,可信立却做起了农产品批发。

  “那个时候,东莞还没有像样的大型农批市场,现在大家了解的常平大京九、樟木头粮油、虎门富民、东城下桥、中堂江南,都是我们之后逐渐建起来的,有的和我们相隔不久,但毕竟在我们之后。”蒋秀梅说,成立之初的信立是东莞当时唯一一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大型综合农批市场。

  其后12年时间,尽管“后起之秀”陆陆续续露面,但是信立综合农批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反而培育起了自己的客户市场。信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为东莞市“菜篮子”工程和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随着东莞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的进行,2005年,信立整体搬迁至大岭山镇,成立了信立国际农产品贸易城,占地也增加到800多亩,号称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综合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入场经营商家超过1400多家。目前信立拥有珠三角地区最大的辣椒批发市场,东莞最大的调味品市场,东莞精细粮食批发中心和省内第二大蛋品交易市场、第三大冻品批发市场。

  尽管如此,蒋秀梅从去年开始仍然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危机:成立之初是第一次创业,搬迁后至今是第二次创业,而现在,信立农批正经历着第三次创业的艰难开端。

■痛 两个“惨淡”道尽辛酸

  在形容信立农批发展过程中的艰辛,蒋秀梅讲了两个“惨淡”。一是成立之初的惨淡,二是现在的惨淡。

  1996年4月,信立农批开始试业,直到1999年的上半年,蒋秀梅形容一直是“有场无市”。当时东莞每个镇区都有自己的农批市场,都是小批量和零售结合的经营模式,大家都有自己的零售渠道。那时信立刚刚成立,附近交通环境也比较差。如何吸引客户是当务之急。“我们是靠干货土特产熬过来的。”蒋秀梅说,最初完全不敢做生鲜,因为流动慢,难保存。而当时东莞还没有一个干货土特产的集散地,信立就瞄准这个市场起步。“当时我们客户的增加是以个计的,慢慢才多起来。”蒋秀梅说,一个新的市场培育至少需要3—4年时间,这对农批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后,信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现在,蒋秀梅发现:信立又站在一个岔路口上。

  对于现在的惨淡,蒋秀梅并不讳言。今年东莞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伴随而来的是人口数量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这里吃饭的人少了,反映在农批市场上,上半年信立销售额下降了10%。而近年农产品投入品价格上涨,原来100斤化肥170元,现在要280元,导致农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涨,油价高企更加重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信立农批有商户因资金等问题已经关门结业,这也势必影响了公司的租赁管理收入。而更让蒋秀梅担忧的是,原本已经基本饱和的东莞农批市场数量,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她扳着指头数着:樟木头有粮油塑胶蛋品农批,常平是粮食和饲料农批,虎门有蔬菜水果农批,下桥有水果农批,江南也是综合性农批,最近开始偏重水产。

  “东莞地盘并不大,在虎门买蔬菜,我这里买粮油副食,随便运到哪个镇,半天就差不多。现在农批市场的数量已经可以充分满足东莞这个市场的需求。但是有人觉得农批市场赚钱,还在往里面砸钱。”蒋秀梅认为,东莞农批市场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但没有突破出去,商业模式没有太多的创新和科技含量。由于商业网点规划不完善,东莞到底需要多少农批市场才够,谁也说不清楚。她特别强调,东莞跟深圳不一样,镇区多,都想分一块市场。目前,农批市场已经富余,竞争格局还是很激烈的。很多人认为农批有钱赚,导致不计成本进行恶性竞争。

  蒋秀梅举了几个例子,一是虎门已经有了富民这个影响较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但跟虎门毗邻的镇也在搞蔬菜批发,现在争客户争得很厉害,其实那一片一个就完全够了。还有近年成立的某综合农批,一方面分流了信立的部分客户,但靠着这部分客户,这个市场并不能吃饱,等于大家都没什么好处。在前不久与政府领导的一次座谈中,蒋秀梅直言不讳地说,东莞介于广深之间,东莞农批本身就是夹缝中生存,可本埠还有六七家经营范围类似的较大农批市场存在,无序竞争激烈,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这一趋势至今未能有效遏制,使得业内担忧和不安。

  除了大环境,信立农批还面临土地和房产产权办理滞后、资金瓶颈制约明显、主营业务不尽突出等问题。由于前期市场建设投入资金巨大,现有收入扣除正常的市场维护及财务费用、劳动成本后,所剩不多,导致企业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资金困难。长此以往,势必对企业发展形成巨大的瓶颈制约。而目前信立农批的收入仍然集中在租金、管理费、停车收费等构成,有稳定的现金流,但成长性不足,与改制上市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市场业务亟待升级,创新盈利模式,扩大增收来源。

■思 摆脱租赁发展一条路

  投资额达7亿元的信立农贸城规模较大、设施完善,但仍属于物业寻租型的经营模式,收入渠道狭窄,每年收入仅数千万元,与投资不匹配。这意味着如果单靠收租和管理费,信立农批的建设投资成本需要至少20年以上才能收回来。而伴随着产业升级调整,一个时期内不排除还有商户会结业关门,这两项收入可能进一步降低。蒋秀梅说,不会赚钱的企业也是不道德的企业,面对现在的困境,继续走收租收管理费的道路,只能坐以待毙。

  蒋秀梅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商业秘密”:未来的信立将通过物流配送和供应链两条腿,将以往只是作为对手交易平台的农批市场,做成一个能直接参与贸易当中,能直接通过交易本身获利的平台,其中后者正是信立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所谓供应链,就是农批市场直接为供应和购买双方提供包括信息、物流配送等服务,和我们平常说的中介有点类似。她给记者打了个比方:“比如说我们这里辣椒市场很大,我可以向你提供辣椒供应的信息,你可以进货。同时我还可以提供需求信息,帮助你卖货。你的辣椒可以通过我们销售到你原有渠道之外的地方,扩大了你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供了服务,这种服务是有偿的,只要我们做得好,这里的商户会愿意享受这种服务的,因为对他们自身也是有利的。”这是对现有农批市场盈利模式的一次探索,成功与否,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蒋秀梅说,如果现在他们不做,将来别的农批市场也一定会做,到时候想起来就晚了。

  蒋秀梅还提到,一个农批市场的发展,可以有侧重,但是未来的趋势还是综合。但她强调,所谓综合并不是所有农批都要大而全,而是说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比如说,目前信立还没有开展蔬菜和水产业务,但是已经开展了冻品业务。一些采购商就主动提出,既然有了冻品,为什么不能搞蔬菜。“如果他需要的配套材料我这里有,他一次就能基本买全他需要的东西,就不用多跑,这是很现实的。”正如樟木头的农批从粮油起步,到塑胶,到蛋品,常平做粮食,做饲料,都是根据客户要求逐步完善的。这其中原有的农批市场分工依然存在,大家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但是也能为多数前来的顾客提供他需要的产品。这是一个现代农批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蒋秀梅认为,农批市场的发展要适可而止。她觉得,合理的格局是建立这样一个零售网:以主、副食品为主,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能够到达三级市场。目前,东莞一级批次的农批市场已经饱和,但总体规模有所萎缩,综合能力、企业实力和意识较强的企业才有机会留下来。她觉得,东莞农批能守住今明两年就是不错的企业,一定要想好下一步应该怎样走,“冬天熬过去了,经济形势明朗化了,就会好一点”。

■愿 政府更多关注农批产业

  在讲到农批市场未来的发展,蒋秀梅反复说的是希望政府给予农批市场更多的关注。她认为,农批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贸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前端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后端连着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是一个民心工程。在农批市场的发展中,政府对这类企业的土地、房产等问题不能一刀切,是不是可以适当照顾。对全市的农批市场规划发展应当给予通盘的考虑,不能让满山放羊的情况继续加剧。她建议,可以以大型一级农批市场、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市场运作为手段,对本埠农产品批发市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鼓励差异化经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整体产业转型,最大限度减少同业无序混乱竞争,确立东莞农批市场在珠三角的竞争优势。

  她还希望,政府能够加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拉动农产品的消费。同时在税收方面实行适当优惠政策。而农批市场现有的总量和规模已够,行业则应该考虑怎么才能更好发展。农批市场的土地资源大,应该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经营者也要站在企业和民生的角度看问题,帮政府把好关,提高农批市场的信任度。


 

作者:段思午 黎…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杭州:迎来综合体开业潮 多区 重庆:将建物流供应链金融中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