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多层次贸易流通方式体系(双循环与流通研究之十一)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12-17 点击数:


    (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多层次贸易流通方式体系

    多层次贸易流通方式是指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谈判、合作或交易的基本形式,可以进行多角度分类,但这里主要是指两个层次,一个产品订单层次,二是渠道体系和价值链层次。

    在相当长时间里,在与外国政府和企业进行贸易流通谈判时,中国重点关注的往往是贸易额、交易量、采购订单等,如多少架飞机、多少吨粮食、多少吨石油等,以产品订单作为最主要的谈判对象、筹码或工具,这是“产品订单层次”,是“一锤子买卖”式的交易,其特点是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短期贸易合作,取得立竿见影般的谈判效果,但对解决贸易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却影响不大,更不能解决中长期战略问题。而且,如果时机不妥或方式运用不当,这种贸易流通方式常会带来其他严重后果。例如,在市场紧张时对某些大宗商品(石油、农产品等)的大规模采购,不仅有可能会在一二年后形成巨大的积压和库存,而且可能面临着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科学合理的方式是构建整个渠道体系或价值链合作体系, 如共建流通渠道体系,深度参与从源头基地(产地)到末端的价值链体系建设。在对外合作谈判和战略设计中,必须跳出传统招商引资的旧思维, 防范极端不自信心理所导致的不能真正平等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必须将强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流通渠道优势和商品定价优势,从各个领域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另外一个误区是“以市场换技术”。多年的实践表明,除极个别的领域或现象外,我国的技术进步基本上不是通过市场换来的。技术是资本进入时的一个组合要素,技术的转让、转移和流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法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产业和企业生命力的第一要素是市场,有了市场,科技才有方向,也才能创造价值。长期以来, 不少地方在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误导下,片面追求投资规模、产值、产量等政绩目标,轻视渠道权力的控制和市场价值链的构建,对经济质量和中长期发展都是一种伤害 。这是目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最需要解决的战略认识问题。

    总之,数百年的全球贸易史表明,最高层次的贸易流通竞争是对渠道权力控制和占有的竞争。在新形势下,在对外经贸谈判和合作过程中,从格局性的战略、战术到细节性的战役、战斗都要重视深层次渠道战略的安排。

    (五)构建与“中国制造”相匹配的流通价值体系

    全球经济正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现代流通业与生产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以工业4.0 为导向的 “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中国流通”正在向以数字商贸为导向的“新零售”“新物流”“新贸易”等转型 升级。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 情防控常态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响下, 中国现代流通正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上网、进 云、下乡是基本特征,各类流通平台、交易平台、渠 道末端、体验园区的数字化变革不可逆转,正深度 改变着传统生产制造业,并向制造业的各领域、各 环节延伸和渗透。

    从战略层次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涉及生产制造领域的重点方向有两个:一是生产流程重构; 二是自主品牌崛起。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体现 是以“反向定制”为核心的“新制造”的崛起,这种 “新制造”的起点是流通,其动力来源是基于消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或个性消费需求的直接转化。中国已经形成的世界工厂和最完善产业体系优势为各 类产业的定制化转型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电子商 务、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以及直播带货、时尚创意 体系为“反向定制”提供了可能,一大批“流通和生产 一体化”的新型企业,如索菲亚、尚品宅配、欧派、衣 邦人等通过云平台、在线设计、在线交易、在线服务、线下体验、智能生产等颠覆性流程变革,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云服务,真正实现了“ 流通引导生产”,促进了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

    自主品牌是涉及流通体系建设的另一个战略性问题,因为品牌的形成、培育与价值实现主要发 生在流通领域。中国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基本 上以加工贸易、贴牌生产为主,许多世界名牌通过 全球供应链形成了相对完整而强大的渠道控制权 和商品定价权,导致国产品牌被轻视、外国品牌被 高估的现象长期存在。随着中国现代流通体系的 不断完善,尤其是全球战略流通体系的逐步形成, 这种现象会彻底扭转。当前提出的“新国货”概念 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消费”层面,更应该提升到 “全球时尚”的高度去推进。同时,在新发展格局下,必须大力促进国内流通龙头企业和流通体系为自主品牌赋能,彻底改变“取洋名“”傍洋牌”以及 各种刻意吹捧国外品牌和贬低国内品牌的乱象。

    最后,中国流通企业尤其是担负全球流通和供应链功能的战略性流通企业,如何对“中国制造”走出去以及在全球布局提供基础性支撑,也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完)

  【本文节选自《王先庆.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重心与政策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20 年第11期)。】

  (王先庆: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



作者:王先庆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 王先庆: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激
    热门资讯
    王先庆:疫情对商贸流通业的 王先庆谈人人乐超市卖身的原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