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琴梅正文
王琴梅;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的效应机理与实证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广州)第20162期 发布时间:2017-5-16 点击数:

    内容提要:以消费理论为依据梳理了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机理,认为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示范、价格、财富效应等驱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根据我国2000年—2014年分省的面板数据,分别就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看,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价格效应与居民消费存在负向关系,居民消费受消费习惯影响较大;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同时,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惯性”最强。由此建议将增强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减少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影响、扩大居民消费的可行路径。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惯性/驱动效应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多年以来的以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叠加,导致我国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在出口和投资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显得格外迫切。城镇化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但随着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城市内涵和品位、环境破坏严重、“半城镇化”等问题的凸显,这种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于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期冀借此促进我国经济由出口和投资驱动向由消费驱动转型。正因为如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新型城镇化如何作用于居民的消费。具体来讲,新型城镇化会通过哪些路径对居民消费产生驱动效应?如何让新型城镇化更好地驱动居民消费增长?

  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与消费相关问题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从理论研究看,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城镇化对扩大消费市场作用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Lewis(1954)[1]认为,由于城乡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需求水平。Fujita等(2000)[2]认为城镇化产生的外部经济性通过“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能促进需求扩张和经济增长。国内学者吴浙(2000)[3]、曾令华(2001)[4]也认为城镇新增人口的增加使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王国刚(2010)[5]认为城镇化能够改变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其消费效应的发挥通过推动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进行。(2)关于城镇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研究。凯恩斯认为绝对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Stark(1991)[6]和Taylor等(2003)[7]认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由城镇的高工资性收入决定的,我国学者柳建平和张永丽(2009)[8]的调查也支持这一观点。万勇(2012)[9]126认为城镇化能通过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口转化等使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3)关于城镇化改变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研究。Duesenberry(1949)[10]、Carroll等(2000)[11]认为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对新流入的原农村居民具有“示范性”作用,引导原农村居民改变消费习惯。周建和杨秀祯(2009)[12]认为进城人员的食物、衣着等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比重会下降,而娱乐、教育、通信、医疗等高档消费的比重会增加。

  从实证研究看,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1)关于城镇化与消费量关系的研究。有的学者采用消费的绝对量(消费额)、有的学者采用消费的相对量(消费率)研究这一问题,得出了有差异性的结论。用消费额这一绝对指标进行实证大都得出了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结论。如刘艺容(2008)[13]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且阶段性差异显著。喻开志等(2014)[14]认为中国绝大多数省份消费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非常大,但中西部地区尚待加强。李通屏等(2013)[15]运用中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1978年—2010年中国分省的消费样本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影响不大,但当引入收入差距以后则发现城镇化对消费率提高有正向影响。(2)关于城镇化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原因的研究。万勇(2012)[9]125-126将城镇化驱动消费需求的因素分解为四种效应:结构效应、交易效应、保障效应、收入效应。潘明清和高文两(2014)[16]认为城镇化的正向积聚效应大于反向的外部成本效应,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长。雷潇雨和龚六堂(2014)[17]则发现我国中部城市消费的扩大是人口规模的大幅扩大造成的,而东部城市则靠提升农民工福利待遇来扩大消费。可见,城市人口规模提升空间弹性和农民工福利待遇的提高、社保的完善也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原因。(3)加入更多相关变量的细化研究。刘厚莲(2013)[18]将人口城镇化、收入差距作为重要变量进行实证,显示人口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成正相关关系,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呈倒U形关系。

  综上所述,现有关于城镇化影响消费需求的研究得出了具有争议性的结论,原因主要与选择的变量、采用的方法、指标口径、数据期间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应该将城镇化对消费产生的效应进行细化分析。鉴此,本文拟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在理论方面更加注重从经典模型出发找寻城镇化拉动消费增长的效应机理,注重逻辑的严密性;二是在实证方面尽可能深入细化研究,将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依据理论进行分解,避免忽略某些因素而使其他因素效应放大或缩小,这是对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机理探讨的一种新尝试;三是采用指标体系计算的综合指数反映各种效应大小,避免单一指标信息不完整而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二、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在我国,“城镇化”这个概念由英文“urbanization”一词翻译而来。由于“urbanization”一词起初常被译为“城市化”,所以在理论界很长一段时间都使用“城市化”这一提法。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基于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因人口众多需要发展小城镇来支撑的现实,慢慢地又开始偏向于“城镇化”这一提法。有学者认为翻译为“城镇化”仅仅是为了和国外相区分,因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镇的人口规模比较小,甚至没有“镇”这一行政建制,运用“城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张占斌,2013)[19]。但不论是译作“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其本质含义主要是指三个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即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现代产业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口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在人口中不断扩展的过程的有机统一(何炼成,2003)[20]。本文认为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经济、社会系统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产率的提高,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从事工业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产业向城镇不断集聚,人口也将不断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生活方式也会由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移。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测量,有单一指标衡量法和指标体系综合测量法两种做法。单一指标衡量中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或运用城镇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来衡量,但这种单一指标衡量很难反映出城镇化的综合状况。目前学者们更多的是运用城镇化相关的指标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产业等组成的指标体系,通过加权后来综合衡量城镇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牛文元(2010)[21]从理论上对此做了较为全面的概括,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反映城乡“动力、质量、公平”三者的有机统一。从政府政策层面讲,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战略中的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就已经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思想(李程骅,2012)[22],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这一概念被公众所熟知(单卓然和黄亚平,2013)[23]。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型城镇化做出的最新解释是:“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本文结合学界及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表述,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做以下界定: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农民工的市民化及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人居住之场所。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可以用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来呈现。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的指导原则,我们可以把新型城镇化的特征简单概括为:以人为本、低碳环保、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可见,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用产业支撑城镇的长远发展,以城乡统筹实现城镇的有序发展,力求各种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在新型城镇化阶段,传统城镇化的注重投资、盲目扩大土地的城镇化方式将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人本”理念,有特色有内涵的城镇将成为城镇建设的重点。在消费方面,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差别将体现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加快将对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预期产生积极影响;完善的、智慧的城市设施及充分的信息流将对居民的消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产品升级和消费品供给结构转变将对居民消费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区域的不断协调发展将对欠发达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影响。

  (二)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从微观层面来看,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了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产生原因。消费者消费(购买)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满足欲望的大小程度通常用效用来表示,消费者购买(消费)各种物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效用在什么情况下达到最大,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即偏好不同。对于需求量而言,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自身的价格反向变动。由消费者行为理论可知:1)消费者的选择是根据自身消费感受(偏好)来衡量的,因此,不同的消费习惯将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产品价格的影响,产品价格越低,产品的需求(消费)量就会越大。

  宏观消费理论是研究消费问题的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中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AIH)认为,短期中居民的消费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a+bY(C、Y分别表示当前消费和收入,b为边际消费倾向)[24]。而相对收入理论(RIH)认为,人们的消费有攀比倾向,会相互影响而产生“示范效应”,即消费会受到周围消费人群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认为消费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相反[25]156。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i)[26]的生命周期理论(LCH)和弗里德曼(M.Friedman)[25]96的持久收入理论(PIH)都认为预期的收入和寿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人们会根据未来预期的收入总额的现值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和收入比例。此外,生命周期理论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体系、遗产税率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由宏观消费理论可知:1)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即消费具有“收入效应”。2)未来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及良好的预期是影响人们现期消费的重要因素,家庭资产的增加会产生“财富效应”,这一效应会通过改变居民消费预期而增加消费。3)消费具有惯性,以前各期的消费会影响居民当下的消费。

  (三)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消费需求基础理论,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将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需求作用机理归纳为以下几种效应(见图1)。

  

  图1 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的效应机理图

  1.收入效应。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农村,城市的收入水平较高,因为城市的主要产业形态为工业和服务业,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收入往往会高于传统农业的收入,这是由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当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后,会更多地从事工业和服务业,不但收入提高而且比农村有更多的消费机会,这将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引发居民总体消费的增长。另外,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城乡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增长。这将会增加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从而对消费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环境效应。相对于农村,城镇的环境更有利于居民消费,城镇化过程将通过改变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加。当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后,其生存的空间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来靠自给自足供给消费品的消费模式不复存在,原来农村不需要购买的消费品在他们进入城镇后必须靠市场来供给。新型城镇化将更加注重城镇的内涵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消费结构。由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等带来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得居民消费更加便利高效,人们可以享受更多的优质消费品。城镇商业机构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竞争更加充分有效,消费更加便捷安全,在新的消费环境下,新市民的消费欲望甚至比原市民更加强烈。

  3.示范效应。当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后,原来的城市居民消费模式对“新市民”具有示范效应,“新市民”会模仿原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消费。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市民的食品、衣着等消费支出在其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下降,而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高端服务需求的消费比重将会不断增加;二是对传统的家用电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比重会不断减少,而对新型的通讯设备、高档信息产品、移动终端设备的消费会不断增加。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需求会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将越来越成为消费的主力,这将引致消费结构发生升级,扩大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

  4.价格效应。这里的价格效应指的是市场上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对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区域整体物价水平越低,价格效应越明显。由于城镇的信息更通畅、商品更丰富、物流更便捷、竞争更充分,使得同样的商品或同类型的商品价格要比农村更加低廉。另外,城镇聚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也会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而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产品价格降低。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通常情况下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的消费量,对消费产生刺激作用。

  5.财富效应。这里的财富效应指的是伴随着城镇化过程的深化,居民家庭资产会不断增加,而家庭资产增加对居民消费存在正向影响是一个几乎不存在争议的结论(李涛等,2014)[27]。城镇化过程是农民家庭资产增加的过程,而伴随资产的增加,新市民的收入预期会大大改善,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居民预期收入增加会增加现期消费量,这对消费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促进消费方面,与“收入效应”相比,财富效应更侧重于反映预期收入的增加对消费的影响。学者们通常将家庭资产从大的方面分为两类: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包括房地产和其他投资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则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等。在现有研究中,以房地产为代表研究资产财富效应者居多。为了剔除住宅价格上涨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本文以具有财富属性的商业和办公用房代表家庭财富来衡量财富效应的大小。

  三、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有收入效应(Es)、环境效应(Ee)、示范效应(Ed)、价格效应(Ep)、财富效应(Ew)等。再参照万勇(2012)[9]127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假设消费需求为Y,则有:

  Y=f(Es,Ee,Ed,Ep,Ew) (1)

  进一步结合宏观经济学的有关消费理论,做出以下理论假设:

  假设1:收入效应(Es)、环境效应(Ee)、示范效应(Ed)、价格效应(Ep)、财富效应(Ew)与居民消费需求Y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假设2:居民消费需求Y的自然对数与收入效应(Es)、环境效应(Ee)、示范效应(Ed)、价格效应(Ep)的自然对数存在线性关系。

  其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lnY=αlnEs+βlnEe+γlnEd+θlnEp+ωLnEw (3)

  我们利用散点图(限于篇幅,略)对假设二所述的线性关系进行验证,发现居民消费需求Y与Es、Ee、Ed、Ep的自然对数存在线性关系是成立的。因此,可以构建线型模型做进一步的分析。

  构建的模型为:

  

  (4)式中被解释变量是表示居民消费水平的变量,解释变量分别表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价格效应、财富效应,α、β、γ、θ、ω为以上效应对消费的影响系数,是我们主要观察的参数。为了提高参数的估计精度,用滞后一期的消费来控制消费习惯对消费的影响。i表示省份,代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t表示时间,为2000年—2014年间。

  (二)数据与指标构建

  1.消费效应衡量指标及测算

  由前文可知,新型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主要通过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价格效应、财富效应等五大效应来发挥作用。为了比较全面综合地反映各效应的大小,本着全面性、综合性、真实性、可得性的原则构建了衡量五大效应的指标体系(见表1),以期得到反映各效应大小的综合指数来量化效应大小。

  

  而要得到综合指数,首先要解决指标的权重问题,本文选择改进熵权法这一客观赋权方法进行赋权,其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便于不同单位数值的比较。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该种效应越强;对于反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表明该种效应越强(指标性质在表1中用+、-号表示)。用表示第i个指标的第j项值,假设有m个评价指标,n个评价对象。

  正向指标无量纲:

  

  2.数据来源

  本文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经网产业数据库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调整为2000年(设2000年=100)的不变价。文教娱乐支出的统计口径在样本区间发生了变化,以变化前的统计口径为基础,在口径变化后的年份根据指标整体的增长率逐年进行调整。为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相关数据进行平减,调整为2000年的不变价格。所有变量数据均进行标准化处理,表2显示了各变量标准化后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实证检验及结果

  本文采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M)还是固定效应模型(FEM)。由于检验结果拒绝随机效应,因此,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看出:

  第一,从全国来看,Es、Ee、Ed、Ew的系数值为正,表明收入效应(Es)、环境效应(Ee)、示范效应(Ed)、财富效应(Ew)与居民消费需求呈正向变动关系,跟我们的理论假设一致。从统计学意义看,Es、Ed、Ew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E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财富效应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且结果显著,其系数分别为0.075、0.103、0.036、0.024。

  

  第二,价格效应的系数为-0.102,表明价格效应与居民消费呈反向变动关系,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物价水平越高的地区,居民消费越多,这跟我们的理论假设相悖。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和物流水平的增强,同种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别已经越来越小,而且在物价水平较高的地区可能聚集了更多的“富人”,他们对价格上涨反映并不敏感。

  第三,消费习惯(用滞后一期的消费LnY(-1)表示)的系数为0.649,表明居民的消费受其以往的消费习惯影响较大,前期消费越多,本期消费亦越多,存在明显的“惯性”,这跟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财富效应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分项来看,东、中、西的收入效应系数依次为0.216、0.155、0.008,且结果显著;环境效应系数依次为0.103、0.129、0.062,结果显著;示范效应系数依次为0.134、0.006、0.005,东部地区统计结果显著但中西部地区不显著;财富效应系数依次为0.042、0.034、0.007,这跟骆祚炎(2010)[28]的财富效应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首先表现出来的判断相一致;价格效应最明显的是西部地区,系数为-0.122,东、中部地区这一系数相当,分别为-0.069和-0.073,结果均显著。说明东部地区物价水平越高消费越多的程度要大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跟东部地区消费能力强于中西部地区有关;从消费习惯来看,东、中、西部的系数分别为0.553、0.681、0.739,结果均显著。表明西部地区受消费习惯影响最大,东部最小,中部地区处于中间位置。分区域的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消费者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以及求变的心理、投资的理念、资本积累能力越明显,其受到环境、示范、收入、财富效应的影响越大,越是欠发达的地区消费群体越保守、消费“惯性”越强。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首先对有关城镇化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并从经典的微观和宏观消费理论出发,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对新型城镇化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新型城镇化会通过收入效应、示范效应、环境效应、价格效应、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在这一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选择2000年—2014年我国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效应、示范效应、环境效应、财富效应促进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其中:(1)在反映收入效应的指标体系中,本文主要选择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等指标,表明居民绝对收入的增长、相对收入的增长以及产业形态的高级化等促进了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的收入效应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加。具体为1个标准单位的收入效应促进居民消费增加了0.075个标准单位。(2)环境效应指标体系主要选择了各地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各地信息传输与电信业就业人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数量等指标反映城镇环境中交易的便捷性、信息的易扩散性、交通运行的高效性。这种环境效应显然也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具体为1个标准单位的环境效应将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了0.103个标准单位。(3)示范效应指标体系主要选择了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等来反应居民消费的高端化所产生的对低端消费者的示范效应,城镇化使得示范效应增加了居民消费需求,这可能跟“攀比心理”有关。其关系为1个标准单位的示范效应增加了0.036个标准单位的消费。(4)财富效应指标体系选用具有资本属性特征的办公楼销售额、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等指标来反映固定资产增加使居民预期收入增加而产生的“财富效应”。发现1个标准单位的财富效应能增加消费了0.024个标准单位的消费,表明财富效应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2.地区物价水平的下降并不能有效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本文将价格效应定义为由于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并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反映价格效应,检验物价水平越低的地方,其居民消费需求是否越大。而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效应和需求呈现反向关系,即物价水平越高的地区,居民消费需求越大。除了前文所述及的原因外,亦有可能是因为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增长使得居民收入连年上涨,超过了物价上涨水平,导致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对价格上涨并不敏感所致。

  3.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影响。尽管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财富效应、价格效应等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但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消费习惯的作用不可忽略。检验结果显示,1个标准单位的上期消费对当期消费影响0.649个标准单位,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惯性”非常强,以前的消费习惯对当期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跟国内的主流观点是一致的。

  4.我国居民消费效应在各大区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财富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价格效应高于东中部地区,可能跟西部地区居民消费中生活必需品比例较大有关,这些商品不会因价格的上涨而减少消费。总体来讲,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消费者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以及求变的心理越明显,越是落后的地区消费群体越保守(消费“惯性”最强)。

  (二)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多种效应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加,但是消费增长的根本是要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一方面取决于居民个体绝对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代际资产转移等因素。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居民的收入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比重。进一步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努力通过提升城市产业对劳动力的容纳,特别是高端产业对就业的吸引,以产业的高产出促进劳动者的高收入,以此促进居民收入与财富效应作用的发挥。

  2.积极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环境效应的提升。消费环境是促进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外在因素,消费环境的改善对传统消费的提升、对新消费的催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程中,要以消费的便捷性、信息的充分扩散、商品的极大丰富作为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方面,并将城市的先进消费理念植入新市民的消费意识中,从而发挥环境效应改善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

  3.宣传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让居民在消费能力可承受范围内敢于消费。居民的传统消费习惯既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也与历史形成的传统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市民进城后要给予正确的消费引导,让其理性但又敢于体验新的消费形式。这既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准,又能突出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发挥原城市居民的对新市民消费的示范效应。

  4.通过各因素的此消彼长达到逐步改善居民消费习惯的目的。传统的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存在严重的制约作用,但消费习惯的改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的推进。可行的路径是通过因素的此消彼长达到不断改善的目的,即通过提高收入效应、环境效应、示范效应和财富效应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不断抵消居民消费的习惯效应。当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的持续改进也是先决条件。

    原文参考文献:
[1]LEWIS W.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1-191.
[2]FUJITA M,PAUL KRUGMAN,VENABLES A.The spatial economy[M].Cambridge:MIT Press,2000.
[3]吴浙.城市化——中国经济保持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J].南开经济研究,2000(3):12-16.
[4]曾令华.我国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城镇化[J].经济学动态,2001(3):26-29.
[5]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70-81.
[6]STARK O.The migration of labor[M].Cambridge:Basil Blackwell,1991.
[7]TAYLOR J E,ROZELLE S,ALAN B.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A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3,52(1):75-101.
[8]柳建平,张永丽.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9(3):63-74.
[9]万勇.城市化驱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机制与实证[J].财经研究,2012(6):124-132.
[10]J S DUESENBERRY.Income,saving,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11]CARROLL C,OVERLAND J,WEIL D.Saving and growth with habit formation[J].America Economic Review,2000,90(3):341-355.
[12]周建,杨秀祯.我国农村消费行为变迁及城乡联动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9(1):83-95.
[13]刘艺容.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消费增长的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2):99-103.
[14]喻开志,黄楚蘅,喻继银.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14(7):52-59.
[15]李通屏,程胜,倪琳,等.中国城镇化的消费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3):19-27.
[16]潘明清,高文两.我国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效应的检验与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18-125.

[17]雷潇雨,龚六堂.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6):44-57.
[18]刘厚莲.人口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J].人口与经济,2013(6):63-70.
[19]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49.
[20]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1]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2]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24]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5]赵萍.消费经济学理论溯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6]MODIGLIANI,FRANCO,RICHARD BRUMBERG.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M].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4.
[27]李涛,陈斌开.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4(3):62-75.

作者:王平 王琴…  编辑:wuhaili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价值回归 新实体零售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