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陈阿兴正文
陈阿兴: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07-7-3 点击数:


  摘要:城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阐述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规范和实证两方面具体分析了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得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城市化水平却不能成为流通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基本结论,因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认识并大力发挥到流通产业的积极作用。www.qikan.com.cnHHo3UifIiTEKc0Es
  关键词: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一、问题提出
  
  城市相对村庄而言,它是具有不同外表特征和内在功能的大型聚落,是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中心。城市的出现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在社会分工过程中,由于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一部分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人逐渐脱离了生产,进行商务活动,形成了集市,而后逐渐发展成了城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靠产业推动的。在城市化过程中,商人和商人企业作为商业的活要素,在推动商品流通,实现商品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产业——流通产业。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流通产业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发展明显刺激了对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尤其对日用品的需求,在当前社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产品的实现需要流通业的支持,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城市的产生过程还是其发展过程中,流通业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80%来源于城镇,整个社会正在经历着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我国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2.99%,但仍低于50%(2004)的世界平均水平。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仅能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延长农村产业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大大扩展工业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保持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产业载体,使我国人口分布更为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因此,研究流通业对城市化的作用,通过发展流通业促进城市化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www.qikan.com.cnHHo3UifIiTEKc0Es
  
  二、文献回顾
  
  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流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将城乡的分离归结为分工,即工业和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商业与工业之分离[1],可以理解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向前发展。杨小凯在其城市化模型中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角度说明城市的起源、城乡的分离都是分工演进的结果。杨小凯和赖斯的新兴古典化城市和层级结构模型(Yang and Rice,1994)论证了为什么集中交易可以改进交易效率这样一个经济学上的命题,将城市出现解释成贸易中交易费用下降的结果[2]。盛洪认为“农业与制造业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每一个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自然体现为分工和专业化的提高,这种转移也必然会带来城镇化的发展[3]。”受此启发,流通业的发展通过在农业、制造业与流通业之间的进一步分工表现为劳动力从农业和制造业转移到流通业和交易活动的专业化、高级化,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近两年来,出现了一些关于城市化和流通业相互关系的文献,总的来说,这方面研究仍显单薄。晏维龙从城市的经济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市化对流通业的影响,其认为城市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并通过协整理论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确立了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定量关系。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基础[4]。晏维龙的研究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王小平、董哲通过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动态关系[5]。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流通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而不是城市化促进流通业的发展。

  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从规范和实证两方面分析流通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在对这一问题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三、流通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规范和实证分析
  
  (一)流通产业对城市化贡献的规范分析

  所谓的流通产业,是指与商品流通和商业直接相关连或成为商品流通和商业提供必要条件的行业及各种投资领域的总称。马龙龙等人认为流通产业应包括交易流通与物流业,即包括专门从事媒介商流的批发业、零售业,以及从事物流的运输的、仓储业及综合物流服务业等;还应包括生产者利用自产商品的剩余流通能力为其他企业服务的情况。如果消费者组成消费合作社,专门以流通活动为业,也应纳入流通产业中[6]。这一界定还是比较全面的。

  城市作为社会化大分工的产物,将会随着分工的演进而向前推进。然而,不同的产业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尤其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流通业在实现商品价值,促进要素的高效流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流通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方面来阐述。

  首先,流通产业对现有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流通产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化率与效率并不必然呈现正相关关系,在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中后,紧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流通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重要功能,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各类流通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以大额订单的方式,对商品及制造商实行优胜劣汰,从而决定生产企业的命运。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使得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例如沃尔玛与P&G(宝洁)的产销联盟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采购,同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制造商见了了广泛而密切的伙伴关系,用沃尔玛自己的话说:零售业能够不断的降低交易成本,为生产商创造订单、寻求销路、减少库存、加快周转、为居民带来实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所有这一切,刚好是流通企业在全社会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过程。

  如果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长期滞后,必然加剧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品滞销、流通不畅,最终导致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销售困难,随之出现库存积压,成本上升和资金拖欠,银行呆坏账增加,而由于企业间出现信用危机,必定使得生产企业竞争能力大打折扣。流通产业天然具有调整结构所无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结构调整不够理想,同流通产业受到忽视和发展滞后有极大关系[7]

  其次,流通产业对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体现在对于小城镇建设的作用。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商品、劳动力以及科技信息交换的桥头堡。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只有通过小城镇才能最便捷地得以实现。农副产品不可能直接进入大中城市,必须有一个中转站,有一个农产品的物流中心,那就是小城镇。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流通产业对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作用就是通过流通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从而改变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陈阿兴提出的建立一个以大型零售商为主导,以中小零售商为主体,以个体私营零售商为补充,实现城乡联动,适应现代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立体式流通产业组织体系[8],对流通产业推进农村城市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其主要思路是,构建以城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体系,配合城市流通组织体系,通过城市大规模流通企业对小城镇的连锁经营,形成城乡联动,既有利于城乡商品流通,又有利于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

 (二)流通产业对城市化贡献的实证分析

  以上对流通产业作了一些陈述性描述,只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虽然关于流通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文献和成就,但鉴于有关数据收集的困难,计量分析在流通文献中的并不多见。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根据本文中对流通产业的定义,找到一些有关流通产业的相关数据,结合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其进行简单的计量分析,寄希望于从中找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w
ww.qikan.com.cndUV53ztUXkExucv8

  本文选取了1985-2004年的一些经济发展指标,包括城市化率、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的产值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产值,并且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关于流通产业的定义,将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部分产值加总,算作是各年份的流通产业产值,从而与城市化率结合在一起分析。有关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数据解释:流通产业产值(X)由“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X1)”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X2)”两列加总得到。www.qikan.com.cndUV53ztUXkExucv8
  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Granger)检验:
  对表1的数据进行格兰杰(Granger)检验得下表2,由表2可知对于假设(1),P=0.2588,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无法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Y不是X变化的原因;对于假设(2),P=0.01488,所以拒绝原假设,X是Y变化的原因。既可以认为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产生影响,但城市化水平却不能成为流通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下文中将以Y(城市化率)为应变量,X(流通产业产值)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对表1中数据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模型存在严重的自相关性。由于经济变量惯性的作用,城市化率往往表现为一种上升的趋势,使得前期的城市化水平对当期产生影响,因此下面考虑采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

   由所得模型方程可知,当流通产业增长一个单位时,可推动城市化率提高0.000145个单位,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说明流通产业发展的确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在模型中前期的城市化水平(Yt-1,Yt-2)对当期(Yt)起到调整修正的作用,即前一期的城市化率调高当期水平,而前二期的城市化率则调低当期水平,从而保证得出的城市化水平不至于明显偏离真实水平。www.qikan.com.cndUV53ztUXkExucv8
  
  四、结论与启示
  
  在因果关系检验中,本文的得出的结论与晏维龙在没有进行格兰杰检验的情况下而认为城市化率影响流通产业的观点完全相反,即流通业对城市化水平产生影响,相反却不能成立。随后,通过建立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对城市化率和流通产业的具体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前期的城市化水平也会对当期结果产生影响。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大。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战略措施。通过上文中流通产业对城市化贡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在流通产业的地位一直被忽视的情况下,希望本文可以起到加深对流通产业的认识的功效。流通业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结合本文论述和当前相关文献,本文认为应在以下几点予以改进以增强流通业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

  首先,重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确立其重要地位,以此科学制定流通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化发展的进程表明,发达的流通业不仅带来了物流成本的节约,而且使得生产以更高效的方式进行。在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过程中,流通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它将为生产的进行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支持。在相继将流通业定位在战略产业、先导产业之后,人们已经愈加认识到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博士最近提出的“现代流通是国家战略问题”的论断[9]。这个战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对于重塑流通业的地位,加速城市化进程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流通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提高物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成本,通过物流业的发展的增强现代流通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www.qikan.com.cndUV53ztUXkExucv8
  其次,城市化的发展要求流通业要不断创新。通过借鉴先进的经济理论、经营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流通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予以精心改造和提升,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多样性支持,为消费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具体包括流通的业态创新(例如连锁加盟等组织形式的创新、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流通方式的创新等)、流通企业的制度创新(例如探索大型零售企业的成长模式、基于供应链的新型工商关系构建等)等等。

  再次,加强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现在之所以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落后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当前来说最欠缺的是现代流通能力,是现代的市场渠道,是流通创造利润的能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流通业的发展,而流通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微观主体—企业的发展上。通过企业的做大做强培育流通企业在渠道优势和组织协调方面的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将会是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要着重考虑的问题。www.qikan.com.cndUV53ztUXkExucv8
  最后,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流通组织体系,配合小城镇化战略,推动农村城市化。农村流通组织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从而改变城乡对立的局面,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小城镇集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www.qikan.com.cndUV53ztUXkExucv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4.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1-136.
  [3]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3.
  [4]晏维龙.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6(3):55-60.
  [5]王小平,董哲.中国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1):6-11.
  [6]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4.
  [7]郭冬乐,宋则,荆林波.中国商业理论前沿Ш[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10.
  [8]陈阿兴.我国零售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114-121.
  [9]陈文玲.推进现代流通是我国的国家战略[Z].第二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2006-05-14.

 

作者:陈阿兴 …  编辑:宋浩123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