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顾国建正文
顾国建:坚持将超市革命进行到底
来源:商业经济 发布时间:2005-10-14 点击数:


  
    上海市规划局对其制定的《上海市菜市场和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纲要》初稿征询市民意见,作为一个上海市民对《上海市菜市场和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的菜市场的规划内容提出以下质疑:
  
    规划所依据的数据老化,以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2005年8月31日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上海共有大卖场114家(其中内环线以内27家,分属12家公司;内外环线之间57家,分属16家公司,外环线以外30家,分属10家公司),生鲜型超市20多家,标准食品超市(不经营或有限经营生鲜食品)1868多家,经营生鲜食品的折扣店122家,经营生鲜食品的社区型折扣店100家,另有3865家便利店。我们公布的这些数据表明以连锁经营现代流通方式的各类零售企业在生鲜食品的供应上正在努力取代或弥补菜市场布局的不足。
  
    对3类业态的定义界定不清,生鲜食品超市现阶段可定义为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50%的营业面积经营生鲜食品,若干年后要与国内和国际的水平相近,达到营业面积在1000至2000之间,80%的营业面积经营生鲜食品。大卖场可定义为营业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10%的营业面积经营生鲜食品。
  
    规划的政策导向存在严重的缺失,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满足上海市民对农副产品需求是以市场类经营场所的菜场为主,还是以连锁经营的超级市场为主,这既是一个政府执政为民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在流通政策上继续推进现代流通方式还是倒退回传统模式的取向问题。从国际和上海发展的实际来看对现有的菜市场采取规范、控制和适当保存是需要的,但在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再去规划发展菜市场则是倒退回了传统的模式。
  
    我的观点与现有的《纲要》相背,上海要坚持将超级市场革命进行到底,理由如下:农副产品的供应方式政策,政府的立脚点放在“便利为主”还是“安全为主”。根据《纲要》至2020年上海中心城区将新增211家菜市场,以500米为服务半径最大程度减少菜市场的服务盲区的目标,规划纲要的立脚点是为了上海市民的“买菜的便利”,但事实告诉我们,集市式的菜场供应方式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副产品供应的安全性。食品的安全性既与百姓的健康与性命攸关,又直接体现为政府执政能力的底线。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食品购买方式和消费方式,要制定合理政策来促进安全的食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从1991年开始上海市开始实施以超级市场的连锁化经营的现代流通体制改革,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上海率先全国建立起以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为主体的食品和快速消费品及日用百货杂货的现代流通体系。从1996年开始由于外资大卖场的凶猛进入打压了上海小型超市向生鲜超市的发展进程,使上海市推进超市生鲜化的过程放缓。大卖场虽在功能上能替代菜市场但做不到对消费者而言的“买菜的便利性”,由于上海超市的生鲜化进程放缓,从而对上海创造国际化的大都市的商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上海的农贸市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食品供应量,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有资料显示上海目前有2000多家农贸市场,400多个马路临时菜场)。
  
    从2005年开始上海的各大超市公司正在进行将5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改造成能够全品类供应生鲜食品的专门型生鲜食品超市,至2005年6月30日已有12家改造完成,效果显著,营业额提高在35%-80%之间,普遍受到周围居民的欢迎。上海市政府的食品销售店布局规划应该以支持连锁性超市公司发展生鲜食品超市为主。2004年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受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委托完成了《中国超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 年度)报告》,调查报告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是,相比较其他销售渠道超市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最安全的场所。
  
    《纲要》称,上海未来发展“带有明显公益性质的菜市场是此次规划的重点”,所谓“公益性质”无非是政府投资建菜场,然后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免租或免税等,但谁来经营呢?还不是延续传统的老套路,招商招租,利益到底会流到谁手里都是要打问号的?只要经营方式不变,消费者的利益和食品的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政府规划投资建设“公益性质”的菜市场还会考虑到照顾到弱势群体买菜的价格承受力。但事实证明,一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市场类经营的菜市场的价格是根本无法控制的。中国已经有超市公司在以经营农副产品为主的经营情况下价格要比个体性农贸市场的菜市场还要低20%!
  
    上海要把发展生鲜食品超市为主而不是发展菜市场为主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因为生鲜食品超市的食品安全供应链控制是从农田源头做起的,从农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从种子、肥料、收割、储存、运输、加工和配送等整个系列的品质控制,对禽类、畜类、鱼虾类等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带有国际性规律的发展方向(日本政府花了8年时间消灭了菜市场,日本的超市花了20年时间建立起整个国家的生鲜食品供应体系)。因此建议上海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要从2006年起就从上海国际化城市的功能和消费者的安全性出发,实施一个既是延续性又是创新性的实事工程,即建立以连锁性生鲜超市为销售终端的生鲜食品供应链工程,以此来带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发展,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来保障上海市民的食品安全性。
 

作者:顾国建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