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夏春玉正文
夏春玉:流通、流通理论与流通经济学
来源:20060610 财贸经济 发布时间:2006-11-21 点击数:


  内容提要:学科视角不同,流通的含义也不同。本文将流通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限定为经济学或管理学,进而将流通界定为不包括货币、资金、劳动力、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流动,指出了流通与交换、贸易、商业、营销、分销等概念的异同。

  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种分析工具对流通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形成两种流通理论,前者可称为流通经济理论,后者可称为流通管理理论。同时,本文用机构分析法、商品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流通经济理论(学)的体系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

  关键词:流通 流通理论 流通经济学
  
  
  一、流通的概念:基于学科视角的界定


  流通,本质上讲是一种流动,即物质的流动,如水的流动、空气的流动、血液的流动、人的流动、产品的流动、资金或资本的流动等等,这是最广义的流通。对流通的研究,因流通客体不同,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也不同,比如对水的流通、空气流通、血液流通和人员流通的研究就是物理学、医学、社会学或管理学的任务,而对产品流通、资金流通的研究则是经济学或管理学的任务。但是,同样是水、空气、血液或人员,如果它直接凝结了人类劳动或具有人类劳动的对象性或客体性,那么对其流通问题的研究则是经济学、运输学、旅游学或管理学的任务了。因此,我们要想准确地定义流通,就必须考虑学科的视角,学科视角不同,对流通的定义也不同。

  本文将流通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限定为经济学或管理学。我们知道,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就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在全社会范围内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生产成果的合理分配;而管理学的基本逻辑是在既定的组织体内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等等。不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它们所关注的问题无非是交换、成本、效率、竞争与垄断等等,不同的是,经济学更注重宏观、公平交易(反垄断)与社会成本节约或社会效率的提升;而管理学更注重微观、垄断(差别化与核心能力)、组织成本的节约或组织效率的提升。因此,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学科视角来看,可以将流通界定为"人类生产成果或生产要素的流动"。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作为流通对象物的"人类生产成果或生产要素"及其"流动"的含义呢?

  首先,可以将"人类生产成果或生产要素"理解为一切凝结人类劳动的有形与无形物,以及作为生产要素的人。这里的有形物主要包括作为商品的有形物和作为非商品的有形物;无形物主要指服务。当然,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视角来看,"人类生产成果或生产要素"还应该包括货币、资金,以及具有人类劳动对象性或客体性的人,但是限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内部分工,以及为了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基础上建立理论体系。本文主张将货币、资金、人、服务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成果的流通问题单独进行研究,而不包括在本文所定义的流通对象物之中。事实也是如此,如货币或资金流通问题常常是金融学或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而有关人或劳动力的流通问题则属于人口学或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服务流通问题则属于服务经济学或服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所定义的流通对象物是不包括货币、资金、人和服务的有形物。如前所述,这里的有形物包括作为商品的有形物与作为非商品的有形物。按此理解,本文所定义的流通也就可以表述为"有形商品与有形产品的流动"。

  其次,可以将"流动"理解为有形商品与有形产品由生产(供应)领域到消费(使用)领域的转移过程。而这个转移过程通常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一种是商品或产品实体的转移。前者我们一般称之为"商流",后者则称之为"物流"。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既有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问题,也有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问题。产品的转移过程一定是只有"物流"而没有"商流"的过程,而商品的转移过程则既可能有"商流"也有"物流",但也有可能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过程。这就是说,"商流"与"物流"有时是并行的,有时却不一定是并行的。

  至此,可以将流通的定义梳理成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广义的流通,即物质的流动,这种含义的流通对应着太多的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以致无法在统一的语义下来把握流通的含义,进而无法开展科学的学术研究。第二层次是经济学或管理学视角下的流通,即"人类生产成果或生产要素的流动",既包括有形物,也包括人与服务。但这一定义仍然过于宽泛,因为人、财、物与服务具有太多的特质,不仅难以抽象出它们的共性,无法建立概念统一、逻辑严谨的理论框架,也扰乱了现有的相对合理的学科体系与学术分工。第三层次的流通,是基于经济学或管理学科内部分工条件下的流通,即不包括货币、资金、人和服务的有形商品或产品的流通。这一定义比较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体验,同时,也没有扰乱现有的学科分工,并有可能以这个意义上的流通概念为基础建立一个流通理论的研究框架。本文所指的流通也就是这个层次上的流通。


  二、几个与"流通"相近的概念


  为了准确理解本文所界定的"流通"概念,有必要对几个与"流通"相近的概念做进一步的说明。

  1.贸易。贸易是指对商品的"转售"行为,包括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贸易是指在一国之内进行的"转售"行为,国际贸易是指在国与国或多国之间进行的"转售"行为。而所谓"转售"是指不经过生产制造环节,将购买的商品再销售给买者的行为。因此,生产者为生产商品而进行的采购行为,或者将其生产的商品销售给买者的行为,以及消费者出于个人消费的需要而进行的购买或销售行为,都不属于贸易。显然,流通包括贸易,但贸易不是流通的全部。

  2.商业。广义的商业,是泛指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即英语中的"Business";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转售)活动的盈利性事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贸易业,既包括国内商业也包括国际贸易或进出口贸易业;国内商业又可分为批发与零售业。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人们更习惯将国内商业称为商业,以此与国际贸易业或进出口贸易业相区别。从全社会来看,商品或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不全是由商业活动构成的,或者说,不是全部由专业化的商业组织或商业部门来完成的,其中,作为消费者的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制造商也从事着大量的流通活动,因此,商业这一概念不论是否包括国际贸易,它都无法涵盖流通的全部内涵,与本文定义的"流通"也是不同的。

  3.营销。尽管营销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应用领域发生了多次演变、拓展,然而,就一般意义的商品或产品营销的本质而言,它仍然是指某个微观组织的商品或服务如何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问题,或者说本质上也是一个流通问题,但是,营销概念更具有微观层面的意义,主要是指微观组织的流通问题。因此,与本文定义的"流通"也是不同的。

  4.分销。我们知道,在英语中有"distribution"一词,日文将其译成"流通",中文一般将其译成"分销"。本文认为,"流通"与"分销"既相同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两者所指的都是商品或产品的流动过程;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从全社会来看或宏观意义上的商品或产品的流动过程,而后者却是从企业特别是制造商的角度来看的商品或产品的流动过程。也就是说,"流通"是具有宏观意义的概念,而"分销"是具有微观意义的概念。同样是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问题,对制造商而言,是"分销"问题;而对全社会而言,则是"流通"问题。

  5.交换与交易。交换与交易有多种含义,其具体含义的界定同样取决于学科视角,既可以从政治学或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交换与交易的概念,也可以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视角来界定。但是,不论是社会学者(布劳,1988)定义的社会交换,还是经济学者(康芒斯,1962;科斯,2003)所定义的经济交换或交易,以及营销学者(科特勒,2001)所定义的交换与交易,其内涵都较本文定义的"流通"概念宽泛。从一定意义上讲,本文所定义的"流通"是经济交换或交易的一种具体形式,这样的定义更有利于揭示商品或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规律。


  三、流通问题的研究视角与流通理论的学科属性


  对流通问题的理论研究,可以有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宏观视角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是流通的纵向过程,即从超越微观单位(企业或用户)的角度来研究全社会的商品是如何完成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即这种转移是在什么样的体制或机制下,由哪些主体,以怎样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方式与技术方法,以什么样的规模、结构、绩效来完成,以及这种转移会给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和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公共机构(政府)如何影响这一转移过程等等。微观视角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则是流通的横向过程,即微观单位尤其是企业组织,如何有效地实现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由供应地到使用地的转移,包括如何构建自己的流通渠道,如何建立与维护渠道成员的关系,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如何提升影响力,如何提高流通绩效等等。

  显然,宏观视角下的流通问题会更多地涉及一般经济学问题在流通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及流通领域所特有的经济学问题。因此,要从宏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与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就更具有经济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可以将从宏观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理论称为"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与此不同,微观视角下的流通问题则更多地涉及经营或管理学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从微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与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更多地具有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可以将从微观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理论称为"流通经营理论"或"流通管理理论",并主要由营销学(营销管理)、零售学(零售管理)、物流学(物流管理)、批发学(批发经营与管理)、国际贸易学等构成①。当然,有关流通问题的理论体系就主要由以上两大理论体系构成,二者可以统称为"流通理论"②。

  但是,从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微观视角下的流通管理理论已形成体系且相对成熟,而宏观视角下的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还远未形成。按本文的理解,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从学科属性上来看,应该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或领域;而上面所说的流通管理理论,则更具有管理学的学科属性,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但现实的问题是:第一,国内现有的"商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其学科属性界定的不是很清晰,既缺乏经济学的解释力,也缺乏管理学的解释力;第二,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流通为研究对象的,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学术界尚存争议。

  国内主流经济学者大多主张"不存在论",其理由有二:一是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没有"流通经济学"这个学科,甚至不存在"流通"的概念③;二是认为对流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已基本包括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中,没有必要另起炉灶构建流通经济学或流通经济理论。而坚持"存在论"并力主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学者认为,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是存在的,只是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够成熟,缺乏理论解释力。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局限性,并不意味着流通理论或流通经济学不存在。

  第一,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关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与分析范式,将流通问题简单化或抽象掉了(夏春玉、郑文全,2000)。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情况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并不是直接见面的,流通过程相当复杂,其中蕴涵着许多传统主流经济学没有涉及到的"大问题"(如本文前面所列举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流通问题),围绕这些"大问题"的研究,足可以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流通经济学或流通经济理论。

  第二,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不存在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例如,日本的流通经济理论就相当发达,有关流通经济理论的学术成果相当多,也相当有学术价值,除传统的以"商业学"、"商业经济论"、"流通经济论"、"流通论"命名的理论体系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有许多主流经济学者分别以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为分析方法来研究流通问题,其所形成的分析框架、概念模型、命题结论,相当符合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规范,从而已初步形成了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西村文孝,1996;成生达彦,1994;丸山雅祥,1991;田村正纪,2001;石原武政等,2004)。

  第三,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也有许多经济学者,如阿尔德森(Alderson W.)等就针对流通问题进行了很有深度的理论研究,但遗憾的是,这些堪称经典的流通经济理论方面的著作并没有引入我国。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许多营销学者,如斯坦恩(Stern,L.W.)、罗森布劳姆(Rosenbloom,B.)、鲍尔索克斯(Bowersox,D.J.)等等,也从分销或渠道问题入手,对流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夏春玉,2005)。

  本文支持"存在论",并坚信流通领域的理论问题会激发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兴趣与智慧,吸引他们也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来;同时,更坚信众多经济学研究者一定能用共同的智慧打开流通领域的"黑箱",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流通经济学。


  四、流通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流通经济理论(学)的基本框架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并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不会有科学的研究路径和科学的研究结论。如前所述,本文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视角下来定义流通的,因此,本文对流通问题的研究首先必须借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其次还必须采用一些针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方法(夏春玉,2005)。本文将主要讨论针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课题、可能的研究路径与分析架构。

  1.机构分析法。它指以从事流通活动的机构为中心,对流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对流通活动的主体,即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有关流通机构的形态、结构、特征、功能及其进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将"流通机构"纳入流通理论的研究框架之中,其可能的研究课题、路径与分析架构是:(1)流通机构的定义与分类;(2)对专业化流通机构的具体形态、特征、功能进行分析;(3)从流通的纵断面对流通机构的经济关系(竞争、冲突、合作)进行研究,从而引入"流通渠道"的概念;(4)着眼于流通的纵向过程对流通渠道的类型、特征进行描述,并引入"渠道权力"、"渠道成员"、"渠道冲突"等概念,借用营销学有关渠道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渠道关系模型,对各种类型的渠道关系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从宏观层面对微观组织(制造商或中间商)的渠道策略进行分析,并从历史与横向比较的角度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的流通渠道结构及其变迁进行理论上的解析。

  按照机构分析法的研究路径,还可以对专业化的流通机构做进一步的解析,可能涉及的研究课题有:(1)零售与零售商;(2)零售业种与业态及其演变规律;(3)零售经营环境与零售经营战略的变迁;(4)集市、商业街、批发市场与商品交易所的经济原理与运行机理;(5)批发与零售分离的经济原理;(6)批发商的形态与特征;(7)电子商务、批发形态、批发战略的演进;(8)物流的专业化进程与微观组织的物流战略;(9)消费合作社的经济功能等等。

  2.商品分析法。它指以流通的商品或商品群为中心,对流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以特定商品为对象,分析、研究这些商品是如何进行生产,并如何经过或不经过中间商而向消费者流通的。使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如何对商品进行分类。其中,最著名的商品分类方法,就是科普兰德(Copeland,M.T.)提出的三分类法。科普兰德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购买习惯将最终消费品划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品三类。但是,科普兰德的商品分类法,主要是针对最终消费品的分类,没有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中间品。因此,很多学者又对科普兰德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发展,不仅对中间品进行了分类,也提出了最终消费品的其他分类方法。然而,科普兰德的三分类法仍然是最经典的商品分类法。

  商品分析法为我们研究流通问题至少提供两个思路:一是可以对典型商品的流通问题进行个案研究,以便检验通过其他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二是可以与前述的机构分析法相结合,对不同商品的流通渠道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此外,按照商品分析法也可以将以下问题纳入流通经济理论的研究框架:(1)商品特性与商业业态;(2)商品特性与物流方式;(3)商品特性与商圈等等。

  3.功能分析法。它指以流通活动所发挥的功能为中心,对流通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按照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将流通功能划分为三种:一是商流功能,即与商品所有权转移相关的功能;二是物流功能,即与商品或产品实体转移有关的功能,如运输、装卸搬运、包装、保管、流通加工、配送等等;三是辅助功能,即服务于商流与物流的功能,如流通金融、风险分担、信息提供等等。按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将"流通功能"纳入到流通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可以从宏观角度对"流通功能"进行理论分析。

  4.系统分析法。最早将系统分析法应用于流通问题研究的学者是阿尔德森(Alderson,W.)。他认为,为了使流通理论更符合现实、更具有普遍性,应该从行为科学中寻找科学的流通理论的形成基础。因为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物的社会流通,以及使生产物得以流通的人或集团及其行为,所以,要建立流通的理论体系,就必须把分析重点放在社会流通系统及其产出物方面,并通过研究社会流通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来探索流通系统行为的改进方案(夏春玉,2005)。

  按照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将以下问题纳入流通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1)社会系统与流通;(2)商流、物流与信息;(3)经济全球化与流通;(4)流通结构、行为与绩效等等。

  5.社会分析法。它指以各种流通活动及其组织机构所产生的正负效果为研究重点的分析方法。按照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将以下问题纳入流通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1)流通及其产业的社会贡献与评价;(2)流通产业的负外部性与政府规制(流通政策)等等。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要用综合分析法来研究流通问题。所谓综合分析法,就是综合使用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研究流通问题的方法。如日本学者保田芳昭等人曾列举了与流通研究相关的学科。在他看来,经济学与管理学是研究流通问题的"基础学科",商业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市场理论、合作经济理论、经济法是研究流通问题的"高度相关学科";而交通运输学、仓储学、信息管理学、金融学、期货与证券理论、保险学、劳动经济学、历史学(商业史)、政治学(商业与流通政策)等等是研究流通问题的"部分相关学科"(保田芳昭等,1994)。此外,还有学者列出了一个更大的与流通问题研究相关的学科清单。在这个清单中,不仅包括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数学、统计学、人口统计学、政治学、城市规划学、法学、伦理学、科学哲学、历史学等,甚至还包括遗传学、人类学、工程学、作业分析、语言学、国际关系学、生态学、生物学、美学等学科(坂本秀夫,2001)。按照他们的主张,要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分析工具。

  按照上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课题及其逻辑关系,可以将流通经济理论(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整理如下:(1)流通与社会经济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流通概念的界定;流通的产生与发展;流通与国民经济系统;流通与社会进步等。(2)流通要素与流通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流通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流通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的理论解析等。(3)流通机构与流通产业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制造商、消费者与专业化流通机构;专业化流通机构的产生机理(经济原理);专业化流通机构的内部分化(经济史分析);流通产业系统与流通产业集聚等。(4)流通结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化流通与非专业化流通结构;批发与零售结构;规模结构与市场集中度;空间结构与城市流通系统;流通市场竞争结构;零售商圈与零售引力;流通结构的变迁等。(5)流通行为。主要内容包括:交易制度与交易习惯;消费文化与购买行为;规模经济与连锁经营;流通自营与外包等。(6)流通绩效。主要内容包括:商业利润与流通毛利;流通费用与流通效率;流通社会绩效及其评价;流通结构、行为、绩效的国际比较等。(7)流通渠道。主要内容包括:渠道概念与渠道类型;渠道成员与渠道权力;渠道冲突与渠道管理;渠道策略的经济分析;渠道结构的变迁等。(8)流通国际化。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与流通;流通国际化的机理与模式;流通国际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流通国际化与产业安全等。(9)流通规制与流通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流通及流通产业的负外部性;流通政策原理;流通政策体系;流通政策的国际比较等。

  以上是本文对流通经济理论(学)框架体系的初步构想。我坚信,随着经济、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流通问题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必将日益突出,从而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投身于流通知识体系的探求中来。但愿本文能够对流通知识体系的探求有所启示。


  注释:
  ①当然,在这些学科的研究内容中也会涉及一些宏观问题,但是,这些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管理学为分析工具,重点研究微观组织的商品分销、零售、批发、物流、国际贸易等的经营与管理问题。此外,这里所说的"国际贸易学"主要是以管理学为分析工具,研究国际贸易方式、技术、业务流程及其管理问题,具有管理学科的属性,至于从宏观层面,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则属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②本文认为,有关流通的理论或学科体系并不限于流通经济学科和流通管理学科,还包括流通工程与技术学科、流通社会学科及流通史学科等等。流通经济学科由流通经济原理(学)、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物流经济学等构成;流通管理学科由市场营销学及其分支学科、零售学、批发经营学、期货贸易学、国际贸易学、物流管理学、电子商务、流通信息管理等构成;流通工程与技术学科由流通信息技术与工程学、商业地理学、商业规划学、物流技术与工程学、运输学、仓储学、商品学等构成;流通社会学科由流通社会学、流通政策学等构成;流通史学科由流通经济史、商业史、流通理论史等构成。

  ③本文认为,英语中的"distribution"实际上就是"流通",只不过西方学者没有注意"流通"与"分销"的区别而已。


  主要参考文献:
  1.保田芳昭、加藤义忠:《现代流通论入门》,有斐阁1994年版。
  2.坂本秀夫:《现代流通的解读》,同友馆2001年版。
  3.西村文孝:《流通结构解析论》,同友馆1996年版。
  4.成生达彦:《流通经济理论》,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4年版。
  5.丸山雅祥:《流通的经济分析》,创文社1991年版。
  6.石原武政、加藤司著,吴小丁等译:《商品流通》,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04年版。
  7.田村正纪:《流通原理》,千仓书房2001年版。
  8.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9.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0.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科特勒:《营销管理》(英文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夏春玉:《当代流通理论》,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版。
  13.夏春玉、郑文全:《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5期。

作者:夏春玉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