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徐从才正文
徐从才:流通理论研究的比较综合与创新
来源:《财贸经济》 2006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08-5-26 点击数:


摘 要: 本文立足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立到完善的演进过程,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流通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流通发展与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在比较综合的基础上推进流通理论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流通理论,理论创新,现代流通,理论与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流通的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要,流通理论创新的要求日趋迫切。但如何创新流通理论研究,用以指导不断变化发展了的实践呢,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全面总结国际国内的流通发展经验,在比较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流通观及其分析方法
  
  什么是流通?马克思说:"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马克思又说:"流通的一个基本含义是,它所流通的是交换价值(产品或劳动),而且是被注定成为价格的交换价值。因此,并非每种商品交换,例如物物交换、实物献纳、封建徭役等等,都能构成流通。流通首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第二,不是单个的交换行为,而是一连串的交换;一种交换总体,川流不息地而且或多或少地呈现于整个社会表面,即一种交换行为体系"。
  
  关于流通与生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流通),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交换(流通)。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流通科学涵义和作用的分析,蕴含着他们分析流通问题的丰富方法论。
  
  (一)从静态考察的流通和从动态考察的流通
  
  研究社会再生产,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行的方法,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要素;另一种是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分为互为媒介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要对流通进行分析,必须搞清楚这两种分析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从萨伊开始,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社会再生产流行的是"四要素"法,认为这是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这种划分有可取之处,可以用来分析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联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四要素分析法的可取之外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认为这种分析方法有两大弊病:(1)用"四要素"这种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定来分析社会再生产,会抹杀各种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四要素会采取不同的社会形式,离开具体生产关系,四要素是不能实现的。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也不可能有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所有制形式,更不会有适用于一切所有制形式的分配和交换关系。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四要素的社会形式会发生根本变化,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这四个要素规定为不变的范畴是错误的。(2)在社会再生产中,四要素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孤立地研究四个要素会割裂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联系。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吸收了四要素分析法的可取之处,但没有直接采用它,而是把社会再生产分为互为媒介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程,一般是指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流通过程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移动过程和实现过程的统一,其中包括产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与个别劳动到社会劳动的转化。这两个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由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可见,上述第一种分析方法(也称"四要素"分析法)属于静态分析。从静态分析交换包括消费行为的交换(直接为消费而进行的产品交换)和生产行为的交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交换以及所谓的企业家之间的交换)。而流通只是指消费行为的交换,因为,只有"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交换的时候,交换才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外,与生产漠不相干。"在这种情况下,流通表现为交换的一定要素。而交换毕竟是指每一次具体的交换活动,流通则是指由许多次具体的交换活动连结在一起所形成的运动长流,在这种情况下,流通则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
  
  弄清楚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流通的作用。在静态分析下的流通是指一种纯粹的流通,即消费行为交换的总和。因此,它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于生产,并在片面形式下对生产起决定作用。在动态分析下的流通,即流通过程,是一种非纯粹流通,因而它同生产的关系是纵座标和横座标的关系。"静态分析法"有助于我们分析流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流通一般的理解。动态分析法可以从运动中把握社会再生产,全面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使社会再生产根植于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二)流通一般和流通特殊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了交换(流通)一般的概念,并对此作了分析。
  
  马克思对流通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一般的研究。在19世纪50年代末,马克思曾多次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分六册写作自己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是把流通作为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的主线的,马克思后来完成的《资本论》就是在写作第一册《资本》中的《资本一般》篇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形成的,资本一般即是流通一般中最重要问题之一。在《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以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为内容的资本一般:揭示了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资本流通的一般规定性,这里的资本一般实质上是以资本的周转与循环为主轴的流通的全过程。
  
  除此之外,马克思关于商品、劳动力商品、竞争、社会平均利润率、信用、股份、资本国际价值比较优势、世界市场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论述,无一不是流通一般中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当时认为,他的研究具有"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他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可以说,马克思是有史以来最系统、最深刻、最科学地研究流通理论的奠基人。本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这样雄厚的理论基础,对流通的研究应该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在实践中推动流通发展的加速,但是实践的发展却恰恰相反。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出发,对流通一般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所谓流通一般,是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所采取的必然联系。有社会分工,就会有交换;有社会化大生产,就会有流通过程。流通一般是一个抽象,它同生产一般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流通形式之前,先提出流通一般的问题,是必要的、合理的。因为:进行流通一般的理论抽象有助于我们把握流通的本质。流通的本质就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把流通同商品脱钩,离开商品来寻求交换和流通的必要性,能够更好地说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根本说清楚流通特殊。
  
  相对于流通一般则是流通特殊,流通特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通在不同经济形式下所表现的特殊形式,如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和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流通等。二是流通在不同社会形态下所表现的特殊形式,如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流通,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流通等。要分析特定条件下的流通,就必须把一般和特殊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广义的流通和狭义的流通
  
  社会主义流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它包括广义的流通过程和狭义的流通过程。社会主义广义的流通过程是指社会主义资金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社会再生产过程。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运动形式时,创立了资本循环、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去掉它们的资本主义的内容,对于分析社会主义资金运动的形式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资金运动也要顺次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生产、商品三种职能形态,以完成自己的循环。要保证循环的连续不断,又必须把社会主义资金按比例地分成三份,同时并存在三种职能形态上,并且使之三种职能形态能够一个紧跟一个地相互继起。社会主义资金连续不断地运动,就形成它的周转。在国家、部门、企业资金周转的相互交错中,又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资金的总周转。社会主义资金的运动,不仅是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运转的统一,而且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资金流通具有资金流通一般的特点和要求,这就是资金运动的价值增殖性和增殖的连续不断性。社会主义的狭义流通就是指商品流通。它同社会主义资金流通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资金流通是商品流通存在的基础,是发挥商品流通客观作用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商品流通是资金流通的纽带,是实现社会主义资金运动目的途径。
  
  流通这个范畴包含着复杂而广泛的经济内容,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来分析社会主义的现实流通,研究社会主义流通的内容、范围、结构和运行机制,为流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寻求理论依据。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研究的抽象、转移和扩展

  
  当代西方经济学源自于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古典政治经济学正是始于对流通的研究。17世纪20年代初,英国启蒙经济学家托马斯·孟出版了《英国来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将流通视为"财富的源泉",成为"重商主义"的代表。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惟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他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将生产与交换联系起来,指出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各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亚当·斯密深入分析了分工与交换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并提出劳动价值论,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为了说明分工与交换的原理,亚当·斯密还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又提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古典微观经济学产生后,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始脱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而转向对市场均衡的一般性研究,流通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逐渐淡化,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和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消失。事实上,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经济学也不可能回避流通问题,流通理论依然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流通在主流经济学中的抽象与淡化
  
  然而,从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西方经济学"边际革命"的兴起,新古典经济学脱离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轨道,开始转向一般生产均衡研究。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在此之后,流通不再被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抽象和淡化,逐渐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消失。此后,无论马歇尔还是凯恩斯、萨缪尔森或者斯蒂格利茨,在这些大师的著作中都很少提到"流通"一词,也不再有关于流通理论的专门论述。
  
  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导致流通理论缺失的关键原因。西方经济学"假设一推理"两阶段的公理性研究方法,决定了理论研究基于对现实的抽象,而抽象难免会导致某些经济现象的剥离。为了分析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市场完全竞争、供求自动均衡、自动出清,从而舍弃了客观上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媒介要素--流通,这是理论研究的一个既定前提。基于这一前提,西方经济学理论只研究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有系统的生产理论、消费理论、市场理论等等,却没有专门的流通理论。
  
  (二)流通研究在主流经济学中侧重于国际贸易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自动实现均衡的理论假设在一个国家内还是有可能成立的,由于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资源的使用,使之达到优化配置。但扩大到国与国之间,由于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供给与需求难以相互作用,流通或者贸易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成为经济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西方经济学中专门构建了一个分支--国际经济学,将有关国际贸易的问题集中放到国际经济学中进行研究
  
  琼·罗宾逊在《现代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借以获得发展的头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学的体系中,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分工和交换的原理,阐述了流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本质及内在规律。从传统贸易理论的"绝对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学说,到新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知识外溢"和"干中学"学说,都试图从理论上说明流通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实际上,这些理论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而且也适用于一个国家不同地区间的贸易,从中可以总结出流通和贸易的一般性规律。西方学者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方面,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国际贸易始终是论述的主要对象之一。
  
  产业组织理论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以后,上述状况有所改变。主流经济学界对产业组织学的学科范围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阿宁德亚·森(AnindyaSen)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该书导言中指出:"产业组织学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简单地说,产业组织理论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行为,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的销售和流通行为,例如企业的纵向关系等。
  
  (三)非主流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中,除了以新古典主义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所构成的主流经济学外,还有许多不断涌现的非主流经济学。这些非主流经济学的形成往往源于主流经济学自身的缺陷。其中,有许多理论都涉及到流通问题,并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将市场与企业均视为一种制度,并将交易费用作为这两种制度相互替代的原因。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也就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社会交易过程,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如何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当然,这里的"交易"与我们理解的"流通"在涵义上有很大差异,但一般的交换和流通也包含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之中,而交易费用理论同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流通过程及其制度安排做出解释。
  
  2.新兴古典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经济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比如,他们以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基础,重新阐述斯密的分工理论及其对国际贸易原因的论述。他们的研究旨在重新科学地寻找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建立起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他们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经济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学问"的定义,改变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其主要任务是对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杨小凯等人提出的新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个流派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与专业化重新被纳入经济学视野,而与之相关联的交换和流通也就成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交换的产生、贸易的形成、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化等流通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被以规范的形式进行阐述,为流通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依据。
  
  3.区位理论与城市经济学。19世纪20年代,杜能(V·Tunen,1826)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从理论上说明了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20世纪初,韦伯(A·Weber,1909)提出工业区位理论,认为有三个基本因素影响工业位置的选择:交通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聚集与分散的经济性。该理论成为说明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理。在此之后,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1933)从贸易角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来解释城市增长的原因。与此相类似,廖什(A·Losch,1940)提出了中心市场理论,认为城市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中心市场的功能。其中,奥沙利文(A·O'Sullivan,2000)不仅将聚集经济原理用于分析工业的聚集,而且也用于对商业聚集的分析。奥沙利文认为,"城市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个人是不能自给自足的。""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地区间贸易变得有利可图,所以地区间贸易促进了市场城市的发展。生产上的内部规模经济使工厂生产商品比个人生产效率更高,所以工厂生产商品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在生产和市场销售上的规模经济促使公司聚集在城市里,这种群聚性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奥沙利文还认为,在市场营销中也同样存在着聚集化经济效应,"如果一个零售商的销售额会随着其他零售商的靠近而上升,那么就出现了购物的外在性。市场营销中的这种聚集化经济效应造成了零售商的聚集行为。"(奥沙利文,2000)他的这一理论将城市化与流通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为流通业在城市的聚集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运输经济角度,巴顿(K·J·Button,2001)提出了范围经济、密度经济等概念。对于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在赖利法则以后,戴维·F·巴滕(David·F·Batten)和戴维·E·博伊斯(David·E·Boyce)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通模型(彼得·尼茨坎普,2001)。这些理论又被通称为"商圈"理论,是流通经济学研究商业规模和布局的重要理论基础。
  
  (四)日本经济学界对流通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在日本学术界,流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学者们出版了大量有关流通的专著,如大阪市立大学石原武政和加藤司教授合著的《商业学》、《商品流通》、林周二著的《流通革命》、宫泽永光主编的《基本流通用语词典》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现代流通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开展流通理论研究,具有的参考意义。同时在日本的一些大学,还设立了专门的流通专业,开设有关流通的课程。例如,在日本就有专门的流通经济大学,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都设置了与流通相关的专业。在日本的经济产业省还设有流通经济研究所,专门研究流通经济学问题。
  
  以上分析表明,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流通问题已经被抽象和淡化,不再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通问题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不再重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如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市场自动出清等。而实践表明,主流经济学的许多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商品的流通过程就不能"零成本"进行,在流通过程的资源稀缺与配置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经济学问题。而各种非主流经济学对流通问题的重新关注,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有许多涉及到流通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现实社会的市场与流通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例如,主流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和一般均衡理论、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的超边际分析理论与方法、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分析以及博弈论的应用等,为我们研究今天的流通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工具,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借鉴。
  
  三、现代流通特点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现代流通的特点
  
  流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商品流通阶段,这个阶段的流通处于偶然的、间断的、局部的状态,商品经济则处在萌芽阶段;(2)次发达商品流通阶段,这个阶段的流通已作为独立的经济过程,商品已泛化为基本要素,在流通中不断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已形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从总体上看的交换,商品经济处在发展时期;(3)社会化商品流通即现代流通阶段,就是指当社会的经济形态发展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使分工和交易的范围极度扩张,以致使一切可以用于交换或交易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都纳入了流通的范畴。
  
  纵观世界各国流通业的发展,现代流通与传统流通相比,已具有许多明显特点。
  
  从社会产业链的关联程度来看,现代流通业已经从末端行业走向先导行业。这里有两个关键性因素在起作用。一是社会经济条件由原来的资源约束型经济、供给约束经济转型为市场约束经济、需求约束型经济,消费者主权地位的确定,流通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流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流通领域资源配置日益发挥引导消费,牵引生产的作用,特别是基于电子商务基础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它更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从资本结构及其运行来看,现代流通实现了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机结合。从历史进程来看,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的分离与独立运行是社会经济的进步,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后,商业资本需要与产业资本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但我国传统计划经济阻滞了这种融合的进程,从而导致产销脱节,库存积压严重。实现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高度融合有三条道路,一是工业资本向流通延伸,以产业资本为主体,一部分产业资本预付于或者转移于流通,使生产和流通都以同一资本为纽带,从而形成有机的结合。二是商业资本向工业的延伸,以商业资本为主体,一部分商业资本变成产业资本,从而提高流通过程中商品的附加值,使流通水平得以提高。三是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结合,共同组织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方式。
  
  从技术创新的层面看,现代流通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流通业发展的实践表明,社会产业结构不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的趋势,也同样反映在流通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现代流通产业技术密集化主要表现在:在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方面,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设施应用于加工、包装、储藏等过程,特别是企业业务流程整合,供应链管理以及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集中了大量的现代化的技术设施和手段,使技术设施在商业经营资本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在商品价值运动方面,以POS、EOS、EDI等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应用于流通过程;在商品信息运动方面,基于电子商务基础上的信息网络已经把全社会以及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体;同时,系列流通加工技术,自动售货以及自助化服务技术也都在迅速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透过网络发现并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是网络经济下的现代流通比传统的流通模式更加优越之处。
  
  从时间经济与空间经济的角度看,现代流通是建立在开放条件下的效率型流通。网络经济时代迅速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过去长距离、长时间、高成本的流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彻底改造。信息交互传输几乎使时间和空间消失为零。电子订货系统使订制式销售普遍化,通过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供应链管理使"零库存"成为可能,在互联网上,除了物流、配送以外,交易各方所在位置和距离远近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的还是宏观的经济运行效率至少在技术层面上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不同的国家也正在体制、政策、法律等方面加紧补充完善,尽快跟上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借助现代手段打破地区封锁、加速市场开放,寻求流通创新,加快经济节奏,从而提高流通效率。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改革的基本经验
  
  中国传统的流通模式是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1)以国有商业为惟一经营渠道(城市市场由国营商业、粮食部门垄断,农村市场由供销合作社垄断);(2)以低物价、低工资、配给制为主要内容的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制度;(3)以行政性征集商品,计划分配和计划调拨商品为主要内容的商业经营管理体制。传统模式的三个主要内容具有形成上的历史对应关系和运作上的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逻辑联系。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流通体制在形成过程中,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我们可以把传统流通模式的问题概括为社会总福利减少和流通效率低下两类:(1)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市场态势下,体制性短缺与超经济需求这一对孪生姐妹既限制了有效供给,又刺激了畸形需求,从而使产业结构偏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使社会总福利减少。(2)计划管理体制造成经济效率低下和经营者激励不足。分配式的计划管理体制一方面造成商品的流通环节过多,另一方面又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流通效率低下。同时僵化的计划管理,视商业企业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政府部门为了把有限的商品分配好,就把工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统统管死,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造成经营者激励不足,缺乏开拓市场,提高流通效率的基本动力。
  
  中国流通改革的起始条件是"行政征集产品,计划分配产品"的流通模式,放松计划管理成了改革的起步或启动环节,而诸如生产企业自销网络建设,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商业的同时深化国有商业自身改革,允许外资进入中国零售领域等则充当了改革的推进力量。
  
  回顾1979年以来的流通改革历程,有以下几点必须坚持。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一基本方向可以概括为"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或"建立快速高效的商品流通网络"。它包括相辅相成的四个方面的协调改革:一是流通的客体--商品等价交换、自愿让渡;二是流通的主体--企业(也包括个体商业经营者)产权明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三是流通的载体--市场统一、完善、高效运行;四是流通运行的政府调控由直接转变为间接。
  
  2.必须坚持在放的同时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流通领域改革的基本特点是:放开价格管制,让市场交换形成价格;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允许个体私营企业进入流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允许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批发、零售领域等。但在放的同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的工作,从而使企业在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里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流通推进自身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调整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信用保证。
  
  3.必须坚持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推动流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当说,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当市场上出现低水平经济过剩时,我们已经意识到通过流通结构调整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三改一加强"即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试图以建立现代流通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微观搞活来驱动结构调整,但收效不大。特别是中国流通领域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市场繁荣兴旺的背后,是一些组织程度极低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体经营者的激烈竞争。
  
  4.必须坚持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来讲,改革与开放是同时起步的。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初成果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从而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第二个重点是1992年后允许外资进入我国的商业零售业,从而使国内零售市场竞争国际化。问题在于,我国改革和开放同时起步但不同步(即改革滞后于开放的步伐),造成在国内区际贸易的机会未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众多的区际贸易转化为国际贸易,从整体上讲这将导致社会总福利减少和贸易效率低下。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了内外贸相对分离和企业经济性分权行政化的改革思路,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众多的区际贸易机会将使我国的发展战略不同于那些小国和地区。同时我们还在于没有意识到有一个"改革和开放的关系"的问题,致使在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尚未通过改革加以解决的情况下,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已经走得很远,这样在面临人世强大压力下,流通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创新流通理论的研究方法
  
  古典政治经济学初建时,亚当·斯密采取抽象分析和现象描述两种方法。以后经济学的方法论即沿这两个途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了科学的抽象方法,用范畴进行分析,但并不废描述。西方经济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日益众多的流派,方法上也日新月异,但总的还是用这种或那种方法(包括经济计量学方法)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就流通理论创新而言,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尝试改变理论基础的单一化。受学科发展自身制约和实践发展滞后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流通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在理论基础方面相对单一,经济学色彩不浓,现代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没有及时吸收进来。对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也是机械理解的多,结合经济建设现实深入研究的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不仅应从商品流通范畴、商品流通过程、流通作用模式、流通实现及其效率等方面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同时也应注意吸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有关成果,在对中国丰富的流通改革发展实践进行描述、总结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结构、行为分析,努力构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相应解释力的流通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尽可能摆脱研究对象的摇摆不定。长期以来,我国流通经济学界存在着对流通范畴的两种不同认识,形成了"宽派"和"窄派"两大流派。宽派以资金(资本)运动为其研究对象,各种理论范畴或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以资金为核心展开的;窄派以商品运动为其研究对象,各种理论范畴或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以商品为核心展开的。与此相对应,宽派流通理论认为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与社会总资金运动有关的领域;而窄派流通理论则主张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仅仅包括与商品运动直接有关的领域。流通概念的争论不休导致了研究对象的摇摆不定,而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则直接影响着流通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在我国已出现的相关学术著作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985年9月编写的《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提纲就是宽派的代表,其框架基本上是《资本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延伸;1995年出版,由张绪昌、丁俊发主编的《流通经济学》也是以广义流通为论述对象的,这本教材除了商品流通,还涉及到了货币流通、资本流通、劳动力流通、产权流通和信息流通等。而由左宪棠、徐从才、蒋玉珉1986年出版的著作《流通经济学》和由贾履让、张立中1998年主编出版的《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则是窄派研究对象的代表。到目前为止,关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这是我国流通经济学发展不成熟的一个表现。
  
  第三,克服研究内容的过分专业化和部门色彩。在学科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对应于实践中的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合作、外贸五大流通组织系统,在流通经济学的学科范围内曾经分别创建了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粮食经济学、供销合作经济学、国际贸易等部门经济学科,计划经济色彩和部门分割的特征特别明显,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反映。显然,这种过于专业化的流通经济学只能适应计划经济时代的需要,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应该得到调整。
  
  第四,努力走出"政策解释学"的学术传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我国经济学界形成了"解释政策"的不良传统,流通经济学研究也不例外。1957年,当时的商业部领导在接见中南财经学院的学生时指出,"在贸易经济学方面,我们还没有可能编写一本适合我国国情的教科书,只能从目前的商业政策中找出若干专题进行讲授和讨论。这样做的缺点是系统性不够,但好处是能阐明目前商业政策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建议采取这种做法。"这个讲话对我国流通理论研究活动的影响很深,随后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按此要求编写了《商业政策》一书,这奠定了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政策解释学"学术传统。
  
  第五,改进研究方法的落后性。传统上,流通经济学主要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只有定性分析,过分强调社会主义流通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价值判断多,空洞说教的成分大,而很少采用现代经济学所强调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定量分析工具。这种研究方法和工具的落后性,严重影响了我国流通经济学的规范性和科学化。我们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前提下,吸收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增强理论研究的明晰性和说服力。

作者:徐从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