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徐从才正文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改革与发展
——访南京经济学院院长徐从才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2001年9月25日 发布时间:2006-10-31 点击数: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在这一进程中,流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流通业也面临着双重挑战:传统流通深化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依托的现代流通又扑面而来。加入WTO在即,充分认识流通的作用,总结改革经验,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经济学院院长徐从才教授。
  
  记者: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徐从才: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引导生产、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接表现在流通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和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上。其次,流通在我国内需主导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扩大内需方面,流通起着发现、创造、满足消费需求的作用;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流通以其内在的动力冲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在国内统一市场以至在国际大市场上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原则不断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第三,从经济循环来看,流通是决定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节奏、质量的关键环节,流通的发展能够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和经济运行节奏,增强经济活力。
  
  记者: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流通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现代流通有哪些特点?
  
  徐从才: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分工和贸易的范围极度扩张,以致一切可以用于交换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都被卷入流通的范畴。这使现代流通获得如下新特点:第一,从社会产业链来看,现代流通业已经从末端行业走向先导行业。随着经济发展由资源约束型、供给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需求约束型,流通正在成为经济运行的起点,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起点。第二,从资本结构及运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强,现代流通要求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第三,从技术创新的层面看,现代流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四,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看,现代流通是建立在开放条件下的效率型流通,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接近于零。电子订货系统使订制式销售普遍化,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供应链管理,使“零库存”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在技术层面上都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记者:在20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经验?
  
  徐从才:经过20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我国已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流通体制,其中有几点经验是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的。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改革的基本方向———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它包括相辅相成的四方面内容:一是流通的客体———商品等价交换、自愿让渡;二是流通的主体———企业产权明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三是流通的载体———市场统一、完善、高效运行;四是流通运行的政府调控由直接转变为间接。第二,坚持在“放”的同时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流通领域改革的基本特点是“放”:放开价格管制,通过市场交换形成价格;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既走出国门,又允许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批发、零售领域。但在“放”的同时,必须注意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做到放而有序。第三,坚持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推动流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四,坚持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初成果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从而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的问题在于,我国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对外开放的进程,国内区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这就从整体上导致社会总福利的减少和贸易效率的降低。因此,改革现行的内外贸行政管理分立体制已成为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体制的重要课题。
  
  记者: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即将加入WTO的要求,我国流通领域应当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徐从才:当前,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割据现象严重、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法制建设滞后等,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中国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流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流通领域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推进流通业的结构调整,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流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市场制度化建设。市场制度化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市场内在的竞争秩序,市场外在的社会环境秩序,以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道德秩序。当前的工作重点包括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理顺价格形成机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割据现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
  
  流通组织创新的目标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流通效率;重点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业态整合和物流专业化;手段是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和连锁提高组织化程度。
  
  基于互联网、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新趋向,也是流通业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我国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在网络欠发达、计算机普及率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电子商务主导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国际框架构建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在积极开发核心技术的同时,重视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实现商务活动各环节技术功能的衔接与平衡;三是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流通方式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全面推进商品流通现代化。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流通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辟广阔前景。比如,依托互联网技术在一部分制造业企业推行订制式生产和销售,合理规划工业企业的分销体系,积极探索新型的工商协调发展的产销模式,从而降低产成品库存,提高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高效率、快节奏的流通产业组织和销售体系,加快流通速度,培植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大批发商、大经销商,通过现代分销体系使有销路的产品得到低成本的快销机会,滞销产品得以及时淘汰,从而真正确立流通在经济运行中的先导地位。
  

作者:张怡恬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