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新粤商的优弱势分析与粤商文化
来源:2010年5月27日 南方都市报AA05 发布时间:2010-5-30 点击数:


广东评选"十大新粤商" 专家倡议高调做企业

    新粤商是改革造就的新群体,是开放形成的新群体,是老中青结合,以新一代为主的新群体。这既表明了广东经商兴业的精神代代相传,而且本身也是广东竞争力所在、希望所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新粤商精神”有五个方面:一是敢为人先,这是新粤商精神的基石;二是务实创新,这是新粤商精神的灵魂;三是开放兼容,这是新粤商精神的精髓;四是利通五洲,这是新粤商精神的重要特色;五是达济天下,这是新粤商精神的重要体现。———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要真正树立粤商领袖

    广东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只是广东的企业家比较低调,即使做得很好也没有站出来,走上前台。要真正树立粤商的领袖,为广东出谋划策,引领广东经济,为粤商请命。

    ———粤商领袖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任黄民宗

    新粤商务实过头务虚不足

    务实过头、务虚不足是新粤商们的弱点之一。如果广东企业家不能随着现代市场经济而不断提升和发展,则部分优势就有可能转化成不足或弱势。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

    要发挥商会的集群力量

    实力与影响力是对等的,参加美国总统选举都要高声呐喊拉票,企业太低调就会变成缺乏影响力。建议发挥商会、协会的集群力量形成凝聚力,以财团的集体形象投资重大项目,拉动企业做大做强。

    ———广东省政协委员林佑钦

    在中国经济史和世界贸易史上,粤商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商帮之一:他们历史悠久而长盛不衰,敢拼敢闯、务实开放、创新包容是他们的成功要诀。他们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力最大的商帮,也是中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商帮。现在,他们又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新粤商

    在2010十大新粤商评选活动进行之际,我们梳理新粤商前生今世,解读这一群体的精神,同时也针对新粤商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千年辉煌,卅年崛起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洗脚下田”到90年代“粤军北伐”,至21世纪的“跨洋出海”,在这短短30余年中,广东三代企业家在全国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粤商与晋商、浙商、徽商,在中国历史上被合称为“四大商帮”。早在秦汉,行走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粤商便闻名于世;至清代,以“十三行”为代表的粤商,更是领衔世界最大商帮。怡和行的伍秉鉴,堪称古代粤商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在2001年,《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刊登的《纵横一千年》专辑,伍秉鉴以拥有财产2600万银元(据估算相当于今天的50亿元)而成为上一个千年中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之一。

    粤商并未止步于旧时辉煌。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粤商续写传奇,屹立不倒。对于“新粤商”的定义,学界、政界和企业界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论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归纳它的三个特征:首先,新粤商是改革造就的新群体。其次,新粤商是开放形成的新群体。第三,新粤商是老中青结合,以新一代为主的新群体。这既表明了广东经商兴业的精神代代相传,而且本身也是广东竞争力所在、希望所在。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洗脚下田”到90年代“粤军北伐”,至21世纪的“跨洋出海”,在这短短30余年中,广东三代企业家在全国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也造出了“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盛世。

    上世纪80年代,“珠江水、广东粮”等一大批“广货”代表新的商品、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销遍全国,旺盛一时;上世纪90年代,发端于广东的国产家电全面反攻,把洋货打得“落花流水”;本世纪初,一大批IT企业闪亮登场,新粤商们不仅完成了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也让广东跑在了科技时代的前沿;现在,新粤商们以“地产”的名义,以“住房”的形式再度“北伐”,他们在向全国输出生活方式……

    有专家认为,从生产加工环节开始介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发展到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上新的经济创新地,这曾是亚洲“四小龙”发展的轨迹,它也是广东发展的轨迹。

    以深圳、东莞等为首的珠江东岸城市配合香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前店后厂,“两头在外”,这是内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最好选择方式。以廉价的未开发土地以及以农村的廉价剩余劳动力参加国际市场的博弈。珠江西岸的广州、中山、顺德、佛山等城市则凭借地缘优势,将国外先进技术、全新理念及时尚消费品引进来。有开放政策的助力,珠江的东西两翼合力,令广东的经济领先全国,不但积极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成为中国经济的催化剂。

    利用优势,敢闯敢拼

    如果事情没有明文禁止,就可以干;如果事情是允许的,就应充分利用。只要是有利发展的事情,可以“先斩后奏,边斩边奏,斩而不奏”。

    分析新粤商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粤地特殊的海洋性、边远性区位,使其从秦代开发以来,就一直承担着与世界交往的重任。便利的海运、河运交通,丰富的海产、亚热带果品,都为粤人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将广东省作为一块试验田,允许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意味着广东比别的省份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获利空间,同时,与她毗邻的港澳地区,又适逢产业结构升级,给了广东发展极好的机会。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曾提炼“新粤商精神”的五个方面20个字:一是敢为人先,这是新粤商精神的基石;二是务实创新,这是新粤商精神的灵魂;三是开放兼容,这是新粤商精神的精髓;四是利通五洲,这是新粤商精神的重要特色;五是达济天下,这是新粤商精神的重要体现。“一部新粤商敢为人先、务实创新、争雄夺冠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

    这20个字,亦可归结为新粤商们的成功内因。在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还习惯于用传统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看待变革时,广东企业家们已率先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破除传统惯例的经济改革措施。比如,第一个引进社会资金修桥铺路,而汽车过桥需“留下买路钱”者,是广州到珠海的五座公路大桥,它率先结束了过去路难走的历史。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资金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冲破了人们那种只依靠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才能修路造桥的僵化思维模式。

    “如果事情没有明文禁止,就可以干;如果事情是允许的,就应充分利用”,“只要是有利发展的事情,可以‘先斩后奏,边斩边奏,斩而不奏’”。内地曾广泛流传着有关广东人的“红绿灯理论”:遇到绿灯赶快走,遇到红灯绕着走,没有灯摸着走。在广东省委的支持和鼓励下,广东人敢于闯禁区、触雷阵,充当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锋和试验区。新粤商们以敢闯敢拼的精神、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杀出一条血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深刻含义。

    广东企业研究者陈诗仁认为,粤商利用种种特殊优势将广东的社会历史推到了全国的前列,而敢为人先意识支配下的先行创新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创造的先进的社会状况,又塑造了粤商敢为天下先的超前意识。岭南商业文化作为一种较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在新粤商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且更突出。不论从经济的发展上看,还是从思想的解放上看,当代粤商堪称是岭南商业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性。

    高调做企业,低调做人

    做企业要高调、做人要低调,是新粤商们的集体特征。这种特征也注定了新粤商企业巨头众多,却少有意见领袖。

    与新粤商们显赫财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低调、不事张扬的性格。如果说“敢拼能闯”是他们赢尽天下的软实力,那么“慎言”就铸就了新粤商们的独特风骨。“只干不说”、“闷声发大财”……这些词语一直被用来形容广东企业家的特点。

    坊间流传这样的趣闻:广东不少老板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东莞一老板就经常驾驶私人飞机去小饭店吃饭,享受“没人抢道”的感觉。一架私人飞机每年的维护费要近百万元,一个小时大约要耗1万元的油费;在一些顶级车专卖店里,其貌不扬、穿着短裤背心、趿着拖鞋的“普通人”,会揣着个装有百万现金的塑料袋,直接下订提车。因此车行销售人员从来不敢以貌取人。

    近年来,新粤商屡屡登上各种富豪榜,事实上,这一群体中还有许多“隐秘冠军”,他们极少在公开场合、媒体中露面。做企业要高调、做人要低调,成了粤商们奉行的“十一字真经”,也就成了新粤商们的集体特征。而这种特征也注定了新粤商企业巨头众多,却少有意见领袖。

    广东省政协委员林佑钦认为,粤商务实的形象已成口碑,一个项目如遇几个商帮竞争,国内很多地方政府都会首选粤商,因为粤商的投资项目大都是中长期的,而一些商帮炒作成分较浓,赚完就走的短期项目往往留给当地的是一个烂摊子。作为新粤商一员,林佑钦也坦称,粤商太务实、太低调了。实力与影响力是对等的,参加美国总统选举都要高声呐喊拉票,企业太低调就会变成缺乏影响力。为此,他建议,发挥商会、协会的集群力量形成凝聚力,以财团的集体形象投资重大项目,拉动企业做大做强。

    广东企业家的传统是较少的言语,较少的张扬。这在创业阶段体现为务实、扎实、稳定,但是到了发展阶段,这样做就远远不够,商会的社会功能就要发挥出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新粤商们发现要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获得大众认可,还需要新粤商们优秀的领袖人物站出来,掌控自己的话语权。“粤商拥有这么多优势,如果本身的声音传不出去,不能够很好地跟政府沟通,同海外沟通,这是非常大的悲哀。”粤商领袖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任黄民宗指出,在浙商有马云、鲁冠球等代表性的人物,广东好像没有。其实,广东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只是广东的企业家比较低调,即使做得很好也没有站出来,走上前台。他呼吁,要真正树立粤商的领袖,为广东出谋划策,引领广东经济,为粤商请命。

埋头干活,也要大声宣传

    进入21世纪以来,“粤商”的风光似乎不再,原来的大多数一流品牌,现在大多都在沦为全国的二流品牌,有些甚至处于消失或转业过程中。

    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崛起的“粤商”们却在“饮得头啖汤”后大都停滞不前甚至销声匿迹?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商人却发现总体的经济形势出现了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和内地商业企业的全面崛起,再加上外资商业企业的强势进入,“粤商”的风光似乎不再,原来的大多数一流品牌,现在大多在沦为全国的二流品牌,有些甚至处于消失或转业过程中,而上海商人、温州商人已经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商人群体。这一对比鲜明的现象正成为一个广受广东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现象。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是“2010十大新粤商”评选活动的评委之一。他从粤商个性特征和文化传统分析指出,如果广东企业家不能随着现代市场经济而不断提升和发展,则部分优势就有可能转化成不足或弱势。

    王先庆认为,务实过头、务虚不足是新粤商们的弱点之一。新粤商不事张扬的背后又忽视形象宣传和品牌包装推广以及企业价值的发现。30年来,广东始终是中国商业第一大省,然而最令人遗憾的是,它却是全国商业类上市公司最少的省份之一,不及一个武汉市多,更无法与北京、江苏、上海相比。可以说,粤商极少考虑借助市场品牌包装和资本上市运作等现代手段来使企业做大做强。

    “过于低调,不适应形势。”王先庆说,新粤商在全国实力最强,但长期以来都很低调。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界的合作更加重要。过去的“只做不说”或者“做多说少”,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因此应该向新浙商、新晋商学习,“既埋头干活,又抬头看路,还要大声宣传”。在工业化初、中期,产品供不应求,产品生产至上,诞生了务实低调的实用主义文化,但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后,产品已经相对过剩,需要宣传推广,而且在当前服务业大发展时期,企业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消费者的消费受到观念引导,品牌在其中起重大决定作用。

    粤商文化怎样与时俱进?王先庆认为,首先,务实不等于埋头苦干,在思维方式上,要用科学、理性型的务实代替习惯、经验型的务实;其次,原来自认为优势的地方要改进。比如说低调有利于减少麻烦和干扰,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实力的企业必须高调,企业价值的提升,品牌的形成与升级换代,开拓市场都需要高调;最后,政府和媒体要引导几百年来形成的粤商文化与时俱进。
 

作者:许黎娜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价值回归 新实体零售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