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基于流通导向型的农产品市场与生产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以广东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例
来源:《广东科技》2009年6月上半月刊 发布时间:2009-6-22 点击数:


    一、中国农村市场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从供给不足向生产相对过剩转型

    我们在研究广东特色农村产业时,必须把它放到一个大的产业背景和市场背景下来分析。中国农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农业生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应该说,农村的生产已经基本上不成问题,不仅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且整个中国的农业生产难题也已经解决,整个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农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基本成为历史,现在的主要矛盾应该转向到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由于农产品质量、结构、价格、销售导致的收益水平低下等流通问题。

    因此,未来中国农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的最大难题,将逐步从生产问题转向销售和流通问题,换言之,未来中国农村、农民、农业(“三农”)的根本问题将转向如何解决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问题。“卖粮难”、“卖猪难”、“卖柑桔难”、“卖苹果难”、“卖棉花难”等层出不穷的“卖难”将越来越成为农村市场的基本现象。无论如何,中国农产品的结构性或局部的过剩问题,绝对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才出现的新鲜事,是发展成长中的新问题,更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中的特大问题。其实,这是一种革命性变化,有着与十七世纪英国农村革命、二十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农村革命以及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农村革命有着相同的意义。

    总之,经过三十多年的农村资本积累和生产主体、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进步,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保障和现行国家农业战略背景下,只要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不成问题,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不用担心农产品生产难题(自然灾害与农业救灾是另一回事),更不存在积极性问题,中国的农民不懒也不笨,只要有市场,有好收成,他们就会努力地扩大生产。进而,制约农村和农业的根本问题将不再是几千年来困扰中国的“生产短缺”和“供给不足”问题,新的问题即流通滞后将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以流通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市场与生产预警体系构建

    就本质而言,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发达的流通经济。没有发达的流通,就谈不上市场发达。同时,没有现代流通,也谈不上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中国农村从传统向现代传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中国农村未来二三十年中,最大的经济问题将不再是生产问题而是流通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和以生产为导向的农村市场体系,将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2008年中国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无疑就是这种挑战的一种体现。在现代信息条件下,有时候国际市场的一条信息就可能给某一种农产品的销售带来灾难性影响。因此,中国农产品市场和生产预警体系的建设,必须跳出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的旧思维,跳出“以生产中心”的决策理念,以现代流通为导向的新思维,建立起新型的基于流通导向型的农产品市场和生产预警体系。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逐步学会从长期习惯的“抓农业生产”的决策思维转向“以抓农村流通问题带动农业生产”的新思维上来,真正从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去关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

    不容否认的是,目前国内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大多仍然停留在三十年前,即长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生产落后所导致的“短缺经济型贫困”时代,认为农民的收入低的最终根源始终是“生产问题”,于是一方面千方百计地鼓励农民“拼命”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每当农民出现“卖粮难”、“卖猪难”、“卖羊毛难””等一系列的“卖难”时,除了提高收购价、补贴收购等被动的财政政策外,大多不知所措。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只能称为“小农”,农村经济还是“小农经济”,现代农业组织的发育成长相当缓慢,农民的生产行为,基本上都是被动的一种盲目行为,他们大多不知道他们今年生产的粮食、水果、药材、茶叶,明年是否能卖出好价钱或能否卖出,同时,他们基本上不知道自己的市场或消费者在哪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变化如何,未来的价格走势怎样,甚至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流通渠道。因此,当“小农”遭遇“大市场、大流通”时,却往往是“沧海中的一滴水”,受个人能力、经历、财力等多种约束,其抗市场的风险能力十分薄弱,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虽然也存在“三农”问题,但他们除了粮食补贴这些通常的措施外,却用国家财政和公共政策建立起了强大的农产品流通以及分散农民市场风险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包括农村市场、农产品收购、冷冻储存、销售推广、经销网络、包装运输、拍卖、期货交易等环节和方面。正是这些措施,有效地对农产品市场供求波动进行调节,发挥了生产预警功能和市场稳定功能,使农业真正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基础上,从而真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些人以为,只要放开了农产品价格,引入了市场供求关系,农村市场经济就已经建成,这是一种极幼稚而又危险的认识。

    三、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柑桔为代表的广东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和形成了以柑桔、荔枝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业体系,并享誉国内外。但近年来,这些产品的市场先后出现过“卖难”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生产问题,而是流通问题。如果不解决流通问题,要实现这些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广东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市场经济发育成长最高,工业化程度最高,流通业也最发达。显然,广东最有条件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基于流通导向下的农产品市场和生产预警体系。

    一般而言,以流通导向型的 “农产品市场和生产预警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顺畅高效的连通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体系、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且大中小市场协调发展的市场组织体系、分工合理且功能完善的仓储配送体系、快捷灵活的物流运输体系、敏锐高效且科学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村市场风险控制和保险体系。这些体系大多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平台,是广东农村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支撑体系和基础条件。

    在这五大体系中,目前最急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仓储、冷冻、保鲜、配送、分拣、包装、保管等一系列基础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进而建立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市场稳定和调节体系。

    就广东的财力和基础条件下,完全可以在五至十年内,初步建成这一体系,从而基本根治目前广东特色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的难题。

 

作者:王先庆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价值回归 新实体零售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