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解读广东经济模式优劣
来源:2008年11月10日 民营经济报 发布时间:2008-11-10 点击数:


    广东经济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主要模式之一,是一种基于外向型基础上的以规模增长为导向的快速工业化模式,其特点概括为“重出口、轻内需;重制造、轻流通;重规模、轻效益;重产品、轻品牌”。这种模式优在快速推进了工业化,使广东在短短三十年内基本已经走完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后期的全程,并正进入向 “服务型经济”转型和过渡的新阶段。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现行的广东经济模式主要适宜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劣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宜于以现代商贸流通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即服务型经济的发展,甚至成为阻碍和制约服务型经济发展的力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成为被革命的对象。

    “重外轻内”易受伤

    金融海啸为何从广东登陆?这是由广东经济模式的缺陷所致。就是过度工业化的结果,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产品运作与市场运作的脱节所致,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集体性错误理念指导所致,也是产品技术缺少创新的恶果。特别是流通业滞后是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软肋。过去把精力都放在外国了,固执地依赖出口和代工,不真正发展自己的产业和产品,不重视国内消费市场。比如东莞成千上万家制造企业,却没有几家像样的流通企业,都是“两头在外”型经济模式。随着传统产业大衰退,劳动力大转移,购买力也随之流失,将来受到波及的将不仅仅是制造业,多米诺骨牌还会倒向酒店业、餐饮业、租赁业、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所以未来三五年里,可能的局面是,新兴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前途迷茫,而传统产业却生存困难,前后难以为继,经济扩张缺少动力,衰竭不可避免。

    出口商亟待转身向“内”

    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消费意愿降低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期望能借国内市场渡过难关。

    政府部门应快速建立扶植外销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开绿灯”政策,国内改革开放30年,经济大发展且进入新增长阶段,产业和企业需要转型,原来的产业和市场周期进入下降期,需要积聚新的产业和市场能量以及发展力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势在必行,而要开拓国内市场,就必须解决流通业滞后的局面。政府应该加快乡镇等二、三、四线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以挖掘潜在的消费能力。亟待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被金融海啸洗牌出局的企业,除了“重外轻内”经济模式显著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即这些实体经济更多为OEM企业。广东做代工的出口企业,都是依靠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维持生计。OEM企业在经济环境、贸易环境波动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其出路就在于,从最简单的OEM方式逐渐变成ODM,企业具有自主的设计能力再加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另外就是研发自主品牌,从最低端的组装加工、代工环节向上游的研发、复杂零部件和下游的品牌渠道延伸,这是广东乃至中国所有出口加工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方向。

    出路:必须解决流通业滞后瓶颈

    “政府部门应快速建立扶植外销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开绿灯’政策,国内改革开放30年,经济大发展且进入新增长阶段,产业和企业需要转型,原来的产业和市场周期进入下降期,需要积聚新的产业和市场能量以及发展力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势在必行,而要开拓国内市场,就必须解决流通业滞后的局面。”(王先庆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作者:王先庆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价值回归 新实体零售 王先庆:打造新型特色智库的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