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黄国雄正文
黄国雄:零售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及趋势展望
来源:2009年11月24日 搜狐焦点广州站 发布时间:2009-11-27 点击数:


      黄国雄:大家好!应该说广东是开放的前沿,是开放的旗帜,为开放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开放当中也涌现出了很多精英,促使了中国整个零售业的发展。

    现在应该说中国零售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一个阶段里,这个阶段的特点我把它说成是中国零售业进入了振荡、组合、调整和提升的阶段。在这样的一个调整、组合的过程中,广东省特别是咱们连锁协会,连续组织了几次活动,对推动中国连锁事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零售业的提升,应该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我认为不亚于我们在开放初期所起的桥头堡作用。

  今年我已经来过广东六次了,这个星期在这里就要开三次会,15、16,还有会在广州开,这说明连锁业正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起到带头作用,对中国连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想说的题目,“零售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四句话,面临挑战、把握走向、转变观念、重在提高,三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交换决定生产”,第二个关键词“效益决定发展”,第三个关键词“管理产生利润”。这作为我整个发言的主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为什么刚才提出了中国连锁业、中国整个零售市场进入振荡、组合、调整、提升的阶段呢?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WTO时代,我们正确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一切按照世贸的要求运转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期。家世界的倒闭、国美的调整收购等等,再加上一些企业都在不断的调整,包括外资企业,都在调整自己在中国的战略,这是一个调整时期,是冲击振荡时期,这个时期如何发展,这确实是大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包含了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我总体的评价,总量饱和、结构失衡、泡沫凸现、效益下滑。所谓总量饱和,就是就当前我们经济条件、我们的发展水平,那么大量的商业地产出现,应该说是处于饱和状态。06年全国开工的商业地产面积是二亿三千五百万平米,竣工的是五千九百万平米,出售了四千一百多万平米,这是我们行业的整体状况。大家对形势了解,便于我们采取相应的做事。

  这个挑战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挑战是市场全面开放,外资多方进入,零售业受到了多方压力的挑战。这一点很清楚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现在还没有出台,另外体制和政治的衡量,导致了现在还是热衷引资进入,所以内资企业受到了多重压力。

  第二个挑战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群众对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和品牌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收入发生了变化,群众从求量转向求质、求品种转向求品牌,从单一消费品牌到实现综合性的服务,应该说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扩大内需的要求与我们面临着我们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挑战。应该说我们的零售市场这几年发展比较快,从90年到2005年我们平均商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是14.2%,去年也达到了15%左右,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15.4%,今年全年可能要突破16%。从这个角度,零售业的发展是不慢的,平均高于GDP发展3-5%是世界上没有的。但是要继续扩大内需,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从哪里做大,这是新的挑战。

  第四个挑战,我们整个的竞争要从价格竞争转向全面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我们考虑用价格战来解决或者调整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来促使竞争的白热化,但是目前来看这个手段是有限的,这种手段不是长久的,如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北京奥运会来了,我提出这个问题,奥运会的硬件是超一流的,没有问题,如果奥运会要出问题,可能就处在我们的软件、我们的服务水平上,因为我们的服务是二流的,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是第四个挑战。

  第五个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加速流通现代化的挑战,我们流通设备是比较落后的,按照我的推算,流通设备与美国相比至少落后80-90年左右。比如说高速公路,我们把八万九千公里的高速公路目标定为2035年实现,而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就已经实现,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把所有的战略剩余物资转向高速公路的发展,发展更快了,这些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研究,采取新的措施,进一步来促进我们零售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要把握走势。加入WTO以后,我们整体来看,市场发生了那些变化呢?我看至少有这几个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研究的。

  第一个变化,外资进入的速度加快,这是我们需要很好研究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变化,最惠国的待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内资、外资要一律平等,我们应该更多的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当一段时间我们政策是向外资倾斜,这种外资倾斜政策导致内资零售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最好的地段给外资、最优惠的价格给外资,税收也向它倾斜,从这个角度来说内资企业的发展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很好的研究

  第三个变化,WTO之后,整体零售业的发展已经从跑马圈地转向了资本运作,也就是说外资企业现在的重点进入了资本运作,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沃尔玛用十亿美元收购了好又多35%的股份,就是这样的情况,不少的企业应该说处于被收购的状态下运营,这是需要研究的。

  第四个变化,由单一的资本引进进入了一个资本双向运作的阶段。这个双向运作,我认为是两个含义,一个含义,外资在进行资本运作,加快了合并、并购、收购的步伐,内资也加快了资本的运作,进行并购、收购,包括国美收购永乐等等。还有就是双向运作包含着外资资本进入和我们的资本要出去,商务部最近开了几次会议,鼓励我们的零售业企业向外发展,但是我认为中国零售业向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说九十年代后期我们出去了几个企业,结果没有成功的,没有品牌、没有资本实力、缺少管理人员,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出去是不行的,但这种趋势是存在的,不少大的连锁企业都在研究怎样在外国开店的问题,我想这是需要很好研究的。

  第五个变化,我们整体的市场商品结构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品种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外资品牌进入的速度加快,品牌的引进应该说成为了各个地区零售竞争的一个很重要的焦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的品牌如何创造,这种趋势如何把握,应该说也是我们零售业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从整体来考虑的。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现在我们重在规模的扩张,缺乏相应的效益,我们的连锁企业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连锁的特性问题,就是通过统一收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达到节约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现在我们存在有规模没有效益,或者有规模缺效益的情况,从去年的统计来考虑,国内整体零售业的纯利水平在1.2%,同期外资企业的纯利水平是3.75%,是我们的三倍。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说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年北京有接近一百个流通专家对明年的走向做了分析,其中就提出了我们的趋向,今后恐怕要从规模的扩张转向效益的提高,如果效益不提高我们就没有发展的基础,现在问题就出在流通上。我们纯利是1%多,要支撑15%、16%的社会零售额的增长,以及企业的增长,资金怎么来?一个是上市,还有一个是靠银行贷款,还有就是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这三条出路目前来看,多数企业通过拖欠货款的手段来促进自己的发展,我们没有雄厚的连锁商业资本,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趋向都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考虑,如果我们不把握,不从效益上去抓,我们整体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

  第三个问题,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我想有几点是需要考虑的。

  第一交换的地位必须要认识清楚,我一直在强调交换是经济的基础,没有交换就没有经济现象的出现,没有交换经济的行为就失去了意义,所有的企业目的都是交换,通过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收回成本实现盈利,通过交换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你能够给社会提供多少的产品,有效的产品、有效的服务,从这个角度应该明确要扭转这个概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交换决定生产,我们长期以来总是有模糊的看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交换与生产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商品生产条件下是生产决定交换,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生产多少交换多少,交换的是生产的多余产品,所以这个角度交换是被决定的地位。在商品经营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是互为决定、互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在生产的前一个程序,没有生产就无法进行交换,但是在后一个生产程序,没有交换生产就无法进行,不提供原料、不提供生产资料,任何生产都无法进行,这个角度交换又决定了生产,这个关系是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决定生产,生产与交换是纵坐标、横坐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交换决定生产,能不能交换?有没有地方交换?以什么价格交换?这决定了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没有交换的生产是最大浪费的生产。现在我们提的交换,交换体现了需求、体现了社会需求,它决定了生产的行为,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发展。

  第二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各个部门需要交换的行为,如果没有流通就无法实现。

  第三商业是城市的基础。发达国家用五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的转变,城市的核心问题就是第三产业为基础,以商业为主题的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城市的发展必须重视商业的发展,商业是作为现代城 (论坛 新闻)市发展的标志和竞争力所在。

  第四零售是社会的基础。零售营造了社会环境,购物中心营造了一个社会环境,营造了一个和谐社会,提供了生活内容,在促进消费理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这个角度我们说它是一个基础。我们提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体现在商业上,就是人与购物环境,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没有地方买东西,或者买不到好的东西,像过去传统的商业环境,商品无档次、购物无环境,那能谈得上和谐社会吗?还有人与人的关系,大量集中的是交换关系,这个关系怎么建立,也关系到和谐社会。我们要以新的观念来研究、对待商业环境。

  另外就是管理出利润的问题,市场的竞争,核心的问题就是人与人的竞争,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的竞争,现在很多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沃尔玛退出法国,沃尔玛、家乐福退出了韩国,到现在为止沃尔玛还没有进入日本市场。沃尔玛现在进入日本市场,是通过上市公司收购,控制30%的股份,直接开店不敢,开了也卖不出去,这说明什么呢?第一,说明了这些国家的市场是成熟的,企业是成熟的,消费者是成熟的。第二,说明了零售企业的竞争是一个商圈的这个点和那个点之间的较量、抗衡,如何吸引更多商圈的消费者,这说明了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竞争力,而这个竞争力决定了我们领导者的水平和经营者的素质,有了领导者的水平、经营者的素质,我们就不怕外资进入。所以我提出的新概念,可怕的不是外资可怕的是内资,可怕内资没有竞争的观念、缺乏竞争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外资面前感觉到束手无策,实际上不少地区、不少企业内资已经成长起来,有力量与沃尔玛、家乐福对抗。

  去年我们提出一个观点,沃尔玛在中国还是不成功的,十年进入中国,96年我参与当时经贸委审批的,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沃尔玛还没有进入盈利时期,一般零售业如果说三年没有盈利,就值得考虑了。我这句话,应该说也引起了沃尔玛高层领导的思考,当时派了两个总裁到我家里去提这个问题,当时我就跟他解释,至少有三个问题你们没有考虑。第一,十年不能盈利,从道理也好,从经营成本也好,从国际惯例也好,都不能说明你是成功的。第二,你比家乐福开的早,但是网点发展的发展速度你只有家乐福的一半,这说明了家乐福比你采取更多的本地化发展战略,适合中国不同地区的需要,你采取的这个模式,应该说不适合在中国的发展。第三,美国的基础与中国的基础是不一样的,美国的流通基础设施,比如说物流配送,在美国实现85%的自配,25小时就可以把货品送到,但是在中国不行,另外在中国一个点的运输费用达到了5%,如果按照美国的要求,你无法经营下去。还有比如说会员俱乐部,脱离了中国的收入水平。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不仅仅领导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领导管理还会出效益,管理会创造利润。整个社会力量无非是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的劳动者平均创造价值,这是作为劳动者都应该应尽的义务,应该摊到的社会价值。第二部分是行业的价值,我们流通业、零售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有多高,有多大的投入,能够产出多少,这是平均利润。第三是企业利润,实际上就是管理利润,这个管理利润应该说主要是三个部分来考虑的。第一部分,管理者的机会利润,因为他掌握信息、运用信息,能够组织别人所没有的商品进入市场,能够超前考虑市场的需要,从这个角度它的利润、超额利润,是企业本身的利润。第二部分是管理利润,是聚集的利润,一名英明的领导者能够根据企业的经营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的整合,使他们产生聚集效应,最大的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勤俭办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起来也应该是创造的价值。我们现在衡量零售业不是看毛利率,毛利率仅仅能够说明购销的差价,真正应该要看纯利,也就是说实际投入与实际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应该是作为我们研究和探讨的方面。

  还有一个理念,是我一再强调的,市场是有限的,但是市场也是无限的。没有绝对饱和的市场,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买方条件下的卖方市场,要学会在供过于求下经营我们自己独特的方法。这个观念主要是基于四点出发的。第一,没有一个商品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市场,它仅仅能够在占领市场的某一部分在某一个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可口可乐从饮料来说占了41%,但是还有56%的市场他无法占有,所以可口可乐总裁为了了解自己的市场普及率,到一个城市的小摊小贩那里了解,到小街小巷了解,这些地方能不能普及,一个产品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市场,没有覆盖的地方就是未来潜在的市场。第二,没有一个市场可以容纳所有的产品。由于场地有限、资金有限,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一个区域、一个商店经营的品种总是有限的,没有经营到的就是新的市场,可以通过引进促进新市场的开辟。第三,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新的市场在不断的创造,也就是说需求促进了市场的形成,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更新,说明了新的市场在不断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包括过去,我们想到了一些市场,过去奢侈品作为批判的对象,但是现在我们作为一个发展的方向来考虑,许多休闲的项目,过去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生活作风对待,而现在作为我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提出。第四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每一个新产品的涌现都开辟了新的市场。电视是这样,电脑是这样,手机是这样,一个产品的更新换代一个新的市场就出现了,我们要促进观念的转变。

  第四个问题我想讲的是重在提高。

  第一条也就是我前面提出的,如何提高管理的素质、管理者的水平。管理者能创造利润、创造价值,管理者能够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应该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任务。我提出了一个观念,连锁企业的发展以30%的速度增长时,就感觉到人手紧张了,如果以5%的速度发展,就意味这你面临着人才的危机。如果你发展的速度是百分之百,你就处于或者说歇业或者破产的边缘,因为每一个连锁企业的每一个点都需要依靠人才,没有战术上的胜利就没有战略上的优势,没有一个点一个点的成功就不可能形成扩张。

  第二条从发展战略来考虑,应该立足本地搞好区域经济。本地区有广阔的市场,要做足、做实,本地区做足了才能发生规模经济,千万不要盲目向外扩张。许多数字统计出来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凡是跨地区发展的效益都低于本地区发展的效益,倒闭率高于本地区所在地区的效益,费用水平都高于本地费用水平,如果我们盲目出去发展,可能就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寻租成本的增加、摩擦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单店独进、遍地开花,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所以我主张在本地区形成规模,形成效益,以后采取集群式向外推进的方式发展。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上海的百联,所有北方的网点都卖出去了,现在集中在发展长三角这一块,它吸取了教训,不少的企业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第三连锁企业的发展如何提高自己核心的竞争力,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价格优势,因为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所以我说衡量连锁企业能否成功,就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这个连锁企业能不能以低于社会成本经营,又能获得合理的利润。如果达不到这个点,或者具体说它的价格,应该比市场的价格低5%-10%,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认为它还不到成功。如果比人家的价格还高,就说明你是失败的。连锁本身就是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工业化的运作、连锁化的经营产生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它才有生命力,如果这个发挥不出来,那么连锁就失去了意义,仅仅停留在跑马圈地的基础上,是虚大不是做强,我想重点还是做强,以做强来促进做大,促进整个连锁企业不断的得到提高、不断得到发展。

  新时期我们要研究如何快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主要也就是配送的问题。现在我们在社会上对于物流配送有一个错误的看法,把运输创造的价值当做物流成本,这是非常错误的。运输业创造价值,所以运输整体在经济中的比重本身就是对GDP的贡献,运输行业物流成本降低,变成缩小了运输行业创造的价值,这对国民经济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提出了现代物流的概念,不是运输的概念,现在我们把它当做运输的概念,为什么?现代物流产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主要是美国军事后勤工业发生新的革命,传统的物资整批交给集团军,这个角度来看物资要到达连队要经过层层运转。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信息的沟通加快,后勤部门了解连队的需求,什么时候缺什么,就可以直接把物资配送到连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及时了解前方的需要。这是物流配送的一个革命。我们利用这种革命引用到商业上,就成为物流配送关键点。我们要通过配送的形式来降低成本,不仅仅解决物流的问题。现代物流从商业来说,如何实现这样的配送,回过头来说,这种配送的实现完全在区域做到优先,形成一个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的发展。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简单说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