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林文俏专栏正文
9.9%是否意味经济过热
来源:www.china.org.cn 发布时间:2005-8-26 点击数: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5%,改变了自2001年11月份以来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而且今年连续3个月上涨。
   
    来之不易的高速增长

    我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发生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那时由于我国经济还处在短缺状态,过热的总需求造成总供给不足,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亦导致两位数的严重通货膨胀,为此国家从1993年开始实行宏观调控,采取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通货膨胀从两位数回落到

    1996年的8.3%,经济增长率亦回落到1996年的9.6%,实现了软着陆。

    为了防止通胀卷土重来,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今后5年将实行适度从紧货币和财政政策。但是该政策刚提出不久,中国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就发生了急转。首先是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生了严重负面作用,出口增长连月下降并在1998年5月出现了负增长。其次是市场供求的巨大变化使通货紧缩开始凸现,物价从1997年10月起持续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998年3月开始负增长,企业开工率只达到2/3。第三是受消费疲软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的制约,民间投资增长乏力。上述因素使1998年我国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完成全年8%的增长目标形势严峻。为此,朱总理在1998年就任总理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把“一个确保”(确保全年经济增长8%)作为新政府施政纲领的首要目标。

    后来的实践证明,要达到8%的经济增长率是何等困难,由于连年的通货紧缩,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以及从2001年开始的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我国经济从1998-2002年虽维持了高速增长,但平均增长率只达到7.7%。

    突破性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

    积极财政政策的累积作用。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1998年我国果断地调整了宏观政策取向,由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首季经济突破性的高速增长,其首要原因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在逐步地释放。过去的五年我们总共投入了6600亿的长期建设国债,形成了32000多亿的国债投资规模,建成了一大批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大大缓解。这导致去年以来外资的高增长,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42.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6.7%,这样良好的成绩都与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有关。

    新的消费热点升温。经济高速增长离不开消费热点,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带来了我国“七五”经济的高速增长,彩电、洗衣机、冰箱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带来了我国“八五”经济的高速增长。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发生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疲软,而造成消费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又是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今年一季度经济的突破性增长,与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升温密切相关。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增长52.7%,汽车销售增长了99%,1-2月通讯产品销售增长1.05倍。

    经济没有过热

    由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几次经济过热时经济增长率都达到两位数,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已逼近两位数,有人于是担忧经济过热。笔者认为,目前经济增长并不存在过热的趋势。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1.经济增长率难以继续上行。一是美伊战争使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大,以及入世效应递减的影响,出口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二是房地产几年持续高速增长已局部过热,可能出现中期性调整,整个投资难以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水平;三是随着入世后体制接轨的加快和深化,进口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入世的潜在压力将会逐步凸现,对国内一些竞争力弱的产业的冲击将会加大。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今后几个季度经济增长率会有所回调,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经济增长难以超过9%。

    2.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对经济增长形成压力。当前,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仍然对经济增长形成明显的压力,主要体现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就业问题严峻、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等对消费需求增长形成较强的约束,使经济很难实现更快的增长。

    3.供给远大于需求有力抑制经济过热。经济过热反映的是总需求过热大于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根据国家经贸委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03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调查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86%供大于求,14%供求平衡,无一供不应求。今年一季度物价指数上涨仅0.5%,离通货膨胀标准3%亦相距甚远。而且物价指数上涨仅仅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生活资料价格仍在下降。反映有效消费需求仍然不足而不是过热
 

作者:林文俏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重磅:“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