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行业资讯正文
农产品冷链物流关键在“两个一公里”
来源:2015年08月11日  深圳特区报   发布时间:2015-8-13 点击数:

    近两年来,随着政府一系列的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政策的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呈现出的远大发展前景得到进一步肯定。然而,目前冷链物流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制约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冷链物流创新与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科研院院长、教授陈昆松则指出,当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核心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基础设施还没有进行建设。在同期召开的“2015第三届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也表示,今年我国部分农产品主产区,都出现严重的果蔬滞销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在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的双风口下,解决制约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关键问题在于做好“两个一公里”的工作。

    “最先一公里”急需标准化建设

    “最先一公里”对于农产品交易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在这个阶段中存在问题也最为严重。

     秦玉鸣介绍,“最先一公里”环节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最先一公里”的产地交易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好产品走不出来。国内大部分较好、较大的批发市场,实际上都是建在消费地,建在生产地的较少;第二个是关于产地的保鲜、保鲜库的建设。一些成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产地的预冷和储存可以做到错峰上市,躲开农产品销售高峰,但是大部分的产地没有冷库,因为它的投资比较大。另外,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一年收获一季,如果建冷库,利用率非常低,因此不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投资;第三个就是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比如说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对于标准化,业界一直认为这是解决制约农产品“最先一公里”问题的法宝。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商贸物流分会会长姜明认为,要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做好“七化”,即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化、信息化。其中首先要做好标准化,“标准化是冷链物流的基础,包括商贸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

    秦玉鸣介绍,在发达国家我们看到很多的农产品,比如说很多的胡萝卜都是按片卖,不是整个卖。包括生菜,不仅洗好,都是打包好进行包装。但是我国在产地几乎没有包装,都是通过栅栏车、棉被车运到消费地的批发市场。如果在产地不进行预冷,到了消费地质量就非常差。当然,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包装也在发展,现在鸡蛋都可以进行包装,随便扔都不会碎。包装标准化是未来的方向,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学习,按照进口农产品的包装直接复制。

    生鲜电商沱沱公社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宇也表示,产地标准化、预冷的问题,在中国的农业非常严重。作为涉农的生鲜电商来讲,农产品没有在产地进行标准化,压力就全到了生鲜电商身上,但是由企业自身做标准化,成本的压力非常大。“如果在产地能够做好标准化有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是成本的优势,产地的用工、场地等成本相对低廉;第二是损耗少,如果产地做好了标准化,做好了预冷,损耗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另外,如果产地较好地完成适合于生鲜网络互联网销售的商品的包装形式,则会减少生鲜商品在流通领域的各种环节的损耗,品质、新鲜度都有保障。”刘宇介绍。

    刘宇还建议加强“最先一公里”保鲜技术的应用。现在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希望吃到不腐坏的产品,也需要口感与新鲜度,尤其是水果,所以“最先一公里”保鲜技术应用也非常重要。

    另据秦玉鸣透露,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商务部跟国标委一个月前成立了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工作小组,专门推动农产品冷链标准化建设,秘书处设在中物联冷链委。“我们现在正在做标准化的梳理,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从中再提炼出一些强制性标准,我们最近正在进行标准的梳理和制修订。”秦玉鸣介绍。

   “最后一公里”的O2O还需完善供应链

   “最后一公里”的成本高、体验差等问题一直制约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而今,除了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行业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据秦玉鸣介绍,目前“最后一公里”基本上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就是快递的模式,类似顺丰这样的企业,就是走传统快递的方式;第二种就是自提和便利店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较经济,成本也比较低;第三种模式就是O2O的模式。

    对于这三种模式,秦玉鸣比较看好后两种。秦玉鸣认为,第一种模式成本最高,也是大部分快递企业在做的。便利店这种模式成本最低,如在日本、中国台湾的冷链物流就是通过便利店的方式进行B2C的交易。便利店每天的冷藏车本身是一日三配,通过电商渠道的生鲜品,如果搭上这个“公共汽车”会大大降低成本。如果客户自提,成本会更低。但是由于国内便利店体系不健全,这个模式的发展受到限制。前面说到的第三种模式就是社区店,直接在小区的周围做自提点,甚至在小区放自提柜。这种方式很受资本追捧。“在‘2015第三届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峰会’上,业内专家企业就将围绕这两个新模式展开讨论。”

    对于“最后一公里”的几种模式,刘宇则认为是各有优势。以生鲜电商领域为例,刘宇认为,传统的生鲜电商物流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服务品质和对商品品质的把控比较严。发展比较快的O2O生鲜电商,成本比较低,配送效率也非常高,它们甚至推出1小时达、2小时达、3小时达。但是相对来讲,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在“最后一公里”方面还有待提升。因为对于目前的O2O企业来讲,它们先是注重规模,规模起来之后再去完善供应链体系。但是作为做生鲜食品的企业来讲,食品安全要放在第一位,所以在这类企业的发展中,在供应链的完善上还需要继续探索。

    链 接 〉〉〉

    冷链物流发展面临新机遇

    8月3日,就在冷链物流的风口下,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分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冷链物流创新与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我国冷链物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商贸物流分会会长姜明表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很多商贸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必须寻求创新,以转型升级来实现发展,物流行业也是如此。物流行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国家在产业发展上也把物流作为重要部分,冷链物流又是重中之重,是该行业中利润最高的部分。因此物流行业大有希望。

    但是该行业究竟能否按照预期发展,关键要看企业的发展情况。因此姜明认为要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关企业必须做好“六化”。第一是要做好标准化,标准化是冷链物流的基础;第二是要抓住现代化,冷链物流涉及到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个行业,这些行业都已实现现代化,因此冷链物流也要走上现代化之路;第三是走向国际化,目前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农产品进口量很大,而这正是冷链物流走向国际化的机会;第四是产业化,把冷链物流作为产业发展,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从而提升冷链物流的效率;第五是市场化,这是所有市场要素取得共赢的基础;第六是要提高组织化;第七就是信息化。

    为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陆华忠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建立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标准,要重点研究农产品流通中的交接环节,建立完善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提高冷链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信息技术深入融合,以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全程纪录。

作者:佚名  编辑:朱冬文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