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深度报道正文
互联网深度影响餐饮消费
来源:2017年1月9日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7-1-9 点击数:


    半数消费者会反复光顾一家餐厅,也有超过30%的消费者很“博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到美食网站或APP上挑选就餐地点;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等位,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只愿意等待15分钟;移动支付已超过刷卡和现金,成为主流结账方式;口味喜好还是消费者点餐的最关注点,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在菜单上看到食物营养成分的介绍,并表示这些信息会对点餐决策产生影响;外卖消费持续走高,消费者最关注的送餐速度在2016年有所加快。

    以上结论为2016年我国餐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精确画像。该结论来自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发布的《2016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其对消费者的日常消费进行了统计和描述,包括餐厅选择、预订、等位、点餐、待餐、支付、打包、分享等传统到店用餐行为,以及外卖、团膳等其他服务领域,旨在全面了解餐饮消费偏好和习惯,帮助餐饮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方平台导向作用日渐明显

    在调查中,中国烹饪协会发现,随着餐饮消费逐步升级,餐饮品类日趋细分,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品牌忠诚度呈两极分化趋势。数据显示,有五成消费者表示,品牌忠诚度较高,会反复光顾衷爱的3~5家餐厅,也有超过30%的消费者认为“博爱”更符合自己的消费习惯,会不断尝试新的消费体验。

    在影响消费者选择餐厅的因素方面,就餐环境(21.2%)、菜系风味(17.8%)、食品安全(15.3%)、价格水平(13.2%)、服务水平(11.2%)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达,其对餐饮消费的影响愈加显著。如在获取餐厅信息渠道的调查上,第三方平台上的消费者评价对消费者就餐选择越来越具导向作用。“美食类网站或APP”以40.3%的占比排名第一,“他人介绍”占28.7%,“社交媒体”比重有所增加,占到11.16%,“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其他渠道”合计约30%。而如果将餐饮消费“网络信息”归为公众号信息、好友分享就餐体验、点评类平台的消费者评价三类,点评类网站的评价最应引起餐饮企业的关注,有58.8%的消费者会因网站上其他消费者的评价而选择是否光顾。

    同时,在支付方式上,不联网也就是落伍了。与2015年相比,2016年第三方平台现场支付的比重从9.9%跃升至35.6%,实现360%的大幅增长。刷卡消费则降幅较大,从49%降至30%,现金支付占28%。此外,会员储值卡、团购等预付方式占有6%的比重。

    健康量化饮食服务将应运而生

    在点餐环节,消费者的点餐依据依次为“口味喜好”“食材喜好”“性价比”“营养搭配”“季节时令”和“促销推荐”。“口味喜好”中,“麻辣”以21.7%的比例当仁不让地夺得了“最受欢迎味型”。

    但中国烹饪协会也发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低油、少盐、低(无)糖等要求被时常提及。受访者表示,在菜单中除了菜品名称、照片外,还希望看到食物营养成分介绍、食材重量和烹饪者介绍等信息。有近三成消费者非常肯定地表示,点餐时有食物营养成分介绍,将会对自己的点餐决策产生影响;另有超过50%的消费者选择“可能会有影响”;只有13%的消费者表示暂时不会参考这些信息。

    中国烹饪协会建议,针对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不同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餐饮企业一方面可以对现有产品进行营养素分析,以类似营养标签的形式进行明示;另一方面可以对敏感且易分离的食材(调料)作可选处理,如“无糖”“半盐”“三分之一油”等。

    堂食、外卖均需提升时效性

    在餐饮消费中,时间观念一直是消费者就餐体验好坏的重要考量标准。调查显示,面对等位(无特殊意义且不赶时间的情况下),超半数的消费者可以接受15分钟以内的等待时间,接近30%的消费者可以接受15~30分钟等待,愿意接受半小时以上等待时间的仅占7%,另有12%的消费者不习惯等待,会直接改变计划。对非快餐业态的上菜速度的接受程度,接近90%的消费者认为除特殊菜品外,所有菜品应在30分钟内上齐。

    而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卖市场中,消费者最关注的依旧是送餐速度,但无论是工作餐还是节假日家庭用餐,2016年送餐速度相比2015年均有提高,二者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当然,食品安全也是外卖餐饮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次调查中近七成消费者表示,“3·15”过后,对外卖餐饮的消费信心有所下降,在今后的消费中会注重选择品牌。另有18%的受访者认为“不破不立”,外卖市场整体情况将由此优胜劣汰,良性发展。

 

 

作者:李子晨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