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市场数据正文
金融危机对食品和服装市场的影响
来源:2009-3-31 华南商业网 发布时间:2009-4-1 点击数:



  金融风暴考验消费刚性,食品市场增速趋缓

  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2008年,我国物价涨势跌宕起伏,牵动百姓的心;问题奶粉事件沉重打击了奶制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敲响警钟;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虽然刚性消费特征显著,但食品市场还是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明显回落。

  从食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

  (一)食品零售额增速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为4886.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5.68%,增幅比2007年下降6.41个百分点。同2007年相比,我国食品市场零售额增速明显回落。

  (二)食品价格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

  2008年我国物价涨势跌宕起伏,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冻天气不但给农业带来巨大损失,还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不便,造成部分地区食品供应短缺,价格上扬;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成效逐渐显现,农副产品供应量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逐渐走低以及翘尾因素逐渐减弱,5月开始,通货膨胀压力逐步缓解,12月食品消费价格水平增幅已下降到4.2%.2008全年,食品零售价格比2007年上涨14.3%,涨幅比2007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食品消费量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4%和8%.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为3201.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2007年同期增长2.4%.

  在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食品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2001至2007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饮食服务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从2001年的16.8%增长到2007年的21.7%,而粮油类消费支出占比则从2001年的15.2%下降到2007年的13.2%.

  (四)低端市场表现稳定,高端市场略有缩水

  低端市场中:

  粮食: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消费价格水平涨幅下半年开始回落。

  肉禽蛋、水产品类:猪肉产量回升,禽蛋产量稳步增长;肉禽产品价格水平涨幅逐渐回落,水产品价格波动平缓。

  食用油:油料产量明显回升;2008第二季度食用油价格涨幅逐步回落;外资、合资品牌占领食用油市场。

  鲜菜、蔬果:蔬菜水果产量稳步增长;鲜菜价格水平增幅逐渐回落,鲜果价格水平增幅前高后低。

  高端市场中:

  奶及奶制品:牛奶产量增速明显回落,奶制品销售明显受到“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市场占有率格局变化大。

  酒类: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放慢,白酒、啤酒零售量增速回落,葡萄酒零售量增速小幅上升。

  饮料:部分饮料零售量增速回落,产品品种更加丰富,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激烈。

  对食品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食品消费影响相对有限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不过,由于食品消费刚性特点显著,同其他行业相比,食品市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由于消费者财富缩水,一些高端产品的销售会不可避免受到冲击,消费有可能“缩水”。

  (二)粮食价格总水平将高于2008年

  中央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09年我国政府将通过加大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来保障农民利益,防止农产品价格下降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民收入。

  北方干旱对夏粮产量产生一定影响。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降水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这些地区的气象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麦田受旱面积均超过一半。

  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下降;石油价格大幅回落,减轻了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然而,受中央粮食提价政策、北方干旱等因素影响,2009年我国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三)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三鹿事件阴霾尚未消散,进入2009年,乳制品行业几家知名企业又爆出口蹄疫、OMP、结石患儿等丑闻,再一次打击了人们的消费信心。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首要大事。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规格,对民事赔偿优先的原则予以明确,并增加了对广告代言者的约束条款。今后食品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督,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质量监管,增强社会责任感,企业才能维护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对服装市场销售影响较大

  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我国服装市场销售影响较大。

  一、2008年服装市场销售情况

  (一)服装零售额增速明显低于2007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为2655.6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相比2007年下降2.8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增速相比2007年下滑幅度更为明显。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8年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29%,是近五年的最低增速,相比2007年下降4.96个百分点。

  (二)服装零售价格继续下降

  2008年,我国服装类商品零售价格延续了近年来逐年下滑的趋势,零售价格同比下降了1.6%,下降幅度比2007年高出1个百分点。从各月价格变化情况看,与2007年相比,2008年各月零售价格变化幅度基本相同,但12月份下滑幅度较大。

  (三)多种类别服装零售量增速下滑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较大,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10.28%,相比2007年下滑了1.78个百分点。其中,女装和针织内衣裤零售量加速增长,增速相比2007年分别上涨了1.04和1.73个百分点;其它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速相比2007年均出现明显下降,男衬衫、T恤衫、茄克衫、防寒服、皮革服装、西裤和羊绒及羊毛衫零售量均为负增长。

  (四)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第四季度明显显现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增速出现明显下滑,第四季度各月销售增速均跌至20%以下。

  (五)打折促销力度加大

  为了应对危机,提升销售,从2008年11月开始,零售企业纷纷加大促销力度,打折促销让利活动明显升级。打折促销活动在年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2月份,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量同比增速已经超过零售额同比增速,价减量升态势明显。

  (六)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势品牌集中

  金融危机在影响零售额增长的同时,还加剧了市场中各品牌的竞争,一方面,国外市场受阻,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实力较差的企业和品牌被淘汰;另一方面,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增强,质量和口碑较好的品牌受到青睐,使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势品牌集中。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08年,除去男衬衫、茄克衫、棉毛衫裤、牛仔服外,其它类服装市场前十位品牌综合占有率之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服装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09年服装市场发展将面临更大困难

  2009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将面临更大困难: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另一方面,2009年,国内PPI和CPI等经济指标走低的意愿增强,国内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形势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预计2009年我国服装市场销售增长速度将继续减缓。

  (二)消费更趋于理性,消费周期将有所延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8%,相比2007年下滑了3.8和1.5个百分点。收入增速下滑不可避免地对服装消费产生影响:一方面,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将增强,购买渠道下移将成为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服装产品,特别是高档服装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收入增速下滑以及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消费者势必会延长服装的购买周期。

  (三)加强产品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加强产品创新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力度,以刺激销售增长。例如依据消费需求,从产品的功能性、时尚度、科技含量等多方面着手,生产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同时企业还必须加速产业链升级,向产业链的高利润环节拓展。目前我国多数的服装企业依旧集中在产品制造这一低利润环节上,而能够涉及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高利润环节的企业数量还相对较少。因此,加速产业链升级将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的发展方向。

作者:中国商业…  编辑:黄丽丽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