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热点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2006中国零售业“卖商”现象       
2006中国零售业“卖商”现象
副标题:
作者:陈岳峰 来源:超市周刊 2006-11-07 人气: 时间:2006-11-8 1:00:11 进入论坛


   卖掉自己,成为越来越多的本土零售企业发展命运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这些事件归结为一个概念和一种现象:卖商。
 
    “卖商”现象,不仅限于家电连锁业,整个零售行业都在为之兴奋:美廉美卖给物美,新华百货卖给物美,江苏时代卖给物美,东方家园想卖给家得宝,家世界家居已经卖给了家得宝,铜锣湾的控股权出让给印尼力宝集团,家润多卖给美国购宝集团,好又多要卖给沃尔玛,大中向外抛出“绣球”……零售企业“卖身”如潮。
   
    卖掉自己,成为越来越多的本土零售企业发展命运的一个缩影。
   
    就如一个女人,年轻漂亮的时候,身边绝对不乏有实力的追求者———因为她有足够的资本。一旦人老珠黄,再想找个好人家,恐怕更多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了。
   
    这是个残酷但经典的比喻,用在许多零售企业身上却很贴切。
   
    对许多零售企业来说,时下正是一个“卖身”的好时机。外资,和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内资企业,正争先恐后地高举着一撂一撂的钞票,向企业发出魔力般的诱惑:钱你拿走!企业留下!
 
    供需似乎还很平衡,另一头,站满了争先恐后欲挤上买家大船的企业
 
    一些连锁企业根本无需诱惑,他们本身就一直在努力寻求或盼望着买家的降临。更有甚者,从一开始就将目标锁定在自己中意的“东家”身上,所有的发展扩张,都是为了日后有更多的谈判资本,能让买家看得上眼,更好地将自己“卖”出。
 
    我们将这些事件归结为一个概念和一种现象:卖商。
 
    不只是会出现在去年和今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概念和这种现象,仍将不断在中国零售业复制和上演。
 
    在接下来的专题报道中,我们梳理了今年以来的一些典型的“卖商”案例进行剖析———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卖商”,我们所关注的仍然仅是冰山一角。

    ■卖身如潮
 
    早在几年前,华润在中国市场上一系列收购就让很多本土零售企业“眼馋”。在他们看来,这家注册在香港的企业,简直就是一个“并购狂人”。因此,一些企业老板在很多场合对华润万家CEO陈朗直言不讳地表白:“把我们卖给你吧!”
 
    零售业的主题在不知不觉中从最初的疯狂开店“跑马圈地”悄然转换成了并购,这被业界称为是大企业和区域性强势企业的第二轮“圈地运动”。
 
    零售业响起一片叫卖声。
   
    当永乐卖给国美的时候,业界沸腾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家名列家电连锁业前三甲之一、号称利润超过所有竞争对手之和的企业,居然就以迅雷之势“栽”在了国美手中。
 
    这比江苏五星电器卖给百思买还要轰动。整个家电连锁业格局,在半年之内,轰然裂变。
 
    其实,这种令人惊叹的事件,在2006年,层出不穷。家电连锁业一连串戏剧性的演绎,只是中国零售业在2006年的一个缩影。
 
    这种趋势,在2005年甚至更早的年头,就已经显现。
 
    “卖商”现象,不仅限于家电连锁业,整个零售行业都在为之兴奋:美廉美卖给物美,新华百货卖给物美,江苏时代卖给物美,东方家园想卖给家得宝,家世界家居已经卖给了家得宝,铜锣湾的控股权出让给印尼力宝集团,家润多卖给美国购宝集团,好又多要卖给沃尔玛,大中向外抛出“绣球”……
 
    零售企业“卖身”如潮。
 
    有时候,我们无法不叹服资本的力量。因为,理想和激情,在资本面前,最终都黯然失色。
 
    尽管有时候,它并不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生存还是死亡?
 
    在2005年底对中国零售业进行盘点时,记者提到,中国零售业或隐或显的变化已经出现,而更大的变局也许正在酝酿之中。
 
    2006年,变局频出,大戏已开始上演。
 
    是选择生存还是死亡?
 
    是继续坚持还是索性放弃?
 
    零售业是个好生意,却也是个最难做的生意。浮华过后,很多企业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国零售业开始新一轮无情的洗牌,对于很多本土企业来说,也许是今天,也许在明天,总之,他们必须迅速做出抉择。
 
    一些曾经的买家们,有的还没把自己买下的企业的合同收好,就忙不迭地把自己卖了出去。
 
    2005年,永乐还在大肆吞并区域同行。2006年,它还和大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准备让大中在一年后成为自己的子公司。但是,几个月过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陈晓把永乐卖给了黄光裕。
 
    如果变化可以如此错乱,那么,谁还敢再轻易相信自己的眼光?
 
    还有更多曾经的买家们,现在最感兴趣的已不是寻找收购对象,而是瞪大眼睛开始搜索能够相中自己的买家。
 
    有人说,冲动是魔鬼———这根本就应该成为真理。因为,企业扩张的消化不良,有时候,是需要用生命来作代价的。
 
    而对于很多零售企业来说,扩张的极限在哪里?又是什么力量决定其扩张的极限?
 
    没有人去想这些,在前几年那种近乎狂热的气氛中,快些!再快些!成为他们在扩张时的惟一念头。 
 
    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企业只知道疯狂扩张,却不寻找支撑扩张的内在力量,逐渐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最后,沦为他人鱼肉。
 
    比如铜锣湾,如果可以采取更理性的发展战略,铜锣湾这个中国SHOPPING MALL的代表,是完全有可能在陈智的带领下,走得更远更长的。

    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终结,这一战略,曾经让很多盲目跟风的企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零售业开始回归理性,企业更加注重效益的提升,也正因为这样,竞争残酷到了血淋淋的境地。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实力强大的内外资巨头,开始咄咄逼人:他们不惜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将对手或潜在的、今后可能成为的竞争对手,要么纳入麾下,要么,一决生死!
 
    他们没有选择,而作为他们选中的目标,也同样没有选择。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行业愈加严重的两极分化:一边是正在升腾的海水,一边是正在熄灭的火焰;一边是紧逼,一边是退却。
 
    也有专家认为,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只有两条路,一是自己做大,一是必须依附大企业才能延续。这是发展的客观规律。

    ■“卖商”心态
 
    他们为什么要卖掉自己?
 
    一位权威的连锁业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或许能反映时下本土企业纷纷“卖身”的真实想法:在做事与赚钱之间,他们这两年的心态转变得太快了。
 
    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到了非得将自己卖掉的地步,在“卖商”的企业中,有的活得很好,没有任何征兆显示企业出现了危机。
 
    还有些企业,甚至把成功“卖身”当成一种荣耀———的确,能有大方的买家,给个可观的价钱,这不是每家企业都能享受到的待遇。
 
    当然,有些企业确实是迫不得已。因为,当遇到资金、管理等瓶颈或是由于发展战略出现危机时,“卖身”也是以退为进。
 
    “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卖掉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一位将企业出售的老总满腹心酸地对记者说:“不卖,它会失血过多而枯竭;卖掉的虽然是自己的血肉,但至少,不管改不改名,它还活着!”
 
    竞争是残酷的,不会因为你在坚持,就会对你特别垂青。
 
    坚持是死路一条,不坚持,同样是死路一条。这种情况下,除了卖,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所以,有的企业在卖掉自己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无奈和悲壮。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指出,企业并购是一种正常的资本流动,这些都是出于竞争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而在现实当中,企业所有者出让企业股份则可能有更加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纳为6大因素:一是功成身退;二是后继无人;三是资产多样化;四是通过股权换规模;五是寻求与大公司合作;六是盈利模式,即把企业养大,然后把它卖掉,这已成为许多小企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目标。
 
    如果你逛过某家台资超市,你会赫然发现,从卖场的空间到布局,一切都那么熟悉———就像一个翻版的“沃尔玛”。这样的企业,被专家认为,是从一开始就打算着让属意的买家上门接盘的。这正是许多台资零售企业进军大陆市场的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是,尽管有些企业被昔日的本土同行们收购,但更多“卖身”的企业,宁愿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外资巨头,也不愿意将自己交给本土企业,为的仅仅是一个“面子”———好歹是“洋人”收购了自己,如果卖给本土企业,岂非显得自己无能?

    ■危险信号
   
    专家认为,对于那些不愿意错失中国巨大市场,但却错失先机的潜在进入者而言:在零售网点稀缺的情形下,仅靠单店扩张无疑太慢,而通过收购现有网点,扩大市场占有率就成为最佳的捷径。对于沃尔玛、家乐福等已经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先入者而言,在零售业平均利润仅为2%的前提下,通过收购现有网点、更大程度地实现规模效益也是明智之举。拥有巨大的网点资源,却因经营不善而急于“套现”的连锁企业,必将成为众多零售巨头激烈争夺的“香饽饽”。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有些买家收购企业也不是单纯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而是为了日后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比如各种投资基金,通过介入高成长型的产业中那些处于成长初期的有吸引力的企业,耐心地等待企业成长,最后将股权出售,达到“套现”目的。这种投资行为的投机性质,决定了他们不会醉心于任何一个企业。也就是说,当初买进的目的就是为了卖出,他们不惜花上多年的时间把蛋糕做大,然后如期转手。
   
    这一点,投资永乐的摩根士丹利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在这个意义上,“卖商”绝对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而在这当中,我们发现,买主的角色主要由外资扮演,他们正快速地扩张着自己的地盘。我们不可回避地发现资本是如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单项收购所需资金量的节节攀升,这片领域也正在越来越成为外资独占话语权的领域。
   
    我们有理由担心民族商业的未来。
   
    因为,外资企业终于开始如预言那样发挥他们固有的管理和资金优势,在中国的领土上越做越大,越来越呼风唤雨;而内资或民族的零售企业们,好的企业在新一轮游戏中开始沦为旁观者而默默无语,稍好一点的企业则争先恐后地成为了被收购的对象。
   
    有潮起就有潮落。也许无需我们过多的顾虑与牵挂。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会遵循其固有规律。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曾经说过:“中国市场是中国人的市场,中国商业的主体必将是中国本土的商业企业。”
 
    但愿如是。

 

击更多陈岳峰的文章 文章录入:kingw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商场是否应为 顾客被抢负责?
  • 2011年消费者投诉呈现七大热点
  • 探营星晨急便上海总部:千万欠款待追讨
  • 中国距贸易强国还有多远
  •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活路”何在?
  • 多地快递公司爆内鬼 20%以上遗失为监守自盗
  • 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600万
  • 达芬奇家居造假门又陷迷局 央视官方尚无回应
  • 2011年零售业重大高层人事变动
  • 2012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
  • 味千拉面承认虚假宣传被罚20万元
  • 百事“卖身”康师傅内幕:内部行贿大案
  • 普通文章大型连锁超市促销策略研究
    普通文章第五代便利店体系呼之欲出
    普通文章中日超市通道费盈利模式发展差异研究
    普通文章餐饮服务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讨
    普通文章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文章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普通文章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普通文章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
    推荐文章“黄金十年”结束 家电大卖场战略转型
    推荐文章身负扩内需重任 流通业发展迎来黄金契机
    推荐文章[图文]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万倒闭 加盟模
    推荐文章西安供货商自述:超市坐地敛财变商霸
    推荐文章李宁深陷高层出走与高库存梦魇
    推荐文章快递业乱象调查:员工联手勾结 手机电脑
    推荐文章三大佬间的游戏:国美商城、当当密谋结
    推荐文章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

    超市购物,要多留个

    全国百货单店销售排

    百货上市公司今年怎

    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

    物流行业霸王条款被

    旅游业迎大发展 并购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