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         
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
副标题:
作者:谢莉娟  吴中宝 来源:《价格月刊》(南昌)  2009年9期 人气: 时间:2010-5-5 16:25:42 进入论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无疑对就业带来了直接冲击。从“扩内需”、“促就业”及“保增长”之间的政策关系来看,就业扩张固然依赖于内需扩大及经济增长,但从就业扩张对于收入增长的决定性意义来看,“促就业”无疑将为“扩内需”提供重要的购买力支持,事实上也就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因此,能否在宏观经济领域内寻求就业扩张的持续路径,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本轮“扩内需”、“保增长”工作的持续性。

    综观2008年,由于出口受阻、投资减速,流通业作为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在宏观经济中的先导作用得以凸显。事实上,近年来,在流通业产值持续增长的同时,流通业就业绝对数和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也不断呈现双提高的趋势[1](P12),流通业的就业效应日益得到理论界的关注和强调。然而,关于流通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程度,并没有在实证层面得到较好的解释。现有研究或者以定性研究及数据描述为主,或者简单地将流通业指标与就业指标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而没有将其他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实际影响予以剔除。因此,在当前外需萎缩、内需亟须扩大的现实背景下,流通业发展能否成为就业持续扩张的支撑点,就必须从实证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检验。通过实证指标的构建及控制变量的引入,本文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流通业的就业贡献进行定量分析,并从流通结构调整的层面探寻我国就业扩张的持续路径。

    一、流通业促进就业增长的实证描述

    关于流通业就业效应现有研究成果[2](P5)[3](P148)的主流观点认为,流通业的微观规模相对较小,所需资本投入较少,资本的流通性强,专用性弱,对人力资本的要求相对不高,总体来看就业容量大、安置成本低,因此流通业必将随经济增长而发展成为解决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观点认为应当将流通产业作为基础产业来看待[4](P6)。基于此,笔者首先从时间序列维度考察流通业影响就业增长的一般发展趋势。

    依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长不仅带来财富的增加,而且还会带来就业的增加。为考察流通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弹性依赖关系,笔者首先依据全国1991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流通业的就业弹性,并与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的总体弹性进行对比。通过就业弹性在时间序列上的一般走势和数值对比(图1),可以发现:

    随着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减弱,中国正面临着令人担忧的“无就业增长”现象。1991年-2007年,我国总体就业弹性基本保持在0.1左右,这就意味着,1个单位的经济增长仅能带动0.1个单位的就业增长。截至2007年,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仅为0.06,就业弹性下降尤为明显。

    总体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弱弹性相比,流通业就业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则呈现出相对显著的强弹性依赖关系,流通正逐步成为实现就业增长的重要产业因素。依据上述同期数字对比来看,平均1个单位的经济增长能够带动0.43个单位的流通业就业增长。除个别年份以外,流通业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总体就业弹性。自2001年起,流通业的就业弹性开始呈现出逐年的持续攀升,2007年流通业就业弹性已达0.73。因此,尽管目前流通业的就业增长仍然小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值,但从时间序列的一般走势和横向的数值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总体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和流通业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流通业将成为实现就业增长的重要产业因素之一。

 

    尽管流通业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依赖关系正逐步强化,但这种弹性依赖关系在本质上并不能反映出流通业发展的先导程度,也无法体现出这种先导程度对其就业增长的影响。为此,笔者进而构建了流通业产值增长指数和流通业就业增长指数,以便通过对比分析考察流通业产值增长的先导性对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

    根据图2显示的二者演进趋势可以看出,流通业产值增长的“边际就业增长贡献”正得到持续而迅速的增强。由于流通业产值增长指数是流通业产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所以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业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先导程度。1991年-2007年,该指数波动幅度不大,平均保持在1.63左右,表明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先导性。然而,从流通业的就业增长指数来看,经历了多个年份的波动调整之后,自2001年开始出现持续而迅速的大幅攀升,由2001年的0.68迅速攀升至2007年的11.22,说明流通业产值增长的先导性正体现出阶段性的“边际效益递增”。换言之,每1个单位流通产值增长指数的提升将带来更大幅度流通就业增长指数的提升,流通业产值增长的先导性对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正不断得到强化。

 

      因此,综合上述实证描述可以推测:(1)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无疑将加剧宏观层面的“无就业增长”现象,从而流通业在吸纳就业中的特殊意义就变得更加显著。(2)近年来所呈现的流通业“边际就业贡献”日益加大的趋势表明,流通业不仅不会成为金融危机的“下一个目标”,而且随着流通产值的持续增长,流通业作为危机“稳定器”在就业扩张中的决定性作用将被进一步强化。

    二、流通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贡献

    (一)模型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流通业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非仅仅表现为流通就业人数的增长,随着流通就业人数的增加,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收入效应所引发的消费响应和生产带动性,都会带来总体就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鉴于此,为进一步考察流通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实际贡献,笔者以总体就业增量为被解释变量,对全国省际截面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考虑到多种因素对就业增量的影响,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估计偏差,在建立回归模型时就必须将其他因素对就业增量的影响予以剔除。因此,在将流通业发展各项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的同时,必须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各指标及变量的属性及定义见表1。

 

   
    在样本的选取上,笔者以2007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所用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根据表1对变量属性、统计口径及计算方法的规定,计算得到各个变量值。由描述性统计结果(表2)可以看出,各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流通业发展程度及就业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距。由各个指标的离散系数(CV)可以看出,流通业产值、流通业就业量以及流通业产业活动单位均呈现出比其它指标更大的离散程度。据此可以初步推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部分地区的流通业发展仍存在结构性的滞后并有可能制约其对就业的持续拉动。

    然而,在进行回归之前,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流通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样本的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相关程度,通过对自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也可以看出,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全部大于0.5,故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将可能带来较大偏差。考虑到上述问题,笔者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模型估计,整个过程均运用SIMCA-P软件实现。

 

 

   
    在以上模型拟合和检验的基础上,笔者得到最终的标准化偏最小二乘结果:
    LnE=8.855+0.370 LnC+0.476 LnEc+0.251 LnNc-0.260 LnPGDP-0.363Lncity

    通过回归模型的构建及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1)就本文所关注的流通业发展指标而言,流通业产值、流通业就业以及流通业产业活动单位数均对总体就业增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流通业产值指标(LnC)的系数表示,1个单位的流通业产值增加能够带来0.37个单位的就业增量;流通业就业指标(LnEc)的系数表示,流通业本身的就业扩张对总体就业增量的贡献为47.6%;与前两项指标相比,流通业产业活动单位数指标(LnNc)的系数最小,依据回归结果,一个单位的流通产业活动单位数增加,仅能带动0.251个单位的就业增长。

    (2)各控制变量对就业增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LnPGDP)的系数表示,1个单位的生产总值增量将带来0.26个单位的就业总量下降;城镇化水平指标(Lncity)的系数则显示出更加明显的负弹性,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单位,就业总量平均下降0.363个单位。

    (二)基本结论及原因解释
    依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以推断:

    (1)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城镇化程度的深化并没有引起就业的增加,反而与就业增量呈现反向变动关系。一方面,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未能引起社会总需求相同程度的增加,从而使就业的持续扩张受到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之前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层面的“无就业增长”现象;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即在城镇化迅速推进的同时,在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很难形成制度性的吸收转移劳动力机制,从而使城镇化对于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未能有效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需不能得到有效扩张,经济增长及城镇化推进对就业扩张的负向影响将很难逆转。

    (2)在经济增长及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流通业发展成为促进就业扩张的有效产业因素,流通业产值、就业贡献的加大以及流通产业活动单位的增加都将显著推动就业扩张。这进一步验证了,尽管单纯由经济增长及城镇化所影响的就业呈现出负增长,但流通业的发展很好地抵消了这种负向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流通业的持续发展无疑将有利于从根本上逆转宏观层面的“无就业增长”现象。

    (3)目前流通业带动就业扩张仍面临弹性不足的问题,这将使流通业的结构调整提上日程。由流通业发展促进就业扩张的低弹性来看(回归系数均小于0.5),单纯依靠流通业“量”的增长来推动就业扩张将效果甚微。而这种低弹性也进一步说明,目前流通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结构方面的现实问题。针对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笔者认为:

    一方面,在流通业内部,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两大子产业的产值与就业偏离度明显过高,成为影响流通业就业吸纳作用的结构因素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可以计算(见表4),批发和零售业产值占流通业总产值的47%,而与此相对应的就业比重仅为72%,产值比例相对于就业比例呈现出高达25%的结构偏离,表明批发及零售业在体现出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同时,其就业承载压力也明显过大,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就业吸纳的潜力将被降低;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产值比重为38%,而相应的就业比重仅为14%,产值与就业的结构偏离度达24%,说明目前该子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流通产业的内部结构偏离使得流通总产值增加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就业吸纳功能,也是导致其就业促进作用缺乏弹性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尽管流通业产业活动单位数在逐年迅速增加,但人均产业活动单位数明显过低,这就使得流通产业单位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有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计算,2007年全国每一万人平均拥有1.46个限额以上流通业产业活动单位,而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8位的省份与此相对应的平均数值则为2.73,接近全国地区的2倍。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较低的人均流通产业活动单位数必然加大劳动要素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得流通产业活动单位带动就业增长的弹性就被降低。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全国范围内消费需求仍然未能有效释放,从而未能带动流通产业活动单位的有效增加,而消费需求的滞后性则可能源于不尽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事实上,收入分配结构的非均衡性增长不仅会影响到消费需求结构,而且将进一步影响到流通产业单位内部的要素需求结构,过高的收入差距将引致要素需求偏向资本密集型。

    三、调整流通结构与扩张就业的建议

    立足于上述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笔者认为,在当前“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流通业的就业带动功能,以便为扩大内需及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就业支撑。而这种就业效应的发挥,绝不是简单停留在流通业产值增加和流通企业数量增加的层次上,而应将流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视为流通业就业效应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性环节。因为无论是社会消费需求结构、还是流通产业内部的要素结构,抑或是由流通业发展所影响到的收入分配结构,其调整的根源都源于流通业本身的结构调整,而这也正是流通业作为先导性产业功能的具体体现。这种流通结构调整的政策效应具体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流通业内部相应子产业的结构调整,培育流通产业的就业吸纳导向。针对目前流通业内部产业规模比例及就业吸纳比例的结构性偏离,应把批发、零售和物流产业的结构调整作为发挥流通业就业吸纳功能的关键环节。以就业吸纳功能的最大化为导向,一方面,应确立批发及零售行业在流通业中的主导性地位,加大其产值比重,在最大限度利用其就业吸纳能力的同时,也适度降低其就业负载压力,从而加大其吸纳就业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在调整产值结构的同时,须强化物流行业的就业吸纳功能,作为流通业的重要子产业之一,目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就业比重仍明显滞后于其对应的产值比重,意味着物流行业的就业吸纳导向仍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强调流通产业“量”的增长,必须同时通过内部子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非良性增长格局,这是提高流通业就业吸纳作用的关键环节,也将为流通业内部的新增企业提供结构方面的要素需求导向,而这种行业性的要素需求导向又进一步决定了企业的要素需求结构是否有利于其就业吸纳功能的发挥。

    其次,通过重组整合、结构调整及规模控制,强化流通企业的就业吸纳职能。而增强流通企业的就业吸纳职能,绝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企业数量扩张的层面上。考虑到劳动密集型的要素需求对就业增长的带动性,我国还需扶持部分中小型流通企业的成长,因为中小型商业企业始终是我国就业吸纳的主体。与此同时,还应通过重组整合及结构调整,适度提高现有流通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集聚效应的深化所带来的共享劳动力市场及知识溢出,不仅会使产业内部的潜在就业机会得到持续释放,也将使单个流通产业活动单位内部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增多,从而单个流通产业单位的就业吸纳功能也得以强化。

    再次,通过调整流通产业及各产业活动单位的要素分配结构,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回报和人力资本投入,引导收入分配格局和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流通业及相关产业要素需求结构的良性演变。可以说,收入差距的改善本质上还是首先依赖于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流通业仍需深化其劳动密集型功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就业吸纳功能。因此,优化流通业的要素分配结构,就必须首先强化流通就业的收入促进功能,强化劳动要素相对于资本要素的回报程度,使流通业就业增长与收入增长的正向关联性得以充分体现。考虑到流通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流通业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将有力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等结构性问题,从而引致需求结构以及相关产业要素需求结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流通业产值及就业增加对就业增量的贡献程度都会加大。另外,在确立劳动相对于资本的要素分配结构性优势的同时,必须注意到人力资本投入对于流通业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长远来看,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都将引致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挤出效应。因此,优化流通业的要素分配结构,必须持续加大流通业的人力资本投入。随着流通业的持续演进,流通人才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将为其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

 

 

 

 

 

分享到:
击更多谢莉娟  吴中宝的文章 文章录入:罗美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电商凶猛 上市商超无惧战火
  • 库存不构成危机 服装企业并购重组有难度
  • 森马寄望电商清库存:今年收入有望达2亿
  • 流通体制改革利好物流板块
  • 构建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长效机制
  • 中国零售身临阴阳两界
  • 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进出口价格双轨制何时能终结
  • 零售产业安全问题与我国零售产业生态结构构
  • 我国零售流通品牌建设对策分析
  • 浅析我国家电零售业的竞争现状及对应策略
  • 日本现代流通政策体系的形成及演变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普通文章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