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研究         ★★★
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研究
副标题: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 来源:《商业时代》 人气: 时间:2004-12-21 16:42:11 进入论坛


    从动感、节奏和流程优化的较量中获取经济利益,是新世纪的新动向和新特点。而种种迹象显示,凭借信息技术,中国正在进入这样一种以优化整合产供销流程为基础,求解实体经济运行质量长期偏低难题的新阶段。其中,实行流通创新、加快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加入这一国际化新潮流的前导性战略步骤,紧随其后的将会是整个制造业的陈旧流程得到全面改造和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中国,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现代化进程已全面启动。面对流通现代化进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渐进性、相对性和革命性等特征,许多原有的方法、做法和思路已经无法适应,必须实现重大转变。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多年以来,虽然有所改进,但在中国各个经济领域,包括流通领域,数据、信息、指标等等缺失、虚假、混乱,不全不准不及时的问题始终十分突出,“胸中无数胆子壮、情况不明决心大”的现象随处可见,已经到了影响准确监测和科学决策,阻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严重程度。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捷。
  此项研究的针对性和挑战性也就在于此。本项研究是在2003年6月已有成果《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当时该课题提出了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设置了包括11个系统、50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后通过广泛征询商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商委等部门的意见,在前期成果所确立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更具代表性、便于采集、有可比性、便于中外比较的核心指标,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同时根据中国流通现代化动态发展的需要,适时增添了一些新的指标。此项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相关机构最终建立一套科学、简洁、实用、可靠的核心指标(体系)提供思路和参考,届时这一指标体系将用来精确化、数量化测评中国流通现代化的进展程度,并通过相关指标的中外量化对比分析,发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2003-2004年,新组建的商务部开始越来越关注建立相关数据库的问题,不仅重视社科院提供的初步成果,而且开始会同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单位,积极筹建包括多项内容、规模空前的流通产业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牵头)。这应当看作是商务部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
在本报告中,将运用我们所理解和建立的“核心指标”,对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状况、程度进行初步测评和中外比较,谨供参考。

  流通现代化的涵义

  英文“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分层次、分阶段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综合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代表着一种向前和进步的发展趋势,并将这种趋势动态地展示为一个历史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就当代来看,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流通现代化是这一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了解流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首先应界定流通的涵义。在本报告中,所谓流通,是指在实体经济范畴内,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与商品流通直接有关、直接由其派生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工业消费品流通和工业投资品流通。其中,“商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品所有权转移引起的所有商务、交易活动,包括商务接触、咨询、洽谈、签约、履约、购置、销售、结算等等;“物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品实体完成空间转移所引起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商品的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等;“资金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流和物流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支付、预付、占用、借贷、偿还、回款、结算等等;“信息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引起相关信息的交互运动,包括信息发布、信息筛选、信息搜寻、信息反馈等全过程。
  这种界定是为了避免将流通理解得过于宽泛,甚至将全社会的资本周转和资金运动,乃至虚拟经济全数纳入商品流通范畴所导致的混乱。
  流通现代化则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而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其中,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创新过程,可以称为前期流通现代化或第一次流通现代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创新过程,可以称为后期流通现代化或第二次流通现代化。中国的国情特点在于,由于经济二元结构和发展极不平衡,流通领域的两次现代化没能依次发生,而是以并存的方式同时到来,融合进行。这就势必增加流通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难度。
根据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界定流通现代化的外延。主要包括流通制度现代化、流通组织现代化、流通方式现代化、流通技术现代化、流通观念现代化和流通人才现代化等六个方面。

  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中国属于从排斥市场走向依靠市场的体制转型国家,市场体系缺失,流通产业落后是经济转型中的突出特点,也是最大难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由于诸多背景纵横交织,已经将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壮大现代流通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流通业的发展状况同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流通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基于以上考虑,课题组认为,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应是:适应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发展观,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按照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既要反映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又要反映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效率变化,以及批发、零售和物流各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建立起既能进行国际比较,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和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
  因此,课题组认为,中国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并给出列举这些指标的理由:


  流通产业贡献率


  流通产业贡献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其中流通产业增加值是指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的增加值。流通产业贡献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和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指标的变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宏观判据。
  2001年中国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4.48%,较2000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如表1所示,2000年中国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2.56%)低于其他所有可比国家,只相当于各国平均水平(25%)的一半。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产业贡献率不仅低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低于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人口大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断加深,强大的流通产业支撑着发达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比重应越来越高。对比以上数据可知,就总体而言,中国流通产业还相对落后,造成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僵化、经济节奏缓慢、流通效能低下等后果,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今后在政策制订时应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流通产业,以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整合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为核心,以“两个统筹兼顾”为重点(统筹兼顾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统筹兼顾发展现代批发、零售业与优化整合工业企业自设分销机构),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新时期、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农产品、工业投资品和工业消费品低成本、竞争性、高效率地自由流动,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流通产业在加快经济节奏、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深层贡献率。
  在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方面,中国的比重(37.79%)接近于各国平均水平(40.42%),高于美、日、法、韩、意、菲、澳等国家(见表2),这并不表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达,而恰好显示第三产业还相当落后,其中的其他许多行业所占比重太低。
  

    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指数
  

    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指数能够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就业人数是否超过一、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也就是说,流通产业所具有的吸纳劳动力的功能是否能够发挥,可以通过该指标来判别。因此,流通产业劳动力就业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第二宏观判据。
  与其他国家相比,如表2所示,2000年中国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的劳动力就业指数(9.32%)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水平(25.82%),另外,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24.75%)也比各国平均水平(44.09%)低20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流通业在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比如,以2000年数据为例,如果中国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的劳动力就业指数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够增加721万人的就业人数;如果中国批发零售业与货运业的劳动力就业指数能够达到各国平均水平(25.82%),则能够增加11894万人的就业人数。这对于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尽管多年来中国流通产业就业人数增幅名列前茅,仍应注重提高流通产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贡献率,积极探讨加快技术进步与增加就业相互兼容的可能性和发展思路。
  

    流通效率
  

    流通效率是指流通产业的整体运行节奏。流通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终极目的和轴心。流通效率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等三个指标体现出来,并且这三个指标可以相互印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流通资本实现一定数额商品的频率,反映的是要完成一定的商品价值所必须的流通资本循环次数。因此,流通速度也可以看作是流通资本的周转率。
  2002年中国全社会流通资本的周转率即流通速度为13.23次,其中,流通产业的流通速度为11.43次,工业的流通速度为1.8次。而1998年中国全社会的流通速度为9.1次,其中,流通产业的流通速度为7.69次,工业为1.41次。流通资本的周转率越高表明资本的流通速度越快,流通效率越高。对比1998年和2002年的数据可见,从流通速度即流通资本的周转率的角度而言,中国的整体流通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流通产业的效率有显著提高,工业流通效率的改进不明显。
  库存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社会库存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或全社会库存总额占GDP的比重。库存率与流通速度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反比关系,共同表达着流通效率的高低。
  按照全社会库存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计算,中国全社会的库存率2002年为7.56%,其中,流通产业的库存率为8.75%,工业的库存率为55.56%。相比之下,1998年中国全社会的库存率为10.99%,其中,流通产业的库存率为13%,工业的库存率为70.92%。库存率越高,表明库存积压的程度越高,说明商品流通越缺乏效率。如果按照10万亿元GDP框算,库存率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1000亿元的滞销积压产品,同理,库存率下降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减少1000亿元的滞销积压产品。
  对比1998年和2002年的数据可见,从库存率的角度而言,中国的整体流通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流通产业的效率有显著提高,工业流通效率的改进相对而言并不明显,这也是全社会库存率下降缓慢的主要原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在库存积压的重负之下艰难而缓慢地运行,总体经济效益差,经济节奏放慢,经济运行质量低下,流通效率低;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库存存在着巨大的下降空间,物流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资料表明,1990-1998年,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的1.14%-1.29%。这说明由于经济运行的节奏加快,上述国家同量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份额极小,周转速度普遍较快,从而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空间。
  在200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万多亿元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7万多亿元中,工业企业自销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以上,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首先不是批发、零售业的现代化,而是问题丛生的工业企业产品流程的现代化。
  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制订政策规划时思路应与以前有所不同,即在考察、规划狭义流通产业(批发零售业)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广义流通产业的发展问题,即工业企业商品流程和自设采购、分销机构和储运体系的成本和效率问题。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对工业企业加快资本周转、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消除库存积压、优化产品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具体要求。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以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整合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为核心,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的重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的费用总支出与GDP的比率。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国际上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部分,我们也沿用这一方法核算,以便进行国际比较。
  如图1所示,从1991-2002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缓慢下降,从24%下降到21.5%,这反映出中国物流业整体效率正在逐步提高,但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偏高,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要高出10-12个百分点(见图2和图3)。而美日等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断在降低,成为其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源泉。以2002年GDP为例,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6655亿元物流成本,可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美国、日本的物流发展经验表明,库存费用的降低是导致美、日物流成本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换句话讲,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手段。因此,按照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理论,优化商品流程,促进工业企业采购、销售、储运业务和流程的“外包”,整合社会的物流资源,推动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必然选择。
  

    流通产业资源分布指数
  

    流通产业资源分布指数是指流通产业资源(如店铺数等)在地区(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分布比率。通过流通产业资源分布指数可以分析和研究中国流通产业的布局,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促进中国流通产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流通产业布局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网络结构的不均衡。中国城市流通产业的空间网络结构较密集,而农村流通产业的空间网络结构较稀疏。虽然农村的消费品市场数量多于城市,农村市场数量达到55969个,而城市市场数量达到26529个①,前者比后者高1倍多,但是因为农村商业网点布局的分散,导致虽然中国人口的70%在农村,而农村商品零售额还不到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0%,2002年这一数字为36.7%。可见,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商业网点多而销售额少,表明农村流通产业的网点布局不尽合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流通产业所占比重肯定还会下降,发展的重点要更多地从低水平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化的质量的提高。
  二是东西部之间差距较大。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总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但其拥有的零售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却不到全国总量的1/2。具体而言,西部省市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1.6%多,人口占28%,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17.2%。同时,西部地区的商业企业数量与从业人口均较低(见表5)。就每万人拥有的零售业网点和人员的数量而言,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分别低34%和36%。这说明当前中国的流通产业处于整体布局失衡的状态,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分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目前中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击更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电商凶猛 上市商超无惧战火
  • 库存不构成危机 服装企业并购重组有难度
  • 森马寄望电商清库存:今年收入有望达2亿
  • 流通体制改革利好物流板块
  • 构建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长效机制
  • 中国零售身临阴阳两界
  • 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进出口价格双轨制何时能终结
  • 零售产业安全问题与我国零售产业生态结构构
  • 我国零售流通品牌建设对策分析
  • 浅析我国家电零售业的竞争现状及对应策略
  • 日本现代流通政策体系的形成及演变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普通文章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