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物流业研究正文
国外低碳物流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来源:2015年19期   商业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5-7-24 点击数:

  内容摘要:物流产业的无序发展不仅导致物流成本上升,也导致能源耗费提高,不符合当今低碳发展的理念。本文将深入分析美国、日本、德国三个物流产业在全球范围具有优势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基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低碳 物流 经验 借鉴

  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根据我国统计局公布数据统计,我国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与GDP的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但其占GDP的比重为18%左右,并且常年来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的9%的比例存在很大差距,与发展中国家的6%左右也存在显著差距。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物流成本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耗费占据了很大比重,这凸显出我国物流产业的资源浪费程度和环境破坏程度。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中燃油费占46%,路桥费占25%,人工成本占14%,车辆保险损耗等占15%。因此,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严重违背当前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质量却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将以物流产业为视角,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探索我国物流产业低碳发展的途径。

  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现状与经验

  (一)美国

  物流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也是当今物流业实力最强、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在全球物流产业发展上具有领先地位和显著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其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动,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学习的示范。美国物流成本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实际上美国的物流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也较高。据美国商务部资料统计,在1994年至1998年期间,仅运输费用就超过5000亿美元,占GDP的6%左右,第三方物流1998年规模为342亿美元,占总物流规模的比重不到3.8%,但其增长率却达到了20%,大幅度高出了整体物流产业10%的发展增速。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在不断下降,2013年比重为8.5%,是我国比重的二分之一。物流产业在不断发展,但其成本上升的速度非常慢,2013年增速约为6%。美国第三方物流已经非常发达,今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其规模占全球第三物流规模的23%以上。据统计,2013美国第三方物流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是1998年的4倍多,年均增幅超过了15%。

  美国的物流产业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物流结构是网店布局和物流各个环节的组合。物流结构的科学性不仅能够影响物流的效率,同时会反应在物流成本上。美国高校低成本的物流体系离不开其合理的物流结构,其合理性主要反应在错综复杂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并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有序的整体。每个国家都有行政区域划分,区域之间存在级别,而在多个运输方式多个物流企业提供的资源下,只有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是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这实际上是寄托在有序的物流结构基础上。三是机械化、自动化的物流技术。这是物流产业高效运作的手段。四是完备的物流法规。这是保障物流系统有序进行的保障。五是合作与联盟。这是形成高效的物流结构和系统的基础。

  (二)日本

  日本物流产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早于中国,发展速度也快于中国。当今其无论在物流技术还是管理方式上,或是物流费用的整体控制上,都已经在全球处于优势。由图1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物流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自2004年开始一般维持在5%的比例水平。相比1995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相比美国的物流成本,其也占有优势,这与美国和日本的区域环境有关。日本土地范围窄,而美国地广人稀。2012年美国企业物流成本占产品销售额的7.9%,2013年为8.4%。可以看出大幅度高于日本。就物流成本的构成看,其运输人工成本约为45.9%。这与日本高额的人工费用有关,事实上在日本的物流成本方面,非人工的成本已经尽可能的被压缩了。与之相反,我国运输费用占物流成本的比例高达52.5%,主要在于燃油耗费较高。

  日本物流系统高效的运作基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产量激增,导致物流产业供不应求。同时,物价的上涨导致企业人工成本上升。日本为了缓解矛盾,日本物流行业开始大力扩大资本投入,以机械代替人工,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物流处理效率。自动化仓库在此时应运而生,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自动化仓库最广的国家。我国在1973年发明了自动化仓库,但据统计至今也没有超过1200座。相比日本物流需求量,这与我国庞大的物流量相矛盾。我国也迫切需要扩大自动化仓库来提升物流处理能力。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物流产业便试图通过信息系统来提升物流处理效率,并成功将物流各个环节与物流网点、生产和销售等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交换。三是重视装载量与库存问题,采用JIT生产方式。装载率是我国当前物流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也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物流行业同样面临的问题。物流公司按照重量计费,但装载率与重量和体积都相关。部分货物装载很慢,但重量不足。此外往返的装载率形成了重要的差距。此外物流成本与对送货的路线、配送时间、物流网络和装载方法等也息息相关。日本物流行业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研究了装载率、库存、配送方式、配送时间、配送路线等细致性问题,并联合各大物流企业进行联合规划。因此,对于日本物流行业来说,非人工成本已经下降到最大限度,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在逐渐减少。日本的物流系统被称为是世界最科学的物流系统。

  (三)德国

  德国位于欧盟的中心位置,其物流产业在欧洲甚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其物流产业的规模仅次于贸易和汽车产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欧元,产值比欧洲主要竞争对手法国和英国高出50%。德国物流产业能发展到如此优势,与其高速发展的高速公路有关,并且高速公路完全免费。德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9%左右。总体来说,德国物流产业具体以下特点:一是物流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德国邮政集团是全球最大物流服务企业之一,其物流范围遍及200多个国家,员工数量超过50万人。二是规范的运作体系。如果说美国和日本的物流运作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德国的物流产业基本是基本不变的,无论是车辆路线还是人力作业,都非常单一而机械化。人和机械规范的配合,如同一台机器自动化处理。同时,德国的集装箱、运输工具、条形码、托盘等都实行标准化。德国货运95%依靠集装箱或者厢式汽车运输,车厢都配备了GPS定位系统,这不仅提高了运作效率,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了货物安全。三是自动化水平高。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企业将物流供需信息、管理信息和物流信息与世界实体物流网络连接,做到规范式配合,确保物流的畅通和快捷。货物分配一般依靠机械手按照条形码进行分配。四是尤为关注低碳发展。德国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对货物的运输、储存、包装、流通、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低碳处理,以达到减少能源等资源的浪费。德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在于其独立的地理优势、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其先进和物流技术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力。五是市场细分程度非常高。德国大部分企业只做物流链的一部分,各个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完成整个物流服务。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表2为我国物流产业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比重非常高,是美国、日本、德国的两倍左右,并且在2009年至2013年该比重没有产生显著的变化,没有下降趋势。201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0万亿元,占2013年GDP的17.90%,其中运输费用占5.4万亿元,保管费用占3.6万亿元,管理费用占1.3万亿元。比较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具体分析,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众多无序的物流小规模企业。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全国重点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的物流状况和企业进行统计调查。调查发现,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巨大,但许多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技术性设施,许多企业装卸都依靠人工完成,并且部分企业依靠手工算账和库存管理。据我国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排名在前十的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的份额不到2%,城市物流企业的数量也逐步上升。如江西省南昌市,物流企业就超过1300家,其中部分物流企业竟然只有一个门面和一个老板以及一些兼职装卸人员。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小,其资金实力小,规划能力小,因此其拥有的技术设施也非常少,甚至没有。德国虽然也有大量的物流企业,并且也有小规模企业,同样拥有行业该有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水平。我国的小规模物流企业则出于乱序中。这也导致我国货车管理费用和库存成本高,同时其也对物流效率形成直接的影响。

  第二,高额的收费导致物流成本飙升。我国物流成本较高与我国高额的相关收费具有很大关系。首先是高额的路桥费用。这相比发达国家免费的路桥费形成很大的差距。据估计,对于长途运输来说,路桥费占运输费用的40%左右。对于我国整体物流成本来说,其占物流成本的比例也在20%以上。据统计2013年我国公路收费收入为1900亿元,已经成为运输企业的主要成本之一。因此,如果减免部分收费,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可以下降到14.5%以下。近年来由于成本上升,但物流价格不见上涨,直接压缩了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据估计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净利润不到5%。为此,很多企业铤而走险,违规超标运输,这也导致我国各种罚款费用攀升。

  第三,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导致管理成本和库存成本高升。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物流产业可以看出,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是物流产业快速发展、高效率运作、降低成本的关键。但由于我国当前物流产业杂乱无章,物流企业资质存在很大问题,无力进行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这是我国当前物流产业急需改变的现状,也是影响我国物流成本降低、效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影响因子。德国的标准化水平和环保水平非常高,其依托的基础即是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日本的物流成本很低也离不开其自动化仓库的遍及。

  第四,缺乏一个良好的合作体系。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不同,产业内企业不仅是竞争的关系,也是协作的关系。只有实现物流系统内企业的良好协作才能有效完成整个区域的物流服务。深究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物流体系,其高效的运作与其科学的合作有关。可以看出,这种高效的合作是基于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在物流供求信息公开的同时,各个企业形成良好的物流运输网络,通过及时更新的供求信息来分配自身的装载情况和路线,实现低成本运输。但我国的合作较为混乱,主要依托合同和电话,缺乏一个合作的信息平台,无法形成高效的合作状态。

  第五,物流系统缺乏科学的规划。无论是固定的运输路线还是非固定运输路线,要想降低运输费用,提高效率,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美国的物流方式不是完全规范的,但其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却形成了科学的物流体系。物流企业总算是能通过信息平台实现高装载率和选择低成本运输路线。日本也尤为重视物流系统的规划,其对装载率、运输路线、配送时间和方式等细致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于日本来说,其物流成本已经降低到极限。德国属于规范式运输,其路线、装载工具、装载方式都是早就进行科学设定的。但是我国在无序的大量的物流企业参与下,我国物流行业至今没有对我国的路线、运输方式等进行系统的、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也没有开展制定出任何企业运输协作的方案。

  基于国外经验的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我国物流产业技术升级与改造,完成物流产业的转型。物流产业转型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调整。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资质不一,存在严重问题,必须设定物流企业资质标准,进行优胜劣汰,淘汰一些不符合资质的企业。二是对我国物流企业的整合。对此,政府应该引导物流企业以重组、购买、合股等多种方式实现物流企业的重组,以扩大物流企业的实力。三是技术升级。在资质设定方面,政府应该将技术和设施基础作为标准之一以促进物流产业的技术推广。同时,政府应该鼓励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扩大机械化水平。

  第二,建立一个信息化的供需平台。根据美国、日本和德国发展经验以及我国的国情,信息化平台是实现物流系统高效运作的重要支撑。信息化平台应该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提供及时的供求信息,满足企业之间合作的需求。二是能够科学给予成本最低的运输路线。三是能够实现电子化交易,尤其是企业之间的电子化合作。实际上信息化平台是基于电子商务交易的专业物流平台,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和物流企业的双重需要。

  第三,对我国的物流系统进行深入的规划,建立一个科学的物流系统。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需要深入的调研和分析,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一旦进行规范科学化后对成本的影响非常大。物流系统的规划应该是非常细致,设计网店布置、运输路线安排、配送方式等各个方面,同时应该着重考虑系统操作后物流行为和费用的环保问题。实际上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物流市场,在巨大的需求下,规范操作更容易降低成本。因此德国的规范化发展模式更适合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我国深入研究德国物流系统的构成的操作方式。

  第四,完善我国物流企业的合作方式,建立一个规范的合作体系。物流企业的合作是形成有序规范的合作系统的基础。但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一个合同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稳定。要保障所有物流企业有序合作、科学合作,政府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物流企业的行为,保障物流市场的基本秩序,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应该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打击。此外,物流协会应该加强对企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制定,对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企业进行公示,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环保理念和行为的鼓励,以促进物流产业的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湘民,刘大成,周阳方.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06(23)
 
  2.张铁山,郭晓薇.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4(9)
 
  3.王莹.低碳经济下的中国企业物流低碳化发展思路探讨[J].煤炭技术,2011(8)

  4.傅加元,廖雪清,翁致远.浅谈国外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对我国启示[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
 
  5.牛慧恩,陈.国外物流中心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0(2)

  6.张宏伟,阿永嘎,曹衷阳.国外物流外包关系的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2(2)

  7.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2(6)

  8.周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助推我国低碳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

  9.沈利民.绿色物流与国外物流发展之比较[J].中国市场,2008(23)

  10.王洪.国外发展低碳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物流技术,2014(23) 

作者:佚名  编辑:朱冬文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南京新百突破零售业“围城” 外资零售中国集体再上线 “麦
    热门资讯
    破解农产品流通痼疾 电商来帮 外资零售中国集体再上线 “麦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