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物流业研究正文
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分析
来源:2015年7期  商场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5-5-7 点击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全国的人口中占有一半以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但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业生产要想保持发展势头,就必须进行农业体系的完善和升级,其中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引入国外的先进发展理念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农村物流与农村物流体系概述

  1.物流的基础涵义

  物流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当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结合不同国家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大致可将其内涵归纳为以下几点:物流是指将生产物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运输的过程。通过物流可以使产品产生一定的空间价值和创造性价值。更深一层的解释就是通过策划、执行、材料选购、材料加工等过程的有机组合。物流根据其涉及的区域不同还可以分为生产领域物流和流通领域物流这两种形式。

  2.农村物流

  农村物流将上述运输空间的涉及区域局限在了农村地区。农村物流有效加强了农业生产流程的综合性,将农产品的形成、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进行了集成。本文研究的农村物流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过程而展开的,并对相关的组织和过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例如产品运输部门、技术组织部门等。农村物流的流程具体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应用、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包装、配送等。在不同的过程中,物流的主要任务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农村物流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供应阶段的物流,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农村供应物流。其次是生产阶段的物流,也被称为农村生产物流。最后是销售阶段的物流,通常被称为农副产品销售物流。农村物流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产品生产、运输的功能。除了这两个最为基础的功能外,农村物流还包括了产品的包装、搬运、加工等作用。

  3.农村物流体系的内容

  农村物流体系是物流概念在宏观上的体现。农村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农村的经济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产生相互的影响。具体来说,农村物流体系可以为农业生产、农业生活等多个方面提供运输、配送上的支持和服务。农村物流体系中包含了物流的所有特点和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综合。

  二、农村物流体系的构成

  1.农村物流体系构成所需的一般要素

  在农村物流体系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人是各种生产活动的主体,并对其他生产因素起到了支配和调节的作用。物流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人也是决定物流体系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从物流体系的建设上来说,物流的各个过程都需要人的参与,并且人的参与度和完成度将直接影响物流体系建设的质量。人在物流体系中的操作由可以分为对系统的整体建设和对各个环节的把握。因此,在物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不同的管理人员,例如政府管理人员、物流单位人员及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等。

  物品也是物流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物品的存在,才能形成物流,因此在整个物流体系中,物品是作用的主体。在农村物流体系中,物品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消费相关的所有产品。具体到生产环节,物品就包括生产所用的设备、原料、化肥、农药、饲料等,甚至还包括房屋建设和日常生活物品的购买等。

  2.农村物流体系构成所需的支撑要素

  农村物流体系所构成的支撑要素包括物理设施、物流设备、物流工具这三个方面。首先在物流设施上,它们是构建整个物流网络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了仓库、交通设备、生产动力等。物流装备对物流设施具有辅助作用。其中包括了产品运输设备、装载设备、存储设备等。物流工具对物流网络的运作效率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包括了机器是日常养护工具、管理办公设施、信息设备等。通过这些物流工具的使用,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更深入更及时的了解,从而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物流方案。

  3.农村物流体系构成所需要的功能要素

  农村物流体系的功能要素主要起到了确保物流正常进行的作用。物流体系的功能是通过信息流通、物品运输、物料存储等过程体现出来。而只有将这些要素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些过程的功用达到最大的程度,而功能要素的作用就在于此。农村物流体系中的功能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运输。运输根据交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上运输、空中运输等,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甚至还需要用到拖拉机运输、农用汽车运输等方式。从所跨越的范围来说,可以将分为城内运输、城际运输、农村与城市间的运输等。其次是包装清洁要素。农产品通常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清洁。一方面进行清洁后的农产品在外形上较为美观,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包装的清洁符合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作用。农产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包装方式。包装清洁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增加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链,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农村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个方面是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是在对产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货物运输到制定的目的地。不同的农产品在装载上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一些容易受到损坏的产品在装卸上需要格外留意。大多数农产品的装卸都是在工厂内部完成的,但也有一部分农产品是在生产地直接进行装配的。第四个要素是产品加工。大多数农产品在进行配送前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有一些产品甚至需要经过十几道加工工序才能被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加工的主要作用也是增加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农村的就业岗位。第五个环节是产品的分类和配送。农村物流体系中的配送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初步的分拣,这一过程主要由农户在田间或私人作坊内完成。其次是农副产品的分拣和配送。这一过程会将前期完成分拣的产品进行集中处理,一般在大型的工厂或农贸市场中完成。

    三、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在近两年有了显著的提高,相比之下,物流体系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这与我国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也有关系,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和机构也较少。经过总结后发现,我国物流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农村物流分散、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主要是由农户完成的,但由于这些农户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低。并且由于农户的地域分布范围较大,形成的物流线路过长,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方面,各个农户形成的生产规模较小,对物流形成了一定分散作用,限制了物流的系统化管理。

  2.农村物流体系信息不完备、流通成本高

  物流对路况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我国疆土面积辽阔,地形多变,且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发展不同,交通建设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在许多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其道路状况差,物流成本高,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物流信息平台,在物流方案的制定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在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的冷藏设备,一些对保鲜程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在运送过程中受到了损坏,给农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许多物流信息难以进行及时的流通和共享。农户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来调整物流计划,导致产品无法及时的流向市场。

  3.农业经营风险大,农民避险意识弱

  尽管我国农业生产体制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但在许多农村地区仍采用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来进行产品的流通。这种交易通常是建立在人情关系的基础上,在交易流程、交易协议的设定上都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甚至有些款项的支付都很不及时。这样的交易方式不利于规避风险,农民的收入也没有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农民自身规避风险的意识也不强,在交易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数据的记录及账单的整理,导致生产的风险较大。

  4.缺乏农村物流理论及专业人才

  随着物流领域的发展,物流专业成为了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我国对物流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较少,在物流产业链的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空白。在专业人才上,我国农村的物流管理人才十分匮乏,而农户的学习意识也不足,难以掌握一些高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在物流管理的效率上明显不足。

  四、促进物流体系发展的对策思考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农村物流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的各种经济组成成分都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应当抓住发展机会,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并逐步实现产业的现代化建设。

  1.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就必须首先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农村地区应当首先做好农村道路的建设。但当前我国农村的道路建设不尽如人意,许多农村地区的道路已经严重损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地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在资金支持上必须做到位。

  2.建立农村物流园区

  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主要缺陷就是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产业的分散性太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农村可以建立一定的物流园区,将零散的农户集中到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应当有效的发挥物流园区的影响作用,将更多的农户吸引到集中园区中来。在园区内部应当做好农户的服务和资助工作,及时将一些生产和生活用品分配给农户。在物流园区内可以对产品进行统一的加工后再将产品配送到相应的地区,建立起农村和城市的物流联系。

  3.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中也应当及时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产品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为此,政府可以协助有关的企业和农户建立起农产品信息中心,将农产品生产、运输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信息系统上。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中,形成信息交互的网络。在信息平台的建立中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媒体宣传力量,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上进行宣传。

  4.改革交易方式、规避农民经营风险

  农户间传统的交易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及时的改善才能有效提高物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农产品的物流可以借鉴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物流配送。这种交易模式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向农户进行下单的方式直接向农户预定产品。消费者可以与农户进行直接的交流,既提高了产品的安全保障,还能减少交易流程,减少交易成本,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达到了最大化。

  5.加强物流人才的培育

  一个行业的发展最终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与国民经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扶持农村物流人才的投入,在政策和财政多方面给与优惠。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设营农村物流专业、举办培训班等,提高从事农村物流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公务员和企业员工的素质。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专家一专多能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和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仍十分落后。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比较缓慢 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发展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本文研究了发展农村物流体系的作用,分析了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通过采取这些对策.使我国的农村物流体系能够尽快的发展起来.使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德良.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动力学机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03):59-62.
  [2]贺卫华.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31-35.
  [3]陈宁.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7):28-32.
  [4]姚娜.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77-79.

作者:靳新阳  编辑:等zhout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供关系剪不断的烦恼 谁给了沃尔玛对供应商的底气
    热门资讯
    跨境电商向纵深发展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