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餐饮业研究正文
20年来首度负增长 啤酒业2014年交出最差答卷
来源:2015年15期  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2015-4-27 点击数:

 

 
    2015年二季度刚刚开始,上市公司年报的发布也进入密集期。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已发布的年报来看,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前景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国经济周刊》将带读者一起解读公司年报,挖掘年报背后的商业故事,从年报看公司、看产业,看经济、看转型。

  一年一度的啤酒类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今年的成绩单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二三线啤酒企业的成绩如预期般普遍不佳。

  例如2015年4月8日,重庆啤酒披露的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1.69亿元,同比下降6.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43.52万元,同比下降53.74%。西藏发展、兰州黄河等啤酒业务增长亦显乏力。

  相比之下,一线龙头企业的答卷则更是苍白无力。

  华润创业、青岛啤酒与上一年同期相比,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燕京啤酒也遭遇首次销量下滑,其财报显示,燕京啤酒2014年营业收入为151.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21.05亿元,同比下降11.96%;啤酒销售量532万千升,同比下降6.87%。

  在经历了20年快速增长之后,2014年是否会成为中国啤酒企业集体进入过山车般下滑期的转折点?

  圈地运动的后遗症

  “对于这个结果,其实去年四季报已经有所显现。中国的啤酒业在经过几年跑马圈地之后的高增长,已经回归正常。并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非营利性增长,但是这个增长在去年已经结束了。”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回顾中国啤酒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啤酒业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经过惨烈的价格战厮杀和几大啤酒集团收购兼并完成了行业的整合。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华润雪花(华润创业为其旗下上市公司)、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目前占据市场份额的75%,啤酒业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2014年,在标的所剩无几的情况下,百威英博还收购了吉林金士百、江苏大富豪两个重要区域品牌,青岛啤酒收购山东大本营市场的淄博绿兰莎等等。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并购有两个基础:其一,啤酒巨头仍有扩张需求;其二,存有优质标的值得啤酒巨头花费巨资购买。就啤酒巨头来看,排名前三的三大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和百威英博,或出于布局劣势市场,或出于扩张市场抢占行业地位,可能在2015年还会有需求,不过从并购标的来看,国内仅存的优质啤酒标的资源并不多,因此啤酒巨头未来扩张并购与扩大产能两种方式并存。

  拼抢中高端市场

  “一个行业增长了24年,现在出现小幅波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持续高增长。当然,这也说明中国啤酒行业已经从高速增长的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

  何勇认为,未来啤酒业将告别拼产量的阶段,其高速增长时代将不再,未来将是拼利润、拼品质的阶段,调结构会成为关键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无论从吨位还是到销售额,如今啤酒都算是快消品中最大的品类,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马加鞭,现在我国啤酒行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0%,完全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啤酒产量已经饱和。如此大的产能基数很难再现昔日高增长态势,无论是巨头们还是地方土豪们都要面临结构调整这个新常态。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告诉记者,目前产品升级、高端化已然成为啤酒企业提升利润水平的一致策略。内资品牌已经开始全面发力,例如华润雪花推出脸谱、纯生,青岛啤酒则推出了鸿运当头、炫舞激情、黑啤等中高端特色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高端啤酒领域外资在渠道和品牌上均不具有优势,“中资品牌若要有所作为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切勿过度高端化,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其二,注意品牌文化的构建和宣传,如此才能提高消费者黏性。” 梁铭宣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易拉罐或成新法宝

  “产能触顶之后,以往以增加产能获得利润的路也越发难走。大企业从去年开始进行尝试,目前可谓有得有失,如今外延式增长也渐渐远去,啤酒企业开始拼内功,通过精耕区域市场来实现内涵式增长。啤酒创新不是纵向品类创新而是横向,必须在单品上有所突破。”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营销专家方刚则认为,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逐步升级,啤酒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未来瓶装中低端啤酒会逐渐萎缩,未来易拉罐装啤酒有望逐渐成为啤酒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啤酒行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累计生产啤酒4902.00万千升,同比增长3.06%;2013年,全国累计生产啤酒5061.5万千升,同比增长3.25%。而同一时期的罐装啤酒产量则大大超越了行业增长速度,增长速度维持在15%左右。

  “在包装成本上,易拉罐比瓶装啤酒高出20%~100%,但瓶装啤酒的外瓶重量跟内装啤酒的重量几乎相等,由此造成的物流成本则要高出更多。”方刚告诉记者。

  目前,几乎所有企业都开始押宝易拉罐装啤酒,向“罐”进军。

  公开数据显示,青岛啤酒九江公司投资9000万元年产15万千升的易拉罐线输送平台及设备基础已安装调试。珠江啤酒拟在梅州珠啤新增一条具备纯生啤酒生产能力的3.6万罐/小时易拉罐啤酒灌装线。燕京啤酒在新疆首条年产10万吨易拉罐啤酒灌装线正式建成投产。

  “随着啤酒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档啤酒比重的提高,罐装啤酒将迎来更为迅捷的发展。但是切记不要重复跟风路线,中国的啤酒产品已经到了小瓶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新时代。”方刚如是说。

作者:侯隽  编辑:等zhout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供关系剪不断的烦恼 谁给了沃尔玛对供应商的底气
    热门资讯
    跨境电商向纵深发展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