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产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客流与收入时空动态演化与错位         
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客流与收入时空动态演化与错位
副标题:——重力模型的实证
作者:李创新 马耀峰 来源:《经济地理》2010年8期 人气: 时间:2011-3-18 16:25:22 进入论坛


【内容提要】 以入境旅游发展业绩指标为依据,选取60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统计1998-2008年各城市的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并依托重力模型,测算1998-2008各年度以热点城市为代表的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经纬坐标;用Google Earth软件,实地指示两类重心在地域空间上的地理位置,实证研究二者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分析二者的时空错位现象,揭示中国入境旅游近十年来的地域时空动态演变过程及变迁动因。研究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近十年来大致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近十年来大致位于皖、鄂两省交界处,两类重心分布呈现空间错位的现象,且两类重心均呈现出东移南下的变迁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秉承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方针,经过近30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入境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演变过程。当前,无论是入境旅游客流还是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中国均已步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然而,中国陆域版图面积辽阔,加之受到资源要素、产业要素、基础设施、环境氛围、区位差异等因素影响,入境旅游的发展相应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1-3]:东部区域比西部区域得到超前发展,东部区域累积有利因素持续领跑发展,强化和加剧了东西部区域间的不平衡,“马太效应”明显[4],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地域重心因而也呈现时空动态偏移的特点。

    重力模型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模型方法,它反映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经济事物的区位关系和空间组织形态,并反映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5-6]。重力模型在经济产业的空间演变领域已有较多成果:樊杰和W.陶普曼用重力模型从省际发展水平差异的视角研究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经济重心变化[7],周民良分析了中国经济重心、区域差异的协调变化轨迹[8],徐建华等对中国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变化轨迹进行了对比分析[9],冯宗宪运用重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产业与经济空间的演变特征[10];廉晓梅对中国的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进了综合对比研究[11];丁焕峰把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12]。

    重力模型能够从宏观层面更加形象地显示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时空演化规律,演绎其变化轨迹和发展趋势。马耀峰对中国入境旅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3-14],孙根年将重力模型引入入境旅游的地域结构演变过程研究[15]。对于入境旅游而言,其空间结构中的“点”即指各入境旅游的集散地,其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入境旅游的热点城市。由此,引入重力模型,从入境旅游的热点城市入手,将能够对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时空动态演化做出更精准的分析认识。

    1 数据来源

    入境旅游客流和旅游外汇收入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往往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16],从入境游客开展活动的地域分布格局来看,入境游客并不是平均地分散于各个城市(区域)开展活动,而是沿着他们理想的线路到他们理想的目的地旅游。正是由于旅游活动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才有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热点”、“温点”、“冷点”之分。

    60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①的分布状况如下: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山西省:太原、大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辽宁省:沈阳、大连;吉林省:长春、吉林、延边;黑龙江省:哈尔滨;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南通、连云港;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安徽省:合肥、黄山;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江西省:南昌、九江;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河南省:郑州、洛阳;湖北省:武汉;湖南省:长沙;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中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林、北海;海南省:海口、三亚;四川省:成都;贵州省:贵阳;云南省:昆明;西藏自治区:拉萨;陕西省:西安;甘肃省:兰州;青海省:西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接待入境旅游客流数据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数据来源于1999-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7],60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的地理坐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地名录》[18]。另外,现实中港澳人员往返广东省比较频繁,却未必完全出于旅游目的,为了消除跨境上下班的日常通勤者对入境旅游统计数据造成的影响,在研究中实际选用入境过夜游客的人次作为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中山等六个热点城市的入境旅游客流数据。

    2 研究方法

    要素分布的重心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因为要素的分布重心必然向该要素的高值区偏移,所以一个区域内某要素的重心位置能较好反映该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要素重心位置的时空变化规律,则能更有效地反映该要素在二维地域空间分布的偏离性和演化规律。
    重力模型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数理模型,是指区域空间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力量”能够维持整体的均衡。重力模型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仅将重力模型用于入境旅游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入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相对完善,各城市对入境旅游客流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统计时间较早且统计口径较一致,保证了指标的可比性和延续性,而国内旅游统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差;二是国内旅游多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近距离范围的游客在区域旅游中往往居于显著主导地位,周边地区往往成为第二核心市场,距离衰减规律在国内旅游目的地选择中起很大作用,重力模型的精度在衡量国内旅游地域时空分布规律时会受到干扰。

    3 实证研究

    统计1998-2008年各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接待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将其带入重力模型公式,可测算1998-2008各年度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经纬度坐标值,显示重心的地理位置;以1998年重心的经纬度坐标值为基数,1999-2008年各年度的重心经纬度坐标值分别减去1998年的重心经纬度坐标值,可以得到各年度的重心纬度差和重心经度差,显示重心的时空演变过程(表1)。

    3.1 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动态演化分析

    由表1可知,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近十年来大致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1998年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霍邱县,1999年移至河南省东南端的固始县,2000、2001、2002年均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金寨县,2003年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舒城县,2004年位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2005、2006、2007年均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霍山县,2008年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舒城县。

    与中国大地原点地理坐标的对比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分布明显偏东、偏南。这一特点佐证了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的地域差异:入境游客相对集中于东部区域和南部区域,西部区域和北部区域的入境游客人次相对偏少;近十年来重心分布呈现出持续偏东偏南的变化趋势,表明东部区域和南部区域累积先行优势,强化和加剧了入境旅游客流分布在区域间的不平衡状况。
    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纬度差均为负值,且差值的绝对值呈现出愈来愈大的演变趋势。这一变化特点佐证了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的南北地域差异:南部区域接待入境游客的份额比例呈持续上升之势,北部区域接待入境游客的份额比例呈持续下降之势;近十年来重心纬度差绝对值呈现增大趋势,表明南部区域超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马太效应”显著,入境旅游客流分布在南北区域间的不平衡趋势持续加剧。

    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经度差呈现波动变化的演变趋势。这一变化特点佐证了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的东西地域差异:东部区域比西部区域发展超前,但西部区域正处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近十年来重心经度差呈现上下波动的趋势,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客流东西分布差异状况基本处于动态均衡态势,东西区域间差异扩大化的势头暂时趋缓。

    3.2 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动态演化分析

    表1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近十年来大致位于皖、鄂两省交界处:1998年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霍山县,1999年移至湖北省东端的英山县,2000年南移至安徽省西南部的太湖县,2001年东移至安徽省西部的岳西县,2002年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太湖县,2003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的望江县,2004、2005、2006年均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潜山县,2007、2008年均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怀宁县。

    与中国大地原点地理坐标的对比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分布显著偏东、偏南。这一特点佐证了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地域差异:东部区域比西部区域入境旅游产业发展超前,南部区域比北部区域入境旅游产业发展超前;近十年来重心分布呈现出持续偏东偏南的变化趋势,表明东部区域和南部区域累积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领跑,强化和加剧了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在区域间的不平衡状况。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纬度差均为负值,且差值的绝对值呈现出愈来愈大的演变趋势。这一变化特点佐证了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南北地域差异:南部区域入境旅游产业比北部区域入境旅游产业发展超前;近十年来重心纬度差绝对值呈现增大趋势,表明南部区域入境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循环累积,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在南北区域间的不平衡趋势持续加剧。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经度差呈现增长中略波动的演变趋势。这一变化特点佐证了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东西地域差异:东部区域整体比西部区域发展超前,西部区域处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但仍与东部区域间存在一定差距,且差距呈动态增长的势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东西区域差异扩大化的趋势加剧。

    3.3 两类重心分布的时空错位分析

    从几何学的观点来看,空间错位(Spatial Dislocation)是指两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几何重心的分离。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是两个紧密联系的事物,各地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初始动因在于追求更高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事实表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入境旅游客流二者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各地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未必与入境旅游客流之间也存在错位关系。对比入境旅游客流分布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两类要素的重心位置差异,能更有效地反映两类要素空间分布的偏离性,深刻揭示近十年来入境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潜藏问题。

    3.3.1 两类重心分布的时空错位。在同一经纬坐标系下做出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的变化轨迹和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变化轨迹,并对比两类重心分布的时空错位现象(图1)。
     
    图1 1998-2008年两类重心分布错位图

    Fig.1 Dislocation of two kinds of centers of gravity from 1998 to 2008
    图1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同比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更加偏东、偏南。这一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表面上表明东部、南部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高于西部和北部,实质上表明了东部区域、南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阶段超前,西部区域、北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深层问题。

    此外,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与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在2003年均呈现十分显著的东移南偏之势。这是由于中国内地在2003年出现非典疫情,入境旅游客流量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均急剧锐减,同正常年份的差异较大,当年仅有少量入境游客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及部分入境口岸城市。所以,在图1中2003年显示为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与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非正常拐点年份。

    3.3.2 两类重心分布的纬度错位。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纬度减去同比当年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纬度,可得到1998-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客流分布重心纬度差。顺次连接各年度的重心纬度差,即可显示中国入境旅游收入重心——客流分布重心纬度差变化图(图2)。

     
    图2 1998-2008年收入重心—客流重心纬度差变化图

    Fig.2 Variation of latitude subtraction of two kinds of centers of gravity from 1998 to 2008

    图2表明,两类重心纬度差均为负值,且差值的绝对值呈现出愈来愈小的趋势。这一变化特点和趋势表面表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比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更加偏南,同时两类重心在纬度上的接近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变化特点和趋势在深层的含义:虽然当前一段时期,南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阶段比北部区域超前,但是南部区域和北部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

    此外,2003年两类重心的纬度差出现极小值。这是由于受当年非典疫情的负面影响,该年度入境旅游客流量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均急剧锐减,同正常年份的差异较大,南部区域凭借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在该年度仍然占据着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对优势地位,导致2003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比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显著偏南。

    3.3.3 两类重心分布的经度错位。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经度减去同比当年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经度,可得到1998-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客流分布重心经度差。顺次连接各年度的重心经度差,即可显示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客流分布重心经度差变化图(图3)。

 
    图3 1998-2008年收入重心—客流重心经度差变化图

    Fig.3 Variation of longitude subtraction of two kinds of centers of gravity from 1998 to 2008

    图3表明,两类重心经度差多数为正值,且差值的绝对值呈现出基本稳定的趋势。这一变化特点和趋势表面表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比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更加偏东,同时两类重心在经度上的差距基本保持不变;这一变化特点和趋势在深层的含义:当前一段时期,东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阶段比西部区域超前,且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基本保持动态稳定的态势。

    3.3.4 两类重心分布时空错位的原因探析。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同比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偏东偏南的空间错位现象,表明东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比西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超前,南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比北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超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东部区域和南部区域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基础相对更好,产业发展的经济禀赋效应更加显著,产业发展的外部软硬件条件更加成熟,入境旅游业绩更加突出。相对而言,虽然西部区域和北部区域更具旅游资源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仍会对当地入境旅游业发展造成束缚,从而导致其发展相对滞后。这种外汇收入重心和客流分布重心时空错位的现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存在。

    两类重心纬度差呈现出逐步缩小的变化趋势表明,随着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持续推出,旅游市场开发思路的转变,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跨越式推进,北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同南部区域之间虽仍存在差距,但差距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两类重心经度差呈现基本稳定的变化特点表明,虽然西部区域占据丁资源、民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但东部区域凭借产品、区位、产业、基础设施、环境氛围等的绝对优势,使得东部区域比西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超前,且这一领先优势近些年来基本保持恒定态势。

    4 结论与讨论

    第一,入境旅游的发展受到口岸城市地理位置的客观限制,也受到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导向作用,此外,经济初始禀赋效应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作用亦十分显著,在此三者的共同“约束”下,入境旅游“热点”城市在中国陆域版图内呈现出“东密西疏”、“南稠北稀”的整体空间分布特点。这一特点导致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始终偏离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中国大地原点的地理位置,呈现“东移”、“南迁”的“偏中心性”。近十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大致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且呈现出波动式东移、持续性南下的变迁之势;入境旅游客流分布的空间偏移带动了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亦随之偏移,近十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大致位于皖、鄂两省交界处,且呈现出跃升式东移,持续性南下的变迁之势。

    第二,对比中国大地原点位置,两类重心位置均明显偏东偏南,这一几何分布特点表明: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的循环累积,造就了这一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动态稳定的领跑现状与趋势;相对于北部区域,南部区域能够吸引和接待更多数量的入境游客,能够实现更大数值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南部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整体现状明显优于北部区域。

    第三,两类重心位置的空间对比显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重心更加偏东、偏南,这一几何分布特征表明:虽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入境客流人次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二者却又不完全等同,尤其是产业发展阶段的地区差异了导致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亦呈现较大差异,这一消费差异直接影响着各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多寡。

    第四,重力模型是研究空间分布问题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实现空间分布问题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化,能够使面状问题趋于简化和精准化[19]。将重力模型用于入境旅游研究,能从宏观层面把握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在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对比入境旅游客流分布重心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重心的时空演化,有助于从宏观层把握入境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在空间分布的变迁趋势;对比两类重心的空间错位,则是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深度透视各地入境旅游客流分布与外汇收入不对等的事实,深刻揭示各地入境旅游表面繁荣下的潜藏问题。

    第五,入境旅游业绩暂时落后的区域需摒弃保守观念,开拓创新思路,从产品升级、环境优化、产业协作、区位改善、国际化提升、营销理念转变等角度入手,发挥出“后发优势”,实现入境旅游跨越式迈进,逐步改变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格局。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划分标准。
    ②中国大地原点:“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即国家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坐标的起标点,也就是国家地理坐标经度与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中国的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坐标为东经108°55′,北纬34°32′,海拔高度417.20m。
 

 


【参考文献】
    [1]保继刚,甘萌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3):365-370.
    [2]朱竑,吴旗韬.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J].地理学报,2005,60(6):919-927.
    [3]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4]Andriotis K. 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the hinterland and the coast: evidence from the Island of Cret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3):629-639.
    [5]Jameel Khadaroo, Boopen Seetanah. The role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08,28(5):831-840.
    [6]Christian Wichmann Matthiessen. International air traffic in the Baltic Sea Area: Hub-gateway status and prospects. Copenhagen in focu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4,12(3):197-206.
    [7]樊杰,W.陶普曼.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J].地理学报,1996,51(5):398-401.
    [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0,21(2):42-53.
    [9]徐建华,岳文泽.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21(5):385-388.
    [10]冯宗宪,黄建山.重心研究方法在中国产业与经济空间演变及特征中的实证应用[J].社会科学家,2005,112(2):77-83.
    [11]廉晓梅.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J].人口学刊,2007(3):23-28.
    [12]丁焕峰,李佩仪.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对比分析[J].经济地理,2009(10):1629-1633.
    [13]马耀峰,李天顺.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4]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华游客流动模式系统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孙根年,杨忍,姚宏.基于重心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地域结构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7):150-157.
    [16]李天元.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
    [17]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2009。
    [18]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
    [19]Julie Cidell.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The new geography of freight distribution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18(3):363-371.^
 

击更多李创新 马耀峰的文章 文章录入:紫冰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旅游集散中心:如何树起正规军品牌
  •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 乐山乡村旅游市场研究
  • 鲁山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
  • 对成都旅游形象可持续发展定位的思考
  • 对现代旅游产业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问题与对策
  •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 台湾开放大陆赴台旅游的经济影响度研究
  •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韩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在线旅游模式谋变
  • 普通文章第五代便利店体系呼之欲出
    普通文章餐饮服务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讨
    普通文章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文章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普通文章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普通文章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
    普通文章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
    普通文章中式快餐连锁营销策略分析——以永和豆
    推荐文章“黄金十年”结束 家电大卖场战略转型
    推荐文章身负扩内需重任 流通业发展迎来黄金契机
    推荐文章[图文]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万倒闭 加盟模
    推荐文章西安供货商自述:超市坐地敛财变商霸
    推荐文章李宁深陷高层出走与高库存梦魇
    推荐文章快递业乱象调查:员工联手勾结 手机电脑
    推荐文章三大佬间的游戏:国美商城、当当密谋结
    推荐文章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

    超市购物,要多留个

    全国百货单店销售排

    百货上市公司今年怎

    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

    物流行业霸王条款被

    旅游业迎大发展 并购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