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夏春玉正文
夏春玉:试论商品流通的规模及其决定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 199704 发布时间:2006-11-20 点击数:


    何谓商品流通规模?目前广为流行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领域所占用的社会劳动的数量。〔1〕根据这种定义, 在表述商品流通的规模时,通常使用商品流通资金或资产、商品流通人员数、商品流通设施及商品流通网点等标志。而我们认为,这种定义是对商品流通能力的定义,而不是对商品流通规模的定义。〔2〕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定义商品流通规模呢?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规模的含义。所谓规模就是指事物本身的大小或多少。因此,商品流通规模也就应该表述为商品流通的大小或多少。而商品流通的大小或多少,也就是商品交换或商品买卖的大小或多少,即商品交换量或商品买卖量。由此可见,商品流通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交换总量或商品买卖总量。当然,这就是商品价值流通而言的。然而,就商品使用价值流通而言,商品流通规模则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商品(实体)周转量。

    “商品买卖总量”可以有三种解释:一是“商品购买总量”,二是“商品销售总量”,三是“商品购买总量与商品销售总量之和”。那么,作为商品流通规模的“商品买卖总量”应该作何种解释呢?

    首先,不能用“商品购买总量与商品销售总量之和”来表述商品流通规模,尽管购买与销售是两种不同的流通行为。从全社会来看,一的购买同时也就是另一方的销售;同样,一方的销售同时也是另一方的购买。因此,对某一种商品的流通来说,购买与销售好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这样,在计算社会“硬币”总规模即社会商品流通规模时,当然不能把“硬币”的正反面相加,而只能把不同“硬币”的正面或反面相加。

    其次,按照“硬币”规模的计算逻辑,将购买总量相加或者将销售总量相加都可以作为计算商品流通规模的手段。但是,商品流通的“正面”与“反面”(购买与销售)虽然在质(都是商品流通行为)与实物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价值量上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购买的价值量要小于销售的价值量,因此,用购买总量计算的商品流通规模要小于用销售总量计算的商品流通规模。但是,由于各国都是按产出原则来核算国民经济总量的,因此,在商品流通领域内也应该按产出原则即用商品销售总量来核算商品流通规模。

    其三,在计算商品流通规模时,不能把商品储存总量计入商品流通规模之中。这是因为全社会的商品储存分布于两个领域,一是生产领域,一是非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储存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作为成品的储存(销售准备),一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储存。前者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流通领域,不能计入商品流通规模之中;后者已经被计入社会商品销售总量之中,因此不能再将其作为商品流通规模的单独核算项目进行加算。至于非生产领域的商品储存,我们认为也已经计入社会商品销售总量之中了,因此,也不能再作为商品流通规模的单独核算项目进行加算。

    “商品周转量”也就是商品的物流量。作为物流量,当然也可以有多种解释:一是商品运输量,二是商品储存量,三是商品包装量,四是商品装卸量等等。我们认为,在计算商品实体流通规模时,如同计算商品价值流通规模时一样,也存在一个“硬币”计算问题,不过在实体流通的场合,这个“硬币”不是两面体,而是多面(运输、储存、包装、装卸等)体,显然,按照“硬币”的计算逻辑也不能通过这些不同侧面的加总来计算商品实体流通的规模。然而,商品实体流通的本质在于商品的空间移动即商品的运输,而其它物流活动都从属于或服务于运输,因此,可以用运输量来计算商品实体流通的规模,这样,“商品周转量”也就可以解释为商品运输量。

    至此,我们可以将商品流通规模的含义归纳如下:通常所说的商品流通规模有两种含义,一是商品价值流通规模即“商流规模”,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商品销售总值;二是商品实体流通规模即“物流规模”,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商品周转量即商品运输量。

    以上,我们给出了商品流通规模的定义,这是研究商品流通规模形成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接下来,我们讨论商品流通规模的决定问题。

    借鉴经济学上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我们将流通可能性边界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生产物全部进入流通领域时的规模,即商品流通的理论规模。按照以上对商品流通规模的定义,流通可能性边界或商品流通的理论规模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流通可能性边界或商品流通的理论规模=实际生产量×价格水平

    显然,一定时期内的流通可能性边界的大小取决于一定时期内实际生产规模的大小及价格水平的高低。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仅从实物量的角度来看,流通可能性边界的大小则取决于生产规模(量)的大小。因此,流通可能性边界的理论意义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产品毫无剩余地进入流通并完成流通。为了更形象地表示流通可能性边界,可以将流通可能性边界建立在“生产”与“流通”的二维坐标里:

    (附图  )

    由上图可知,流通可能性边界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 在这条直线上的任何一点,生产量与流通量(实物量)都相等,即生产出的产品全部得以流通。显然,如果一个社会或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的实际规模能够在这条流通可能性边界上,那么,这个社会或这个时期的商品流通就是最有效的。但是,事实上任何社会的商品流通实际规模只能接近这条流通可能性边界线,而不能与这条直线重合。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或任何时期的商品流通都有效率损失,从而使实际生产出的产品不能完全得以流通,进而使实际流通规模与理论流通规模发生偏离。

    我们认为,实际流通规模之所以与理论流通规模发生偏离,是因为存在着产品沉淀或科尔内所说的滞存〔3〕, 即产品生产出来后没有实现销售。显然,产品沉淀越多,得以流通的产品就越少,从而流通规模也就越小;反之,亦然。这种产品沉淀主要有四种形式,即惜售、滞销、正常储备和自己消费。

    产生惜售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买者给出的价格低于正常价格或均衡价格。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供求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传递或者买者处于垄断地位。例如,当供给者没有向需求者有效、充分地传递供给信息时,或者需求者没有充分理解供给信息时,就会使需求者低估供给者的供给,从而使其给出的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同样,当出现买方垄断时,卖者可能对买方的压价进行自卫,从而产生惜售。事实上,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会出现买方垄断市场,因为只要卖方相对较多而买方相对较少就会产生买方垄断。例如,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下,“粮库”、“粮食公司”等集团购买者、相对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家庭来说就经常处于买方垄断地位;再比如,国防产品的买者相对于国防产品的生产者来说也经常处于买方垄断地位。产生惜售的第二个原因是卖者的涨价预期。也就是说,即使现在可以按市场均衡价格出售商品,但是,如果卖者认为这种商品的价格在不久的将来会大幅上涨时,
那么,卖者就不愿现在出售商品,从而产生惜售。当然,卖者的涨价期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卖者根据各种市场信息对价格上涨的自然判断,即“自然预期”;二是卖者通过囤积或垄断销售而人为制造涨价环境,即“人为预期”。显然,卖者的涨价预期越高,惜售就越严重,从而产品沉淀也就越多。

    产品沉淀的第二种形式是滞销。滞销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买主”的滞销,二是“找不到买主”的滞销。我们认为,前一种滞销主要是生产方面的问题,即由于生产决策(包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生产多少)失误而生产出了市场不需要的产品。因此,要减少“没有买主”的滞销,关键要使生产决策符合市场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流通的信息传递功能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要经常保持供求信息充分、准确的传递。至于“找不到买主”的滞销,则主要是流通方面的问题,因此,流通当事人的努力程度、流通技术或手段的有效性等等将直接影响滞销的多少。

    正常储备也是一种重要的产品沉淀,它是指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连续进行而建立的商品储备。正常储备水平通常以储备定额来表示,它表示在生产或销售连续进行的前提下储备的最低数量。显然,正常储备水平越高,产品沉淀也就越多,商品流通实际规模也就越小。然而,正常储备水平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量,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正常储备水平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流通的速度。而流通速度又取决于信息传递传递速度、运输速度及流通当事人之间的信用水平。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传递技术与运输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流通当事人之间信用关系的日趋稳固,正常储备水平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了“零储备”。这就是说,正常储备水平的高低和商品流通实际规模的大小也是由信息传递速度、运输速度及流通当事人之间的信用水平决定的。

    自己消费是农产品的一种重要产品沉淀。当然,某些工业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己消费,但一般而言,工业品的自己消费率是很低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相对农业而言,制造业是一个必须与外界交换资源的产业系统,因此,没有交换,没有流通,制造业是不能存在的;相反,农业则是一个自我循环性很强的产业系统,即使完全封闭也可以维持低水平的循环。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出现农产品的自己消费,而且,自己消费的量是有弹性的。当然,农产品自己消费量的多少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市场化程度,但是购买者提供的价格信号或其它服务将直接影响农产品自己消费的规模,从而影响农产品流通规模。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商品流通的实际规模决定于产品沉淀的多少,而产品沉淀的多少则主要决定于商品流通水平,即商品流通能力。因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商品流通的实际规模不仅决定于生产能力,而且也决定于流通能力。

    注释:
    〔1〕孙冶方:“流通概论”,《财贸经济》1981年第1期;高涤陈
:《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研究》1988年版
    〔2〕李由鹏:《社会商品流通:组织与调控》1994年版
    〔3〕科尔内:《短缺经济学》(上册)  1986年版

作者:夏春玉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