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城市商业特色正文
深圳龙华新区三年大变样 将大力发展城市商业中心
来源:2014年12月25日 深圳特区报 发布时间:2014-12-26 点击数:


   三年大变样,不仅是量变更是质变”

  引智借力促发展,科学决策谋未来。

  20日下午,龙华新区以“三年大变样、龙华新跨越”为主题,举行三周年专题专家咨询研讨会。在专家咨询会上,一段龙华新区三周年的视频,将龙华新区三年的变化一一呈现:三年来,龙华新区GDP从2012年增长1.2%到2013年增长4%,今年力争增长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两税收入、财政收入增速分别高于GDP 7.3和15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139家增加到527家,增长近三倍;连续三年共投入81亿元,兴办341件民生实事,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会的专家们更以专业视角和切身体会,剖析新区的诸多变化。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南岭用“三个转变”概括对新区的评价,即由传统的城市化向新型城市化转变;由外向型、加工型经济向内涵发展创新型经济转变;由过去的不均衡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政研室)主任乐正则指出,“三年大变样,不仅是量变,更是质变。”

  “2010年说谈特区一体化,人们都觉得关内关外反差太大了,十年八年都解决不了,但龙华新区这几年的变化,是对特区一体化最好的诠释。”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三句不离本行,他肯定了龙华新区有轨电车建设以及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新举。

  深圳特区报总编辑胡恒芳对新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感触颇深:“新区一直非常重视各项决策的咨询、调研工作,每一次重大规划都请专家学者论证,真正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此外,新区行政审批改革、基层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市场化模式改革、社会融合改革等令人印象深刻。”

  市人大内务司法工委副主任刘曙光和市委党校副巡视员、教授傅小随对新区干部精神面貌点赞。“龙华人充满了干事的激情。” 在龙华深耕了十年的赢商网金地集团(专题阅读)(相关干货)深圳公司总经理张晓峰,称赞龙华新区房地产的强劲表现,正是龙华新区三年大变样的直接体现。

  专家支招新区未来发展

  龙华新区明确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九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新区“三年大变样”受到外界充分肯定,“九年新跨越”又该从哪里出发?

  胡恒芳认为, 未来,深圳北站将成为具有辐射功能的地域,新区应加快打造高铁经济的新引擎,注重打造具有综合功能的商务商贸中心。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则建议,龙华新区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在城市层面、区位层面,重新定位龙华新区在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建议,龙华新区产业园区应该注重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推动“龙华制造”到“龙华智造”。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王富海用“植入、提升、连通、治理”表达对新城区建设的建议。 刘曙光对新区法治社会建设提出建议;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等人认为,推动新区新腾飞的关键之一在于社会建设,龙华新区应争当全市社会体制改革的先行城区。

  实践证明成立新区的决策完全正确

  “专家发言的针对性、前瞻性、战略性,对新区科学谋划好‘十三五’,合理安排明年工作有重要的意义。”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对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姜建军说,三年来,龙华新区在产业、城市、社会、人口转型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龙华新区的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设立新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他表示,龙华新区将加强智库建设,注重引智借力,坚持开门搞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等方面重点探索,为各位专家开展研究提供丰厚的实践土壤和鲜活的案例样本。

  精彩观点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政研室)主任乐正—— 创造性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几年前谈特区一体化,当时都觉得特区内外反差太大了,十年可能都解决不了,但是龙华新区短短三年时间就经历了质变,这是对特区一体化的最好的诠释。

  龙华新区在创造性地走一条新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它不是简单地缩小了原特区内外的发展层级和反差,或者成为中心城区的后花园,而是自成中心,迅速向中心区域迈进,基本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门户、一个新的城市客厅。从交通枢纽到商务中心,再转化为城市中心,龙华新区正在努力实现城市功能中心化,这也是龙华新区未来要明确的发展路径。要打造以我为中心的中心城区,有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广阔的就业空间,让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出行、消费,同时吸引周边的人群向这里聚集。目前,深圳北站的规模很大,设施很先进,配套也不错,但没有形成大型的换乘体系,龙华新区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此外,龙华新区还应该探索新型产业化发展道路,以前的龙华是蓝领创业聚集地,如何慢慢“漂白”,这应该是龙华新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我们最近做了一项研究报告,判断未来十年深圳的发展定位,报告的名称叫做《迈向智慧型发展》。智慧型发展对城市空间格局会造成极大影响,智慧型发展一定会去中心化,只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会造成城市发展的多中心和网格化,而这也是龙华未来的发展机遇。

  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南岭—— 在国家发展框架下更好谋划未来

  龙华新区成立三年来,战略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如今,龙华新区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市化转变;由外向型、加工型经济向内涵、创新发展型经济转变;由过去不均衡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

  未来5年,龙华新区应该在国家发展的框架下谋划未来。第一,要站在经济新常态下,考虑龙华新区新一轮经济的增长目标、速度、方式;第二,龙华新区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开了个好头,但未来要迈入新型城市化这个轨道,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市化思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九年大跨越的目标;第三,在国家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框架下,谋划龙华新区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开放工作;第四,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在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方面有所作为,想方设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第五,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考虑如何打造一流法治城区。

  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 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交通领域

  龙华新区成立以来变化巨大,城市规划水平高,基础配套设施几乎已经与原特区内不相上下,甚至连内地不少大城市都没有这样的配套设施。

  龙华新区占有绝对的地利优势,未来应当充分发挥其口岸功能、城际功能和高铁功能。龙华新区要加快公共交通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公共体系,方便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挖掘资源配置重点。龙华新区要争取把4号线延长线纳入我市下一期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中,把4号线延伸至观澜片区,并利用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把轨道交通建设得更人性化。另外,还要加快龙华新区的有轨电车建设,让有轨道电车可以与地铁、高铁有合理的换乘和搭配。

  就公共交通的需求而言,我建议以地铁交通为主。例如,可以由港铁来协调沿线的公交和小中巴,要把公共交通配套作为基础设施,把运力协调好。另一方面,龙华还要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建设。市政道路涉及市容市貌和市民的生活品质,应当做得更细致、更人性化。

  此外,我觉得龙华新区的有轨电车试验线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索,就是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交通领域,这个值得继续探索推广。

  深圳特区报总编辑胡恒芳—— 龙华新区发展实现“超速度”

  龙华新区成立三年来,发展形势喜人,目标定位清晰。“两区一城”的发展目标、“四个转型”的发展路径,以及“十个龙华”的目标具体化,让龙华新区的发展走上快车道。GDP增速今年有望达到8%,三产比重达38.97%,高新技术企业由原来的139家增长至500多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惊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常提及“深圳速度”,我认为龙华新区发展实现“超速度”。龙华新区各项改革快速推进,政府行政审批改革、基层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市场化模式改革、社会融合改革等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显著,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难题。

  对于龙华新区未来的发展,我建议将高铁经济打造成龙华飞速发展的新引擎。高铁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公共交通的新宠,对城市形态、产业结构、资源流动等都将带来很大改变。日本的新干线开通以后沿线人口迅速增长,零售业、工业年均增长20%;北京到天津的高铁开通以后,当年对旅游业的增长贡献率达35%。

  未来,深圳北站将成为具有辐射功能的地域,新区应该利用深圳的中心城市功能,搭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同时,新区还应该注重打造具有综合功能的商务商贸中心,发挥自身制造业的优势和设计功能的优势,打造时尚设计文化产品、旅游休闲等具有综合功能的商务项目。

  市人大内务司法工委副主任刘曙光—— 谋划自选动作建法治城区

  龙华新区成立3年来,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区的广大领导干部精神状态非常好,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同时,新区社会管理水平越来越好,尤其是社会治安、社会秩序不断好转。

  未来,龙华新区在社会建设、法制建设方面,要落实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仅要处理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关系,更要结合自身实际谋划自选动作,创新性地落实上级的规定动作。

  因此,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要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宏观目标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的关系,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其中,群众的实际需求首先体现在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社会治安,要让龙华新区的治安水平真正适应深圳中心城区的定位。其次是廉洁高效的政府机关和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

  第二,要处理好政府管理和群众自治、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一个法治社会,应该是全社会都是遵纪守法的,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要得到加强。

  第三,要处理好龙华新区的区域治理和全市的协同发展的关系。作为新区,要更多地关注市、省甚至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工作。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 “两轮驱动”实现九年新跨越

  目前,龙华新区已经初步完成了城市化,基本形成了特区一体化,同时成为了深圳的新门户。

  从未来发展看,龙华新区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就城市化而言,新区未来要注重城区的功能化和品质化;就一体化而言,要往大一体化发展,要把龙华新区放在深港两地、珠三角地区这些更大的空间来考虑龙华新区的一体化;从门户化来看,要考虑借助交通门户,使龙华新区变成一种新的创意创新门户,打造深圳创意创新门户的排头兵。

  就长远而言,龙华新区要实现九年大跨越,就要实施“两轮驱动”。第一个“轮”就是聚资本、聚产业、聚市场,目前龙华新区已经在积极谋划;第二个“轮”,就是聚人才、聚科技、聚文化、聚管理。如果能把第二个“轮”建立起来,对龙华新区今后的发展,将是很好的机遇。

  要实施第二个“轮”,关键在于社会建设。这个社会建设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治理问题,而是建构一个市场活跃、创新活力、社会祥和、法制健全的社会体系。如果这个社会体系建立起来,第二个“轮”就能真正启动起来。

  此外,龙华新区还应该重视广大青工群体,借助现有的时尚创意城、观澜版画、观澜高尔夫球场等资源,把龙华新区打造成中国的“青年梦都”。

  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 明确新定位适应新常态

  对于龙华新区未来的发展,我觉得应该考虑如何适应新常态,明确新定位。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经济开放新战略,龙华新区在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和桥头堡这个方面,应该考虑要充当怎样的功能。对于深圳市提出的“湾区经济”发展,龙华新区也要做相应的规划。我认为富士康作为龙华新区的龙头企业,可以助力新区融入全市发展。在城市层面,龙华新区基本已经成为市里的中心功能区,下一步还要考虑如何实现城市功能的中心化。对于区位层面,新区还要加强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

  在发展过程中,龙华还要重视自身的短板。同时,新区要重视一企独大的现状,应该在现有的空间上规划一些智能新城,真正使整个富士康的转型和龙华新区的转型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同步转型、联动发展的态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以园区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就未来产业发展,龙华新区一定会成为我市继东西两翼延伸以后,向中部推进的关键城市节点。 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成为龙华未来工作的重点,就此我要特别强调产业园区的配套升级问题。

  我建议三廊九园之中的“九园”应该以第三、第四代产业园区的标准来进行转型升级。第三、第四代园区已经进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时代,从“龙华制造”到“龙华智造”,新区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转型。此外,还要进行空间配套的转型升级。 第一、二代产业园区里大部分是为蓝领做的简单配套,而第三、四代园区配套服务体系非常完善,在新加坡的第四代产业园区,甚至有幼儿园和学校,员工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是配套齐全。

  在产业布局方面,我觉得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十分重要。所谓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一定要结合着新技术,不能按照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路径,龙华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一个新技术的跨越来完成服务业产业链延伸至新方向的拓展。

  市委党校教授傅小随—— 以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融合

  龙华新区三年来的变化,充分证明了市委市政府成立龙华新区的决策是正确的。尤其在社会建设方面,龙华新区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比如西头新村的城中村自治模式,它是龙华新区实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和生动教材,充当了党群联系的渠道,创造了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社会自我调解和政府治理良性互动关系的典范,为探索深圳特色的人口倒挂城市社会治理方式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同时,给城市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课题,即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社区治理的模式也应当是多样性,政府要根据不同社区具体实际,尊重基层群众的现实需求和他们的首创精神,来发现和发觉更多新的源自基层群众自主创造的模式,让城市社区治理成为基层群众自治最重要的平台。

  对龙华新区今后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建议:第一,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事业高水平发展,推进城市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良好社会治理创造条件。第二,坚持以社会融合为总的思路,努力构建一种人口倒挂城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模式。第三,争当全市社会体制改革的先行城区。

  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规划师王富海—— 龙华新区将成为新的城市核心区

  龙华新区提出的“两区一城”概念,我认为非常好。加快转型升级典范区,我认为就是再城市化过程。要打造“特区一体化示范区”,龙华新区是深圳的地理中心,加上高铁经济的优势,完全可以成为特区扩核的主战场,成为新的城市核心区。

  对于龙华未来的城市治理工作,我想提四个词。第一个是“植入”,要打造新的核心区,就要植入服务功能、高端生产服务、高端生活服务,还有商务、科教等。其次是“提升”,产业、功能、人居环境都要提升,还有城中村和生态线的提升。第三是“连通”,新区作为中轴,要加强和各个板块的沟通,实现配套共享,商业多元化发展。第四是“治理”,政府在关注社会建设、法治建设等大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股份公司、社区、工业小区、中小企业等问题,让中小企业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金地集团深圳公司总经理张晓峰—— 更多高端人群选择来龙华安居乐业

  今年全国的房地产出现了极度分化,而龙华新区的赢商网房地产市场复苏非常快,充分说明了龙华新区经济有活力,社会秩序良好,发展潜力大。金地集团(专题阅读)(相关干货)在龙华新区深耕十年,客户群体每年都在发生微妙变化。我们做过一个统计,数据显示现在越来越多的真正能够创造价值、享受生活的人群愿意来到龙华新区安居乐业,这对推进龙华新区的城市化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未来龙华新区的发展,从房地产角度来讲,我认为应该超越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原有轨迹,依托城市设施的完善,优化与原特区内的竞合关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中心(专题阅读)和商务服务业,从而加速优质城市化进程,实现深圳新一级的城市发展核心。

  如今人们最重视的就是生活便利,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由物业公司提供早餐服务,并且设置公共的洗衣房,开展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让居民体验便利、舒适、有尊严的生活,吸引更多的人来到龙华居住,这也是企业助力政府开展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


 

作者:王敏 杨明…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