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城市商业特色正文
棉花产业怎样回归市场
来源:2013年12月11日《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3-12-13 点击数:

  当前国内棉花纺织企业原料不足、补仓迫切,国家及时施行储备棉投放,解决了纺织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储压力增大,被迫“常态化”的临时储备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棉花产业最终还是要交给市场来消化。

  2011年度开始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初衷是稳定棉花价格和生产预期,防止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后影响棉农利益和生产积极性,本为稳定整个棉花产业的托市之举。但是近年来,受临时收储影响,棉花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态:市场上找不到棉花了,680万吨棉花产量收储了650多万吨,中间商几乎无利可图,内外棉差价过大,纺织企业日子难过,反过头来也影响了产业链条的源头,棉花的生产环节也不是很乐观。

  在棉花流向过于集中的格局下,棉花调控被架上风险高台:价高伤企、价低伤农,政府调控压力增大,市场所能发挥的主导作用变弱。当前,棉花产业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逐步卸下“负担”,让棉花产业稳步回归市场。

  如何回归,业内有意见提出取消临时收储。在当前棉花市场依旧不乐观的背景下,取消临时收储放开国内市场,国际低价棉花大量涌入,棉花可能面临大豆的窘境,整个产业都会受到冲击。如果棉花种植面积因此而大幅萎缩,将很难再恢复。因此完全取消临时收储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保源头才能求发展。稳定棉花生产和棉农利益是棉花产业链条各个环节都希望看到的。如果单靠提高收储价格来达到这个目的,联动影响下恐怕整个产业链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况且近年来植棉比较收益下降,人工成本上升很快,临时收储力度已经很大,不可能靠更进一步“提价”来吸引农民。如果要从根本上保护棉花生产,提高农民植棉积极性,还需要从研究推广机械化、发展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入手,必要时给予棉农直补,提高宜棉区的植棉效益,如此生产环节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源头问题一旦解决了,棉花价格调控空间随之增大,就可以灵活运用收储和投放的价格杠杆,降低内外棉价差对纺织企业带来的影响。另外,纺织企业要摆脱困境不能仅靠国家调控政策,当前纺织企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内需增速减缓、纺织产能过剩、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纺织企业要寻求突破,应该努力改良工艺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质量,调控政策只能尽量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投身市场竞争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企业自身提高实力。

  临时收储作为宏观调控政策,在特殊的阶段对我国棉花产业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调控政策不是万能的,需要让棉花产业稳步回归市场。在这个回归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还需要产业涉及的每个环节及其主体做好相应的准备。

 

作者:佚名  编辑:破日晨光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