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政策信息正文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和政策趋向研究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36期 发布时间:2013-1-5 点击数:

    基金项目: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CR20110009)“物联网环境下常州物流产业升级路径与政策趋向研究”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文建议国内物流产业升级要以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体系标准化、物流装备智能化、物流企业品牌化、物流服务一体化为主线,以完善物流协调机制、强化物流规划引导、认真落实物流政策、提升物流人才素质为推手,以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实现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流产业 信息化 物联网 升级路径 政策建议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11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同比持平,说明我国物流产业的物流效益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物流服务的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与地方经济发展还不够协调,物流产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加快物流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就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产业升级理论和国内“两化”融合研究成果,遵循2009 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的现代物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的“四个转变”要求,本文从信息化、物联网对物流产业影响的角度,为物流产业升级提出一些具体思路和举措。

    物流产业的升级路径

    (一)物流管理信息化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三项主要任务,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适应物流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前瞻性研究工作”作为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点工程。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组织编制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也即将发布,该《规划》提出了八项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即主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提升工程、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重点领域物流信息化提升工程、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集成建设工程、军民结合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工程、重点物流信息化标准研制宣贯工程、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工程。作为物流信息化领域纲领性的重要文件,该规划为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物流体系标准化

    物流体系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是信息化得以推行的前提,在物流领域各个环节标准相继出台,如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运输工具标准化等。在《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十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制订、修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密切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基础标准研究。要对标准制订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工作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订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

    同时,从物联网的应用来讲,物流标准化是先导,否则根本无法实现物物相联。另外,物流具有跨功能边界、跨企业边界、跨行业边界、跨区域边界的行业特点,物流服务又具有专业个性化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广泛推行物流标准化,物流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就很难提升,与区域之外的物流市场也将失去合作机会(杨洋,2011)。

    (三)物流装备智能化

    物流装备主要包括:运输装备、储存装备、装卸搬运装备、包装装备、流通加工装备、集装单元化装备等(戴定一,2010)。物流装备智能化是指物流装备在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过程。实践证明,物流装备的智能化对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实现“绿色物流”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物流装备的智能化也是实现“智能物流”的基础,是国内现代物流产业物流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物流企业品牌化

    在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品牌的作用不容忽视,且成为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2009)明确指出,要努力培育品牌物流企业,凸显了品牌建设在物流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目标是在重点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品牌物流企业,着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提高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服务支持。

    (五)物流服务一体化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服务产业(曹青林,2010)。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若干环节。从全球开放的供应链视野出发,物流服务必须要向一体化、全流程的服务目标迈进,物流产业升级路径不是局部流程或物流资源的简单升级,而是要从物流产业链的全方位角度进行升级,在物联网、物流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物流资源的全过程数据自动传输、自动识别全部可以得以实现,从而提高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转运、转储造成的物流成本,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物流”目标,完全可以预见物流服务一体化将成为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政府应采取政策引导指导,要加强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物流企业采取自愿优化组合的路径,大力推进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基地)向物流服务一体化模式转变。

    物流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物流协调机制

    最近几年,各级政府部门对地方物流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从土地资源到物流招商引资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宏观管理层面上,许多地方已经成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协调机构—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可是,目前这套管理机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现实中这一机制并没有发挥出统筹协调的作用,物流管理仍被分散在发改委、经信委、交通局、商贸局等不同政府管理部门。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物流协会都在不同场合呼吁要加强物流产业的统一协调管理,真正建立一个具有政策执行力的物流归口管理机构。可是现实中,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多元化管理弊端依然存在,造成政策落实无法协调统一、政府公共资源分散投资,对物流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活动,涉及社会经济众多部门和领域,物流活动的高效率需要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有效协调,降低物流活动各环节协调的成本。因此,必须建立更为高效的协调机制,制定一系列适合地方物流快速发展的制度法规,理清各部门(委)的职责分工,彻底清理部门之间相互冲突的政策法规,清除存有保护主义的政策法规,努力形成高效协调的大物流政府管理机制,加强对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为打造一个现代的大物流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环境支撑。

    (二)强化物流规划引导

    2009年,国家《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之后,各省市相继也制定了结合地区特点的《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同期,国内迅速出现了一股大力发展“物联网”的热潮,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这些规划为国内发展物流业、以及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当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强化物流规划的引导作用,在地方物流行业管理、物流企业培育过程中积极推动物流规划的执行。以物流产业的物联网应用作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突破口,使物流产业在物联网的技术带动下能够走上一条快速发展之路。

    (三)认真落实物流政策

    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针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对地区物流产业健康发展和两业联动融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不够或不具备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例如,“两业联动”中的一些制造企业的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其中除了制造企业对物流外包服务理念认识不够之外,关键是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与自身物流成本的经济性缺乏定量的核算,而且政府相关政策缺乏实施细则或者设置优惠门槛过高,使两业只能是“看得见”却“摸不着”;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的透明度还很低,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还有许多顾虑,这也是造成当前“两业联动”进展迟缓、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在推动物流产业升级、两业联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创设一个低门槛、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在物流信息化方面,除了采取“物流信息化”并在“两业”大力宣传,可以将示范联动企业的成功案例编写成册,让制造企业切实感受联动带来的好处,两业联动的速度和深度肯定会成效显著,进而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四)提升物流人才素质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素质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决定了一个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伴随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培养适应现代物流经营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建立“物流企业家论坛”,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企业家交流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前来培训,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促进物流产业内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可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着重培养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员工培训

    其次,建立物流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现代物流研究开发与教育的新型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既要鼓励物流企业建立物流科研机构,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又要鼓励物流企业与物流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进行资本与技术的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物流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物流理论的研究,促进物流科研教学人才素质的提升,而且会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加速物流业的整体发展。另外,企业要制订人才战略,以满足企业规模扩张、产业升级进程中的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建设专业化、年轻化和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方向,制订出长期的、系统的人才战略。企业应当依据自身发展战略,利用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才。

    (五)加强物流资源整合

    从2009年发布的《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0年6月推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产业健康发  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都可以找到支持、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建议各地区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从物流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物流产业“多、小、散、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当前应该借助两业联动发展的大好时机,精心培育1-2家区域品牌物流公司,并促使其不断创造条件积极上市,通过资本和品牌的市场力量吸引制造业主动释放物流资源,提高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另外,也可以支持物流企业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全面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一些自身具备很强物流资源的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成具有某一行业特色品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

作者:谢印成  编辑:谢素萍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