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会议展览正文
2005年展览业呈现五大特点 我会展行业发展迅猛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05年12月31日 发布时间:2005-12-31 点击数:


    2005年已经在展览界人士的忙忙碌碌中画上了句号,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每个人的案头又翻开了2006年崭新的一页。虽然我们主张展览界同仁用乐观和轻松的心情走好新的一年,但回过头来思考一下2005年的展界大事,对我们走好2006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会展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从政府层面看,2005年7月份,商务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商标局、国家版权局共同起草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草案)》。该办法目前正在商务部网站上公开征集公众意见,有望2005年底正式颁布。据有关人士介绍,《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草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展会管理部门以及展会主办方对侵权展品的管理职责;二是知识产权投诉机构的设立;三是规定展会期间知识产权投诉的程序;四是根据专利、商标和版权保护的不同特点,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五是严格法律责任,增加对侵权人的处罚和震慑。

    从民间机构看,中国贸促会本着“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建立综合执法体制和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出国办展审批管理行为,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的原则,2005年重新制订了《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并对出国办展的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程序、对出国办展活动的监督管理手段和方式等问题广泛征求了各界意见,拟于年内颁布实施。业内人士分析,此办法的发布,预示着长期处于半政府行为的出国展将逐步走向市场化。

    另外,涉及会展业的各种地方性法规也陆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上海、广东、河南、四川等近10个省市颁布了与会展活动相关的新政策。例如,《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健全展览业管理体制、规范招展与办展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与协调等方面,在国内具有典范意义;又如,2005年5月19日,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向深圳会展中心下发了《关于实行品牌展会排期保护的通知》,对深圳市去年展览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品牌展会予以保护,使深圳走在了我国有关会展品牌保护法规建设方面的先行者行列之中。

    会展行业协会组织发展迅猛

    从全国层面看,酝酿已久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民政部已经正式批准其成立;除此之外,与会展业务有关的其他全国性协会、学会等也设立了与会展有关的分支机构。例如,中国展览馆协会属下设立了展览组织专业委员会、展览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展览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2005年4月1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批准筹建会展业商会;2005年5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经商务部人教司批准成立了会议与展览专业委员会。

    同时,地方性会展协会组织也不断发展,并成为规范地方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2005年1月,安徽省会议展览协会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挂牌成立,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徽省会展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8月,广东会议展览业协会成立了展览装饰分会,这不仅标志着广东展览装饰业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权威行业组织,更重要的还预示着展览装饰行业将纳入协调行业规范管理,促进行业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会展业区域合作初露端倪

    从2005年的发展态势看,会展业的区域合作已经初露端倪。2005年5月,江苏、浙江、上海和南京、杭州、宁波(两省四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起成立了长三角贸促机构联席会议,并在上海举行了主题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共创长三角概念展览品牌”的第一次会议。

    针对长三角各地展览活跃、国际影响力却甚微的现状,″两省四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准备借此次成立长三角贸促机构联席会议的契机,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以“长三角”为名,做出展览业中的国际品牌。

    同月,首届东北中心城市会展联盟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长春、大连、哈尔滨、吉林、沈阳等五城市会展会议管理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2005年7月,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会展协作专业委员会也在东莞举行了成立大会,其目标是整合和共享资源,共同做大广东的会展经济。这个具有联盟性质的机构吸引了珠江三角洲40多家大小展览公司。

    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伴随着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展览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2005年中国展览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展览巨头通过合作办展、设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大举进军中国会展业。

    一方面,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际展览巨头与国内展览企业联合办展蔚然成风。例如,2005年7月,中美两国携手打造的消费电子博览会——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在青岛成功举办;2005年8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与德国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签订自2006年开始,长期在中国联合主办“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协议。它标志着双方“让行业走向世界,把世界拉近中国”的高水平、国际化会展平台搭建成功。

    另一方面,合资合作会展公司不断成立。2005年2月锦江国际集团  公司与世界排名第二的旅游集团——日本株式会社JTB签约合资成立会展公司,此举标志着中国和日本两个大型旅游“航母”将携手开拓上海乃至中国的会展市场。2005年8月励展博览集团出资取得中国医药集团下属公司国药展览有限责任公司50%的股份,成立了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0月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与德国展览巨头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正式成立合作公司,这不仅是法兰克福公司第一次在国内与民营展览公司合作,同时也是广州第一家由中外合作创办的展览公司。

    展览中心建设持续升温

    虽然2004年已有专家提出中国会展中心总量过剩的观点,并建议对会展中心的建设加以限制,但是2005年的事实表明,中国会展中心的建设依旧热度不减。

    北京、深圳、重庆、苏州、郑州、珠海等城市或者有新的展馆竣工验收,或者有新的项目获准筹建。例如,2005年获准建设的北京新国展中心预计年底开工,新国展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河南省最大的专业展览场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05年也在紧张建设,并于10月完成一期工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项目是,2005年10月份,美国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在美国旧金山同珠海市政府签订合作意向,将把横琴岛一处废弃采石场开发成一座集国际休闲旅游、高级酒店及附属别墅和配套康乐设施为一体的会展中心,项目投资高达10亿美元。

    毋庸置疑,会展中心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各类展览活动的载体。凡是世界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会展中心设施的完备程度、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会展中心的规模也都较大。但是,中国会展中心建设出现的这种蓬勃发展态势,究竟是福是祸,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回顾2005年,虽然在整体层面上中国展览业走过了辉煌的一年,但是许多积弊已久并带有较深体制烙印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制约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政策供给明显不足;展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收益难以体现;骗展行为愈演愈烈,行业诚信受到挑战;展览巨头大举进入,本土展览品牌压力大增;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人才缺口依旧巨大,教育培训有待提升等。可以说,在中国展览业实现加速跑的同时,这些积弊也拖了“后腿”。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