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现代专业市场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零售业态 >> 家居建材店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家居建材未来:从“渠道”到“平台”         
家居建材未来:从“渠道”到“平台”
副标题:
作者:付志勇 黄留兵 来源:《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2年第12期 人气: 时间:2012-12-14 16:44:32 进入论坛

    国外巨头节节败退,本土品牌“水深火热”,昔日红火的中国家居建材零售企业遭遇到了严峻挑战。对于本土品牌而言,国外品牌离场的真正原因何在?又如何迅速在国内市场构建领导地位?

  2012年7月,一向以严谨、负责著称的宜家频频曝出质量问题,同时因“代工事件”陷入低价策略旋涡。

  9月13日,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建材巨头家得宝突然关闭其在华所有门店。从2006年年底强势登陆中国到今年9月全面退出,仅仅六年时间,这个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又回到了原点。

  9月19日,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家居建材零售商英国翠丰集团旗下的百安居,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告上法庭。据悉,百安居在中国已是连续第六年亏损。
  ……
  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经济疲软以及行业内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国外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背后真正的原因,正确看待其可能对国内家居建材连锁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而寻找国内品牌崛起之道显得十分必要。

  巨头离华,根源何在

  持续的房地产调控使商品房销量急剧萎缩,造成了建材家居的消费疲软。据统计,今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将近5540亿元,同比下降约7.7%,近5年来首次出现增速下滑。除了受房地产调控和消费疲软的影响,国外家居建材巨头在中国收缩业务以至最后退出,还有更深层的根源。

  模式不匹配是主要原因

  国外的商超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市场。比如将不同品牌的产品摆放在一起供消费者选择,对于注重个性且品质管理较为严格的欧美市场或许问题不大,但对于尚不成熟的中国市场, 这种DIY模式根本不适用,因为按照品牌进行选择既是中国消费者区分身份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判定品质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百安居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是DIY模式,当了解到中国顾客的消费习惯后,便推出了“CIY”模式,成立了“百安居装潢设计中心”——为没有建筑装修经验的顾客提供从图纸、选材到施工的支持,旨在用品牌化的装修中心带动卖场销售。据统计,装潢业务收入一度占到百安居总收入的50%以上。但是,这种典型的本末倒置做法更像是一个装修公司主导的百安居,反而忽略了对门店的管理,加之对供应商大肆收取各种费用,最终造成供应商的反水事件。

  宜家在过去12年里一直降价,2000年以来累计降价幅度已超过60%,持续消减价格也被认为是宜家商业模式的核心。然而,宜家降价的成本不是基于自身,而是基于与其合作的代工厂,因此不断有代工厂因承受不起成本压力而倒闭或被迫放弃宜家,与代工厂的矛盾也是宜家扩张缓慢的原因之一。

  竞争加剧是促发因素

  近年来,国内家居建材连锁企业的快速崛起,也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感受到了不小的竞争压力。目前,红星美凯龙已在全国80个城市开办了100家商场,旗下卖场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同时,居然之家旗下卖场总面积也已超过20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线城市家居建材卖场已呈现饱和状态。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家具建材行业实现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按行业标准1亿元每万平方米的销售额计算,2000万平方米的卖场面积就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目前国内家居卖场的总面积超过了4000万平方米。很明显,行业的盲目扩张已经导致卖场的规模化过剩。在当前整体销售规模呈下降趋势下,创新商业模式或收缩体量是各家居建材企业必然要作出的选择之一。

  此外,电子商务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竞争局面,未来可能带来的冲击不能小觑。数据显示,2011年淘宝网的家居行业成交额同比增长130%,预计2012年,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家居产品年成交额将达到600亿元。

  国内企业,是福还是祸

  国外巨头的离场和紧缩,对国内家居企业而言算不上一次春天。因为国外巨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很大,且主要占据的是过度饱和的一线市场,所以退出后留下的空间并不足以弥补整个行业市场萎缩的量。但是,少了这些国外巨头的竞争,会更有利于国内建材卖场在中国形成领导品牌地位,加上一批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的小家居建材商场的关闭,国内家居建材流通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未来的市场格局可以初步预测为“两大外资(宜家、百安居)+两大内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N(中小规模外资)”。

  对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国内龙头卖场品牌来说,它们可能会获得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和进一步确立行业地位的机会,但重点还是要依靠业务上的延伸和经营上的创新。以红星美凯龙为例,为应对经济紧缩、一线市场受房地产调控影响严重及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红星美凯龙开始精耕三线城市的消费市场,今年1~8月,三线城市的销售增幅达48.8%并占总体销售额的24.3%。而居然之家在即将开业的20多家新店中,三线城市也占到70%以上。

  虽然家居建材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目前是一个小低谷,但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存在。比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刚性需求尚未释放;政府大力推动的保障房建设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二次装修需求强大(近年来全国每年进入再装修的住宅面积有2亿~3亿平方米,相当于年新房销售面积的30%左右);农村住宅建筑装修需求强劲(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年竣工量10亿平方米左右),以及每年新开工的商业用房、办公楼等非住宅房屋建设近2亿平方米等。

  当然,国内家居建材企业也要看到挑战,其最为严峻的考验就是内在能力的提升。国外巨头盲目扩张,一旦遇到经济政策形势不好就面临崩盘的局面,值得国内企业所警示。如何探索更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如何更好地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如何打造全球性的品牌等,都是国内家居建材流通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百货+建材”,大势所趋

  国内家居建材业要想更好地立于中国市场,就需要更多地从体验式消费和售后服务考虑企业的业态布局,将百货业和建材业有机结合起来,聚拢人流并迅速在中国市场构建领导地位,等外资企业再进入时,能有足够的能力与之竞争。

  第一,实现由“渠道”向“平台”的转移,由单一卖场向综合购物体的延伸。如红星美凯龙引入工厂、地区经销商做“现场直销”,而自己则着重搭建商场平台,为入驻的品牌商提供“统一的营销、统一的售后服务、统一培训”等服务。红星美凯龙也由最初的单业态向第八代混合业态的家居卖场转变,这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Marketplace,即专卖店集群,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重点强调体验式购物。

  第二,建立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的战略联盟。红星美凯龙与进驻商场的2000多家厂商签订了战略联盟协议,类似日本汽车行业的金字塔供应体系。红星美凯龙的商场开到哪里,这些厂商就跟到哪里,从而形成一个关系稳固的厂商群体,成为红星美凯龙扩张的重要力量支撑。

  第三,扩大对二、三线市场的渗透力度。一线市场已经饱和,向二、三线市场转移已经成为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当然在扩张过程中,会遭到一些区域家居建材龙头企业的抵制,但依靠自身品牌影响力和优质的管理服务,找到立足点不是难事。

  第四,加强拓展与地产商的深入合作。家居建材卖场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大众消费者,直接和地产商的合作尚不多。而未来的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旧房翻新改造等市场是一块大蛋糕,所以,家居建材企业可以打造自己的供货保障体系,与地产商深入合作并建立联盟关系,占据这一重要市场。

  第五,提前介入并充分利用电商渠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强烈影响着人们的购物习惯,随着80后、90后结婚主力军在首次置业时选择更简便的装修方式,电商平台有了很大的发展机会,而且家居产品的标准化趋势也让电商未来的分流作用愈发明显。国内最大的建材家居电商平台齐家网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额近120亿元,同比增长100%。而家得宝在关店的同时就宣布,正在和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接洽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分享到:
击更多付志勇 黄留兵的文章 文章录入:艇仔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红星美凯龙确认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业寡头格局
  • 国内家居卖场面积50%过剩
  • 传统家居企业加快模式转型
  • 红星美凯龙或将变身购物中心
  • 家居卖场联合抵制天猫背后:电商加速冲击传
  • 家居卖场电商化步履蹒跚
  • 一边开店一边关店 家居卖场陷“圈地增长”怪
  • 家居建材卖场玩跨界 “大家居”模式面临考验
  • 房产刚需释放刺激建材市场上扬
  • 家居建材市场面临转型升级
  • 家居寡头时代来临 重庆中小卖场咋脱困
  • 红星美凯龙的“营销战役”:集体放水式促销
  • 普通文章中国便利店面临三大瓶颈
    普通文章[图文]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普通文章2013华南商业年鉴 零售企业创新盘点
    推荐文章流通业先导作用将获进一步发挥
    推荐文章第十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普通文章传统百货业的挑战与出路
    普通文章百货零售业的“春天”在哪里?
    普通文章国内中小超市“倒闭潮”背后的原因
    推荐文章商业加快兼并重组
    推荐文章连锁中端酒店崛起要跨三道坎
    推荐文章[组图]四问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
    推荐文章流通业先导作用将获进一步发挥
    推荐文章第十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零供博弈暴露转型紧迫性
    推荐文章中国第二次零售革命的方向
    推荐文章[图文]一边开店一边关店 家居卖场陷“圈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

    百货零售业的“春天

    美国学者:星巴克在

    一边开店一边关店 家

    高档酒店如何掘金大

    奢侈品折扣购物中心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