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正文
商业资本渗透整合加速
来源:2017年03月09日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7-3-9 点击数:


  2016年,中国商业零售业的资本运作出现新花样:实体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略有减少,且开始向多领域、泛商业、全产业链进军;已成长为多业态、全渠道、多平台的巨型新零售企业,则依托各自的优势开始了互相投资、交叉融资等资本渗透式的新合作。

  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企业供应链升级、宽松资金面支持、对外投资简政放权、资产配置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众多商业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未来在全球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进行全球化布局。

  资本融合加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

  2016年10月初,沃尔玛宣布增持京东股份至10.8%,随后又以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京东旗下O2O平台新达达;同年6月份京东刚刚以15亿美元接盘被沃尔玛收购的1号店。8月份,腾讯大幅增持京东,持股比例上升至21.25%,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

  另一联盟阿里与苏宁自2015年大手笔交叉持股以来,2016年6月淘宝以282.33亿元认购成为苏宁云商第二大股东;11月,天猫超市生鲜独家运营商易果生鲜完成2亿美元融资;9月,蚂蚁金服与春华资本共同向百胜中国投资4.6亿美元,且与百胜中国业务拆分同步进行。

  就在线上线下两大联盟阵营逐渐形成,业内企业纷纷站队的同时,其他各领域实力巨头、区域大鳄们也并未固守原有疆土和领域。2016年1月,蘑菇街、美丽说按2:1对价以换股方式完成合作;4月,茂业商业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维多利集团70%股权;7月,华润战略投资新美大再次进军线上市场;当月,国美在线与大润发飞牛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月,物美、步步高分别耗资31亿元、15.88亿元完成重庆百货定增,并成为其第二、第三大股东;同时锦江收购铂涛酒店于年初完成,随后收购维也纳酒店;经济型酒店代表如家则被首旅收入囊中。

  跨界先锋三胞集团在2015年最后一天增持王府井百货后,于2016年7月完成南京文交所30%股权的收购,旗下南京新百对山东脐血库、安康通、三胞国际的并购已获股东会通过,“零售+医疗养老”的跨界转型之路正火热进行。

  商业领域并购,万达集团仍然稳坐头把交椅,2016年4月、7月和10月份均有并购大手笔亮出,加之其近几年在影视、体育、电商、旅游等领域的连续性收购,万达的商业触角已由地产深入到服务业各领域。加上同样投资医疗的百大集团、进军医学美容界的服装企业朗姿、布局互联网专车的商业城,以并购、参股、入资等形式为主的资本运作,成为各大企业扩张商业版图、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的捷径和首选。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消费正处在转型期,市场整体增速放缓,一方面企业成本、业绩压力仍在提升,而新的利润空间却日渐狭窄;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优秀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而经营一般的企业未来压力更加明显。此时整合和被整合都成为双方水到渠成的共同选择:有能力获得资金的企业借此整合市场,没有足够资金的企业则通过重组的货币环境获得退出通道。

  对阿里、万达、华润、京东等巨头企业来说,在其全产业链布局中,用资本方式并购收编上下游企业是其多年的战略部署,又有政策、市场、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推动,多重因素使得强者愈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对于茂业、物美、步步高、三胞等区域龙头来说,无论是在行业内进行资本渗透、择机收购,还是跨界开拓新消费领域,做深做强区域市场、提高品牌的区域渗透力成为企业的共同目标,未来这些企业对各自深耕区域内的整合优化也将持续。

  对于线上线下的资本融合,专家们指出,电商与实体店经过几年对抗、竞争后进入融合期,在新零售、大商业的概念下,线上线下界限愈发模糊,无论是流量还是用户,获取成本都在提升,谁也不可能被取代,谁也不能单腿走路,而自己最想获取的资源往往就是对方的擅长优势。既然无法征服,那么彼此渗透、合作共赢就成为双方的不二选择。而通过资本血液联姻的双方比起单纯业务合作更能开启线上线下优势共享新时代。

  2017年,随着新消费时代到来和经济结构转型,内贸同业资本间的并购仍将延续,线上线下资本融合热度持续增加,商业零售领域向上下游、横向产业链的渗透扩张将更多。

  “走出去”更精彩商业企业海外并购掀新高潮

  2016年10月底,普华永道发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市场回顾与前瞻》。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671宗,几乎是上年全年交易量的两倍,交易总金额逾1600亿美元。11月,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发表讲话证实,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企业并购掀新热潮。收购主体多元化,涉及行业和区域多样化。与往年更多关注矿产、能源领域不同,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方向正转向制造业、消费品等行业。

  商业服务领域,本土企业出海收购涉及到体育、酒店、影视、服装、百货、品牌、养老等多个领域,走出去的资本无论是从财务投资、业务拓展,还是企业升级、全球战略布局角度考量,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心态都更加开放,视野也更为宽广。

  在海外并购道路上服装品牌企业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一方面伴随着消费升级需求上涨,本就巨大的中国市场对国际化品牌的需求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大多起源于加工、品牌代理的服饰企业已经逐渐从服装企业向时尚集团进军。并购国外知名品牌,既能让国内企业实现品牌国际化、走向全球时尚前沿,还可以丰富自身品牌种类,获得国际知名品牌的文化背景、品牌的研发团队、相关技术支持以及国外市场渠道和网络。未来在消费升级、资本扩张和产业转型的驱动力下,服装行业海外并购将呈加速之势。

  在酒店领域,作为地标性资产类物业,国内企业扎堆并购海外酒店的喜好并没改变,且在2016年更加火热。据汤森路透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3日中资跨境并购酒店和住宿业的交易规模已达92.5亿美元,交易达17宗。而2015年的规模为18.4亿美元,14宗。海航、中国人寿投资和上海锦江集团等企业均有大笔交易成功。

  专家分析,国内优质资产竞争激烈、回报率下行推动了海外投资;同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旅游服务业,都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其增速是全球经济增速的2倍,吸引企业在此领域布局;对于本身就有旅游、酒店业务的中国商业企业来说,收购具有成熟运营经验的国际品牌和管理团队更有助于自身的提升和发展。

  在两大领域海外并购消息频传的同时,也有企业“走出去”进行跨行业收购。例如苏宁以约2.7亿欧元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股份;三胞集团则在2016年完成了对以色列家政护理公司A.S.NursingCompany的收购;万达通过旗下AMC并购美国另一家电影院线卡麦克,2016年7月又以9.21亿英镑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UCI院线,这也是万达首次在欧洲的电影院线投资。

  近几年随着国内市场的并购重组,优质资产越发稀缺,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大量企业被出售,形成卖方市场,这就形成了并购双方的供需。而畅通的资本渠道也为企业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加之国家外管局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真实并购业务的支持、人民币汇率下行等,都有利于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和实现资产保值。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国资本全球化的大趋势。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2016年仍有多起并购案例由于各种原因而暂停或放弃,给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出海经验。

  海外并购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走向全球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基于现阶段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竞争态势,本土企业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全球化、技术高级化的需求会愈加高涨,无论是企业升级还是产业链拓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商业企业走向全球并购之道路。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天河商圈转型路径: 新商业能 “萨德”风波中的乐天门店:
    热门资讯
    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列讲座( 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列讲座(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