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企业并购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守住外资并购的底线       
守住外资并购的底线
副标题:
作者:吴越人 来源:2006年07月03日 中国投资 人气: 时间:2006-7-3 13:44:27 进入论坛


  刚进入2006年,在发改委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多数专家认为,由于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廉价的成本、宽松的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FDI(直接投资)的构成中,并购比重将呈上升趋势。

  官方提供的数据是,在2004财年,中国合同利用外资1534.7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其中,外资并购额为24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0%。

  外资并购浪潮似乎刚刚展开,与会专家预测,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外资并购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并购环境的持续优化,中国正迎来跨国并购高潮。

  外资并购的“斩首”策略

  如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那样,中国有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外资并购市场。

  据了解,一些跨国公司或基金在华并购的基本要求是三个“必须”: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一策略被称为外资并购的“斩首”策略。

  这种高要求一方面体现了外资在中国并购的“进攻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外资对当前中国并购市场的形势判断:这是一个刚刚涌现的冒险乐园,到处充满了便宜的收购对象!

  对于相当一批外资来说,现在是收购中国企业的最好时机,收购价格正像中国的劳动力一样,与欧美市场相比十分廉价。在国内啤酒行业、日化行业、胶卷行业、电池行业的并购,外资都有经典的并购案例。

  从对外披露的30多起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来看,来自美国企业的并购案件最多,占30.2%;欧盟企业次之,占27.3%;来自东盟国家和香港的企业都占到9.1%;日本企业为2例,占6.1%;加拿大、印度等各1例,占3.1%。其中服务业的大型并购投资多数是由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欧美跨国公司进行的。

  接受跨国公司并购投资的中国国内企业,从大型案例来看多数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中一部分是上市公司。但是从各地规模较小的并购投资来看,被收购企业的构成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其中针对民营企业的并购正在明显增加。

  并购集中在四大行业

  经过近5个月的争夺,1月23日,全球最大的啤酒集团——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终于以58.86亿元人民币(约合6.14亿欧元)的价格,购得福建雪津啤酒集团100%股权。这是中国啤酒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外资并购案。
  而从近年来的外资并购大型案例来看,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从2003年开始,金属冶炼、化工、机械设备等重化工业成为主要的高增长领域,由此带来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缺口迅速加大,国内相关领域的投资活动重新进入活跃期。跨国公司对电力领域的并购也随之展开。2004年,加拿大汉埔收购东方热电股份,香港明州并购宁波科丰燃机热电等。

  英国BP公司收购广东顺德燃气则是外资进入能源零售领域的另一类并购案件。BP计划利用该燃气公司在顺德瓶装液化气零售市场中占有的较大份额,以顺德为突破口,进军珠三角的液化气市场。

  二是基础材料工业领域的并购。2003~2004年期间,钢铁、化工原料等材料工业生产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迅速扩大的局面,造成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投资者看好其中的巨大利润空间和市场潜力。为了尽快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回避新建投资可能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制约的不利影响,跨国公司主要采取了对现有企业进行并购的投资方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米塔尔钢铁以3.17亿美元收购华菱管线股权,还有美国UNIFIINC重组广东开平涤纶公司。

  特别要提及的是,目前上述行业虽已步入增长低迷期,但外资并购风头却不减。

  比如,在经过前两年水泥行业新型干法建设高速成长后,中国水泥行业从2005年开始进入了困难时期,而这却给外资并购、兼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5年11月10日,世界水泥业老大拉法基瑞安水泥宣布,将以38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四川双马投资集团100%的股份。协议约定,拉法基瑞安将总投资约1.6亿美元用于双马集团所承担的债务和改善生产设施。

  双马集团资产总额达13亿元,拥有控股子公司15个。目前经营亏损。根据计划,收购双马投资集团后,拉法基瑞安将在四川绵阳新建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目前拉法基在四川已具备230万吨的年产能,吃下双马后,其在中国的“体量”将增至年产量2100万吨。

  从长远看,这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

  三是具有巨大市场规模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2004~2005年期间,仅啤酒行业,就经历了世界最大啤酒企业AB收购哈尔滨啤酒、苏格兰纽卡斯收购重庆啤酒、荷兰喜力参股粤海啤酒等大型并购案例。
  有数据显示,欧美国家近年啤酒消费市场正在逐步萎缩,但是中国市场却正在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成长。于是,国际啤酒巨头纷纷看中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啤酒市场。英博自然不能例外。有消息称,英博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下降了5.4%,因此中国市场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四是新技术服务和正在逐步兑现“入世”承诺走向开放的商业、金融服务业领域。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交易额上看,外资在服务领域的并购,都超过同期在制造业领域的并购。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业的行业准入限制逐步取消,为服务业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机会。但是在目前这些领域仍然保留一定持股比例限制、或者需要利用现有企业网络优势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必然会更多选择并购方式进入这些领域投资。

  2004~2005年期间,诸如汇丰参股交通银行、汇丰保险集团收购平安保险股份、美国新桥收购深圳发展银行股权、香港查氏集团参股上海爱建信托、德勤并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摩根士丹利收购永乐家电股权、世界第三大连锁零售商TESCO收购乐购连锁超市、美国Cendant旅游服务集团买壳在中国上市等大型服务业并购案件频频发生。从服务业整体来看,不论是案件数量,还是并购交易额都超过了同期外资在制造业领域的并购投资,预示着今后几年服务业对华并购投资将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增长速度甚至可能超过制造业。

  同时必须指出,近两年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交易金额和股权转让金额加速上升,其中外资参与的境内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金额也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些外资以高出二级市场成本价并购境内企业,是因为外资确信其可以帮助境内目标企业找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外潜在的领域,并以此扩展或增加企业竞争力。外资看重的就是企业的产品规模,因为即使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欠佳,但是只要企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产品规模,外资可以通过管理流程的再造降低成本,提升企业价值。

  而在2006年1月4日,商务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手放行,外资可以投资G股和新上市公司。这一政策更是打开了外资并购的现实空间。

  并购底线亟待设立

  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经济组联席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听取了题为《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发言报告,该报告直言对外资垄断性并购我国企业应保持足够关注,并提出应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一旦越来越多的中国行业龙头企业被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明显下降。一组统计数据足以证明人们的担心:目前,可口可乐已占有70%以上的中国饮料市场份额,而大中型城市大型连锁超市80%的市场份额也已被外资占据。

  而且,跨国公司正在把目光转向中国的重化工业企业,美国凯雷集团并购了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排头兵”徐工集团。而摩根士丹利也已经成立了专项基金,只不过因还未找到合适的并购对象而未出手。

  水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近几个月之内,国内的四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和四川双马已先后分别被5家外资机构直接或间接入股。

  国金证券研究所几天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外资是拣了个“大便宜”。报告指出,从已经发生的几起并购来看,纯外方重组的拉法基与瑞安是以吨水泥产能作价为定价依据,国际上也多以这种方式作为定价依据……而近年以来发生的国外水泥并购案件吨水泥作价远远高于国内。

  专家认为,如果听任跨国公司的恶意并购自由发展,中国将会出现核心技术缺乏症。跨国公司只会将商品生产中最没有附加利润的部分,比如组装环节,最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最易造成污染环境的环节放在中国。而公司利润和新创造财富的绝大部分将会被跨国公司拿走。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总体格局中,中国就只能充当打工者的角色。

  更有尖刻但不乏深度思考的分析人士说:“不要把外资企业看得太高,以为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向披靡。很多收购者本身就因为无法击败中国竞争对手,才考虑通过并购,借助某些舆论和政府行为达到其消灭对手的目的”。

  另外,还有企业界人士指出,国家总是在提自主创新,但是当这些企业好不容易花了很多时间终于发展起来的时候,却突然被国际寡头企业利用资本的优势收购了。这种情况会使国际寡头尽快地消灭竞争对手,然后快速地占领中国市场。而这些大企业如果都被收购和控股了,那么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就没有了。

  如果中国不想总是做加工、代工的国家,整个产业想要升级,对外资并购现象就应该注意,还应该有措施来防范,应该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来。

  面对外资并购,国内虽然不能动辄拿出“民族工业”的招牌来进行抵挡,但从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发展来说,进行合理的管制并非没有道理。

  这种管制也是国际惯例,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面对关键行业的收购时,都会无一例外地“讲政治”。以美国为例,对外资并购美国企业的行为,在国会、政府层面都有多种限制和审查规定。对于某些行业,即使允许外资收购,也会有股权比例的限制。

  与之相比,国内在外资并购方面缺少足够的制度和管理。坦率而言,中国的并购市场就像一个篱笆稀松的“菜园子”,是一个缺乏法律和规章、缺乏流程限制的粗放市场。外资不抓紧这个时候来快速“收割”企业,更待何时?因此,参考国际规则与惯例,建立与完善中国并购市场的规则,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击更多吴越人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零售业并购,启动商业地产新航线
  • 企业并购惯性实证研究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及其前景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及其前景
  • 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 企业跨国并购中跨文化整合问题及对策研究
  • 企业并购惯性实证研究
  • 星巴克1亿美元收购美国连锁面包店
  • 企业并购的渊源
  • 国内零售业进入并购黄金期
  • 浅议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税收筹划
  • 我国零售业并购将进入“黄金时代”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普通文章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