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经济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零售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中国零售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副标题:
作者:郭晓瑾  万红先 来源:《经济与管理》(石家庄)  2008年5期 人气: 时间:2010-3-23 17:04:27 进入论坛

    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当一国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本国零售领域时,零售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一国物价稳定、社会经济安全等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现代零售业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较弱,尤其是2005年中国零售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后,零售巨头在中国开始了跑马圈地,申请企业数量、门店数、规模等都大大增加。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1992-2004年共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314家,而仅2005年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1 027家,是2004年以前商务部批准的外资商业企业数量的3.27倍。①中国零售服务业既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关注中国零售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对比中外零售服务业的发展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零售服务业发展、提升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零售服务业的发展及对外开放情况
    (一)中国零售服务业的发展

    现阶段,中国零售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如图1所示,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41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3.7%,是1995年的三倍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②的集中度有所提高,百强企业销售额年均增长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百强零售业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2341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8615亿元,2001-2006年年均增长率为30%,企业平均年销售额从23.4亿元跃升至86.1亿元。另外,百货、超级市场、专业店、便利店、仓储会员店等多种业态丰富发展。

 

    (二)中国零售服务市场实际对外开放情况

    零售业是一个具有充分竞争性的行业,其进入壁垒很低。外国零售商进入它国零售市场的主要壁垒是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决定。中国对零售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同其他行业一样,也是逐渐放开的,大体走过了四个阶段,分别是1992-1999年投资试点阶段、1999-2001年规范外资零售企业阶段、2002-2004年入世后的逐步适应阶段以及2005年至今的全面开放阶段。

    根据中国统计局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共255家,分别来自西欧、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国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时,一般都避开了在国内外市场都已步入成熟期的百货店的业态模式,而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大型家居建材店、专业店、便利店等在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新型业态模式。③对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在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具有规模经济、资金、管理等优势,市场竞争力强,品牌效应显著,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世界第一零售——巨头美国沃尔玛于1996年8月在深圳开设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第一家山姆会员店,到2006年底时,其在中国的店铺数已达到71家,同比增长30%,在2006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中占第13位。世界第二大零售巨头——家乐福1995年进入中国,2005年1月底在华有58家店铺,而到2006年底则已达到95家店,比2005年同比增长52%,在2006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中排第6位,在零售企业十强中仅次于增速74%的国美电器(第1名)和增速53%的苏宁电器连锁(第3名)。

    二、中外零售服务业发展比较
    (一)市场准入比较

    对于市场准入,可从各国签订的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两方面考察。在国际条约方面,目前约束此类投资的政策主要是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由各成员方在《特定承诺表》中对开放零售服务市场做出具体承诺。目前做出零售服务市场开放承诺的只有30多个成员方,且大多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在国内立法方面,发达国家关于零售服务业开放和监管的立法比较成熟,值得借鉴。

    1.发展中国家零售服务市场准入限定。WTO成员方中,发展中国家对零售服务市场开放承诺的很少,而中国承诺入世后3年内将完全开放零售服务市场。

    印度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没有对零售服务市场开放做出任何承诺,在对外资进入其零售领域的国内立法上,限制也较严。泰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也没有对零售服务市场开放做出承诺,因此,外国资本进入泰国零售市场受其国内立法的限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菲律宾奉行相当自由的外资政策,在零售服务领域,其在2000年通过的《零售业自由化法》,允许外国资本在菲律宾的零售业投资项目中占有100%的股权。

    2.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零售服务市场准入限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零售业发达,零售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大多对外国资本投资本国零售业没有市场准入的特殊限制,其针对零售业外资的市场准入政策源于对外国资本市场准入的一般政策。经过多年的零售市场自由化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零售服务市场已经基本实现完全对外开放。

    日本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分销领域中的批发、代理、特许经营服务市场开放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是没有对零售服务市场开放做出任何承诺。从1967年开始,日本对外资进入其国内市场逐步放开,其自由化进程从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开始,分6个阶段完成。1975年,日本流通领域实现了完全自由化。韩国从1989年开始对外商进入本国流通领域分4个阶段逐步实行自由化,根据其《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1996年1月1日零售服务市场(根据承诺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禁止其他成员方进入)基本实现完全开放。美国是全球第一零售强国,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承诺对零售服务市场准入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享受国民待遇方面没有任何限制。

    许多国家零售服务业对外完全开放,但是其在零售市场建设的国内立法方面却另有限制。发达经济体对零售业市场准入的国内立法限制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市场竞争,二是城市规划建设,所以立法限制一般对内外资零售企业一视同仁,为的是整个零售市场的繁荣发展(如表2所示)。

    3.市场准入比较。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零售服务市场开放度较低,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承诺少,但是零售服务市场开放是主流趋势。相反,零售业发达国家对外资进入本国零售领域一般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对零售业规制从法制制度上做出了规定。2005年中国完全开放了零售服务市场,在发展中国家中开放度较高,但是对于国内零售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善的国内立法保护和规划,并且从引资政策看,仍给予外资低税收的“超国民待遇”。

 

    (二)零售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比较

    近年来中国商品销售总体增长较快,但单个企业销售规模较小,总体上仍呈零散状态。而国外零售商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庞大,零售业产业集中度高。1998年美国前10家零售商年销售额4 013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0%;100家顶尖零售商销售总额8 610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20 466亿美元的42%。而2005年中国零售业十强企业实现的零售额总和为3 196.7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零售百强企业零售额合计为7 405.2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1%。④

    据AC尼尔森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前5位零售商的快速消费品⑤市场集中度为6%,而中国台湾地区为52%,新加坡为70%,泰国为73%,印度尼西亚为43%。由此也可看出中国零售服务市场的集中度较低,零售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三)零售企业竞争力比较

    发达国家现代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零售市场发达、零售业态丰富,培育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跨国零售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与之相比,存在企业整体规模小,业态结构不尽合理,管理和技术落后等问题。

    1.经营方式单一,新兴零售业发展滞后。国外零售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采用促销制、定牌制、订单制和代理制,而中国的零售企业大多采用招商、联营、代销,甚至出租柜台等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往往导致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相脱离,不仅企业无法提供有特色的优质服务,更无法形成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中国零售企业以百货店、连锁超市为主,仓储商场、便民店、大型超市还比较少,现代意义上的跨区域乃至跨国的连锁性零售业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2.管理和技术落后。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物流配送能力差,二是电子商务发展落后。中国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尚处于信息发布与交流的初级阶段,仅有6.8%的零售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而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大都已开展了网上业务并将电子商务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

    3.经营理念落后。20世纪末以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理念、偏好等愈加个性化、多元化、异质化,消费者已从过去单纯重视使用价值演变为既重视使用价值也重视消费价值,即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而国内零售业未能主动迎合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还没有将优质服务与企业的生存联系起来,与外资零售业真正“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零售企业普遍把提高利润率,而不是实现顾客满意度作为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经营管理工作的重心仍停留在对顾客的吸引和招揽层次,没有进一步推进到提高服务水准和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层次上来。

    4.经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国外零售商依靠高科技支持,以商用卫星系统、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运作方式。而中国零售企业的科技含量还较低,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职能的分工与协助方面仍极为落后。

    三、对中国零售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城市商业规划,实现零售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国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疏通。流通领域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重视防范外资商业企业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威胁。目前外资商业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挑战还没有成为现实,但其发展的趋势和速度值得关注。这要求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完善工作,如建立城市商业网店规划、完善外资零售业统计与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的法规等;另一方面,要加大扶持一批国内大型、优秀零售企业,培育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引领中国零售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加快国内零售业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中国零售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加大内资零售企业的重组,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国内零售业的整合,重点组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打造中国零售业的“航母”。为此,一方面应打破区域发展瓶颈,积极推进国内零售业的横向一体化,以连锁经营方式重新改造商业组织形式,提高零售业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可以凭借其品牌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直接进入生产领域,或者扩展其经营模式,采用定牌制、代理制等形式,加大与供应商的协作安排,提高采购能力和资源掌控能力。

    (三)修炼内资零售企业内功,增强其竞争力

    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人员素质。零售服务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最终销售主体,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进入国内的外国零售巨头,比如沃尔玛和家乐福,大多以低价和品种丰富的商品吸引消费者,他们经过多年发展,资金雄厚,流通渠道建设好,管理经验丰富,大量采购,统一配货,因此商品进货成本低。中国零售连锁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少,流通体系建设还不成规模,因此在商品价格上不具备优势。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大多门店规模小、数量多,其优势是便民。据此特点,中国零售企业要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一要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增强业务人员服务意识,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二要加快资金积累,扩大规模,以应对外资零售企业的低成本竞争策略。

    2.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调控资源的能力。中国零售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落后。现在面对国内零售市场的全面开放,内外资零售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中国零售业要加快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提高竞争力。具体来说,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设立激励、奖罚机制,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应用先进的技术;加强与银行等信用机构的合作,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现代流通理论,提高企业掌控资源的能力。

    注释:
    ①王耀:《2006中国零售业运行报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零售业限额以上是指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③李飞,王高:《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④王耀:《2006中国零售业运行报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⑤快速消费品(FMCG),指消费者消耗较快、需要不断重复购买的产品,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包括日化用品、视频饮料、烟草等,它与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相对应。

击更多郭晓瑾  万红先的文章 文章录入:罗美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中国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启示
  • 商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 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
  • 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 浅析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 扩大内需与我国流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相关分析
  •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 分工理论视角下商业集聚与零售业态多样性研
  • 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 中国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中流砥柱
  • 零售商品牌资产管理:结构、模式与路径分析
  • 普通文章第五代便利店体系呼之欲出
    普通文章餐饮服务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讨
    普通文章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文章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普通文章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普通文章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
    普通文章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
    普通文章中式快餐连锁营销策略分析——以永和豆
    推荐文章“黄金十年”结束 家电大卖场战略转型
    推荐文章身负扩内需重任 流通业发展迎来黄金契机
    推荐文章[图文]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万倒闭 加盟模
    推荐文章西安供货商自述:超市坐地敛财变商霸
    推荐文章李宁深陷高层出走与高库存梦魇
    推荐文章快递业乱象调查:员工联手勾结 手机电脑
    推荐文章三大佬间的游戏:国美商城、当当密谋结
    推荐文章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

    超市购物,要多留个

    全国百货单店销售排

    百货上市公司今年怎

    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

    物流行业霸王条款被

    旅游业迎大发展 并购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