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经济理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构建研究(上)         ★★★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构建研究(上)
副标题:
作者:洪涛 来源:2008年第24期《商业时代》 人气: 时间:2008-12-26 14:55:03 进入论坛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流通业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商业又是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领域,由于北京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开放性特点,北京成为商业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本文研究了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问题,以期为北京流通业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和谐流通   流通业结构   有形结构   无形结构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是指构成北京市商业活动诸要素之间的良好比例及其经济联系,它是北京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北京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体现北京和谐商业的基本要求。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研究的对象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住宿业、商业服务业等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业态结构、商品交易市场结构、商业空间网络结构等。其中商业服务业包括租赁、典当、会展、物流业、美容美发、洗染业、废品回收、摄影、家政服务和修理业这10个行业结构。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的内涵。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体现为北京商业商业活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良好的关系、不同商业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共存发展。它表现为北京内部流通业结构的和谐,北京在环渤海经济圈内的外部流通业结构的和谐。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表现为北京商业主体结构的和谐、客体(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结构的和谐、运行结构的和谐。北京进一步完善流通业结构的目标是为了构建和谐、绿色、特色、生态的商业。
       
    北京和谐流通业形成的要素
       
    和谐流通业结构的理念——“开放、协同、共享、全球化”的商业理念,这是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的核心,也体现北京巨大的包容性,对内56个民族的商业文化的包容性,对外150多个国家的民族商业文化的包容性,形成北京特有的商业文化。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北京流通业结构的基础,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北京流通业结构的变化,北京流通业结构是其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北京流通业结构会促进北京良好经济结构的形成。

    人口及其流动人口结构——决定流通业结构的状况,北京商业服务对象——北京人口及其流动结构包括:北京本身的居民群体结构;全国各地来京旅游、商贸、消费的流动群体结构;国际性的消费者——国外来京旅游、商贸、消费流动群体结构。
       
    人口及其流动人口收入结构及其消费结构状况——影响流通业结构的状况,这是由其可支配收入状况决定的,如北京市人口及其外来流动人口可支配收入的不均衡、多层次决定了流通业结构的多结构和多层次,北京流通业结构必然会反映出这些实质性内容。

    有形店铺设施结构——影响流通业结构状况,有形店铺设施结构,如百货店、超市、综合超市、仓储商店、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家居建材商店、工厂直销中心、食杂店、折扣店、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构成有形店铺的结构,这些结构直接在空间状态上表现出来。

    无形店铺设施结构——影响未来流通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无店铺业态包括邮购、电视购物、电话购物、网上商店、自动售货机售货、目录商店、直销等,这些无店铺业态结构虽然在形空间上没直接表现出来,但是,对有形店铺结构有直接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

    交通及交通结构的变化——影响流通业结构,北京流通业结构离不开现有的交通状况,交通流带动消费流的变化,影响有形商圈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正在改变原有的流通业结构。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流通业结构,如扩张性的、紧缩性的、稳健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如城市规划、商业(含市场)规划、流通产业政策等,直接影响北京流通业结构变化。
       
    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的特点和确立原则
       
   (一)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北京流通业结构承接历史文化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形成了北京特色的流通业结构,现正进入流通业结构的“完善期”。但是,从动态发展观点来看,按照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的概念及其特点来分析,北京流通业结构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需要逐步完善和谐流通业结构,凸现北京流通业结构特有的文化内涵,避免流通业结构的混乱导致商业的同业损害的产生。

   (二)北京和谐流通业结构的确立原则

    确立北京和谐商业及和谐流通业结构的理念,探讨北京和谐商业、和谐流通业结构的新理念,应使北京和谐商业及其和谐流通业结构理念成为北京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机制使不同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商业服务等企业有机地融合,使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成份、不同规模的商业企业、不同空间的店铺有机地融合,形成生态发展的结构状态,并与生产、与消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应考虑环渤海经济区域市场结构,北京市流通业结构调整应与环渤海经济圈内流通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环渤海商圈的市场体系,形成与山东、河北等省份城市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错位的流通业结构生态体系。

    应满足北京商业服务对象和城区人口的变化趋势,应满足北京商业服务的对象:北京市本身的消费者;全国的消费者,北京商业要服务于全国的商业发展需要;国际性的消费者。根据北京市人口规划调整结构。预计2020年,北京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中心城区人口将由现状的650万人下降到540万人,旧城区年均外迁4万人。这是调整商业空间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

    应充分考虑北京市消费群体的多层次性,根据北京市消费群体、外来流动人群的消费的多层次性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多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零售业态、餐饮住宿业态、商业街区(步行街区)等,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应考虑轨道交通的新变化,随着奥运会到来和北京市轨道交通的竣工,新的交通格局对传统流通业结构会带来巨大的冲击,新的干线上的商业设施迅速会增加,商圈结构会形成以新干线趋动的迹象。

    借鉴国际化大都市的经验,要借鉴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发展竞争优势的做法,伦敦的休闲经济、创意经济成为伦敦商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巴黎的奢侈产业成为巴黎商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北京可以深入挖掘、支持具有特色的、倍受国际关注的商业传统和商业文化,将古典与现代、新兴经济与老字号融入到休闲经济、旅游经济的优势,弥补相应产业细节中的不足,传递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北京流通业结构应发挥文化底蕴的优势。
       
    现阶段北京流通业结构的总体评价
       
   (一)北京流通业结构的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高速增长,2007年GDP达到900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连续9年超过两位数,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服务业产值和就业均再次超过70%(71%),这均标志着北京进入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水平。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86年的146.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若以1986年为基数,则20年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6.81%,200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将达4300亿元,增长13%左右。2007年北京销售总额达到18805.5亿元,比2000年6780.2亿元增长177.36%。

    2007年北京商业产业产值1749.7亿元,占北京GDP的19.4%,已超过发达国家12%的平均值,北京商业产业的产值和贡献在经济结构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北京2007年GDP达9006.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GDP超过71%,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平均占比为67%,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已高出其平均值。在北京的第三产业产值中,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居民服务等流通行业产值合计1749.7亿元,占GDP的19.4%,其产值占比仅次于工业,位居第二。
 
   (二)多业态、多业种、多经营方式并存

    1.多种批发业态。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00多个,其中有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市场;有摊位型市场、街区型市场、交易所型市场(棉花、石油交易市场)、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市场;有正货市场、尾货市场;有纯批发型市场、以批发为主的市场、以零售为主的市场;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有社区菜市场;有众多各种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

    2.多种零售业态。各种类型零售业态在北京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比如百货店、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商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食杂店,以及网上商店、邮购、电视购物、自动售货、电话购物、直销等。甚至还包括许多新型业态创新店。比如沃尔玛折扣店也于2007年底进入北京,此前其购物广场、社区店、山姆会员店早已相继进入北京。

    3.多种业种。餐馆、酒楼、快餐、正餐、美容美发、照相、洗染、洗浴、娱乐、休闲等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的店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三)多种所有制混合经济结构形成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发展,北京市商业的所有制结构已由1978年公有制流通企业占97.87%的“一统天下”格局,转变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2006年北京市商业中公有制经济的零售额376.4亿元,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11.6%,比2000年的31.1%下降了19.5个百分比点,其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为7.4%,集体经济的比重为4.2%;私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和个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实现零售额2895.1亿元,其中,个体经济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66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所占比重上升到20.2%;私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资由1978年的零起点上升到2006年的2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所占比重上升到68.2%。

    境外商业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如餐饮业有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百货零售业有燕莎、赛特、百盛、崇光、新世界、中友百货、新光三越;超市有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伊藤洋华堂、易初莲花、TESCO;批发有万客隆-乐天;建材家居有宜家、百安居、家得宝、乐华梅兰等;便利店有7-11;饭店有丽都假日饭店、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JW万豪品牌酒店、丽晶酒店、北京柏悦酒店等;物流与快递业有UPS(美国包裹快递)、FedEx(美国联邦快递)、DHL(德国敦豪)、TNT(荷兰天地快运)等直接或间接进入北京。外资商业企业已经成为北京商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北京商业空间结构已经趋于完善。随着众多商业商业设施的投入,北京多中心的商业格局逐渐形成,新型商圈不断完善,从整体空间布局来看,北京商业空间结构基本合理,商业整体布局正向东、向北位移。
       
    北京流通业结构改善应注意的问题
       
   (一)商品交易市场总量过剩且结构需调整

    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场1986年才起步,至今仅有22年时间,各类市场1000多个,总体规模过剩。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006年达到112个,年交易额超过1200亿元,在北京市商品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品交易市场门槛需要确定,随着北京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建材家居市场、家电市场、IT市场、文化用品市场、尾货市场发展迅猛,需要制订相应市场进入规则和规范,以避免商品交易市场的盲目发展。

    商品交易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商户重复登记,商品交易市场由许多商户构成,商户应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是,一个商户可能在几个市场设点,因此如果设一个点办一个执照,就可能有“一户多照”的事情出现,增加商户的成本;集贸市场管理,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向中外宾客、集团采购方开具集贸市场发票时,受到每张1万元的最高限额的限制,常常要为同一笔交易开具少则十几张、多则数十张的发票,影响市场及商户的发展或正常交易。
 
    目前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滞后,是4个直辖市中惟一没有颁布《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的城市,而商户重复登记、大额发票限制成为商品交易市场升级软肋是其中的一个表象。
 
   (二)零售业态亟需解决的问题

    社区商业发展滞后。随着北京城市结构向外、向东、向北移动的调整,社区商业相对滞后,南城商业相对滞后,需要完善。

    CBD、Shopping Mall盲目发展。北京CBD具有标杆意义,但是,由于其中商业区扎堆,形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商业过度投资;商业趋同建设;交通滞后。Shopping Mall数量相对较多。

    专卖店、便利店滞后。在众多零售业态中,专卖店、便利店相对不足,特别是便利店,2007年北京发展便民超市、便利店2250家,但仍然有10%覆盖不到。

    网上交易过早规范不利于其正常发育。《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明确规定了电子商务网站的网商应进行工商行政部门注册、应上交税收等规定。但是,作为电子商务在发育期需要培育,过早地规范不利于其正常发育,甚至会竭泽而渔。如许多在淘宝网上的网商是大学生、下岗工人,经营的是小本买卖。同时,此条例是地方性法规,电子商务却是跨区域性的运营,而外地网站,如淘宝网就不属于其管辖范围,这必然会引起较大不公平,有违税务中立和公平的原则。

   (三)餐饮住宿亟需解决的问题
    
    1.北京与发达国家国际化大都市差距较大。2007年北京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2004年纽约住宿餐饮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比重接近6%,伦敦销售、住宿餐饮业就业人数占23%左右,东京住宿餐饮业就业人数约为7%。2006年北京常住人口就业构成中,住宿餐饮业占4.75%,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就业人数占11.8%,均低于国际大都市就业水平。纽约市各类企业餐饮住宿业销售额由1997年的216.81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78.36亿美元,餐饮零售额98.96亿美元,餐饮零售额与零售贸易零售额之比为1:5.6。北京2006年星级饭店和餐饮营业额为492.73亿元,餐饮营业额与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11.4,北京餐饮业规模和餐饮社零额比均低于纽约。

    2.与上海、广州比较,北京餐饮住宿市场相对落后。上海在第三产业中贡献较大的主要是房地产业、商业与餐饮服务业,北京在第三产业中贡献最大的是流通产业(包括社会服务业、商业与餐饮服务业)、金融业。而广州的第三产业是在较成熟的市场化条件下获得发展的,贡献最大的是商业、餐饮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等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广州的餐饮和生活服务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城市。2007年(1-11月)北京餐饮营业额超过311.7亿元,同比上升19.1%,但餐饮市场规模在全国排在上海(506.3亿元)、广州(378.4亿元)之后,名列第三位。

    从三城市的旅游饭店来看,北京旅游饭店“一多两低”——数量多、出租率低、平均房价低,反映北京饭店业竞争激烈。上海旅游饭店“三高”明显——出租率高、房价高、饭店平均收入高。2006年北京饭店业平均收入只有上海的79.2%;上海用北京53.1%的住宿资源接待了相当于北京169%的入境游客,饭店设施资源利用效益(平均每家饭店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上海是北京的3.18倍。

    可见,北京虽然具有较多的住宿、餐饮资源优势,但是,餐饮业在市场发达程度上不如上海,在消费水平上不如广州;住宿业在效益上和资源利用上与上海有着较大差距。

    3.与全国主要城市比较,北京餐饮业市场亟待开发。在全国餐饮业营业额排名前10位中,北京餐饮营业额增长率、占社零额比重和人均餐饮消费三项指标均处于低位。北京餐饮市场规模在全国城市中列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上海,但在十大城市中是餐饮营业额增长率唯一低于两位数的城市;2006年北京餐饮收入占社会商品零售额比重8.7%,也是10大城市中唯一没有超过10%。2006年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10城市平均增长17.3%,而北京餐饮业增长率7.2%,只有全国平均增长的43.9%、10城市平均增长的41.6%。从人均餐饮消费来看,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2006年人均餐饮消费支出3581元,成为全国之最,是全国人均餐饮消费787元的4.5倍。2006年广州、上海、深圳、济南、武汉人均餐饮消费均超过2000元,北京1816元,在10城市中排在第八位,只有广州人均餐饮消费的52%、上海的72.9%。

    2006年北京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集团)72家,占全国349家的20.6%,在全国拥有餐饮业企业集团数量最多,是上海、广东、重庆限额餐饮集团数量的总和,并拥有全国近1/3的老字号。北京限额连锁餐饮企业(集团)门店数1295家,是上海757家的171%,是广东1159家的111.7%;单店营业收入北京576.67万元,高于上海、广东的540.2万元和551.5万元。

    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应是餐饮消费的高产出市场。然而现有的餐饮业发展状况显然名不符实,北京餐饮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率低,北京餐饮市场低位运行与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不相适应,餐饮市场亟待开发。

    近两年,一批国际知名酒店纷纷在京筹建、开业,全球排名前10的饭店集团北京已经拥有了9家。2007年,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JW万豪品牌酒店、丽晶酒店、北京柏悦酒店等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京城。同时,还有一批酒店正在筹建期间。

   (四)商业企业规模相关问题

    人们对商业规模大小的选择上存在误区:企业越大越好,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如连锁企业追求门店数量,数量越多越好;企业越小越好,“船小好调头”,如许多小企业灵活效益好,但并非所有的企业越小越好;先大后强,先把企业做大,然后企业自然就强大了;先强后大,只有把企业做强,才能赢得企业的强盛;企业规模是否具有边界性,特别是当沃尔玛成为跨国公司,一跨成为世界500强之首后,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北京商业企业不可以一概而论,而且大与强在时间上是很难把握的。

    而实证研究表明:北京市批发零售企业,中型企业在数量、销售额、财务指标、布局变动、市场集中度变动等方面均表现为U型结构的底部,即中型企业发展规模小且收益不理想。餐饮业限额以上大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绝对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指标、总资产周转指标、资本资产率指标、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指标相对变动指标变动、市场集中度变动状况较为一致地表现为由上至下的一条曲线规律,即小型企业最差。住宿业表现为营业收入、利润、员工所创造的价值等方面,低档星级饭店相对差一些。商业服务业大多数为微型企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粗放经营。

    从总体而言,北京商业企业单体规模偏小,大多数企业竞争力偏弱。2006年度百货(单体店)销售额前100家名单北京商家无一进10强。以百货店为例,本土百货赢利能力低于外资商业企业。据北京商报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百盛集团前三季度实现经营利润7.04亿元,净利润实现4.96亿元,而国内三大上市商业企业王府井集团、大商集团、百联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总额为8.76亿元,本土百货与外资百货相比,在赢利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前三季度,王府井集团实现利润1.66亿元,净利润率2.65%;大商集团净利润率2.49%;百联集团净利润率为3.82%,中国本土百货类上市公司净利润率大部分在2%-3%之间。而百盛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2.14亿元,净利润3.34亿元,净利润率达7.74%,是本土百货净利润率的两到三倍。

    (五)商业空间结构和商业所有制应解决的问题
       
    当前,北京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南城大型商业设施滞后;按行政区划来规划商业区和商圈,甚至一条商业街区分几个行政区来规划和设计,这必然会造成不完整、不协调的商圈结构出现。

    最近15年是北京商业对外开放最集中的时段,外资大量涌入北京,2007年大量外资百货跨国零售商进入北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六)商业服务业应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北京市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同时,北京市的商业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北京的商业服务业,既包括与经济和商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业(租赁、典当、会展、物流业),也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容美发、洗染业、废品回收、摄影、家政服务和修理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有:

    北京市有租赁企业1500多家,但是北京租赁协会会员仅有40多家;典当业有87家,其中有经营业务的只有51家;在展览业中,现有大型单体展览场所13个,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北京空港、通州、良乡等物流园区建设等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但是,北京市的商业服务业并没得到到高度重视,自1996年以来,北京经纪机构连续10年上升,但2007年却首次下降,减少130余家。但分支机构总数却由2006年的1600余家迅速攀升,增幅达80%。2007年经纪机构与分支机构数一降一升。2008年1月,北京中介接连倒闭,不少较大的中介也开始缩小规模,仅中大恒基关闭的门店就已达40家。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现代服务业,轻视传统服务业,北京公路物流业相对滞后,流通成本较高,随着人们消费升级所需要的休闲服务业也相对滞后。

   (七)空间网络结构应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北京现有批发交易市场经营面积981.3万平方米,零售企业经营面积1811.57万平方米,2007年新增商业面积430平方米,合计商业面积3222.87万平方米,按2007年常住人口1633万人计算,人均商业面积1.97平方米。与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均1.2平方米的水平相比,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仅次于上海人均商业面积2.3平方米水平,据统计2008-2009年还将增加商业面积500-600万平方米。因此控制商业规模,提高商业效益是北京商业空间网络结构应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应关注以下4个问题:

    1.CBD问题。2007年,CBD区内商业体量规模突破50万平方米,首次超过西单商圈成为北京第一大商圈。而年内,包括华贸新光天地、双子座购物中心、世贸天阶、SOHO尚都等近10家大型商业地产陆续开业,形成了激烈竞争之势。扎堆开业的局面在2007年也仅仅是一个开头而已,2008年,区域内银泰中心、国贸3期等商业地产项目仍将继续为区域商业地产竞争加重筹码。

    作为北京第一商务圈,在CBD开发的商业地产项目绝大多数都打出了“高端牌”,甚至“奢侈牌”。如双子座购物中心以时尚女性百货为经营定位,新光天地则61%的经营品牌为国际品牌,其中不乏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而银泰中心的招商定位也是面向国外的高端奢侈品。

    2.中关村问题。中半村在北京乃至全国有很大影响,北京70%的电子产品是由此进入市场的,被人们认为“名气大、产品多、型号全、新品上市快”的市场。近几年来,中关村的海龙、科贸、太平洋、鼎好电子市场,以及国美、宏图三胞等家电连锁企业,以及网上电子交易的大量出现,这在一方面缓解了中关村购物拥堵的程度,另一方面带来中关村电子市场新的结构性调整。

    但是,中关村同质化投资也十分严重。2007年12月,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二期盛大开业,其二期与一期(2002年开业)对接后,鼎好电子商城总经营面积达到10万多平方米,一举成为中关村乃至全国最大的单体电子卖场,同时国美科贸店也于2008年初开业。目前,中关村IT卖场的面积已经达到32万平方米,大于44个足球场,新的IT卖场不断涌入,无疑给已经竞争激烈的中关村电子市场带来冲击。随着中关村交通难题的解决,在众多商业模式的共同塑造下,如今的中关村已经逐步摆脱“电子卖场”的单一形象,构建出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系。(未完待续)

击更多洪涛的文章 文章录入:黄丽丽    责任编辑:黄丽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中国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启示
  • 商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 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
  • 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 浅析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 扩大内需与我国流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相关分析
  •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 分工理论视角下商业集聚与零售业态多样性研
  • 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 中国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中流砥柱
  • 零售商品牌资产管理:结构、模式与路径分析
  • 普通文章第五代便利店体系呼之欲出
    普通文章中日超市通道费盈利模式发展差异研究
    普通文章餐饮服务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讨
    普通文章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文章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普通文章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普通文章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
    普通文章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
    推荐文章“黄金十年”结束 家电大卖场战略转型
    推荐文章身负扩内需重任 流通业发展迎来黄金契机
    推荐文章[图文]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万倒闭 加盟模
    推荐文章西安供货商自述:超市坐地敛财变商霸
    推荐文章李宁深陷高层出走与高库存梦魇
    推荐文章快递业乱象调查:员工联手勾结 手机电脑
    推荐文章三大佬间的游戏:国美商城、当当密谋结
    推荐文章真功夫内斗再升级 蔡达标被指侵占公司3

    超市购物,要多留个

    全国百货单店销售排

    百货上市公司今年怎

    传星晨急便拖欠2000

    物流行业霸王条款被

    旅游业迎大发展 并购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