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理论研究 >> 市场秩序与体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零售业比拼亟须回到竞争力“原点”         ★★★
零售业比拼亟须回到竞争力“原点”
副标题:
作者:颜菊阳 智文学 来源:2007年08月24日 中国商报 人气: 时间:2007-8-27 11:26:42 进入论坛


    在经历了一轮轮以“规模求效益”的“圈地圈钱战”之后,中国本土零售业开始回到“每平方米、每分钟”竞争力比拼的“原点”。

    8月18日到20日,在深圳召开的“2007中国零售商大会”论坛上,无论是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零售业界权威专家、学者还是企业界人士,在纵论中国零售业的宏观走势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个观点,零售业竞争应走出求“量”的误区,做“质”的文章,零售业要保持长期有序发展亟须在竞争效益上下功夫。

    增速明显的背后

    中国零售业的高速增长现象,显然不仅限于众多国际企业聚集的中国大城市,全国的零售行业都在为之兴奋。出席“2007中国零售商大会”的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首先用一组增速明显的数据为大会奠定强势基调。

    零售业增速如潮。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创1997年以来最高增长率。人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元,比上年提高1.8元。

    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提高。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36.5%,剔除价格变动后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2.6%,高于GDP增长速度1.9个百分点。零售业在全国新增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继续领先。

    黄海指出,零售业发展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金融、日用品销售增幅保持在20%至30%之间,汽车、珠宝等消费增长尤其加快。零售企业效益普遍改善,2006年中国连锁百强总销售规模比上年增长25%。各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领域20多个零售业态,包括百货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共同发展,百货业走出低迷,区域型单店模式向全国型百货连锁模式发展。城乡结合发展快速,由于国家重视三农,推动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相差1.7个百分点,差幅比上年缩小。连锁经营扩大到整个零售业态。

    可观的繁荣背后,却也有一些潜伏的隐忧。黄海指出,在零售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同时凸现。

    首先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于投资和出口增长。黄海指出,2005、2006年我国进出口额分别增长23.2%和23.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和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只为12.9%和13.7%。黄海分析,重复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及损失浪费,出口快速增长形成的贸易顺差,都是这种需求增长结构导致的结果。

    流通领域信用缺失现象依然严重。大量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实现销售牟利,零售企业任意占压资金、拖欠货款、做假账及促销中的价格欺诈、购物返券等至今未获解决。

    流通环节多和流通成本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物流费用高的问题。此外,零售业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问题日益凸显,高管人员跳槽现象频出。

    黄海尤其提出,目前国内零售企业仍处于在拼规模和销售额绝对量指标的增长,而很多相对指标往往被忽视了。“国内零售企业应增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把企业做强,才能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黄海表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零售业政策的出发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庶平同样表示:“我们应更关注零售业质的提高,只有高质量的增长,才是可以持续的科学的发展。”

    大不等于强

    中国的零售企业“做大”情结素来很重,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对此的关注也由来已久。但事实却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则所言,目前国内每年的企业排名诸如零售业百强、连锁百强等榜单,无不是以店铺规模数、销售额作为主要衡量的标准。

    “要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评价标准,而非简单的数量和规模。”刚刚获得“2006-2007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殊荣的宋则指出,中国零售企业还处于拼规模、拼销售额这种绝对量指标的增长上,而利润率、人均销售额、单位面积销售额以及各种配送率这些相对指标往往被忽视,企业的“强”并未能体现出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张经则用一些让人尴尬的数字指出:大不等于强,而强是零售企业尤其是中小零售企业更要努力的方向。

    “堪称国内百货连锁扩张模范的王府井百货公司,其12年的总营业额却只相当于沃尔玛的1%。中国4000多家中级以上旅行社一年7000多亿人民币的旅游经营额,不及纽约曼哈顿岛上10间国际旅行社之和。”张经直言,人们常常耳熟能详的“做大做强”对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存在误导。

    张经认为,单纯主张做大做强是中国零售企业的出路,容易使中国零售企业特别是中小零售企业走向一个盲目拼规模、盲目拼资本的境地。“在零售商业中,有形市场在市场的支持下跑马圈地,造成空市场和闲置市场逐年增加。而对于无形市场的理解更是浅尝辄止。有的人认为零售商市场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标志和前提,造成包括大卖场在内的网点数量已经远远与我国目前社会的消费能力相脱节。”

    而外资正是看好了国内市场的这一点迅速抢滩零售市场。由于国内有形市场建设的无序,以及外国零售商市场对中国市场的挤压,怪现象因此出现。据统计,家乐福网点数量仅占全球的7%,利润额却是全球的25%。

    “现在本土零售企业的平均净利润是1%至2%,是外资企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一半。或许部分区域市场的企业还能独善其身,但是与外资有过贴身肉搏的企业都深感到自身‘虚弱’。”按照德利多富的价值链分析方法,零售业的价值链有两条:一是基础价值链,由采购、仓储、配送、零售等组成;另一条是辅助价值链,由财务、人力资源、办公、后勤等组成。而企业的成本也由价值链上的相应环节产生。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本土和外资综合性大卖场的研究,德利多富发现,外资超市的坪效(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即单位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是3万元/每平方米,本土企业是1.3万/每平方米。外资超市的单店营业额是本土企业的2倍多。还有外资的损耗率、人力成本是本土企业的一半,而库存天数外资是30天,本土企业是45天。因以信息化助推中国零售企业门店效益提升的拓荒者角色而荣获“2006-2007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称号的德利多富中国区零售系统部总经理杨德宏指出,这些都说明本土企业的营运效率比较低。此外,本土企业在供应链的成本管理上也触目惊心。

    百川道咨询首席顾问戴春华认为,经过十年发展,中国零售业一直苦苦追求竞争力,走过了很多弯路,如“圈地运动”,盲目引进风险投资的“圈钱运动”等。但事实证明,在食品为主的购物广场及超市并未产生可持久对抗外资商业的区域品牌和全国品牌。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刘登义,其在谈到当前中国零售业现状时指出,“目前,中国许多零售企业在经营上都上了规模,但其效益却没出来。”刘登义认为,由于国内零售企业在打造品牌的意识方面还较欠缺,随着国际零售品牌的大举进入,一些中国的传统零售品牌将逐渐被淘汰。

    疏解“药方”

    在剖析背后原因之外,专家、学者还从不同角度、层面给国内零售企业隐现的危机开出了“药方”。

    宋则从经济全局的角度提出了新时期零售企业竞争力全新的评价标准——竞争力系数:即看企业业绩在对应业绩中的份额,与该企业的资源占用在对应资源占用中的份额之比。他认为,如果采用“竞争力系数”这种新评价体系,零售企业的思维就可以从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式经济增长转变,企业将更清楚其努力方向,以走出绝对量主导的原有计划经济的体系。

    “无论大企业、小企业还是一个行业,无论你是全民所有制还是民营企业,拿利润来说,不是看你利润增长多少、销售增长多少,而是看你是不是比上年的比重上升了。这才是过硬的指标,才有可比性。这样大小企业可以放在一个标准下对比。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企业大而弱,有的企业则小而强。”

    宋则提出应该以一种新的财富观来理解流通业,那种以尽量少投入得到最多产出的思维来分析流通业是不够的,即使是少投入大产出,还要考虑产出在每一个时间是否处于最有效的状况,要看产出有多少是处于发挥作用的状态。而流通业要做的最根本的就是减少没有发挥作用的产品在全社会所占的比重。

    宋则认为,零售业要注重长期战略和中近期目标的紧密结合。“目前,深层次、高层次的竞争阶段还没有在中国普遍出现,还没有围绕服务展开竞争。”在这方面,宋则提出零售企业要把远的战略上的问题和眼前的事脚踏实地的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的流程创新和细节创新,实施“顾客优先”计划,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利润率”。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唐韶娟更是为零售企业详尽阐述了如何进行内部管理流程的打造,其提出了优质流程的三个标志: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

    张经则从政府主管部门应营造有利于中小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入手,呼吁政府应该建立中小企业的保护墙,保护中小企业家做稳做长,政府同时应转变行政职能,给市场更多主导机制。而对于零售企业自身,张经的观点是,“国内本土零售企业更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要在综合竞争力上特别是要对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自己的服务态度、服务精神和服务价值上下功夫。”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则指出,中国的零售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获得成功,最缺乏的既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而是是否能抓住零售业的行业本质。“找到竞争力的‘原点’,构建别人无法模仿的战略能力,才能创造出长期竞争优势。”

    杨德宏还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国内零售企业应完善现有基础的管理体系,提升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方面给零售企业给出良策。

    “依赖标准化制度与流程是连锁最本质的核心。”戴春华指出,下一步中国零售业最应该“圈管理”、“圈人才”。刘登义认为,中国零售商除了不断完善企业经营外,还更应该注重打造出自己的零售品牌来,这样才更具有市场议价能力,有较高的利润回报率,零售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才更长久。

    专注本土优势

    纵深来看,正如中国零售业被大家所看好同时又争议不断的事实,200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零售企业直面的同样是增长空间与挑战同存的问题。

    黄海表示,随着WTO后过渡期的基本结束,中国零售业将加快与国际接轨。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责任也将更加重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流通产业的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并积极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应对外资零售业的挑战,国内零售业整合趋势进一步加强,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呈常态化;专业型零售店强劲快速发展;主要流通企业的规模继续扩大,将出现若干家初具规模的大型零售集团;农村消费和农村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零售业的节能与降耗工作进一步加快;食品价格上涨趋势将继续存在。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零售业走过的十年历程中,一批零售企业尤其是“小而强”的区域零售企业在摸索中已然找到一些解决方法,其中专注发展本地优势成为诸多零售企业集中凸显的趋势。

    正如CTR市场研究公司在全国15个重点城市针对10000个家庭消费的调研显示的那样,在三个竞争激烈的特大城市里,家乐福、沃尔玛等并不占绝对优势,这在上海尤为显著。以超市为例,顺天府、首航国力、兴安百货、宏成超市、胜佳超市和信和超市、永辉超市、嘉荣超市等特大城市中的成长性超市企业,以贴近社区、价格优势和气氛亲切创造出有竞争力的购物频次。

    事实上,对于零售业而言,在本地市场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比在全国市场具有优势更能带来经济利益。此届以零售商身份荣膺2006-2007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的众多零售企业领军人物,就是将“小而强,区域为王”的零售竞争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典范。

    从全国来看,江苏苏果、武汉中百、石家庄北人集团、北京翠微大厦、廊坊明珠商业、内蒙古民族集团、哈尔滨中央红、上海东方商厦等在市场份额上并不占优,但从顾客忠诚度及利润率来看,它们在区域市场却拥有绝对不可撼动的优势,这无疑是目前零售竞争的一种策略。

    资料显示,苏果占据南京超市业态60%以上的市场份额,区域品牌第一;中百连锁超市网点数量、销售规模、经济效益连续7年雄踞湖北商业龙头地位;北人集团是河北消费者口碑最佳的商业集团;翠微大厦以利润年增长32.92%的增幅及奥运服务标准为北京十大商业品牌之首;上海东方商厦始终在外资百货微利竞争中稳创高利润营收。
 

分享到:
击更多颜菊阳 智文学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构建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长效机制
  • 进出口价格双轨制何时能终结
  • 利商利民 流通减负很明显
  • “家电下乡”将落幕行业面临洗牌
  • 电商与实体店上演“龙虎斗”
  • 成本上升 零售业应探寻增长新引擎
  • 零售业冷对预付卡新规
  • 流通服务业发展机遇良好前景可期
  • 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零售业有望否极泰来
  • 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 零售商“做地主”模式显露风险预警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基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普通文章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基于竞争优势的百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趋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