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产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研究         
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研究
副标题:
作者:吕成栋/钱燕云 来源:《物流技术》2010年6上期 人气: 时间:2011-4-21 17:13:31 进入论坛

【内容提要】 分析了大规模定制(MC)模式下的供应链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并针对CODP前后对供应链协同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四种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

    1 引言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制造企业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其对客户需求的满足能力,大批量生产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规模定制(Nass Customization, MC)作为一种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又具备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优势的21世纪新生产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市场全球化和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供应链企业以协同机制为前提,以协同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积极寻求与上下游企业在采购、生产、分销计划的协同,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在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开创“多赢”的局面。本文将对不同客户订单分离点的大规模定制供应链协同模式进行研究

    2 大规模定制和客户订单分离点

    2.1 大规模定制

    1970年Alvin Toffier[1]首先提出了大批量定制的基本设想,预示美国将开展极其多样化产品的生产。1987年Stan Davis[2]初次界定了大批量定制这一术语,认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工业机器人、柔性工厂、传真机和速递业务等新技术使大批量定制成为可能。1989年Kotler[2]对大批量市场、分割市场、细分市场和个性化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大批量市场环境已不复存在,细分市场已进入到大批量定制时代。1993年Pine等[3-4]定义并系统阐述了这一概念,指出大批量定制是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提供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模式。实际上,大规模定制是一种“通过柔性过程和快速响应的组织结构,使用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标准的大量生产系统来低成本地提供多样化的定制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方式。根据Halal等[5,6]对新兴技术发展的预测,大批量定制被列为2000-2030年间的85项重要新兴技术之一,也被列为2000-2010年间的十项首要新兴技术之一。预计2010年前后,大批量定制将得到普及。到2011年,30%的轿车、电器等产品将实现大批量定制[5]。

    2.2 客户订单分离点

    我国学者祁国宁、顾新建等[7]根据MC概念首先提出客户订单分离点(Customer Order Discoupling Point, CODP)。客户订单分离点或称客户订单解耦点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由基于预测的库存生产转向响应客户需求的定制生产的转换点,也指供应链下游真实需求的切入点,即市场拉动与供应推动相结合的点。作为一个分界点,CODP使得基于计划的供应链部分与直接面向客户订单的供应链部分分隔。在CODP之前与之后的生产方式不同,对应的供应链结构也不同,因而也要求不同的供应链协同模式。CODP的作用是直接将满足客户订单的部分供应链同基于平滑计划的部分供应链分开,或者说,使在供应链协同中有关客户需求的确定性下所作的决策同不确定性下所作的决策分离[8]。

    3 基于MC的供应链模式

    大规模生产的供应链是推动型供应链,其追求的目标在于如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定制生产的供应链是拉动型供应链,其追求的目标在于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以及为顾客提供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基于MC的供应链则是以需求拉动为主、推拉相结合的供应链,其追求的目标在于快速而又低成本地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在基于MC的供应链中,CODP之前的供应链为生产推动型的,而CODP之后的供应链为订单拉动型。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程度的客户个性化要求,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各不相同,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也不同。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等组成。根据CODP在供应链中的不同位置,基于MC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如图1所示。

    (1)按库存生产(Nake To Stock, MTS):是指企业完全按市场预测生产产品,客户从产品所提供的众多选项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一种。在这种定制方式中,CODP在产品的销售商处,这表明销售商即能满足这类顾客定制的要求,在接受客户的订单之后,通过销售商直接可以向客户提供需要的产品。由于这类客户的定制程度最低,所以供应链能够快速甚至即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2)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 ATO):是指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后,通过对现有的标准化零部件和模块进行组合装配,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在这种定制方式中,CODP在产品的总装阶段,这表明这类客户的订单定制化的要求是装配件,供应链的客户响应时间相应延长,成本相应提高。

    (3)按订单制造(Make-To-Order, MTO):是指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后,在已有的零部件、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设计、制造和装配,最终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在这种定制方式中,CODP在产品的制造阶段,这表明这类客户的订单定制化的要求高,供应链的客户响应时间变得更长,成本变得更高。

    (4)按订单设计(Engineer-To-Order, ETO):是指企业完全按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设计,是一种订单拉动型供应链模式,这表明这类客户的订单定制化的要求最高,供应链的客户响应时间最长,成本最高。在这种定制模式中,CODP在产品的研发阶段,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供应及产品的生产、运输都由客户订单驱动。

     
    图1 基于MC的供应链运作模式

    在基于MC的供应链中,CODP的定位对供应链的协同非常关键。其中,CODP的定位越向下游靠近,生产效率就越高,因而价格(成本)通常是主要的竞争优势。反之,CODP的定位越向上游移动,企业就越要具备较高程度的柔性,以满足客户特定的要求。

    4 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

    基于MC的供应链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可以划分为研发设计、制造、总装和配送等环节。CODP在各个环节出现的先后决定了MC程度的不同,也造成了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差异。针对MTS、ATO、MTO、ETO四大类不同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有四种不同的供应链协同模式。

    4.1 基于MC的MTS供应链协同模式

    基于MC的MTS供应链的CODP定位在产品的销售商处,客户的定制生产只发生在分销阶段,而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只体现在产品的外部包装等多样性上。这样,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和配送阶段仍采用规模生产方式,从而保证了采购、制造的均衡和高效。在产品分销阶段,则根据客户订单对产品定制化的要求,对标准产品和规格产品进行简单定制操作。

     
    图2 基于MC的MTS供应链协同模式

    为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该模式的供应链协同关键是基于需求预测的协同生产计划。为此,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制造商必须对市场需求做深入调研,对客户信息及各品种产品的销售历史数据做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生产商与销售商、供应商共同制定产品的组合生产计划(供应链协同模式见图2),为客户提供规格齐全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此模式常采用库存延迟策略即集中库存、延迟配送,降低了由于配送的盲目性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又保留着大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将客户有个性化需求的部分工序适当地移至终端环节,如分销环节。为此,需再造生产流程,甚至再造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在整个供应链中,生产商只有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按照客户的要求将其需求的产品通过企业自身的配送系统或者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到客户手中;同时必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供应商管理,优化自身的生产过程,有效、快速响应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生产商一般会采用有效客户响应(ECR)和快速响应供应链(QR)策略,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快速满足顾客的需求。家电行业是基于MC的MIS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典型例子,通过和具有专业经验的供应商长期信任合作,共同努力,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确保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优,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响应速度。

    4.2 基于MC的ATO供应链协同模式

    基于MC的ATO供应链是将预测生产的库存零部件装配成客户需要的定制产品,装配和销售活动是由客户订货驱动的供应链,是按照对客户订单产品的柔性分析结果,将CODP推移到生产商的个性化总装阶段,使产品的制造过程模块化、标准化,并对订单生成的标准零部件进行模块化装配,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这种情况下CODP从生产准备阶段被延迟推移到个性化总装阶段,目的是使产品组件、零部件尽量标准化、模块化,使装配过程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操作流程,以减少供应链成本和加快客户响应速度。基于MC的ATO供应链协同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MC的ATO供应链协同模式

    采用基于MC的ATO供应链协同模式,低成本的战略优势取决于产品组件的标准化、模块化,这是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前提,而利用个性化总装这个环节实现范围经济,即标准组件的多样化配置产出定制化的多种产品。因此,基于MC的ATO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关键在于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此模式常采用生产延迟策略,一方面使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必须模块化、标准化,满足了最终装配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它使最终装配过程延迟到接到顾客订单以后进行,满足了顾客个性化的需要。但是,基于MC的ATO供应链中,生产商必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供应商管理,优化自身的生产装配过程,以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生产商一般会采用有效客户响应(ECR)、快速响应供应链(QR)和e-供应链,通过互联网和销售信息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对市场作出快速响应。戴尔(DELL)公司是基于MC的ATO供应链协同模式的最典型的例子,其高效运作的供应链使它在全球IT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市而上。生产延迟涉及戴尔交付产品的全过程,因此,是戴尔实现即时个性化定制的核心策略。

    4.3 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

    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即CODP从定制零部件的制造环节介入,生产商在接到客户订单后,通过产品柔性分析,把订单产品分解成模块化的通用零部件和定制零部件,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将通用零部件组装成通用部件,制造定制零件并组装成定制部件,最后将定制部件和通用部件进行总装。必要时还要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对定制零部件进行变型设计。在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中,采购、零部件制造、装配和销售是由客户订货驱动的。客户需求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与制造阶段,由此制造从单方面的产品导向转向客户的参与,使得市场个性化需求因素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就得以直接及时地体现。由于涉及定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及通用零部件的制造,所以基于MC的MTO供应链需要供应商的参与和协作,甚至参与部分定制零部件的设计,由此对供应链协同技术的要求更高。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

    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应用需要众多的技术予以支持,模块化的设计或制造对基于MC的MTO供应链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基于MC的MTO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柔性设计和柔性制造,变型设计及其下游的活动都是由客户驱动的。但是,随着MC程度的加深,产品定制化的复杂性也在加大,同时引发供应链成本的增加,客户响应周期相应的延长,但是产品个性化定制程度也在加深。从供应链驱动方式来看,在CODP之前,通用零部件按市场预测生产,原材料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可以由生产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生产商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达到供应链成本在CODP前最优;在CODP之后,定制零部件按客户定制生产,整个变型设计、生产装配过程以及配送方式都将根据客户订单驱动。在基于MC的MTO供应链中,生产商必须快速响应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CODP之后生产商一般会联合采用快速响应供应链(QR)和e-供应链,通过互联网和销售信息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对市场作出快速响应。此模式常采用采购延迟策略,适合于产品不确定程度高的供应链,特别适用于那些价格昂贵而又容易损坏的原材料或零配件,比如生产高端电子设备的供应链。

    4.4 基于MC的ETO供应链协同模式

    在基于MC的ETO的供应链中,为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了定制,由产品柔性分析结果,产品零部件的定制过程从原材料采购或产品研发阶段就必须开始,包括对新产品所使用的新技术的开发和原材料的选择等。这种情况下CODP推移到产品研发节点,按照新产品所用新技术的要求,制造商从供应商处采购定制的原材料,然后进入按订单设计和制造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基于MC的ETO供应链协同模式中,包括研发在内的设计及其下游环节都是由客户订单驱动的,同时供应商全面参与供应链的运作,包括参与产品研发。该供应链协同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使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在最早阶段就得以表达,产品的定制化更贴近顾客真实需求;另一方面,这种顾客参与设计的供应链协同模式一般需要较MTS、ATO、MTO更复杂的系统支持。基于MC的ETO供应链协同模式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MO的ETO供应链协同模式

    基于MC的ETO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关键在于产品研发,此模式常采用设计延迟策略即并行工程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由客户和供应商参与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将零部件的设计安排在延迟到接受客户订单之后,如造船的供应链。因此,基于MC的ETO供应链协同模式对供应链上企业的管理和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对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技术和基础设施要求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商关注更多的是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而非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因此,很多公司会采用e-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使得厂商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最终用户的需求信息,以较低的制造成本,将产品的递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从而向客户提供其定制设计的产品。

    从供应链协同的角度来看,CODP沿供应链向下的右移会导致产品多样化、定制化的降低,甚至无法再满足当今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化;CODP沿供应链向上的左移则导致生产批量的减少,成本的增大,甚至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将CODP尽可能向供应链的下游移动,以减少由于客户订单中的特殊需求而在设计、制造、装配及销售等环节中增加的各种费用和时间。牛鞭效应提醒我们,无论采用何种供应链协同模式,正确有效地获得客户需求信息是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实施中关键的第一步。因此,在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实际应用中采用何种模式,企业往往要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得出的产品可定制化程度和标准零部件生产的批量进行综合考虑。

    5 结束语

    由于CODP的定位不同,基于MC的供应链的协同模式可分为基于MC的MTS、ATO、MTO、ETO四种。随着CODP沿供应链向前推移,虽然能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但供应链成本不断提高,客户响应周期也在不断延长。然而,以上四种模式供应链的协同都是建立在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并要求所有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共同预测和生产的协同计划。这样,才能既降低供应链成本,又能提高客户需求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产品、企业乃至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基于MC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Svensson C, Barfod A. Limits and Opportunities in Mass Customization for "Build to Order" SMES[J]. Computer in Industry, 2002, 49(1).
    [2]Kotler P.From Mass Marketing to Mass Customization[J]. Planning Review,2000,17(5):10-13.
    [3]Pine B J, Victor B, Boynton A C. Making Mass Customization Work[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 71(5):108-119.
    [4]Pine B J. Mass Customization: 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5]Halal W E, Kull M D, Leffmann A. Emerging Technologies What's Ahead for 2001-2030[J]. The Futurist, 1997, 31(6):20-28.
    [6]Halal W E.The Top 10 Emerging Technologies[J]. The Futurist, 2006, 34(4):29-38.
    [7]祁国宁,顾新建,李仁旺.大批量定制及其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6).
    [8]Hookstra S, Romme J. Integrated Logistics Structures: Developing Customer Oriented Goods Flow[M].McGraw-Hil, London, 2002.^
 


 

击更多吕成栋/钱燕云的文章 文章录入:紫冰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 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 三方困局期待快递代收模式创新
  •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策略研究
  • 新时期我国物流贸易对策研究
  • 社会化物流与自建物流 孰强孰弱?
  • 快递业整顿 淘宝或成重灾区
  • 基于价值链重构的物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实
  • 物流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分
  • 圆通快递空运被禁 货运布局受重创
  • 我国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 基于风险的供应链弹性设计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普通文章试论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普通文章中国酒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普通文章连锁经营业态选择及其竞争策略探讨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