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王先庆专栏正文
王先庆谈香港大屿山开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溢出效应(南方都市报)
香港大屿山明日愿景 打通粤港澳三地商贸经脉
来源:2018年10月15日 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8-10-16 点击数:


    说起香港离岛大屿山,很多人或许稍感陌生。其实,声名远扬的香港机场、迪斯尼乐园就坐落其间。虽然这两大著名项目给大屿山带来超旺人流,但却和大屿山难以发生长远的经济关系。

    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主题为“坚定前行,燃点希望”的2018年施政报告。增加土地供应是整份施政报告的重点,其中,又以“明日大屿”愿景最受关注,并被认为是整份报告的亮点所在。

    很多人关注此事时,看到的或许都是“填海”“解决土地供应”这样的关键词。但如果放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宏大视野来看,大屿山的战略意义可谓是“非凡”。用梁振英和林郑月娥这前后两任特首的话来说,大屿山将是香港通往世界各地和大珠三角地区的“双门户”。如果香港启动“明日大屿”这个计划,释放的不仅仅是土地供应量,它还将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脉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两届政府均看重的“大屿山计划”

    林郑月娥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明日大屿愿景”的第一步,就是“释放土地潜力,增加土地供应,建立近零碳排放的宜居城市”。

    如在本年初为港铁小蚝湾车厂用地启动法定规划程序,中长期可提供不少于14000个住宅单位。研究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建造合共约1700公顷的多个人工岛。透过填海所得的土地储备,可规划用作兴建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争取首阶段的填海工程于2025年展开,预计首阶段的住宅单位可在2032年入伙。

    愿景计划还提出,政府将邀请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就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盖发展项目提交发展方案,把大屿山发展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世界的“机场城市”,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商业中心地位。

    而填海所得的中部水域人工岛,则将会是继中区及九龙东后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这个人工岛将通过新的运输系统,连接中上环和大屿山本岛,既可与港岛传统商业中心区相辅相成,亦可与先进的“机场城市”发挥协同效应。初步估计这个人工岛可提供约340000个就业职位。

    此外,还将挖掘大屿山休闲和娱乐的发展潜力,提供多元化休闲体验,以及推动健康生活模式。
    愿景计划还特别指出,将发展欣澳为休闲和娱乐枢纽,举办超大型活动和国际或本地竞赛盛事吸引游客。欣澳将与迪斯尼乐园度假区扩展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林郑月娥关于明日大屿山的愿景计划,与梁振英时代的“可持续大屿蓝图”可谓是一脉相承。
    早在2016年1月6日,梁振英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2016年施政报告时说,“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已向其呈交工作报告,建议大屿山北岸发展为一条经济及房屋走廊,人口主要在东涌和小蚝湾。
    而产业发展方面,包括商业、旅游及康乐,则分布在机场、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东涌东及欣澳填海区。东北部分则为休闲及娱乐用途。

    同年7月,在秉持2004年制定的《大屿山发展概念计划》及2007年修订概念计划中的规划愿景———平衡发展与保育的基础上,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可持续大屿蓝图》,以平衡发展和保育为原则,让大屿山走上“北发展、南保育”的未来路向。

    在这份蓝图中,北大屿山和东大屿都将聚焦房屋及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舒适宜居的智慧型、绿化和低碳社区,同时推动香港整体经济发展;而东北大屿山会发展为休闲、娱乐和旅游枢纽,提供多姿多彩的游乐设施;大屿山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面,则将加强作保育、文化及生态旅游的角色。

    据当时港府相关官员介绍,发展大屿山,将提供用作房屋、商业、零售、酒店、康乐及旅游、高增值物流和仓储等用途的土地,同时提供发展机会,使香港的空间发展布局更为均衡。综合各项大型发展项目,整个大屿山有潜力为70万至100万人口提供居所。

 

    大屿山因何成就“双门户”地位?

    为何两届特首如此看重这个离岛呢?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介绍“明日大屿”计划,首先强调的是大屿山的战略地位。她说:“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香港国际机场坐落于此,是我们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门。待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与其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交通将更为便捷,大屿山会成为通往世界和连接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双门户’”。

    这个“双门户”的地位的阐述,与梁振英时代的战略视角同样保持着一致。而两任行政长官都同样敏锐地洞察到了“港珠澳大桥+香港国际机场”的双核驱动力。

    打开电子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形似“雷龙”(恐龙的一种)但头尾更为粗大的大屿山,位于香港西南面,是香港最大的岛屿,面积达147平方公里,约相等于两个香港岛。

    从谷歌地图上还可看到,大屿山绿绿的一大片,开发强度相当之低。过去,它因为远离香港市区交通不便,后来随着香港国际机场、青马大桥等相继落成,大屿山与香港市区才实现了连接。

    从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更大视野来看,大屿山是一个与珠三角西部相邻的离岛。港珠澳大桥的海中大桥起点正位于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成Y字形,一端连珠海,一端接澳门。特区政府认为,占地130公顷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正是香港和珠三角西部之间的门户。

    据南都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未来大屿山有两条比较重要的通道,除了前面说的港珠澳大桥外,另一条就是从大屿山向北,从赤鱲角一条海底隧道直接通往屯门的连接路。这条路目前已经在建,预计2021年通车。届时,这条连接路经过屯门高速公路直通到深圳湾大桥,最后与广深沿江高速连在一起。

    这条线路的意义在于,它将打通大屿山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部轴线,一直通往深圳、东莞,再到广州,而且经过的地方基本都是未来大湾区重点发展区域,如深圳的大空港新区、会展中心,宝安中心区、前海、南山、后海,东莞虎门等。

    而目前在中央支持下正在建设中的机场三跑道系统,则将加强大屿山成为国际交通枢纽的角色,进一步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

    如此可想见,正好位于港珠澳横向、纵向轴线的交汇位置的大屿山的战略地位,将通过香港迪斯尼乐园、港珠澳大桥、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东涌新市镇扩展和北大屿山新市镇的开发、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筹重大项目,令其从香港西陲终点,一跃成为香港通往世界各地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双门户”。

    发展大屿山冀可打通粤港澳商贸脉络

    认定大屿山“双门户”的战略地位,就意味着大屿山的命运,是“早已被注定的未来”。它肯定不会像天水围那样,打造成纯住宅区,以“悲情”闻名。它不仅要有人口的流入,更要有优势产业的注入。

    基于此,大屿山的历史使命,就是要面向泛珠三角、面向世界,发展“桥头经济”,让香港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在地理上和功能上的连接与融合,从而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拉,并推动融资、商贸易、物流、专业服务、创新及科技、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梁振英提出重点发展大屿山时,他寄望香港能把握内地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香港和珠三角的协同效应,利用好即将落成的港珠澳大桥,打通粤港澳的商贸脉络,支持粤港澳贸易自由化。

    而林郑月娥则志在把大屿山发展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世界的“机场城市”,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商业中心地位。

    这样的雄心,对于珠海来说,无疑是最直接的利好。因为茫茫珠江口的阻隔,珠海一直只能依赖澳门,很难像深圳那样借力香港。而澳门不仅产业结构单一,而且经济体量太小,其2017年的G D P为4042亿澳门元,折合人民币约3143亿元,仅为深圳(22438.39亿元)的1/7,实在无法带着珠海(2564.73亿元)一起飞。

    以前珠海到香港主要依靠水路,坐船耗时70分钟。如今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香港大屿山机场去珠海拱北只需要半个小时。如果加上“明日大屿山愿景”计划启动的话,未来的珠海可谓是前景可期。它不仅会成为一个新的交通中心,而且还会被香港带入世界贸易圈,从而成为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

    商人的嗅觉永远是最灵敏的。网上一则9999元转让港珠澳大桥三地车牌的广告,相当煽情,对形势的分析亦相当透彻:

    港珠澳大桥的横空出世,让珠江三角洲的三角“底边”,形成了闭环式的直接联系,使得横琴本身拥有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原来从珠海通过陆路到香港,要将近3小时;而大桥建成后,通过港珠澳大桥到香港大屿山国际机场,只需半小时。

    港珠澳大桥将是一条产业对接之桥,推进建设以横琴为核心的“大桥经济区”;它将是一条创新走廊,有利于打造“珠港澳1小时创新创业生态圈”;它也是一条人心相通之桥,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广告的标题是这样煽动人心的:“你已错过皇岗口岸牌,现在再也不要错过‘港珠澳’车牌了”、“挣一副好牌两岸三地无往不到”。

    日本商人也在赶来“挣一副好牌”的路上。据新加坡《联合早报》驻港记者发表文章称,很多日本食品公司都磨刀霍霍,计划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进军大湾区。

    日本朋友举例说,香港是日本最大的食品出口地区,而日本和广东省来往的航班不算多,日本空运到广东的食材很难保证新鲜。一旦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日本食品就可以先空运到香港,然后取陆路经港珠澳大桥送往珠海及附近的城市

    借道大屿山,走向珠三角甚至泛珠三角的商界大潮,不就在这些商人们的忙碌中慢慢形成和涌现吗?
    商界在行动了,香港也开始在为西进计划的再次启动而努力了,珠三角做好对接的准备了吗?

 

    “明日大屿愿景”计划亮点

    1
    发展“机场城市”及第三个核心商业区

    政府将邀请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就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盖发展项目提交发展方案。连同机场三跑系统、位于南货运区的高增值物流中心、航天城发展项目、以及刚获机管局收购私人权益的亚洲博览馆及其第二期发展,大屿山将会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世界的“机场城市”,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商业中心地位。
    填海所得的中部水域人工岛,将会是继中区及九龙东后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中部水域人工岛将极具地理优势,由新的运输系统连接中上环和大屿山本岛,既可与港岛传统商业中心区相辅相成,亦可与先进的“机场城市”发挥协同效应,为传统和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初步估计中部水域人工岛可提供约340000个就业职位。

    2
    从逾10万人口增到至少70万

    2016年的香港大屿山,约有11万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东涌新市镇,其余人口则散居在愉景湾、梅窝、大澳和南大屿各村落。
    《明日大屿愿景》希望通过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所得的土地储备,规划兴建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争取首阶段的填海工程于2025年展开,预计首阶段的住宅单位可在2032年入伙。
    此外,正计划在交椅洲和喜灵洲人工岛发展近零碳排放的先导区。会以东涌新市镇扩展区作为首个试点,推行智慧、环保及对环境气候具抗御力的城市概念。

    3
    运输基建先行
    巩固“双门户”优势

    《明日大屿愿景》的其中一脉发展主轴是运输基建先行。林郑月娥称,会研究兴建一条新的主要运输走廊,以道路和铁路连接屯门沿海地带、北大屿山、中部水域人工岛和港岛北的传统商业中心,并会推展一条与北大屿山公路并行的高速公路和扩建龙门路。

    专家视角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

    香港越强越好 才能有“溢出效应”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认为,大屿山发展计划,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有利于整合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的竞争力。从整体战略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上升到国家战略,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站在全球视角,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这三大知名湾区对标,整合内部优势,与世界一流湾区竞争。香港是全球知名的自由贸易区,商业和贸易是它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不仅要放大,还要进一步拓展,最后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融合在一起,把区域内的全球自由贸易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这也是最主要也是最应该做的工作。

    二是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大湾区的商业生态链。对内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商贸发展水平不均衡,最高的是香港。如果香港能进一步拓展发展舞台或平台,提高保税中转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与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却能让区域生态更丰富,可以与诸如新加坡、长三角、杭州湾这样的国家或地区竞争。

    王先庆认为,大屿山是香港的新窗口,它更容易连通珠江西岸,尤其是珠海、澳门以及南沙,从而将这一片区建成连通大湾区主要片区的高地,形成新的经济脉络框架,增加发展新动能,提升整体格局。从大湾区的意义上,香港就是龙头,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窗口导向和龙头带动作用。现在大湾区建设还只是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具体到如何促进,还得靠机制体制创新和一系列的变革发展。王先庆最后强调:(香港)越强越好!就怕它不作为。生态圈旺盛丰富了,才能有“溢出效应”。

 

 

作者:黄海珊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 王先庆:十九大及两会精神对
    热门资讯
    王先庆等:广州中大布匹市场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开启新征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