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江苏正文
扬州:商圈大扩容 谁将成为“第二中心”?
来源:2011年11月07日 扬州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7 点击数:


 引进多家精致餐饮入驻,升级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推出四楼“时尚地带”概念性购物区域……今年6月份,耗资近1亿元的时代广场四、五楼休闲区域投入运行,运行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10个月的销售额较去年总体提升了50%,个别业态已经翻番。”

  近几年,扬州各种大型购物娱乐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中心文昌商圈、西区京华城商圈继续发展,西南区力宝广场异军突起,东区明发广场、西南区绿地商业生活广场即将问世……如此多的商圈究竟是否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谁又将成功上位城市副商业中心?  

  ■火了!

  新商圈扩容 来一家火一家

  商圈增多带来竞争,但购物中心还是来一家火一家,新增商圈不示弱,力宝广场总裁助理乔爱民告诉记者,“今年国庆期间,力宝广场每天销售额都达到1500万左右,今年我们目前已经达到了4亿的销售额。”

  “居民收入增加无疑是新商圈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熊登榜说。根据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发布《扬州市上半年经济形势报告》统计显示,上半年扬州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6元,增长12.5%;农民现金收入6527元,增长18.3%。“居民的消费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才让城市周边新增商圈也有了许多顾客。”熊教授表示,城市扩容,人口增加,让消费者的数量急剧上升,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农民向市民转变,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激增,这些都是拉动商业发展的人口。”

  ■冷了!

  老商圈固守 建一个“衰”一个?

  相比时代广场、金鹰国际的红火,和其毗邻的文昌百汇则非常冷清。记者走访时发现,经过几年发展,其地上商铺仍有不少闲置,不少地下商铺也陷入转租、招租的尴尬境地。另一条老街望月路步行街如今也惨淡经营。熊登榜表示,“望月路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步行街陷入‘有价无市’的境地后,‘服饰一条街’的初衷被打破,进入的店铺类型杂乱起来,也使其定位混乱。相较之下,1912以酒吧、会所、餐饮为主的打造就值得借鉴。”

  商场的发展有无市场,还与市民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时代广场和金鹰国际为人熟知,消费者更倾向于去熟悉的商家购买商品。”熊登榜表示,文昌商圈的商业场所非常密集,文昌百汇发展不起来,是理所当然的结局。“这是商业竞争的时代,不懂得商业规律,只有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除此之外,停车位的开放和周边路段小摊的占道经营,也会是商圈发展的阻碍。时代广场运行负责人说,“交通压力已经是文昌商圈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交通的便利程度也会左右商家进驻商业中心时的选择,星语雅集餐饮公司董事长周骏表示,“在选择时我们会查看市场区域的配套,教场商圈为单行道,文昌百汇机动车无法进入,这些势必对经营会产生影响。”

  ■热了!

  城市副商业中心前景被看好

  明发广场和绿地生活广场很快也会进入市民的休闲生活,扬州的购物中心究竟嫌不嫌多?

  “购物中心多,但是没有形成价格竞争,品牌差不多,折扣也差不多,不论在哪里购物,感觉都是一样的。”市民丁小姐的观点代表了消费者的普遍看法。“每逢过节或者店庆,所有的商圈都会集体进行打折促销,但事实上最后得到获益的还是商家,对老百姓来说,打折往往意味着疯狂购买,失去理性消费的能力。”

  市民黄先生也表示,“扬州现在的情况就是花大价钱,买一般的货。作为消费者,我希望商品应该更加多元化,同时加快商品的更新速度,不同的商圈给我更多的选择。” 网友Phoenix表示,“扬州的市中心商业太集中了,应当多打造一些城市副商业中心,也可以分散客流,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建议

  商圈多了更要注意经营特色

  “尽管扬州还在不断地增加各大型购物中心,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如果找准合适的定位,商圈之间并不会存在恶性的竞争。”时代、力宝、京华城三位负责人对此态度一致。

  京华城运营负责人表示,“特色项目是商圈今后打造的重点,京华城的定位是‘娱乐带动零售’,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做许多活动,比如明星见面会、热带雨林、极地动物、恐龙展等展览,这些都是带有一家三口亲子性质的体验活动。”力宝广场总裁助理乔爱民接受采访时说,“事实上,商圈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有机补充。如果文昌商圈更侧重购物,那么力宝广场就更侧重生活和娱乐。”

  目前,西区京华城、西南区绿地娱乐生活广场都致力于打造除文昌阁以外的“副商业中心”、“第二中心”,对此,熊登榜表示,“既然商家有效益就代表市场有需要,继续扩增商圈未尝不可。未来的扬州,每个片区都应该有一个商业圈,而不是去争夺一个‘副商业中心’的名号。想要立足,每个商圈要有自己的定位,瞄准适合的消费群体,为市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这才是商圈在竞争中立足的根本。”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