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香港正文
论珠三角的落后?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05-9-10 点击数:

区域定位呢?一直还没有调整到位。不知道港府是没闹明白呢,还是下不了
这个决心。

  香港还应是亚洲之都,只不过要落实在中国经济火车头这个角色上;香港还
应是中国经济中心(金融、物流、贸易中心),但只不过不是唯一了,是两个或
者将来是三个(另外两个一是上海,一是京津联合体)之一,所以香港这个中国
经济中心角色还要再落一部,落实到华南经济中心这个角色上,而在近期,则至
少要当好珠三角龙头城市这个角色,如果连这个都当不好,如何去做华南的经济
中心?

  而现在香港就是当不好这个珠三角的龙头。原因之一是不屑于当或不忙于当。
香港人的虚荣心使得他们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段来老老实实地做珠三角的经济龙
头,而同时,由于中国大陆加入WTO ,整个中国都充满了机会,这些发财机会吸
引得喜欢找快钱的香港人热衷于到全国各地去长袖善舞,尤其是到北京和上海这
些地方去找快钱,而不愿脚踏实地地深深耕耘珠三角及华南地区。殊不知,香港
人这样除了培养竞争对手外,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因为华北或华东将来不会是香
港的主要腹地。所以当笔者一看到香港- 北京的联席会议,或一看到香港人在上
海的活跃身姿,就感到好笑。

  原因之二是,哪怕是当珠三角的龙头,也不好当,因为一国两制,香港和大
陆是两个关税区,所以法律及政治上的麻烦事比较多,因而阻碍了香港在珠三角
发挥作用;也因为香港人没有高度树立港珠一体化的概念,甚至有时还把珠三角
当作竞争对手,还把深圳当成自己的敌人;也因为广东省对珠港经济一体化的决
心不够,因为广东省还有私心,希望培植广州成为珠三角的龙头,而香港只被看
作一个经济发展的借力而已。

  原因之三是,香港人一直没有整明白,哪怕是CEPA之后,哪怕是成立中港自
由贸易区,香港也很难单独地领导珠三角,没别的,一国两制,限制还是有的,
而香港最好的办法是与深圳一起发挥作用,因为深圳与珠三角是一制,就省了很
多麻烦。说白了,珠三角的龙头城市是深港联合体,香港必须把深圳看作是自己
的连体城市,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也越来越会是这样。

  这正是深港两地的明白人所说的深港“同城”概念。

  如果香港的领导人也是明白人的话,他就该明白香港的区域定位应该遵循这
样的路线图:通过深港一体化来领导珠三角,通过领导珠三角来辐射整个华南地
区,通过成为华南的龙头而成为中国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通过成为中国的三大
经济中心之一而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交合部位,而成为亚洲之都。

  香港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她就会发现深港合璧领导珠三角这个豪华舰
队所能激发出来的能量,她就会发现自己的美好未来,而眼下的愁云将渐渐散去。

  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个路线图的话,还有什么理由对香港的未来失去信心呢?
如果香港人自己不失去信心,哪怕大家都来唱衰香港,又怎样能唱得衰呢?

  如果说“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制高点是唱衰珠三角的龙头城市香港的话,
那么此一运动的最主要着力点就是唱衰深圳了,在国内来说,在这几年里,人们
最容易找到的就是唱衰深圳的依据,因而唱衰深圳几乎成了媒体的一种时尚。

  这几年里,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总能在深圳找到“妖魔化珠三角”的着
力点?为什么人们如此看淡深圳,而完全不顾深圳经济其实是中国最健康的一个
城市经济体这个事实?

  在歌颂上海的同时,人们是如此习惯成自然地来批评深圳,似乎深圳成了美
丽上海的一个陪衬,就象有些漂亮的女孩子上街,总爱拉一个不漂亮的女伴来衬
托自己一样。然而深圳有那么丑陋吗?

  深圳前市委书记张高丽和前市长于幼军都曾真心地对媒体宣称,深圳经济结
构是国内城市中最好的,然而他们的这些声音被“上海崇拜”的浪潮给淹没了,
许多人以为这是地方领导人的地方偏爱症,因而斯言不足为信。可是没有人认真
地去想一想,虽然深圳有很多问题,但就现实来说,这句话可能是真的。

  我愿意列出如下的一些论据。

  其一,尽管不再有八十年代每年增长三到四成那样的狂飙突进,但是迄今为
止,深圳经济一直保持了不低于13% 的增长率,而且这个增长速度显而易见并
不是靠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拉动的。在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靠财政和国债投资
拉动这个大背景下,在上海靠起吊机经济维系繁荣局面的对比下,深圳经济增长
的这个质量委实难能可贵。

  连续五年来,由于国内需求不足,而民间投资又被计划经济的残渣掣肘着得
不到发挥,中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最重要举措就是靠财政和国债投资来刺
激经济成长,这样的投资规模累计已超过万亿之多(其中仅1998- 2001
年四年就增发国债达5100亿之多!),这也是中国经济五年来确保不低于7
% 增长率的重要保证,但是我们要问一下,这样巨量的国家投资有多少投在了深
圳?可以肯定的说,不多,或者近于没有。

  上海这十年时间,大兴土木,从1992年到2002年,累计基建投资达
3100亿元之多,其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有多少?准确的数定我们无法获得,但
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大部分列入国家重点工程的城市基建项目,中央财政基本都
有配套资金,据透露的情况,仅仅世博会会址建设,中央财政就要拿出30亿美
元之多!人们说上海经济这些年是“起吊机经济”,不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深圳呢?了解情况的人们都知道,最近几年来,深圳经济的主要指标一
直都高速增长,唯独投资陷入低增长的怪圈,尤其是基建投资规模一直偏小。这
是深圳的弱项,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深圳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并非是靠基础设
施投资来拉动的!

  其二,虽然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严重的缺陷,但是自1995年以来的
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很见成效!在1995、1996年“特区特不特”的争论
中,深圳感到危机四伏,决心从传统加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短短五六年时
间,这一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到2002年,深圳高达4000亿的工业总产值
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42% 的比重!这一比例数字是全国最高的。
说白了,深圳这几年经济能够维持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是其中最
大的拉动力。

  许多人说珠三角产业升级缓慢,但仅就深圳来说,短短五六年就有这样的成
绩,哪里能跟“缓慢”两个字沾上边呢?

  其三,在深圳的经济结构中,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这三方面基本上是
均衡的局面,这在全国的主要城市中是很不多见的。

  深圳的国资体系最近几年出了大量的问题。尽管如此,深圳的国资企业仍在
深圳经济结构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为深圳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深圳民营资本的表现那就更不用说了。举凡全中国所有的城市,有哪个象深
圳这样培育出了这样一个优秀民营企业的群体?各个产业在国内领风骚的著名民
企业,相信老亨那里有最全的名单。

  在吸引外资方面,深圳虽然总量上比不上上海,一鸣惊人方面比不上苏州,
但也一直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前四位,近几年每年吸引的外资都在数十亿美
元。并且除了港资占大头外,其它外资比例相对均衡,台资、日资、欧美资金、
东南亚资金,都有大量的投资。

  别的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大谈特谈,但是仅上面所列举的这三方面,就足以证
明,深圳经济的现状来说,其结构及增长质量都可谓是全国最好的之一。笔者要
问了,为什么那些人非要把深圳每年不低于13% 的增长率(上海仅为10% 多
一点)说成是“深圳慢了”,要把这个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说成是
“深圳不行了”,要把这样一个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拚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年轻城市说成是“深圳没前途”呢?

  检点这几年对深圳的质疑或失望或批评,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深圳“后特区时代”不靠优惠政策继续高速发展的疑虑。

  其二,由于中央大力扶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深圳经济发动机之一
的深圳金融业遇到极大困难,并且看不到深圳跟上海竞争金融中心地位的希望。

  其三,对深圳地方政府日趋保守退缩的严重不满。

  其四,深圳软硬投资环境有日趋恶化的危险。

  其五,对香港未来失去信心而导致的对深圳未来失去信心。

  其它也许还有多种多样的质疑,但笔者细细想来,主要也就是这些大的方面
吧。前四个方面都牵涉到一个“失落感”的问题,原来很好,现在不那么好了,
让人失望,第五个方面则是被株连的,罪不在深圳。下边笔者就这五个方面一一
论述。

  首先,笔者希望那些对深圳靠优惠政策发家十分反感的人理性和平静地看待
深圳的优惠政策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中,高度集权的中央政
府掌握了最主要的经济资源,举凡全国大多数城市,倘若中央不给政策,谁能发
展起来?无论是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所谓的中国改革开放,也就是一个
政策不断改革、中央集权不断放松的过程,整个中国这20年的经济发展,也不
过是一个政策和制度变迁驱动的经济增长。深圳作为其中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靠
政策发家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就拿最不靠政策发家的温州来说,难道不也享
受到了中国经济政策放宽的好处?如果中央不容忍它的民营经济发展,有十个温
州也早给掐死了!

  同样的靠中央政府开小灶,深圳与北京、上海又有所不同。中央政府给深圳
开的小灶是:给你政策,而不是直接投资。许多人说,中央各大部委、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深圳!这跟全国资源支援上海有什么不同?我说,
是的,有很大不同!中央各大部委、全国各省投向深圳的资金,是逐利而来的,
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它们中的大多数也得到了利润回报,中央政府没有强制他
们非来不可,也没有强制他们只往里扔钱而不能得到回报,基本没有无偿划拨!
然而上海在计划经济年代对全国各省是一种剥削行为,压低煤炭、石油、铁矿石、
农产品等第一产业产品的价格,来确保上海工业进行积累,同这种剪刀差掠夺去
的财富相比,上海向中央上缴而后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中西部资源省区的补偿
是远远不够的!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开发浦东后,中央财政砸向上
海的钱数以百亿计,这些钱是以中央财政无偿送给上海地方的,虽说获得的是国
有资产的积累回报,但积累也是在上海的盘子里。北京也是这样,由于首都的缘
故,从建国后到现在,中央财政输送给北京市的钱每年至少数十亿,这还不包括
各大部委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钱不求回报地花在了北京的基本建设上,还不包括
为了亚运会而强迫全国人民捐献的钱!这样的雨露,深圳沾到了多少?

  还有人说,财政投入,与税收优惠的效果不是一样的吗?这话没错,但毕竟
还是不完全一样,税收优惠的前提是,你得先培育出这么多税源,然后才能享受
到低税率的好处。话又说回来,连这点好处都不给,你靠什么搞特区啊?靠什么
平白无故地中国就多了一个第二大工业城市?靠什么现在中央财政每年从深圳得
到两三百亿的国税回报?

  接下来,我们得看到,所谓的特区优惠政策普惠化,并不是从1995- 1
996年胡鞍钢挑起“特区特不特”大争论时才开始的,事实上,从1992年
邓公南巡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发区的热潮,大部分地方的变相优惠政策,就
已让深圳的特区政策相形见绌,而深圳的大部分优势产业,其实却是从90年代
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1993- 1996年不担心深圳的发展前途问题,反
而要到2001- 2003年才开始担心起来呢?只不过是这几年人们经营城市
的意识增强之后,从那些所谓的区域经济学家或奢谈区域经济的媒体那里得到的
片面印象罢了。事实上,深圳人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在解决特区不特之后的
发展问题了,现在仍在探索之中,但是相信深圳人会找到一条美好出路的。还有
一点奇怪的是,同样是区域经济学者的结论,在2001- 2003年国内数个
机构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深圳的竞争力都在全国三甲之列,中国社科院
的的排行榜上,更把深圳的潜在竞争力排到了第一位,为什么人们还是那样地担
心深圳的发展前途问题呢?为什么人们非要担心呢?

  也许我们得从前列的第二、三、四个问题中找原因了。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深圳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的输血起
了很大作用。

  深圳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发展起了一个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其
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相对较为健全的金融体系,在它的最好状态时期,甚
至有直追上海之势,并且对上海这个全国近十几年来一直扶持的金融中心构成了
威胁。

  在这个金融体系中,大部分机构的发展壮大并非得益于优惠政策或中央的照
顾,而是主要得益于深圳相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全国最好的银行招商银
行,全国最好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全国资产质量最好的信托公司之一深国投、
一直在全国很具影响力的证券公司君安证券(后被迫由国泰证券兼并)、南方证
券,无不是大胆创新、在市场经济中打拚的结果。深交所是在广州不愿做的情况
下深圳做起来的,而且在与上交所的竞争中,深交所的创新举措远较上交所为多,
其自由竞争力比上交所高,也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一个著名的事例是,在199
7年之前,在IPO 市场的竞争中,深交所大获全胜,大部分公司都愿意到深交所
上市,而不是上交所,局面严重地失去了平衡,上交所只好求助于中央决策层,
证监会强行出台规定管制竞争,要求公司IPO 采取“上交所上一家,然后深交所
上一家”的轮流措辞,才算保住了两个市场的均衡。

  但是1999年之后,中央金融政策的两次大调整沉重打击了深圳的金融业。
一次是人民银行大区行体制的建立,一次是深交所停发新股而创业板难产夭折。

  大区行体制意在消除地方政府对银行体系出于地方利益目的的控制,用意很
好,不过到2003年为止的实效看,大区行体制事实上是失败了。然而这个体
制在1999年的确立,却在珠三角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一是人行深圳分
行失去了原体制下的特殊地位,沦为广州大区分行辖下的一个中心支行,而上海
却是全国最重要的大区分行,深圳分行的创新权力被有效地扼杀,由于中央要大
力扶持上海建成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都交给上海来做,
深圳金融业活力的源泉——创新——就干涸了。在深圳与上海的竞争中,深圳与
上海竞争的可能性被大大地降低了。其二是,华南大区分行出于行政序列的考量
设在广州而不是设在深圳,起到了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均分金融资源的效果,加大
了珠三角内耗的可能性和整合的难度。

  2001年深交所停发新股的前提是深圳要开创业板,目的是形成“上交所
为主板、深圳为创业板”的格局,然而不负责任的中央政府在创业板迟迟不开的
同时,却不准许深圳重发新股——假如上交所与深交所的命运调个个儿,笔者相
信中央政府绝对不会这样一托再托不能解决的。这对深圳的负现影响媒体已有较
多叙述,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一个观点笔者需要强调一下,有人说,深交所
被停发新股固然是中央“计划经济”思维抑制竞争培养垄断的受害者,但是当初
深交所得以发展起来,却同样是这一思维的受益者啊,当时全国各大城市包括天
津、武汉、北京、重庆等等纷纷搞出自己的证券交易市场,中央强令关闭了其它
几家,只保留了上海和深圳两家,不能说你受害时你就叫屈、受益时就不吭声吧。

  笔者要强调的是,深圳绝对不是害怕市场竞争的城市,如果让深圳在全国六
七个交易所竞争和在两个交易所竞争之间选择的话,深圳绝对不会害怕选择六七
个交易所竞争的!事实上,中国本应该选择群雄并起、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路
径的,可惜的是中国政府没有选择这样的路线。如果走了那条路,笔者绝对相信,
深圳同样可以在那场乱战中胜出的!

  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五年中,因应中国加入WTO 的变局,中央
最高决策层一直在“鼓励竞争”和“加强中央主导”两种思维中摇摆和争论,但
是在操作中占上风的似乎是“加强政府干预”的一派,至少在区域竞争这一块是
这样,至少在牵涉到上海时是这样。但是笔者要提出的问题是:会一直这样下去
吗?

  笔者相信,这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全部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中,中庸
和平衡是永恒的,而作为中国已确定的市场经济走向的原则,鼓励竞争是必然的
趋势。这两者决定了,“上海造神运动”不会长期化,同时也决定了,深圳金融
业遇到的这些困难是暂时的。

  但是即使深交所恢复发行新股,或者是创业板以一种变形的方式开出,深圳
就可以恢复和上海竞争中国金融中心的雄心呢?答案是,不可能,也没必要。

  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耽误了这几年,深圳的竞争力已经严重受损,要
恢复元气就得一段时间,而这几年时间上海已占据了有利的制高点,取得了主动
权,一旦确立领先优势,要想逆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必要的原因是,在珠
三角已有一个金融中心香港的前提下,深圳没有必要以独立的身份再搞一个全国
金融中心,最终深圳的金融业将和香港进行整合,形成合理的分工,二者共同成
为中国的两大或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此外,即便不谈到与香港的分工,深圳也没
必要再纠缠于和上海的名份之争,因为和北京、上海的酷爱名分不同的是,深圳
和广州都是那种喜爱捞取实利的城市

  事实上,自2001年之后,深圳市政府已调整了自己对金融产业的定位,
一是定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不是全国性金融中心,二是定位为产业金融中心,
而不是上海或香港那种综合性的金融中心。所谓产业金融中心,强调了金融为产
业服务的功能而不是投机牟利的功能。应该说,这个定位是务实的而且是恰当的,
并且是相当程度上可以实现的。深圳争取使深交所成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平台的
努力,很有可能得到中央的许可,深交所这一定位正是产业金融优先目标的体现,
并且也为将来香港与深圳金融业合理分工打下了基础。

  从分析可以看出,深圳金融业的困难并没有大到整个行业要玩完的局面,然
而国人的思维却总要走极端,要么大牛,要么完蛋,深圳不能象上海那样大牛,
那么深圳就会玩完。于是在近两年来,对深圳金融业的悲观情绪弥漫在全国,并
成为人们唱衰深圳的一个主要依据。

  2002年底2003年初,两个传言更加重了人们对深圳金融业前景的看
淡,这就是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要将总部搬迁到上海的说法。

  笔者刚好跟这两家机构都有密切的联系,洞悉这两个说法的来龙去脉,所以
一直对这两个传言不以为然,然而传言经过媒体的传播,尤其是在网络上的传播
(这中间“我为伊狂”那篇《深圳,你将被谁抛弃?》起到相当大的推波助澜的
作用),在社会上造成了对深圳极大的负面影响,却是笔者始料未及的。

  这两个传言的背景,分别是平安保险和招商银行分别在上海拿到了一块地,
决定在浦东建设自己的办公大楼,同时招商银行将新成立的信用卡业务的大本营
放在了上海。联想到平安保险的寿险管理本部、投资管理中心这两个重要部门的
前敌指挥部事实上是放在了上海,联想到同时期国内许多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上
海集中的趋势,媒体们于是就发出了“打问号的断言”。虽然两家机构的发言人
都掷地有声地否认了这个可能性,但是联想到整个中国的政府和市场体系都没有
说真话的习惯,人们便只愿意相信两家机构只是为了深圳市政府的面子而采取的
权宜之计。

  平安保险的寿险前敌指挥部放在上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事实上,平安分管
寿险的副总裁徐建军的办公室一直是在平安上海分公司;保险资金的运用主要集
中在购买国债、部分投资于证券市场打新股这两块,而中国的国债交易中心在上
海,深交所停发新股,公司IPO 只能在上交所进行,那么平安的投管中心设在上
海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作为中国主要的金融中心和最大的金融客户市场,招商银
行上海分行一直是除深圳管理部之外最重要的分行,招商银行对上海重视又有什
么奇怪的呢?

  但是对上海重视就一定要把总部搬过去吗?只要总部设在深圳并没有影响到
这两家机构在全国的发展,那么两家就完全没有必要搬迁总部——对一个大机构
来说,“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不说整个指挥系统要重新设置,单是这些总
部数百上千的管理人员,其中许多人的家和社会关系就在这个城市,全都迁居异
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么总部设在深圳影响到它们的发展了吗?从过去
的事实看,不但没有阻碍,反而是它们成功的一大要素,从将来的发展看,信息
化时代的到来已经使得总部设在哪里并不是特别重要,雀巢的总部仍在一个小镇
上,戴尔的中国总部设在中国的厦门,宝洁的中国总部设在广州,都没有影响它
们在市场上的纵横驰骋。更何况,深圳的软硬环境比上海并差不到哪里去!

  比较接近真实的背景是什么呢?事实上,这是两个企业借势牟利的纵横手段
而已。

  平安利用了上海地方政府热切盼望金融机构往上海集中的心理,在向上海市
政府要地的报告上模模糊糊地暗示了这种可能性,于是平安顺利地拿到了两块地
而不是一块地,据说平安卖掉了其中的一块,所得的钱就足以在另一块地上建起
一幢摩天大楼。招商银行一见这招有效果,于是如法炮制,并且时间仅仅和平安
间隔了一个月。相信上海市政府也会满足它的要求的,毕竟如前文所说过的,招
商银行是全国最好的本土商业银行,平安保险是全国最好的本土保险公司,作为
中国金融中心的大上海,居然培养不出这样两家机构,面子上很过不去,培养不
出来,那就想法挖过来吧,如果这两家机构的总部不在上海,也很让中国金融中
心觉得缺了点啥似地。

  与此同时,两家机构也借机将了深圳市政府一军,表达它们对深圳地方政府
越来越无能、保守的不满。那么如何把这种纵横手段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呢?媒体。
而中国的媒体却正好是“上海造神运动”和“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急先锋,那
可真是一拍即合。事实上,两家机构圆满地达到了它们的两个目标。案例可谓经
典。

  对这两个传言,我不批评招行和平安,而是要称赞它们,但对媒体却不以为
然。老实说,深圳所有的优势企业都如法炮制那就更好,让深圳市政府切实地感
受到巨大压力,才有可能逼使它进行改革以自保。但是媒体缺乏实证精神、不加
分析地胡乱炒作,却正是当前媒体浮夸作风的生动体现,作为业内人士的笔者实
在是感到悲哀。

  深圳的金融业真的无药可救了吗?笔者绝不敢苛同,事实上,正如因特虎的
一位网友所说,事情在2003年的下半年正在出现转机,其一是深交所恢复发
股的传言,其二是在中国银监会设置的序列里,深圳银监局获得和广州银监局平
等的地位,同为正厅级。这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事情正在回到平衡。至于深圳
金融业和香港整合的前景,笔者将会在珠三角整合的那一部分详细论述。

  笔者在前面所说的“深圳所有的优势企业都如法炮制才好”,其实正是笔者
对深圳地方政府日趋保守和低效率的痛惜之言。事实上,这正是大部分深圳人和
关心深圳的人士对深圳感到失望和担心的一个主要原因。

  深圳人自豪于自己的城市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城市,是改革的急先锋和创新之
城,然而近五六年以来,深圳的地方政府却正在急剧丧失这些优良品格。人们用
“深圳的内地化”来概括这一现象,可谓是准确之极。

  笔者与许多老深圳讨论此一问题时,许多人都以极其激动的心情回忆起梁湘
时代和李灏时代。不少人哀叹说,那正是深圳的黄金时代,那正是两位伟大的市
长。

  许多人将深圳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低下、政府干部精神状态的保守萎靡归因
于这一代干部创业之后的守成心态,笔者不敢苛同。诚然表象是这样:“不求有
功、但求无过”,“贪图享受、自甘堕落”,“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
办”,“好大喜功、浮夸成风,说的多、做的少”,“回避矛盾,漠视百姓疾苦”,
“既得利益者拚命保住自己的利益”,但根子是什么呢?根子是深圳不敢大胆地
进行政府改革,根子是深圳多了急功近利寻求晋升通道的平庸政客,少了为中国
改革探寻出路、为深圳杀出一条血路的政治家。

  老实说,深圳的公务员队伍相比较于全国来说,仍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开放
意识相对较强的,但是深圳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已跟不上深圳发展的需要,而频
繁调换的深圳地方首脑正在使深圳坐失历史机遇。

  这种状态无法纠正了吗?某种程度上,在中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深圳只能
听天由命,撞大运看看自己能不能盼来一位务实的、锐意进取的、有战略眼光和
勇气胆识的领导人。新来的市长李鸿忠据说是一位务实的、锐意进取的官员,但
他同时是一位有战略眼光和勇气胆识的领导人吗?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他能不
能大力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真正为深圳打造一个符合WTO 要求的地方政府,
同时大力推进与香港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深圳在未来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谋
得一个有利的战略地位。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我们对深圳的抱怨客观上起到了为唱衰深圳
添油加醋的效果,同时也起到了向政府施加压力促其改进的作用,但是我们如何
把握这个平衡呢?我自己的选择是:不多说。这也正是自《深圳,你是来到还是
离去》之后,关于深圳的是非笔者不再过多评论的原因所在。

  众口烁金。保罗。克鲁格曼《预期消褪的年代》一书中说,经济增长很多时
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
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
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对发展
最为关键的正是市民的信心。大家都抱怨,这种失望和抱怨就互想感染,对这个
城市的信心就渐渐消磨,最后这个城市就真的没有前途了。对深圳人来说,现在
最需要的就是信心。激发人们信心的一般会是重大的利好,而从最近的种种迹象
来看,深圳的重大利好正在向我们走来——其中一个迹象就是因特虎特供信息里
边所提到的:国务院的调研小组来调查深圳的发展问题。如果情况属实,就证明
了笔者一直以来的一个论断:对于这个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第四重要的经济中
心,任何一位最高决策者都不会长期坐视它的发展瓶颈不理的。

  同样的命题也适用于香港。笔者一直的一个论调就是,大部分看淡深圳的人,
更主要是因为看淡香港,因为对香港没有信心了,所以对深圳的信心也高不到哪
里去。深圳和香港这样一个连体城市,命运实在是福祸与共,毕竟深圳这座城市
之所以能诞生,全是因为香港那座城市的缘故。虽然深圳经过这十多年的建设,
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物流体系,有了自己特色、不大依赖香港而发展
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因而在国内甚至有了放单飞的资格,但是香港的兴衰,毕
竟还是要严重地影响到深圳的兴衰啊。

  事实上,笔者前边的论断同样适用于香港,对于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大都市、
20年来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和贸易中心,中国的最
高决策层同样不能长期坐视它的发展瓶颈不理的。

  对于珠三角(笔者本文里的珠三角都是大珠三角概念,即广东省划定的珠江
三角洲经济区范畴加上香港和澳门)来说,香港是它的龙头城市,深圳是它最耀
眼的明星城市,所以当怀疑香港和深圳的情绪漫延开来时,怀疑珠三角前景的气
氛也就形成了。

  正是在近两年,进行珠三角和长三角比较研究成为了一门显学,而许多研究
的结论竟然大都断定珠三角正在失掉(和长三角竞争的)竞争力。大家根据一些
现象就匆忙得出了结论,却没有去认真推敲逻辑关系的各个环节。其结果往往是
:似是而非。

  看淡珠三角的理由,除了对香港和深圳前途的看淡外,还常有如下具普遍性
的几个原因:其一,区域协调的关键是确立城市布局的格局,说白了就是确立一
个城市的龙头地位。可是谁是珠三角的龙头城市还存在着争论。如果说香港是的
话,那么由于存在着“一国两制”的因素,香港无法简便有力地和珠三角进行沟
通,发挥它的领导作用;其二,由于龙头城市不能确定,权力秩序不能确定,珠
三角的区域协调存在严重困难,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各个城市
之间的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化,与相互紧密协作、各有分工的长三角相比,就缺乏
团队作战的优势;其三,由于缺少区域协调,加上一些关键资源的缺乏,珠三角
的产业升级步伐放慢,产业竞争优势下降。

  这些说法成立吗?猛一看似乎是成立的,但是许多环节都经不起推敲。此外,
有些问题珠三角存在,但长三角同样存在,并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三角的问
题就比珠三角轻一些,这样的话,如何能推论出珠三角不如长三角的说法?下边
笔者将详解一番。

  第一个问题,关于龙头之争,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但并非不能解决。

  首先,国内民间在渲染珠三角龙头之争的复杂性时,往往说香港、广州、深
圳三个城市都互不服气,想当龙头。我想这是误解了深圳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
市”定位,事实上,在广东,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何止广州、深圳两家!珠
海、佛山、东莞都被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实这定位不过是为了促进各地的
城市化水平而已,并非是要强调某个城市的领导地位。深圳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
市定位,其着力点更多地是放在全国的重要性及影响力这一块,而不是领导地位,
否则前深圳市长于幼军也不会老是强调“经济中心城市不一定只有一个,一个地
区可以有多个”这个论调了。

  也就是说,深圳并不是珠三角龙头的其中一个竞争者,真正想跟香港争当老
大的,其实不过是广州一个城市而已。弄清了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对确定谁
是珠三角龙头十分重要。如果深圳并不去跟香港广州争龙头,而是强调和香港的
城市一体化的话,那么广州原来仅有的一些潜在老大资格就会弱化很多,香港的
龙头地位就会更为巩固了。

  其次,广州之所以以为自己可以充当珠三角的龙头城市,是因为它总是囿于
小珠三角的理念,而非大珠三角思维,同时还有香港权杖不方便及于珠三角之故。

  广州总是强调,它是珠三角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
交通中心……事实上,这些强调都是些眼界限于小珠三角的陈词滥调。政治中心
系指它的广东省省会的地位,这一点对谁是经济龙头影响不大,老是强调没有意
义,假如深圳直辖的话,立即就可击碎它的这一呓语。

  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的工商业发达程度,还是营商环境的便利程度,还
是指商业零售业的发达程度?工商业发达程度,广州显然无法跟香港相比,营商
环境更不要说了。商业零售业?除开香港不说,广州商业零售业的地位这几年连
深圳都不如了!以2002年为例,全省零售业十强中,深圳占了六个,而且第
一、第二、第三都是深圳的零售商!深圳的大型连锁超市在广州和珠三角大肆开
店,而广州原来所恃的两三家大型国营零售企业日渐式微……

  教育中心,这一块由于历史原因,确实广东省的高校大都集中在广州,其中
小学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但是把香港也算进来的话,广州还是不是珠三角的教
育中心,也许就要另当别论了。

  文化中心,是指文化设施的多少,还是指粤文化大本营这一概念?广州人一
般强调的是后者。这里边也值得推敲,不错广州确实是粤文化的大本营,换一个
词“粤文化的老巢”也可以,但是是老巢就肯定是中心吗?而且,香港却是粤文
化和西洋文明接轨的结晶!它代表了一种方向。香港文化对粤文化甚至中国文化
的影响力这二十年来大家有目共睹,不必多言。

  交通中心,广州以前是,但是以后不一定就是。而且广州人这几年老是偷换
概念,把“交通中心”偷换成“物流中心”的概念。以前是,是指由于计划经济
的影响,广州成为华南地区的公路、铁路、航运的枢纽。其实算上香港的话,广
州早就不再是华南的空运、水运枢纽了,铁路这一块,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公路
这一块,广州人利用了省会优势,在这几年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中,将自己置于中
心和枢纽位置,而香港和深圳又忽视了和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联结,让广州占了
先机。

  迄今为止,香港与珠三角的陆路交通仍是瓶颈,和西岸的交通由于珠港澳大
桥不能上马而断链,东岸的交通,在深港口岸过境的通畅性上问题多多,行动迟
缓——深港西部通道的低速进展就是明证,而深圳和东莞、惠州、粤东地区的联
结也由于深圳城郊结合部的瓶颈而打了折扣。这是香港和深圳地方政府需要尽快
解决的事情。

  其实广州珠三角龙头城市的定位只是广州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无论是学术界
还是民间还是中央政府,都很清楚香港才是珠三角的经济龙头,是金字塔的最顶
端,而广州、深圳都是第二层级的中心城市。只要香港与珠三角的沟通便利性问
题得到解决,珠三角龙头城市之争也就不复存在。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厉无畏说珠
三角整合最大难题是,香港不象上海那样便利地发挥作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
解决,笔者将会在后边的珠三角整合路径部分中论证此事。

  第二个问题,珠三角的区域协调,笔者一向对所谓长三角协调得好而珠三角
协调得不好这一说法不以为然。区域之间协调的最大障碍就是行政力,因为份属
不同的行政区域,所以就有了各个城市的地方利益,达不成妥协,就会各自为政。
而纵看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严重的地方利益优先思想,省与省之间、同
一个省的市与市之间、同一个市的区与区、区与县之间、同一个区县的镇与镇之
间、同一个镇的村与村之间,矛盾普遍存在。其中一个规律是,越是行政级别往
上,因为级别更高、权力更大、支配资源的能力越强,也就更难以协调。因此,
珠三角仅仅是一个省内的不同城市,都如此地难以协调了,我不相信长三角的三
个省市之间就能那样的琴瑟和谐。

  之所以在媒体上大家看到的表象,好象是长三角之间主动协调分工合作,原
因可能有三:一,中央特别抬高上海的地位,要求江浙主动配合,有中央的干预,
事情好办得多,而且由于中央给上海的好处多多、油水多多,主动讨好上海可以
分沾些油水;二,三省市之间的龌龊由于较少报道,矛盾被掩盖了;三,长三角
各个城市之间,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不没有到可以和上海一争短长的地步,或者
其产业升级还没有到和上海产生激烈矛盾的地步,所以还没有到爆发点。

  三个原因里边,笔者相信第二点的分量很重。轰轰烈烈的“上海造神运动”
掩盖了长三角之间的矛盾。尽管这样,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不协调音符还是屡屡
显露出来:比如上海舍弃宁波北仑港而非要另建洋山港的问题,比如苏州、昆山
和上海在IC产业引进台资时的杀得眼红,比如上海在郊县建小特区引起的江浙两
省的不满,比如央行上海大区分行与南京大区分行之间的分割与矛盾。其实长三
角的不协调绝对不比珠三角少。

  即便是大家常说的珠三角的不协调例子里边,也有一些值得推敲。产业结构
的同构化,笔者在前文里已说过了,不一定就是坏事情,这里就不多说。基础设
施的重复建设方面,恐怕就有些小九九。

  港口方面,确实有些问题。香港与深圳的港口之间有竞争的因素,珠海高栏
港有点闲置,东莞虎门港建得有点多余,南沙港如果限定在为广州市自己服务的
话还没问题,如果想成为珠三角的枢纽港,那就会引发世界大战了。但是仔细想
一想,只有南沙港和虎门港建得有点理由不充分,其它大都还是有理由的。深圳
港不应看作是香港港口的竞争对手,而应看作是港深港口群的一部分,在这一点
上我想只有李嘉诚先生是个明白人。珠海高栏港有点超前,但是长远来说,珠三
角的西部地区需要这样一个大中型的港口,来作为香港- 深圳主枢纽港的补充。
惠州港的定位已越来越朝向石油等散杂货码头的方向发展。南沙港若欲成为珠三
角的主枢纽港,它就会发现自己将面临香港- 深圳的强有力竞争,而它的目标基
本不可能实现。至于虎门港,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小补充,只要香港- 深圳与珠三
角之间的陆运环境改善了,虎门港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市场会调
节珠三角港口群之间的各自定位。

  机场方面,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现在看来,只有珠海
机场是闲置的。深圳机场建设的时候,招致许多批评的声音,认为有了香港和广
州机场,深圳没有必要建。有没有必要建市场说了算,事实上,由于深圳商务活
动的高度发达和旅游业的发展,仅仅深圳一个城市的客流量就足可满足深圳机场
的客源,事实上深圳机场的客源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深圳本地市场,东莞、惠州、
珠海只有小部分旅客选择深圳机场,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深圳机场用短短的三
四年时间就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港。在深圳机场迅速成长的同时,香港和广州却
先后斥巨资建设自己的新机场以满足客流需要,就表明深圳机场并没有影响到香
港和广州机场的高速发展。至于珠海机场,珠海市本身已为它的决策失误承担了
痛苦的后果,在此就不再多说,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与其说珠海机场
是重复建设,不如说澳门机场是重复建设,因为澳门机场比珠海机场稍后立项,
而且珠海方面提出了和澳门合建机场的建议,但被葡澳方面拒绝。

  事实上,长三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复建设,其嫌疑应比珠三角大得多,港
口方面,除上海港外,宁波北仑港也定位为区域枢纽大港,而长江下游从南京到
南通,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建自己的港口。机场方面,长三角地区仅上海就有两
个国际机场,加上杭州和南京两个国际机场,宁波、无锡、常州等也分别有自己
的机场,机场数量并不比珠三角少。

  因此,以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来证明珠三角的协调性不如长三角的论调可以休
矣。

  第三个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够合理和产业升级的遇到瓶颈。这种论调也似是
而非。

  整个珠三角“轻重重轻”的格局已经或即将得到很大改善。由于投资40多
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大项目上马,珠三角石化工业的份量明显加重,这将极大地改
善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汽车产业,广州本田的上升、丰田汽车和神龙汽车在广州
的布局,使得广州汽车产业在全国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广钢和广船等机械制造
业在全国的份量偏轻,但也有提升的可能性。广州和惠州将成为珠三角的重化工
业基地。

  珠三角东部地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的IT产业优势已很明显,而珠三角西部地
区的家电等诸多轻工制造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也已确立。这样的产业结构尽管仍
不够完善,但已日趋合理。

  产业升级方面,我不知道长三角到底表现出了怎样的优势,因为这个问题在
全国来说都是个大问题。仅仅是说台资提升了长三角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和半导
体产业的技术含量吗?

  珠三角同样也在做,只不过没有长三角那样优势突出而已。

  而且,传统的制造业就没有竞争力了吗?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估计
那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利器。

  说来说去,珠三角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其实主要说是一个龙头之争的问题没
有解决。然而这居然成为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重要着力点,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
不得的事情。

  我要承认的是,我用“上海造神运动”和“妖魔化珠三角运动”两个词可能
真是夸张了一些,似乎我要指证谁人或某一种势力在暗中推动了这两个运动的形
成,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珠三角以成全长三角的霸业似地。更接近事实的境况可能
是:人们并没有主动地、有组织地崇拜上海及长三角,同时抹黑香港、深圳和珠
三角,但是两三年来,人们的许多论调促成了这样一种情绪在全国的蔓延。客观
上,上海及长三角相对珠三角的优势被夸大了,而香港、深圳及珠三角的前景被
唱衰了。

  我觉得,几种情绪杂交起来导致了这种结果。一是珠三角官民间的焦虑情绪,
尤其是深圳和香港人对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二是上海人的骄傲心态;三是媒体
尤其是财经媒体的“上海崇拜”严重误导了大众的印象。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后遗症,香港经济迟迟不能重回景气,香港市民的焦虑
和惶恐是显而易见的。受到香港信心不足的影响,以及中央政治生态对珠三角尤
其是深圳的压抑,深圳人的心态也变得焦虑和不安,而政府不能迅速出台措施让
人民重拾信心,导致了不满和失望情绪在民间弥漫。而同时,由于上海和苏州的
大红大紫,长三角人尤其是上海人的自信心爆棚,使得人们产生了珠三角竞争力
衰退的臆想。

  是的,信心!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这两个字上。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的,信心
导致了景气,而景气会增加信心;如果失去了信心,也有可能导致景气丧失。现
在珠三角比长三角所缺的,其实就是信心而已。珠三角人民们自己的信心不足会
导致别的人们包括投资者对珠三角的信心不足,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加强的
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起了渲染和交叉感染的作用。

  作者身为媒体中人,深知其中的玄妙之处,也清醒地知道在中国媒体中间
“上海崇拜”情结是何等地深重,并如何地影响了媒体作出的判断和比较。

  媒体的从业者大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而且大部分人可以归入小资一族。上
海这样的城市对小资一族天生具有诱惑力,于是上海成为了小资一族的圣地。这
样的感受影响到了他们对城市和区域之间竞争力的判断。媒体中的小知们,尤其
是中国财经媒体中的从业者,大都不具有深厚的经济研究功底,却偏爱对中国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城市品头论足,掌握了媒体话语权的他们轻率地下结论,并
影响了作为现在城市主流群体的年轻白领阶层。

  作者所供职的媒体是一家在全国较具影响的主流财经报纸,这两年来对经济
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在这家媒体的内容选择和倾向性上,“上海造神运动”和
“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痕迹十分明显。他们最为热衷的报道就是珠三角的跨国
公司或知名企业将总部迁往上海的新闻,并且对香港、深圳、广州的利好消息不
屑一顾。编辑们拚命指示记者寻找企业北迁的证据,完全不顾这有先入为主的嫌
疑。以平安保险和招商银行迁都上海的报道为例,编辑部不顾笔者对内情的了解
和经过严密论证之后的否定结论,执意要一再刊登这样的新闻,并认为这样的新
闻极有卖点。相反,对宁波杉杉集团迁都上海发展失利之后又把总部迁回宁波的
新闻,编辑们却丝毫不感兴趣。

  而珠三角及深圳人自己的反思却被媒体大炒特炒,仿佛进一步证实了“珠三
角不行了”、“深圳不行了”之类的判断。我从不反对深圳人彻底反思自己,但
我们的反思客观上帮助了“妖魔化珠三角运动”的流行,这样的流行进一步打击
了我们自己的信心,尽管我们现在最缺的其实仅仅是信心。

  笔者是否对此感到绝望呢?那倒也绝对不是。事实上,能够毫不留情地反思
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具有危机感,这正好说明了我们的竞争优势。日本人时时有
危机感,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色列从来没有安全感,然而以色列成
为一个经济和科技上的发达国家,并且以一个小小的国家,可以打败周边数个极
具尚武精神的穆斯林国家,让他们不得安生。香港和深圳有危机感,珠三角有危
机感,这绝对是好事情。如果太骄傲自满,那反而会有祸患。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珠三角一体化的前哨战

  如果说整个珠三角的整合应该优先建设穗港走廊的话,那么穗港走廊的整合
毫无疑问应该优先进行深港一体化的操作。这是一个重要的策略选择。

  参加谈判的角色越多元化,越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香港与珠三角的整
合,最容易的突破口就是深港合作。只要香港确立了与珠三角融合的出路,那么
深港一体化的操作就会变得简便许多。

  笔者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香港和深圳最终会变成一个一体化的城
市!无它,这两个城市的关系太密切,而且可谓是天然盟友。香港只要确立了融
入珠三角,就不应把深圳视作一个竞争对手。

  如果深港同城化,即便珠三角区域联席会议吵不出任何结果,香港和深圳的
联盟也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穗港走廊的极化和珠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因为这两个
连体城市双剑合璧,威力无比:各自的弱点得到克服,各自的优势得到加强。深
圳的弱势在于它不可能独立地在全球发挥作用,因而也不可能独立地成为国际化
大都市,在上海可以这样的前提下,深圳在国内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而香港
的弱势在于,由于一国两制的束缚,它不能独立而又方便地在珠三角发挥作用,
充当领导角色,因而面临广州对领导权的争夺。如果深港一体化,这两个问题就
会迎刃而解。

  这种一体化并不是在行政上将二者合并为一个城市,也就是说,并不是将深
圳从中国大陆的管辖权里分割出去,扩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辖范围。一国两制
仍旧屹立不倒。进行的只是经济的一体化和生活的同城化。

  以下一些重要问题或决定将对深港一体化的进程有重大影响。

  其一是深港过境的最大便利化,其中一招即可达到此一效果,那就是,深圳
居民凭身份证(含蓝印户口概念的居住证)可直接进入香港。

  深圳现有常住人口约150万人,由于深圳正在加速人口常住化,有可能在
五到八年的时间,这一数字可达到300万人。如果深圳市给相当部分的暂住者
以蓝印户口概念的居住证,再加上原就已有的为企业提供的赴港便利,那么约有
4- 500万的深圳人可以很方便地来往香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但香港人到深圳就象罗湖的人到蛇口一样方便,同
时深圳人到香港就象从蛇口到罗湖福田一样方便。

  这将给香港带来什么好处?至少是,深圳市民成为香港消费场所的主力军。
除了消费外,更重要的是商务上的方便。大量的深圳人将在香港开展频繁的国际
商务活动,这对香港的酒店业和会展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深港的零售业将会在人流的选择下自动地进行分工,香港将会以高档消费为
主,而深圳以中低档消费为主。深圳人会蜂涌而入赖在香港不走吗?显然香港过
高估计了香港的吸引力而低估了深圳的吸引力。大部分人由于香港的高房价,而
对住在香港没有多少兴趣,而深圳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得深圳人对住在深圳相当满
足。

  深圳身份证将会在全国变得极其吃香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表明香港在中国
大陆还是极有吸引力的嘛,而不是人们现在唱衰香港的那样。即便如此,只要加
强对深圳户口管理加强监督,并不会出现大量的腐败行为。

  深圳居民凭身份证直接入港,基本上便促成了深港生活的同城化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是香港与深圳在金融业的分工,其中重点是两地在证券业的分
工。

  因为银行和保险业不是大问题。香港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固然将会在深圳开设
密集的分支机构,深圳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同样会在深圳人频繁活动的香港开设分
支机构。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得两地的金融业都变得高度发达,而这对两地的投
资环境都是极大的助益。

  但是两地的证券市场如何共存?这是一个最考验两地智慧的问题。因为如果
两地融合的结果是深圳没有了证券市场,对深港共同体在珠三角发挥作用十分有
害。可是现实是两个证券市场互相存在竞争关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
复杂,两个证券市场差异化定位。深圳主攻创业板,香港主攻主板。

  香港特区政府可以向中央政府表态支持这样的分工,这将会在中央考虑深交
所与上交扬分工时权衡的一个重要砝码。如果香港玉成了此事,两利不说,首先
就向深圳表达了一体化的诚意。

  第三大问题是:香港新界与深圳接壤地区的开发。这既包括新界上水、粉岭、
沙头角、元朗等地的一切,也包括所谓“河套地区”的共同开发问题。这是深港
同城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深港同城化必将极大促进新界北区的开发。除了市场直接作用外,香港政府
也可适当地鼓励。

  河套地区的利用,将会是深港一体化的象征性动作。对此地区,两地及学术
界提出过许多方案,包括所谓的“中药谷”计划,包括深圳所提出的建立一个
“高科技园区”的计划,包括老亨兄提出的建立“教育特区”的方案。其实这块
地由于不是很大,无论搞什么都不是很关键的一个区域,重要的是两地必须搞点
什么,以表现两地精诚合作的意愿。因为如果两地精诚合作的话,中药谷或高科
技园区摆在哪里都可以搞,都可以搞成功,在已有了CEPA和将来中国加入WTO 缓
冲期的终结之后,某块地的特殊价值就显得很小了。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支持老
亨兄提出的“教育特区”的方案,既然搞什么都无所谓,那么就搞教育最好,因
为两地所缺的都是人才。

  无论如何深港边界地区一定要开发,这才会在直观上促进深港同城化的实现。

  第四,为了促成深港一体化,深圳必须在初期进行大的让步,让香港人尝到
甜头,以鼓励其进一步同城化的意愿。可以采取的步骤包括:鼓励香港公司进入
深圳的市政等垄断行业的经营运作,比如公交、自来水、能源等方面;在香港机
场并购深圳机场方面作出让步,可以允许香港机管局控股深圳机场,但前提是不
将机场公司注册地迁出深圳;比如在会展业方面减少对香港的冲击,并配合香港
需要,支持其会展业发展等等等等。

  其中当务之急是机场购并案,由于深圳不肯放弃控股权,久谈不决,已使深
港机场与白云机场的竞争中失去了最佳时机。如果再耽误两年,白云机场在华南
地区航空枢纽地位便日渐牢固,那时香港和深圳都面临边缘化的危险。而如果深
港两地尽快达成合作,进行合理分工——深港机场建立高效的接驳手段,在此基
础上,深圳机场主攻国内航线,香港机场主攻国际航线,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那么港深机场便可与白云有得一争。

  第五是深圳必须加快打通香港往来珠三角的交通瓶颈,让香港与珠三角之间
的客货往来更为高效。一个中心城市要想发挥作用,打通这个城市所有的出口路
十分关键,广州这几年大搞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高速公路网,其意其实正在于
此。广州最快速度地建成了环城高速,又在大力建设珠三角一环高速,其意就在
于让珠三角的客货流进出广州更方便。而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出口路却处处有卡,
除了两地关卡外,运输不畅也是卡。

  深圳不必再反对上马珠港澳大桥,而应支持这一打通香港到珠三角西岸出口
路的举动。何况深圳的反对已不可能阻止此大桥的建设。深圳更应该做好的是消
除深港之间运输瓶颈的问题。罗湖关的改造,罗湖、皇岗口岸地下快速通道的衔
接,西部通道的建设都是得力措施,此外应加快皇岗路货柜车过境通道、沙头角
货柜车过境通道的改造工作,使得深港之间畅通无阻。

  当然还有更多的可以合作的地方,问题的关键是两地树立起同城化的坚定决
心。只要深港两地坚决推进一体化,香港就可以通过深圳的传递作用加强对珠三
角的渗透和影响,确立深港联合体在珠三角和华南的领导地位。

  在这样的基础上,深港一体化当然是珠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

  紧密的华南经济圈

  长远来看,闽赣湘桂琼五省都是香港和珠三角的经济腹地,但现在这种联系
还不是那么紧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梯度发展的原因,除了福建省的闽
南地区外,五省经济现在还不是很发达。在香港和深圳等珠江口港口群的集装箱
生成量中,湖南、江西等地的比重还十分低。但是在珠三角再高速增长10年之
后,更进一步的增长就有赖于这些相邻省份的发展了。因此,珠三角必需及早进
行将之纳入到更紧密的华南经济圈的思想准备和规划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通
规划和建设。

  也就是说,珠三角现在就得着手打通广东与相邻省份的出口路,从汕头到厦
门的高速公路,从梅州到龙岩的高速公路,从河源到赣州的高速公路,从韶关到
湖南的高速公路、从广州到柳州、桂林的高速公路、从珠海经台山通往广西玉林、
南宁的高速公路,都应纳入计划中来。

  与此同时,香港和深圳的港口经营集团,应该有计划地收购福建、广西两地
的中小港口,最好控股厦门港,使北海、防城港、钦州港、汕头港等成为香港、
深圳枢纽港的喂给港,避免福建、江西两省向上海靠拢,确保华南经济圈的形成。

  如果我们能顺利推进深港的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珠三角的一体化,珠
三角就可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中国两大经济发动
机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辐射华南五省和西南四省,珠三角就可以立于不败之
地。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紧密的华南经济圈,处于中国和东盟接触的前沿。而
至少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内,出于全球战略需要,中国会日益加强与东盟的经济
联系,朱老板推动的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就是这一战略的明确体现。
中国与东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加强了香港在华南—东盟经
济圈中的中心地位,这更有利于香港亚洲之都定位的实现。

  如果我们沿着这个路线图向前走,还有什么理由怀疑珠三角的竞争力呢?

作者:未知  编辑:redana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