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深圳正文
与狼共舞 深圳本土商企“扎根”难
来源:2007-3-11  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07-3-11 点击数:

    与狼共舞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常住人口迅速增加,成为珠三角最具消费能力的城市之一。
   
    深圳商业的春天来了。1985年在深南路开设第一间卖场的天虹商场,从2000年在东门开张第2间店后迅速走上了连锁经营的道路;新一佳、天虹、茂业、人人乐、华润万家等一大批本土企业开始在不断成熟的社区中增设新店。
   
    作为中国商业对外开放的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成为了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登陆中国的第一站。随后,家乐福、好又多、麦德龙、百安居、宜家、迪卡侬等外资先后登陆深圳,使深圳的商业企业较早与外商零售企业正面交锋。
   
    外资进入大陆零售业,一度引起国内同行业“狼来了”的恐慌。与其他城市相比,正是深圳社区数量的高速增长之际,同行业也有着更多的空间选择,本土企业在与这些国际巨头进行“与狼共舞”竞争的同时倒也相安无事,外资并没有对本土商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本土企业倒在这场品牌的博弈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并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如万佳创出的“大型综合性超市”业态、天虹商场摸索出的“汉堡包”模式等。
   
    无论是业态形式还是管理水平,深圳的商业企业都走在全国前列,在本土市场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大幅向其他区域扩张。据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统计,深圳市目前有连锁企业300多家,大部分已开展全国连锁,连锁版图扩至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的130家连锁品牌在2005年的门店总数达24839个,在深圳以外地区新开店数达到1905家。营业总额为834.2亿元,其中在深圳以外地区实现的营业额达到318亿元,占比38.1%,比2004年增加了14.3个百分点。
   
    2006年,深圳连锁商业企业采取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方式迅速形成规模优势。万佳并入华润后,已在北京、香港、天津、苏州等地新开标准超市、万佳模式店和综合超市三种业态店超过50家;华润万家新增分店数将直逼100家;新一佳计划2007年新开25家分店,网点遍及湖南、辽宁、山东等地;民润超市采取直营和加盟的形式,预计到年底,各类门店的总数可以达到180家。
   
    公开数据显示,2005年,深圳市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920.39亿元,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7.67亿元,全年实现商业增加值587.93亿元,占全市GDP的11.9%,是第三产业中对GDP贡献率最高的行业。代表现代零售业发展水平的连锁业已成为深圳商业的主流,连锁商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47%,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政府引导

    当市场的“手”引导深圳本土商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政府有形的“手”也开始对深圳商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深圳市区的不断北移和西移,特区外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深圳生活指数快速提高,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在政府的引导下深圳商圈出现开始多点分布,商业业态也开始有差异性的结构调整。
   
    去年初,深圳市出台了建市以来首个商业网点专项规划:《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10)》,根据该规划的思路,未来五年内深圳市商业布局将规划2个市级、4个次市级和14个不同功能定位的特色街区。2006年底,在深圳市政府的主导下,罗湖区和福田区也对华强北商业圈的商业形象和商业定位进行改造,其他商业区域和网点也按照规划引进不同的商业项目。这一商业网点规划使得区域内的商业业态开始有规划的差异。
   
    深圳的购物中心从中信城市广场开始,到金光华、万象城、中心区CBD商业区内,类似COCO PARK购物中心,集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成为主要商圈内中高消费的一种新业态迅速发展。
   
    以南山区为例,该区近年来以适宜居住地产业迅速发展,居住人口的迅速集中,使得商业配套难以支撑,许多社区出现日常生活用品购买也相当不便。2006年,南山区政府开始实施“商业进社区”策略。为助推这一策略,南山区新近公布了“南山区零售商业进社区工作方案”和“南山区发展社区零售商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去年年底南山区已有近20家社区零售店开业,计划今年开业将达50家。
   
    深圳市贸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通过加快这些商业区域的改造和建设,以商业旺区带动区域性消费。另外,在现在购物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城郊型购物中心的研究,在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同时,将更多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建立城郊型购物中心,这也是增强辐射力的举措之一,希望能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地消费。近几年深圳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起,使市民得到了高品位的购物休闲享受。
   
    今年,深圳一批新的购物中心还将涌现出来,如益田假日广场、中心区的怡景中心城、南山区的保利城等等,将大力发展主题商业、特色商业。商贸流通部门还将购物中心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使购物中心这一业态实现健康良性发展,使得商业业态与区域性贸易中心、旅游城市的要求相适应。

    脆弱与无奈

    在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引导下,深圳本土商业企业虽然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但依旧取得了迅速发展。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深圳本土商企中,还没有在行业内有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深圳所有本土商业连锁企业的年度营业额总和还抵不过上海两家商业巨头的营业额,与国际同行业巨头的差距更大。外资商业对同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在不久的将来会对零售行业带来垄断性的冲击,这些不大不小的企业将会在未来的商战中处于严重劣势。这些企业也只有在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中才能做大做强,但同时在区域竞争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窦志铭教授认为,由于深圳政府近年来对第三产业,包括零售业的实际重视与扶持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低于加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因此,相对于整体经济发展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偏缓,甚至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一度落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
   
    多年来,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一并列为支柱产业,而传统流通业则受到冷落。深圳市人大代表张秀君和深圳市研究开发院刘鲁鱼博士都提出应把商贸流通业列为支柱产业,或将商业与物流产业合并形成协同效应以“流通”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刘鲁鱼还指出,在经济学上,只要一个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5%,即定为支柱产业。2005年,深圳商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1.9%,商业应该当仁不让地被列为支柱产业。
   
    深圳正在大力建设“总部经济”,以期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在这里设立国际或区域总部来提升品牌形象的辐射力。但本土的商贸流通企业却遇到了尴尬:没有属于自己的总部,总部面临漂移;找不到一块建立配送中心的土地,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作为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配送系统相对滞后,已成为深圳连锁企业发展的软肋。在深圳,除华润万家在平湖设有自建配送基地外,其他连锁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的配送中心,更谈不上建立现代、高效率的配送中心了。
   
    一家本土商业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找不到配送中心用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特区土地紧张,价格让商业企业承受不了。二是受到要为当地产生多少税收,产生多少效益的指数限制。企业申请进入某物流园区时被要求首先要在基地范围内注册独立的法人单位,以保证项目何地落户何地得益。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配送基地属于自用型仓库,这能产生多少税收?这种要求是不符合实际的。而这两条只是申请进入物流基地最根本的两条。”
   
    在深圳除了沃尔玛拥有自己的总部大楼外,其他连锁企业都是“租房”过日子,没有属于自己的物业。由于商业连锁企业发展太快,租用的办公地很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十年来,人人乐已搬了五次家,新一佳搬了三次。华润万家租用的是五层楼的办公场地,但对于一个全国拥有2200多家分店的连锁商业企业来讲,却已明显捉襟见肘。“全国2000多店长一回‘家’,我们根本没有接待能力,加上各种财务培训和物流、防损培训等,公司对面的酒店基本被我们全包了,这对企业来讲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华润万家前首席执行官陈朗的理想就是有一间楼下是卖场,上面是有着宽敞培训中心的总部。
    
    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花涛建议,深圳市政府应对此高度重视,把连锁企业的“根”留在深圳。一方面帮助这些大型、优秀、有影响力的连锁企业解决总部办公大楼建设用地问题,或对于其购买物业用于安置总部给予财政补贴的优惠,给连锁企业总部一个“家”。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地块或现有的物流园区,设立“连锁企业物流园区”,解决目前普遍困扰深圳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的用地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新年伊始,深圳商业就迎来了好消息。1月4日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布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抢占新一轮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承接的制高点,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层次、能级和竞争力。1月10日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下发了《深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指出深圳市未来5年要逐步形成更加合理的商贸流通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业的服务功能。
   
    《意见》还指出,从2007年起深圳将连续5年在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商贸流通业专用资金,采取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加大对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商贸流通方式推广、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深圳还对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在其总部建设、办公用房使用(设立总部或者采购中心购买办公场所、用地或租房)上政府可以拟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返还等。
   
    深圳本土商业企业能否在种种利好政策的扶持下获得长足发展,大家只有拭目以待。

 

作者:智文学  编辑:jiuyu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