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项目| 商机 | 开店程序 | 开店选址 | 投资考察 | 虚拟商店 | 融资策划 | 开店合作 | 开店技巧 | 开店经验 |
| 选址调研| 商铺情报 | 店铺设计 | 加盟连锁 | 陈列展示 | 创业故事 | 自由发布 | 商业计划书 | 商铺招租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开店指导 > 商机正文
古玩新市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2011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11-11-21 点击数:

       在潘家园地摊与佳士得神坛之间,盛世收藏找到了介于稀有古玩和仿品之间的市场,并利用平台将交易变得更为透明。
  
  说起古玩,很多人自然而然的都会联想到佳士得的天价拍卖,或是《鉴宝》栏目中动辄百万的收藏。因而,古玩似乎是仅给富裕阶层提供服务的一个产品。事实上,除在富裕阶层怡情和投资的需求外,对于正在壮大的中产阶层,该如何满足他们对古今艺术品的需求?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希望在家中能放几件与他们文化和收入水平相称的摆件,而非来自小商品市场的廉价纪念品。在天价拍卖会和假古董地摊之外,是否存在一个中间的古今艺术品市场?
 
  这个中间的古今艺术品市场一直是存在的,但也一直很难规范。古今艺术品行业的传统规则是,买了赝品只能自认眼力差,不可以退款,当然艺术品也没有准价。对于参与者来说,最大的障碍便是,如何来界定一件艺术品的真伪,而在这个时代,文博专家又缺乏公信力。所以,尽管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有购买能力和购买需求的中产阶层,但由于他们不具备足够的鉴定知识,所以要么买到了赝品,要么不敢问津。

  除非众多的古玩商自觉改变“售假不退”的行规,否则那些潜在的中产阶层买家就很难越过鉴定知识的门槛,进入这个市场。近年来,一个不太显眼的网站正以“服务”的名义改变着行业的规则和卖家的行为,降低了交易的风险,吸引了众多网友。
 
  作为一个行业垂直门户,在短短的六年里,盛世收藏网既获得了高速发展,又赢得了不错的口碑。2008年,盛世收藏的注册会员有3万余人,2009年有5万人,2010年达到9万人,今年预计超过14万人;交易量2008年0.3亿元,2009年0.8亿元,2010年1.5亿元,2011年预计会超过2.5亿元。盛世收藏网董事长张宇晖承认,盛世收藏网主要受众大多在“30岁到45岁之间,他们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不但有时问,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人不太浮躁了,所以会搞一点收藏”;而在盛世收藏网上生成的每笔交易“平均价格在4500元左右”。
  
  从构建信任开始
  
  相比其他行业,古今艺术品行业尤其缺乏信任,“打眼”和“捡漏”可谓司空见惯。交易往往变成了卖家和买家眼力和心理的博弈。绝大多数商人真假兼售,看人下菜碟。当然,这种乱象中也蕴含着商机。张宇晖最初也只是一个对钱币和印玺感兴趣的藏家,2002年,他用业余时间与朋友一起做了一个钱币网站,2005年,盛世收藏论坛从钱币网站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论坛

  与所有其他论坛一样,最初,盛世收藏论坛更像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网友上网的目的也比较简单,贴图片“秀”宝贝,求鉴定,或者“好为人师”地指点评论一番。对于真东西、好东西,网友会在回帖中不吝赞叹;对于赝品,由于在虚拟空间,网友则可以毫无顾忌地指出来,当然也会出现争执。由于水平参差,像这种Web2.0论坛分出高手和普通网友是必然的结果,前者在论坛里有威信,有话语权。一般来说,如果论坛能够黏住高手,则不愁人气不够。
 
  张字晖习惯仔细观察网友的发言、他们展示的古今艺术品的真伪和价值、他们的热情度以及在线时长,综合考量之后,从中挑选出一些适合的人,邀请他们做版主。网友其实大多很在乎在论坛里的声望,做版主对不少人来说更是一种荣誉。高手产生的“光环效应”会带来口碑传播,人气越来越好,高手来求友,初学者来求鉴定,解疑惑,学知识。由高水平的网友形成的论坛黏性让张宇晖颇为自豪,“盛世收藏论坛的一大特点就是这里聚集了很多各个门类中最高水平的藏家”。某种意义上说,众多高手的存在是盛世收藏论坛的核心竞争优势,因为高手可以提供免费鉴定。网站利用这种免费鉴定一方面可以约束网友言行,一方面也能给买家提供一些服务。

  随着人气的增加,论坛上出现了自发的交易行为,也吸引一些线下的商家参与。收藏界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鉴定方法为“眼断”。高水平的藏家大多见多识广,曾经真金白银地买过假货,长过记性,长此以往便达到了不用上手把玩,光看数码相片就能断定真伪的境界。同时,也受益于科技进步,近年来,数码成像技术高速发展,高清晰度的藏品相片足以提供足够的鉴定信息。对于资深藏家来说,仅看相片鉴定的准确率可在90%以上,这使一个虚拟的古今艺术品交流平台有了产生的可能。

  2005年,盛世收藏论坛创立不久,就开始向正式会员收取会员费,正式会员需要实名制认证,相比普通注册会员来说,能得到网站更好的服务。第一年200元,以后每年99元,那些申请子版块开网店的人需要缴纳一点店面费,2006年,论坛取消了店面费,原因是正式会员大多是一些古玩商人,这就存在着重复收费的问题。虚拟货架降低了卖家设店的资金门槛,很多70后出生的卖家往往选择在家经营,不开实体店,相对估价在数十万元以上的热门艺术品拍卖而言,盛世收藏论坛其实也在经营一条“长尾”。随着会员数目的增加与交易额的增加,原本更加像是玩票性质的盛世收藏交易平台的特性更加凸显,然而,如何能够将一个难以形成标准,每笔交易都很个性化的行业搬到线上?
  
  线上拍卖行
  
  为了管理交易行为,盛世收藏论坛很快设立了投诉机制和买卖双方的交易评价机制。遇到纠纷,网站原则上要求卖家无条件退货。如果有人投诉,论坛一般让他们先调解,如果可以调解,则不做处理,如果卖假不退款,或者卖隐瞒艺术品瑕疵不退款,则被加一个“不满”或者“恶评”,“不满”或者“恶评”在卖家头像下面,永远无法消除,网友还可以轻易查到卖家因何被投诉。由于古今艺术品高价值、高风险,买家很少会草率决定购买,“不满”或者“恶评”会严重影响卖家以后的生意。成功完成一笔交易,双方各加1点信誉指数,如果有一方失信于人、食言自肥却没有造成对方经济损失,扣其1点信誉指数。如果有人诈骗那就直接被封号。 无条件退货被制度化,对买家来说,意味着交易风险的降低,也就意味着买家参与门槛的降低,买家人数因此大大增加。

  对卖家而言,以前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每天来实体店里看东西的顾客寥寥几人,而在网上发一件艺术品,不到一天就被几百人看过了,这大大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由于货走得快,卖家便能以更好的价格获得受追捧、高附加值的艺术品,同时,因为他面对着更多口味不同、消费能力不同的网络买家,所以也愿意接纳一些低附加值、不易转手的艺术品。这让供货方对他形成了一定的渠道依赖,而他又对网站形成了一定的渠道依赖。卖家从这种交易结构中得益,会更加珍惜信誉。

  从网上交易尝到甜头的不少卖家,选择在线上卖真器,在线下卖假货。但卖家在网上的个人信誉形成个人品牌后还会带动线下的销售,这也迫使他们逐步改变行为,线上线下都不卖赝品。也可以说,盛世收藏论坛以平台服务之名整合了网友的鉴定知识、热情和交易需求,最终在线上改变了买卖双方的囚徒困境,实现了卖家、买家和网站三方的共赢。当然,盛世收藏除了技术和客服部门外,编辑和营销部门的员工都具备一定的鉴定能力;同时它一直在细化论坛版块,增强黏性,因为水平越高的网友,也会越专于更细分的门类,“玩玉器和玩佛像的很难有共同语言”,张宇晖说。

  2007年,盛世收藏论坛尝试着将一些版块作为“场地”出租给一些网上颇有信誉的卖家开展线上拍卖,拍卖开始后,买家回帖报数竞价。24小时内无人再回帖竞价,拍卖结束,买卖双方交割艺术品。这带有很强的娱乐性,很受欢迎,使论坛更具黏性,同时论坛靠收取低廉的“场地”租金获得一定的收益。古今艺术品不是消耗品,变现相对不易,所以就需要给它充分展示的时间,在网上,拍卖的周期比线下拍卖要长一些,预展期是一个月,拍卖期也是一个月。

  针对拍卖,论坛还有一个免费的鉴定后台,请相关门类的、水平比较高的人来做义务鉴定。有人点击“申请鉴定”,网站就会给他们分发站内短信,让他们过来看这些东西,但不显示鉴定请求是谁提交的,也不显示这件拍品是谁持有的,只显示图片和产品相关的描述,由他们据此做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其中有很多可选择项,比如正面评价里“有未见和未描述的瑕疵”、“断代基本符合”等,负面评价就是“断代不符合”、“全新的”或者“拼凑的”。

  2008年5月,张宇晖遇到了互联网创业专家陈吴芝。因为盛世收藏很多功能以论坛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技术升级。与陈吴芝的合作,使盛世收藏论坛有了自己的技术团队,并向网站转型。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拍卖从论坛里区隔出来,变成更易操作的页面。盛世收藏网经常不定期改版,在细节上不断微调以贴近买卖双方的需求,每次改版不是为了使双方利益更加平衡,就是为了改进拍卖体验,使参与拍卖更方便、更安全。而面对无线互联时代的到来,盛世收藏网正在开发手机应用平台,具备用手机聊天、短信竞价、发帖到论坛博客,以及拥有微博功能。张宇晖称:“Symbian平台很快就要面世,而iPhone、Android平台接着也要被开发。”

 

作者:汪洋  编辑:747037898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淘宝村:电商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川渝加盟制开闸 麦当劳拟盘活
    热门资讯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青岛水果西施卖果汁走红 两年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