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项目| 商机 | 开店程序 | 开店选址 | 投资考察 | 虚拟商店 | 融资策划 | 开店合作 | 开店技巧 | 开店经验 |
| 选址调研| 商铺情报 | 店铺设计 | 加盟连锁 | 陈列展示 | 创业故事 | 自由发布 | 商业计划书 | 商铺招租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开店指导 > 商机正文
“十二五”商机大转型
来源:《商界》2010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数:

    十二五”,堪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这五年,中国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二五”(2011年~2015年)即将拉开大幕,它将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十二五”堪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这五年,中国经济必须实现“战略性突破”(迟福林语),这将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这种外向依赖型经济,转向内需内生产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将从这五年开始真正的脱胎换骨。相应地,全新的商业机会将遍地丛生,中国企业更需要未雨绸缪,科学地相应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政策就是最大的商机企业可以从“十二五”规划中,寻找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和投资机会。“十二五”启动宏观经济三个方面转型是肯定的:①从过去的依赖投资、出口,到注重发展内需转变;②从过去的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碳、高科技新兴产业转变;③逐步提高国民收入,这与发展内需相辅相成。这三个转变表明,大消费概念、节能减排概念、新兴产业概念等,将越来越受到资金的追捧。
 
   最近,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中国“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年均8%的经济增长。
 
  
  1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主导方向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独领风骚,并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政策,并将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同时还拟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决定”确定了七大具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并决定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替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先导产业。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占我国GDP比重不到2%,到2015年将升至8%,再数年后将升至15%。

   虽然说是七大产业,但每个产业方向之下又有若干不同的重点领域:①在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循环利用;②在新一代信息产业中,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③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④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将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⑤新能源产业将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⑥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将是新材料的重点发展领域;⑦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则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从各产业的具体表现看,比如在新材料方面,包括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以及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应用各种新材料,其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新材料产品进出口额也逐年攀升。这些新材料包括金属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又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物联网将成为最具市场前景的产业。“物联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市场资金的关注。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利好政策亦随之向其倾斜。统计显示,中国RFID(移动射频识别技术)市场需求已形成规模,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美两国。业内预计,不久后,智能电网、移动支付等行业,将率先普及物联网的商业应用。
   七大产业具体表现不一一列举。一目了然的是,这七大产业即中国各大、中型企业甚至是小型企业未来的财富聚宝盆,我们将看到大量资金向这七大产业涌来。
 
   未来中国产业领域的大格局,将是——一方面,“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产业中的弱势企业,将被大规模地抑制、淘汰、兼并、重组;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如火如荼,影响巨大。未来的政策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都将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倾斜。
  
  2 节能减排型新能源的刚性机会

   在此,我们要特别介绍新能源,它关系到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

   据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根据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潜力估算,未来10年内新兴能源产业有望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甚至有机构分析师测算,新兴能源产业最终开发规模或达几十万亿元的水平。
 
   当前,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节能减排。由于我国已经向国际做出了两项承诺,即202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5%,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落实倒逼新能源开发不得不提速。据悉,“十二五”期间,有关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低碳能源的利用和推广:

   1.因地制宜开发水电资源。我国常规水电装机规模到2015年要达到2.7亿千瓦。这样,在“十二五”期间,水电的新开工量预计要达到接近1亿千瓦。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原本规划水电开工量约为7000万千瓦,结果实际开工量只有2000多万千瓦,只有规划量的20%~30%,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水电项目的核准量和开工量都需要大幅提升;

   2.逐步提高核电占一次能源供应比重。将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建设,稳步推进中部缺煤省份核电建设。“十二五”期间核能总装机将达到4000万千瓦。中核集团到2015年,核电站建设累计投资将达到5000亿元,带动核电关联产业投资近20000亿元。到2020年,中核集团核电投资将达8000亿元。

   3.加快风电发展,逐步建立国内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约2500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二。与陆地风电开发相比,国内海上风电开发起步较晚。根据初步估算,中国可开发和利用的近海风能储量约为7.5亿千瓦。
 
   4.推进生物质能发展。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等综合利用,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家民营生物质能源企业利用长白山的枯枝落叶、农林残余压制成颗粒燃料替代燃煤,其热值和煤相当。如某外资四星级宾馆过去烧油采暖,每年费用高达500万元,而采用了这种颗粒燃料之后,只需250万元。
 
   5.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幅度将大大提高,预计达到整个能源产业补贴金额的10%~15%,鼓励消费。

   6.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

   由此可见,由政策直接带来的商机是相当明显且巨大的。
  
  3扩大内需六大思路带来巨大商机

   扩大内需特别是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另一项重大任务。

   国际投行瑞信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预测,“十二五”前两三年,投资占GDP的比重不会下降,反而有可能上升。但“十二五”后半段,投资比重可能下降,消费将明显发力,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力量。
 
   我国2008年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用于改善住、行条件和医疗、教育、通信、休闲等服务性的支出已占消费支出的50%以上,城乡居民消费都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汽车、住房、投资等耐用(耐久)消费品和投资型消费,已进入快速、全面发展期。

“十二五”末期我国人均GDP有望超过5000美元,中部地区2015年人均GDP五年内实现翻番,将达到36000元。相应地,扩大内需的任务将更加重大。

   那么,“十二五”规划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相应的商机在哪里?

   1.促进汽车、住房两大重大消费热点不断扩散。以此逐步形成从大中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城镇汽车、商品房的波浪式消费热潮。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口城市化率大概是60%左右;但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城市化率只有45.68%,相差巨大。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但与正常的国际标准仍然差距巨大。

   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型大国的战略性选择。未来5~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大势所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只要相应政策到位,今后5~10年我国城市化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每年就会有9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城镇居民,对消费将会形成有力的拉动作用。当前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其中1.6亿农民工跨省际流动,因此,国家将加快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进程,改变其生活方式,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住房、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的数百个产业都仍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基本的衣食住行,及各享受性行业仍将全面增长。
 
   2.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尤其要重点发展旅游和社区服务,把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增长点。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即使世界平均水平也在60%左右。

   中科院最新预测,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48%,将超过工业比重成为主导。届时我国很有可能迎来一个服务经济时代。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可见,服务业将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发展最快的服务业将是金融、信息服务等。

   3.适度鼓励投资型消费。把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作为扩大投资型消费的重点,发挥财富效应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4.继续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加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力度。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继续普及家用电器、交通通讯、摩托车等一般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上,把汽车、电脑等信息产品以及休闲旅游等作为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普遍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现在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许多随打工的父母在城里长大,他们的思想趋于开放,眼界也要比父母更加开阔。这是农村消费市场一个潜在的巨大消费群体;

   5.发展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比如海南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岛”新政策,201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4.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方面销售增长5成以上,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消费品,也分别增长了47.7%和29.9%;

   6.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完善消费政策,形成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

   我们认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在于提高居民收入。为了达成以上种种扩大内需思路,国家还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十二五”规划或许将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民乃国之本,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
 
   为此,“十二五”时期将要制定并实施“阶段性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十一五”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为基数),使城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5%,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

   预计“十二五”末,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15%左右;预计“十二五”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覆盖所有农村地区,广大农村居民将老有所养,消除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

   展望“十二五”规划,按照中信证券的研究,预计最终消费率(全社会的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从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55.0%左右,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最终消费率达到65%左右。
  
  4与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将被大力改善

   在市场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十二五”期间,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投资、改善,以有效激发和扩大内需。企业商机无处不在:

   1.将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随着城市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大城市道路、地铁、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十二五”将继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尤其会加快中等城镇和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为汽车、房地产及相关服务业大规模的消费增长创造条件。

   2.将加快以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中国的高速列车和城际列车,已在各大城市之间全面建设,最高时速达到了350公里/小时。

   3.将增加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居民文化、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创造条件;

   4.将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为新一轮消费需求扩张奠定基础。

   5.将加大农村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完善农村电网和乡村道路,推广利用太阳能和沼气,扩大“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品种,除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外,应根据各地情况,增加摩托车、热水器、电脑、电磁炉、空调等,释放广大农民巨大的消费潜力。

   6.将加大对现代服务业、新型服务业的投资,开拓新的消费空间、消费渠道与消费模式,以适应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的要求。

   7.将扩大消费信贷。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消费信贷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可以提高到30%左右。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占信贷余额的比重为20%左右,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要继续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征信体系、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扩大消费信贷品种……

   以上种种,对企业而言,皆是巨大的商机

   另一方面,必须要说的是,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对应关系,“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完善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包括创业板、OTC市场的资本市场体系。着力解决资本市场的“短板”,重点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改革现行的债市分割管理体制。同时,将规范、统一理财市场,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各项领域,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十二五”,中国经济至为关键的五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白勇  编辑:刁昊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淘宝村:电商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川渝加盟制开闸 麦当劳拟盘活
    热门资讯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青岛水果西施卖果汁走红 两年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