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流通经济理论正文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约束机制及战略分析
来源:2015年12期  商业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5-5-25 点击数: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成为农村问题的题中之义;并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我国农村不仅在保证18亿亩红线的要求,更加从民生方面切入关心农民问题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由于农村所处的环境造成其农产品难卖、生产资料及工具难买的问题,作为发展农村、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商贸业城乡双向流通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区域差异带来的不便问题。推进城镇化的动因,就在于城市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使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贸流通体系乃至创新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生产率。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有效对接城乡市场,利于城乡一体化趋势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据统计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城镇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城市规模每扩大一倍,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3.5%-8%;据专家学者估计,中国的城市规模每扩大一倍,其生产率将提高10% 。我国国内许多经济学家对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必要性做了论证,如晏维龙、韩耀和杨益民论述了城市化与商品流通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对商贸物流体系发展有更高的目标;同时提出物流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建立和完善城乡商贸双流体系,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经济运行促进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互相流通,或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通过与城市等较为高收入的地区建立商贸双流体系,从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本文是通过对城乡消费品零售额的测度对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现状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约束机制,并分析其机理,从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提出路径选择和战略分析。

  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现状评价

  在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中,商品流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基本生活用品和农产品等方面。从解决三农问题来看,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如何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及时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或优质优价销售农产品。

  (一)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布及走势图

  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增加,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乡村群体随着城镇化发展成为新的城镇消费群体,从而使城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方式不断优化等,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额从2001年的43055.4亿元至2013年237809.9亿元,增加了4.5倍之多。但是也明显看出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例却处于下降趋势,2010年和2011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一年累计增加16.1%和16.7%。而在2012年和2013年乡村消费品销售总额比上年消费额平均增加14.55%,呈现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虽然三者随着经济发展均处于上升趋势,但城乡差距却日趋严重,城乡统筹商贸双向流通体系不完善,需要完善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发挥城乡流通的实质作用;只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才能加大商贸流通体系在乡村的覆盖面,从而建立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扭转商贸流通体系不均衡的现状,缩小城乡差距。

  (二)乡村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方式

  对于乡村货物流通的产品主要有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等商品流通,主要交易方式是农贸市场专业合作社,自行交易和自己搬运方式等;农产品的销售主要通过在乡村里直接收购的个体商户专业合作社或销售组织。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农资资料购入和农产品的销售机制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要求,导致其成本不断增加,且农户交易主体较为分散。

  建立统筹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约束机制

  根据我国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现状评价的测度结果,我国城乡商贸双流体系还存在许多约束条件,综合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障碍

  我国先后经历了重农抑商阶段、重工轻农或是农业支持工业阶段、统筹农工或城市反哺农村阶段,尤其第二个阶段的长久性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以城市化发展为导向、弱化农村发展,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障碍。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销售品零售额所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80%以上,并处于上升趋势,关键在于城乡差异,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远不如城市里公共建设水平,导致农村物流渠道不顺、物流成本高。因此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导致了商贸流通的二元结构,加剧农村和城市的分化局面,据统计,综合长期以来的数据,占我国2/3的农村人口,其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到全国零售总额的1/3。

  (二)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约束

  新型城镇化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之一,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带来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但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依然很滞后,表现在农地细碎化以及村级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此外,农产品分散流通使农产品难以形成专门的品牌和难以形成产品标准化,使得农副产品质量控制存在困难或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形成地区物流商贸流通体系。


 (三)物流体系建设不足的约束

  在商贸流通体系中物流体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存在不完备的情况下,物流体系建设不足的约束严重制约着商贸流通环节。在当前农村乡镇和行政村物流体系紊乱,专业化程度较低,个体经营导致物流体系的高成本和不规范现象严重,难以形成集中配送、专业集中管理。

  改善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战略分析

  改善城乡商贸双向物流体系是发展中国农村商贸业、改善城乡商贸市场的战略举措,是建设新型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并逐渐统筹城乡的重要路径,主要从破解二元经济结构、乡村物流服务体系、城乡商贸流通对接、体制建设四个方面来改善城乡双向物流体系。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且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关键,因破解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获得与城市同样发展的基础。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但使得农民形成规模化生产,降低了农户生产分散性,而且有利于乡村物流的建设,增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为商贸流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对农地机具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购买,激发农村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获得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效率较高的物流体系,加强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形成不同层级、层级间联合的商贸流通体系,发挥发展较好的地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物流设施完善。

  (二)整合乡村商贸流通点并促使其发挥规模效应

  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立不完善,尤其农村的商贸流通点较为分散,流通体系分割比较严重,导致规模经济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整合商贸流通点,促进商贸流通业发挥规模效应。一方面,我国农地生产资料、农民生活必需品及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农民自行解决或是通过小的商贸流通点解决运输问题,成本太高,因此要重组乡村商贸流通点,将乡村的商贸流通点,或是将原有国有或国控经济主导的商贸流通服务点合并成一个较大的流通服务点。另一方面,取消原有商贸流通点,设立新的商贸流通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私人资本进入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规模较大的、较为集中的商贸流通服务点,增加乡村物流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在整合商贸流通点的同时,要注重建立统一的采购、库存、销售商贸流通体系,激发乡村的消费潜力,统筹城乡发展。

  (三)依托合作社系统构建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

  依托合作社系统构建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城乡双向物流经营网络体系。随着网络在乡村的普及,我们应当利用网络体系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组织乡村居民在国家政策的优惠条件下将商贸流通服务点利用起来,利用原有的合作社系统,增加商贸流通服务,并将其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第二,利用合作社系统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站点可依据合作社区位点设立配送中心,或是在新农村建设时利用区位理论选择最佳的物流配送点,加快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综合服务社。第三,拓展优化网络功能。依据合作社系统,我们不仅有专业合作社的人才,还要有物流人才的建设和培养方案。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提升物流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物流管理和营运能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的综合服务功能。

  (四)完善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新型产业的发展,制度建设的滞后阻碍其发展,因此我国要及时完善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相关制度的建设。一方面是支持政策的制定,为鼓励乡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地方政府应当出台补贴或税收优惠的政策,为商贸流通主体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是规范政策的制定,由于乡村消费需求和农产品主要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就目前的商贸流通服务点多而杂乱,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和质量保障。因此规范政策的制度,不仅规范了商贸流通服务点的运营,而且为农产品和生产、消费资料的安全运输提供了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云涛,张治国,王麒均.基于双向流通的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构建研究—以“盐源苹果”为例[J].农村经济,2014(11)
  2.晏维龙,韩耀,杨益民.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04(2)
  3.汤向俊,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
  4.宋宇.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3)

作者:杨一涛  编辑:等zhout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供关系剪不断的烦恼 谁给了沃尔玛对供应商的底气
    热门资讯
    跨境电商向纵深发展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