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产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流通百货批发业的机遇和挑战         
流通百货批发业的机遇和挑战
副标题:
作者:葛 刚 烈 来源:1998年15期《IT经理世界》 人气: 时间:2005-4-20 17:42:58 进入论坛
 

    一.批发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下面流通业供应链简图里请注意:图中的制造商、批发商都是一个整体概念,实际生活中基本上是多个级连:前一个制造商的产品,是后一个制造商的原料;前一个批发商是后一个批发商的供应商;也有交叉的,如食品添加剂的批发商,可以是某食品制造企业的供应商;等等。

figure3.gif (4517 bytes)

   由图可见,在流通业供应链中,制造业是一个源头。制造业是流通业商品的提供者;供应链中的批发商,现在有多种途径,可以是制造业批发、商业批发,还可以是物流业的批发;商品通常要分几级才到达零售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级、二级、三级代理的概念。

  现代ERP理论,对供应链的概念有了极其深刻的发展。

  Supply Chain 直译是“供应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含义,“供”与“需” 总是相对而言、相伴而生的;国外也称Demand/Supply Chain。在市场经济下,供应总是因为有了需求才发生的,没有需求,何谈供应? 因此,译为供需链更为确切。作为供应系统,通常是指Logist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在供需链上除了人们已经熟悉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外,还有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就是说,供需链上有5 种基本“流”在流动。

---- 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 买商品或服务提供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需链上移动,是 一个不断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因此,供需链还有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的含义。不言而喻,只有当产品能够售出,增值才有意义。企业单靠成本、生产率或生产规模的优势打价格战是不够的,要靠价值的优势打创新战,这才是企业竞争的真正出路。这里增值链上的成员指的不但有制造商(依靠技术含量或生产附加增值),而且还有批发商,依靠流通服务增值,这里的流通服务包含产品从制造商到零售点过程中资金、运输、技术维护、售后服务等诸方面的内容。

--- 信息、物料、资金都不会自己流动,物料的价值也不会自动增值, 要靠人的劳动来实现,要靠企业的业务活动 ─工作流(Work Flow)或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它们才能流动起来。工作流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速和流量,是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研究的对象。关于工作流,笔者拟在下一篇文章中再做较详细的讨论,此地不再展开。

  现代ERP理论认为:

制造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先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协作件的供应商。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对象,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制造企业的供需链。这是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核心思想。当遇到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这类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形成“动态联盟”(或称“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包括产品研究开发)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这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核心思想。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已经发展成为 一个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而批发商,作为制造企业在其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销售代理,不可避免地处于和制造商荣辱与共的地位。不这样认识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批发商是难以摆脱危机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批发业里的商业这一行业性质会越来越淡化,纯商业性的批发越来越萎缩。报载美国在97年,批发业裁员近25万人。实际上,在国外,这种供应链已经转化成按商品类型(即按制造业)来划分的增值链,如食品、日用消费品(CPG , Consumer Package Goods)等;由于这里会有多种级连,涉及制造、批发、金融、服务、信息各种行业的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又因在国外这种运作大部分都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所以国外把从制造商到零售点之间的增值链,干脆直接称为增值网(VAN, Value Added Network)。大势所趋,这可以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国家国内贸易的管理机构由部收缩为国家经委下的局,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家按制造行业来重组供应链的决心。

 

  1. 国内外批发业的现状

笔者在《从批发重组看配送中心的功能》(《信息与电脑》98.4)一文中,已经讨论过国外增值网的情况。这里重复一下几个基本观点。

  增值网是批发业的一部分,供应链网络的结点是配送中心。

  成功的互联增值网扩展了原有概念下的批发业的功能。

  增值网的建设过程就是批发业的重组过程。

  实际上,九十年代以来,国外正在进行着以生产制造行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的供需链的重组,兼并的对象已经涉及世界经济500强的成员。这个过程对于流通领域最大的影响是制造企业自己的联销网络不断强大和纯商业批发的萎缩。

---- 作为制造业和零售的中间环节,由于行业性质的不同,批发商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区别:

制造业类型。一个成规模的制造业联销网络,是一个至少三级的进销存系统。其核心是制造业配送中心(Maker Distribution Center, 是由制造商为自己产品建立的销售网络的中心。中心-分公司-专卖店(专柜)之间,信息的采集、传递、汇总、分析、反馈,就是该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典型例子如美国P&G公司,投资几千万美元开发的连续补货系统CRP,解决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使公司取得了全球性的行业竞争优势。

批发业类型。批发业配送中心(Wholesaler DC),多半是在原有的商业批发机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制造商和及其销售代理的伙伴关系日趋紧密的今天,纯商业批发的运作越来越不容易。但是,在某些地域、某些行业,批发商还是有它的生存空间。象五金行业的工具类产品,其主要销售对象是生产制造工厂,每家工厂需要的工具品种多,批次数量相对较小,这就有批发商的用武之地。又或对一些交通、信息不畅的地区,还需要批发商作为各种名牌商品的代理,来进行流通服务。

当然,市场经济下批发业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完全不同,它应该遵循市场导向的基本原则。作为制造商和零售点之间的桥梁,在市场经济中批发业同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蓄水池’的作用。批发商凭借自己的资金、信息、运输等优势,可以优选商品品种,尽可能地汇集名牌商品,以其较大批量来获得较低的进价和运输费用,使零售商得以降低流通成本。

  零售业类型。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承担从上述批发配送中心到零售点之间的商品流通任务。它通常是商业企业自己组建的内部的流通组织,一般称为零售业配送中心(Retailer DC),其服务对象更侧重企业自己的连锁店。在国外,随着连锁店规模的扩大,越来越跨出国界,RDC在批发业的比重也正在日渐增加。如国外的7-11(SEVEN ELEVEN)便利连锁集团,国内的华联、联华超市集团的配送中心,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的例子。

 RDCWDCMDC在流通领域的关系图见下:  

wdc_xr1.gif (4751 bytes)

上图中,WDCRDC都可以不止一个,上下连结关系也可以一对多、多对一。所以这个关系图可以是一个很复杂的网络。但是总的说来,在国外,它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批发业,到八十年代因进入市场经济而被否定,到现在再来一次否定之否定,按制造行业来重组批发业。批发业的这个波浪形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恢复或者‘游戏’,而是在体制上的质变。这个重组是整个流通商品供应链的重组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下整个供需链对客户快速响应的需要。它不接收行政摊派,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需要由制造、批发、零售、金融、信息、物流等各种企业之间自愿互利,协调合作,还要经过相当时期的磨合才有望能成功。

 

.国内批发业的变迁

1.计划经济时代

在计划经济时代,制造、批发、零售三部分企业的管理线条是有严格区别的。制造企业属经委系统,批发网络的核心是商业系统的一、二、三级批发供应站,零售大店则是由各地的商业局管理。

五十年代开始,当时的商业部在上海、天津、广州三地,分六个行业(纺织、针织、五金、交电、百货、文化)成立了面向全国的采购供应站,这是一级站;负责收购这三个中心城市相应制造企业的产品,向全国销售。以后又逐步成立各省市、地区、县的相应的二、三级站,从而建立起面向全国的流通百货的供销网络。

这种销售网络基本上是摊派式的。对列入一级站收购目录的产品,基本上是包购包销。由于内地工业的不发达,国内流通百货商品总体来说是供不应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沿海的工业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输送到全国各地,能达到商品流通这个目的。但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各地工业的逐步发展,二、三级站所在地的工业产品也想纳入联销网络,(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二处最突出);产品由一级站收购的制造企业,大都缺乏迅速更新换代的动力;这种体系就开始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以后,各地流通百货制造业大大发展,产品都要求面向全国销售,市场经济的浪潮一下子就冲破了原来这个流通体系。计划经济的联销网络自然萎缩了。

  1. 八十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外流通百货商品涌进了国内市场,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国内每个制造企业来说,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只有产品适销对路,才可以做大规模。而零售商为了减少中间层次,取得一手货以降低成本,往往尽可能直接从制造企业进货,原来批发企业的作用因而越来越薄弱。

制造企业为推销产品,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零售商为扩大自己的竞争能力,要向成百上千家供应商联系进货;由于我国的信息渠道不畅,在八十年代,只要有上述二方面的‘关系’,就有可能开一家公司,作为供应商来获得商业(批发)利润。拥有销售渠道的供销人员,变得奇货可居。这就是那时‘全民经商’的由来。这种情况至今还没有完全消失。

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零售商业和流通百货制造业。流通领域的繁荣,使中国的老百姓,从此摆脱了长期凭票证购物的局面,迎来了买方市场。

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制造商扩大销售网点,还是零售商扩大自己的商品单品数,都无法回避本企业销售成本的飙升;对于许多产品尚未打出知名度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其产品往往只能通过零售店代销;而目前参与流通的大部分新老批发企业,由于渠道的随机和不规范,都难以做大规模。这三方面的理由,都在呼唤着一个中间环节的出台,这就为批发业的重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批发业提供了最好的机遇。

  1. 目前国内批发商的类型

  中国市场地域的广大,使得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业务联系,除了当地产品外,很少能不通过中间环节。这是现在国内诸多批发企业得以生存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构成:

  1. 代理商

专门销售某些制造业产品或品牌商品。这些代理商有的就是制造企业自己开设的各地经营部或专卖店;有的是批发公司,根据是否直接从制造企业取得商品,而分为这些产品的一级、二级…代理商。这类企业的兴旺往往取决于经营产品的是否畅销。很大程度上,他们与制造企业已是荣辱与共。

  1. 商业转制

现有批发企业的主力,当数原来计划经济联销网络里的批发站司。一级站解体,原有的二、三级站司的企业还大量存在,大部分还在从事原来行业商品的批发。但是因为昔日的商品优势已荡然无存,(原来喂养式的进货渠道不存在了),需要企业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去找货源,去开辟销售渠道。因为信息渠道不通畅,经营体制没有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调整过来,在许多当地制造业不发达的地方,这类企业的萎缩是可以想象的。

或行业合并以增强一点企业的实力,或兼营零售、开超市,以扩大销售面,这些办法都是可取的,而且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但是从全行业来看,批发业的做大规模,其关键在于流通的扩大,在目前,在于和制造企业的紧密的伙伴关系(得到价格优惠的商品、开拓更广泛的销售渠道)。离开这个前提,难以指望批发业的振兴。

3) “搬砖头”式

 这类企业是市场经济初期的产物,以非原商业企业的三产,或个体经营的批发公司居多。只要上下渠道通畅,保证企业不亏本,甚至赢利都是可能的。但是,由于渠道的随机和不规范,这类企业都难以做大规模。

 

.从和流通领域其它行业的关系来看国内批发业的机遇。

1.批发业-零售业的关系

  1. 供应链

  除了专卖店外,零售业面对顾客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百货商店和超市二种。而向它们供货的基本上是零售业配送中心RDC;(连锁百货这个模式目前国内还没有很成功的例子,零售大店基本上自行采购)。RDC的货源则来自于MDCWDC

  当然,MDCWDC都可以直接开设专卖店,面向顾客。

  将来的零售界,一定是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三角鼎立的局面。

  1. 零售业面临的危机:

近来零售大店的不景气,换个角度看,这正是超市成功的标志。自93年超市开始发展以来,天天喊‘狼来了’,零售大店未必有几个人认真考虑过超市对零售店意味着什么;这二年超市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一些大城市,至少已经成功地从零售大店手中挖下了一块市场份额。‘狼’真的来了,零售大店必须正视这个事实,重新做好商品定位。

目前零售大店的基本经营对策应是:调整商品定位,做深门类、品牌。(当然,还可以开连锁店,扩大规模;零售组合,吸引客流;…见拙文《零售排行的启示-零售大店的扩张战略》,《市场与电脑》98.3.)。

  而在做深品牌、增加该门类畅销商品的单品数这一点上,大店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采购能力跟不上;十、廿个采购员面对商店几万种单品的采购,要想使引入的商品全都能质优价廉,几乎没有可能。另外,大部分商店还是采用售价核算,部门金额汇总销售,未做到单品管理;信息处理能力也跟不上;故商品吐故纳新的能力很差。而这些正是批发业重组的契机,正是批发配送中心得以发挥作用的地方。零售大店从几十家配送中心进货,无论从减小采购压力,还是从优选品牌商品方面,比直接从上千家制造商进货要好得多。

2.批发业-制造业的关系

  以MDC为龙头,形成多种渠道、分级代理的批发网络。可以是直接开专卖店;也可以向零售店直供;最普通的情况是向WDCRDC供货。

制造企业的理想销售战略是全面布点,形成跨地区的销售网络。这里也同样有资金投入较大的问题;另外,用销售信息的反馈来指导本企业的业务活动,也有待制造业销售信息系统的长时间的磨合;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还需要通过代理商,来建立它们的销售体系。这又是批发商介入增值链的契机。当然,有实力的制造商会建立围绕制造业配送中心自成体系的销售网络,但这实际上已成为批发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国内批发业的机遇

从上述的供需链地位及关系分析里,可以看到:①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时期里,批发业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批发业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优势,寻找在供需链上的切入点。

几种构成:

  1. 销售代理型

    作为一个或多个制造商的名牌商品的销售代理商。可以用技术服务增值,如一些大家电商品的专业店;可以全面汇集行业里的品牌商品来作流通增值的,如某些系列产品的专业批发公司(如电工电料系列产品);等等。这种批发商在和制造商的伙伴关系稳定以后,逐渐做大规模,可以发展成为专业配送中心。

  2. 以商业龙头单位为核心,组织联销网络

    我国目前的制造企业大部分还不具备很强的实力,不能象P&G公司那样完全独立解决本企业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全部企业管理;而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规模小,其产品在供需链上无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这种国情,就使得目前在有些特定场合,特定行业,有可能以具有相当资金、销售渠道优势的商业单位为龙头,组织这些行业商品的供应网络,逐渐形成专业配送中心,或地区配送中心。前面提到过的五金工具类行业,由于国内尚没有形成大的工具制造商集团,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层次还不深,工具的主要供应链基本还是由原来的工具批发商汇集一大批中小工具制造企业的产品,以及部分国外名牌工具,由用户(其他的制造企业)来选择,批发商确实处于龙头地位。但是因为资金、供销渠道优势不明显,无论在专业方面,还是在某些地域方面,还都难以形成稳定的供应链网络。

    再如,我国安居工程的家庭住房建设带动了有关的装璜五金、管道五金、墙纸、油漆涂料,以至于家具洁具等等行业的制造业的发展,但是,这些商品到住户的供应链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由于家庭装璜消耗的材料,种类繁多但批量都不大,在住房建造较多的大城市,这种消费方式实际在呼唤装璜耗材连锁店的出现。象上海,现在有金陵路装璜一条街、好几个大型的建材市场,还有象‘九百家居’那样的专业大店,但是,一来,和装璜施工单位,特别是有品牌的专业装璜单位,缺少系列性的紧密合作;二来,没有配送中心支持,免不了缺东缺西;三来,集中式的布局难以顾及城市边远地区。因此这些店的效益和规模都难以有迅速的发展。如有这一类的在配送中心和专业装璜单位支持下的连锁网络,这里的商机自不待言。

  3. 零售中心

大型连锁企业、大型仓储量贩店往往自己组建配送中心RDC,除满足自己的需要外,也兼有向社会企业、个人批发的功能。麦德龙是最典型的例子。

 

  1. 批发业面临的挑战

 由上所述,只要找准切入点,批发商在MDCWDCRDC都能有可能介入,获得商机。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却不能回避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除了和制造企业发展伙伴关系外,批发业面临的‘自我修炼’还是任重而道远。

  1. 体制上

作为配送中心,MDCWDCRDC一样,有着共同的特点。关于配送中心的功能,李岚清副总理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点,承担着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拣、加工、运输、送货、信息处理等任务,其性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仓储设施。”(在全国连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7.7.9)。

现在的流通企业要想做大规模,最有效的手段是发展连锁经营。而配送中心是连锁销售网络的核心。它是连锁企业的商流中心、物流中心,更是信息流中心;是连锁经营得以正常运作的关键设施。对RDC是这样,对MDCWDC也是这样。

之所以说是一种挑战,是因为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现在还面临着各种各样传统观念的碰撞。开连锁店,做大规模,大家都能认可;但是连锁以后要不要配送中心,需不需要信息系统,各个企业领导的想法并不尽相同。下面再引用一段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来作为本段的小结。“目前,我国大部分连锁企业在配送环节上都非常薄弱。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装备自动化程度上固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更主要的差距在于,我们很多企业并不了解、不懂得配送中心的功能,或是把配送中心看作可有可无,或是简单地当成仓库的翻版,或是只重视配送设施的建设,而忽视物流过程背后的商流和信息流运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连锁经营。”

 

  1. 资金上

批发业需要大量注入资金,而目前银行却找不到好的贷款对象,这二种状况并存,正说明‘由于体制和政策上的原因导致消费结构升级实现障碍’这一现象在商品流通业里同样存在。

其实,如上述,批发业掌握的资金,主要作为其优选的制造业产品的流通费用。支持批发业,实际上就是支持了制造业。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往批发业投资,胜过直接对制造业投资。关键一点是要保证往批发的投资确实是用于采购制造业的产品。这样一次投资,可以搞活二处企业。象郑州百文和长虹那样的关系,银行的贷款做到专款专用,长虹产品的畅销,可以保证资金循环肯定是良性的。这样的投资风险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于一个比较正规的批发配送中心WDC,其商品门类当然远不止一、二样,所涉及的制造企业也肯定会有一大批。在初期,结合企业重组时准备扶植的制造企业对象,银行可以对批发配送中心实行‘戴帽’贷款,保证资金确实落到这些制造企业。等配送中心进入良性循环后,可以逐渐让中心自己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优选经营商品。

在配送中心的资金筹措方式上,这是一种挑战。应该说,这是开拓一条资金流通的有生命力的新途径。当然,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流通领域里的系统工程,需要制造业、批发业、信息业和银行之间的协调。

 

  1. 功能上

大型综合配送中心面向零售业最重要的功能是电子订货系统(EOS)和配送系统。配送部分的功能,在《从批发重组看配送中心的功能》一文中已有过介绍;EOS的功能则可以保证零售点在向配送中心订货时可以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基本过程是:配送中心根据零售点的采购单要求和自己的库存情况,尽快汇总出供货清单,反馈给零售点认可价格后,送货上门。这种流转逐渐形成规范后,配送中心和零售点之间的结算可以由定期结算(按月或按季)逐渐转为按批次买断的经销方式,为流通业真正根除代销方式创造条件。

大型综合配送中心向生产商订货的过程,即批发商优选商品的过程,应该依赖EDI系统。但在发达国家里此事因协调困难尚未大规模普及,而我国这方面刚刚起步,EDI品名和单据格式尚未统一,规范运转为时尚早。目前只能由配送中心方面多做一点工作:中心选择制造商的商品,向制造商发订购单;制造商认可供货后,中心再按自己系统的要求输入商品信息,编码后进入流转环节。当然,在制造业配送中心逐渐完善后,这部分工作效率会更高。

从信息系统方面讲,这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涉及整个流通领域的信息联网。换句话说,这涉及某个行业的增值网的运转。前面已经说过,增值网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流通业按制造企业产品类型重组的过程,必然会涉及大量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的重组,由此引起我们原来信息处理流程的观念上的更新。不过这已越出本文讨论的内容范围了。

击更多葛 刚 烈的文章 文章录入:redana    责任编辑:kesu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日本批发业现状及基本特征分析
  • 当前批发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创新构想
  • 西安服装批发市场的物流研究
  • 批发零售企业品牌建设亟待完善
  • 商贸批发市场经营模式研究综述
  • 公益性批发市场为何在中国难产?
  • 中国批发业态研究:划分标准与类型
  • 浅析我国批发业的问题及对策
  • 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广东省批发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解析
  •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
  •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蔬菜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 普通文章[图文]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多久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普通文章上海商场年末促销提前 促销力度决定人气
    普通文章当前中小型连锁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
    普通文章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双反”调查的原因分
    普通文章试论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普通文章中国酒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普通文章连锁经营业态选择及其竞争策略探讨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推荐文章我国流通业面临黄金机遇期
    推荐文章[图文]国务院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

    传统百货业态还能撑

    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

    农产品滞销问题难根

    汉庭更名:经济酒店

    超市和购物中心用社

    中国服装产业陷入低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