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五公里商圈过时了?
来源:2010年1月27日 超市周刊C4版 发布时间:2010-3-16 点击数:


  主持人:多年的实战经验和慢慢摸索,使外资零售业形成了自己的选址理论体系,即以5公里半径划定商圈,这几乎成为圈内的一个规则。但是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两个甚至三个大型卖场聚集在一起并不鲜见,但很少出现不能共存的局面。这是不是中国国情下特有的现象?中国本土卖场在选址上应该遵循什么规则呢?

  王先庆外资企业都有自己的选址模型,在多远的距离开店,更多取决于本身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就是吸客能力。但是在国外两家超市会回避直接竞争。中国的这种状况并非完全取决于人口密度,应该说是跟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消费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都有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商圈的组合肯定会有不一致。商圈有多种,都市级的、区域级的、还有社区级的,不同的级别会形成不同的商圈。都市级的能辐射100公里,除了周围的居民,还会吸引外来游客。社区、区域级的一般只有一个。我以前曾做过对中国零售企业选址的研究,选址学问很大,相关因素很多,当时我归纳了36个影响因素。中国人喜欢逛街,也喜欢热闹,国人的购物习惯体现了极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从一个卖场逛到另一个卖场,而外国不会这样,他们更讲究时间和效率,不会一个一个的转悠。沃尔玛用了十年时间才适应中国,而家乐福则用了四五年,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心理,没有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郭增利:几个大卖场聚集在一起,在国外是不允许的。一方面是国外有政策,一方面是企业自身能够约束自己,而中国则缺乏硬性规定,在这个阶段,企业的自发行为会比较多。要知道,密集开店造成了交通拥挤,为城市造成了不便。我认为,解决之道就是进行前期的规划,而且这个规划必须十分严谨,并且严格按规划执行。

  杜鸿: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经济发展情况差别很大,每个地区都有特定的特色,消费习惯也大不一样,这跟国外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大卖场选址一般是以3公里为半径,因为人口密度大,交通方式还以公交、自行车、步行为多。而国外有车族较多,所以商圈半径不止5公里,10公里的都有。从顾客和竞争两方面来衡量,大城市的大卖场辐射范围小一些,小城市辐射范围大一些;成熟商圈辐射范围小些,新商圈辐射范围大些。商圈辐射半径具体多远并不是一个绝对定量的指标,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一般以三公里为商圈调研核心范围,但城市综合GDP等经济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开店不仅仅全凭硬性的商圈调研数据,还取决于与物业方的合作模式,同时也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阶段有关。在企业大规模扩张、融资上市阶段,这时开店的条件相对宽松;在市场相对低迷、竞争过于激烈时,开店条件就比较苛刻。

  其实,所有的门店拓展都要以市场、以消费、以投入产出为导向,开什么样的店,开多少,开多大,在哪开,何时开,都应该遵循5R(Right)原则:在合适的城市、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合适的时间、开合适业态或定位的店!Location(地址)从广义来说最重要,但从具体操作和经营层面来说,这个5个R往往同样重要!

  主持人:这种店面拥堵的局面,会不会扰乱正常的商业环境,从而形成恶性竞争,进而影响中国的商业环境?

  郭增利:毫无疑问,中国的商圈是同商圈间的恶性竞争,肯定会造成不和谐,也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宜居水平。
 网点的数量确实会促进消费,但是并不是有数量就一定好。在购物便利的同时,城市变得无规划了。其实,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不过40%,店面拥堵其实是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问题。现在,新城的商业规划已经比老城严格多了。

  杜鸿:不会形成恶性竞争,中国的商业竞争还没有到恶性的阶段,因为商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多样化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商圈本身有个聚集效应,往人多的地方开店,是符合开店原理的。但有一点要做好,各个卖场应力图做到差异化,在经营模式和商品结构上做到与对方不同,否则就会形成同业态或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单靠价格战来争取客户和市场,其实是低水平的竞争。良性的竞争是靠性价比,靠附加值的。市场反对垄断,但是欢迎竞争,竞争不见得都是坏的,淘汰一些或许会更好,最终强者胜于弱者,这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中国目前还处于市场发展的活跃阶段,相对比较感性,所以到处是商机,到处是客户,到处是市场,只有经过这看似混乱的“商业战国”时代,才会出现最终的商业繁荣和规范,出现中国自己的“商业领袖”。而西方的商品消费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由冲动逐渐走向理性,其创造力和生命力恐怕已难以和中国相比了。

  王先庆在一个范围内,是可以开几个大卖场的,在深圳,一条街上会有三四个大卖场开在一起,往往越多越繁荣,卖场聚集在一起,自然会提升整个商圈的名气,形成商业生态上的繁荣景象,当然就会增加客流总量。总量多了,生意自然会被带动起来。

  主持人:中国卖场对面叫阵的状况,是不是也跟中国的消费水平和层次有关?相比之下,外国人更看重商品质量,不会过多计较,这是不是也是形成“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先庆肯定跟消费水平有关,但也不是决定因素,我妻子她层次就很高,她去逛街,但有时候却什么都没买回来。因为中国人群居的习惯,可能就需要这种方式,更注重逛的过程和感受。而外国人的家庭观念要淡泊些,家的概念相对要少一些。

  郭增利:国人的消费有两个层面,一种是高端,一种是大众,处于中间的中产阶段这个层次还不成熟。但消费水平并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消费理念没上去,随着中国人品位、观念、生活品质的提高,这些都会有所变化。中国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都变了,并不喜欢喧闹。我们的商业生态不应该和生活产生冲突,而应该是让该热闹的地方热闹,该安静的地方安静。

 

作者:曹子奕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