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刘子峰:论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来源:财贸研究 200502 发布时间:2006-12-12 点击数: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地认识流通产业的地位,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建国以来 的很长一段时期,未能很好地解决流通产业的科学定位问题,重视生产,轻视流通,过 于追求以GDP为标志的经济增长,集中力量发展高产值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制造业, 而基础性的、低产值的流通产业的发展被放在次要地位,从而使流通产业成为制约国民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

表1              流通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单位:亿元,%
年份    GDP     交通运输仓储       批发和零售贸易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占
                邮电通讯业           餐饮业                     GDP的比例
1993  34634.4    2123.2            3090.7          5213.9       15.1
1994  46759.4    2685.9            4050.4          6736.3       14.4
1995  58478.1    3054.7            4932.3          7987         13.7
1996  67884.6    3494              5560.3          9054.3       13.3
1997  74462.6    3797.2            6159.9          9957.1       13.4
1998  78345.2    4121.3            6579.1         10700.4       13.7
1999  82067.5    4460.3            6910.3         11370.6       13.9
2000  89468.1    5408.6            7316           12724.6       14.2
2001  97314.8    5968.3            7918.8         13887.1       14.3
2002  104790.6   6240.9            8215.3         14456.2       13.8
资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有关数据整理和计算所得 。



    从表1可以看到,近十年来,作为我国第三产业支柱的流通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 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平均在14%以下,不仅落后于当今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落后 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这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在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规范下,经济全球化的浪 潮愈加迅速地推向世界,国际服务市场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开放,作为WTO新成员国的我 国也即将逐步取消外资在批发、零售市场上的特别限制。因而必须抓紧时机充分发育我 国的流通产业。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行到相当程度,相应地 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重新定位流通产业,就是要明晰流通产业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地位),这不仅仅是在口头上、理论上重视流通产业,更要在实践中、在政府的政策导 向上体现出流通产业的重要性来。流通产业不再仅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更是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应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大力发展。

            二、文献综述

    当前,理论界关于流通产业地位具有代表性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刘国光(2001)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先导产业论。认为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经济 从资源约束型、供给约束型变为市场约束型和需求约束型的时候,流通产业的地位就提 高了,成为启动市场经济、并使之周而复始运行的起点,流通产业因而从末端产业升为 先导产业。并指出流通产业先导性的三个方面:(1)引导生产。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 少,产品如何销售,都由市场需求决定,即“以销定供”、“以需定产”。(2)促进消 费。通过流通产业启动、扩大消费。(3)产业关联。通过流通的转换功能,改变商品的 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统一。

    另一种是基础产业论。商业专家黄国雄(2003)认为:流通业“实质是一个基础性的产 业,具有衡量基础产业所具有的五个基本特点:即社会化、关联度、贡献率、就业比、 不可替代性。”基础产业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立论点就是:流通产业是生产性产业。认 为凡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人类活动,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属 于生产性劳动。流通产业既提供有形商品,也提供无形服务,所以也应该是生产性产业 。

    以上对流通产业地位的先导性、基础性的定位,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揭示了流通产业的 本质属性及其对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理论意义。当然科学经济理论的意义在于 通过指导经济政策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那么从产业政策的层面上来考虑,流通产业当 属于应予以优先安排、重点扶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战略性产业概念可以概括为:在某一特定的中长时期内对国民经济系统发展整体目标 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产业或产业集合(可以表现为基础性的、主导性的、先导性的 、朝阳型的等)。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范畴,其外延与内涵随时空改变而 改变,不仅不同阶段里出现的战略性产业可能会不同,而且即便是同一产业的战略性特 征也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体到现阶段,按照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就可以认为流通产业是具有战略性的产业,其战略性产业特征 主要体现在:最大的产业关联度、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增长贡献力、就业贡献率。

三、流通产业战略性的系统分析

(一)流通产业战略性的历史分析

    流通产业之所以能成为现阶段的战略性产业,是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我国 经济发展的历史特殊性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这个系统里,生产、流通是其中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两个子系统,在不 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与流通在系统中所居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时而主要表 现为生产对流通的推动,时而主要表现为流通对生产的拉动,正是在这种交替式的促进 中,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步。工业化初始阶段,在科技革命的 推动下,生产能力获得了极大的进步,社会产品开始由相对短缺变得逐渐丰富,这时, 生产对消费、对流通领域乃至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时流通 产业还仅处在媒介商品流通的中介地位,从属于生产过程。当工业化进入到扩张阶段, 统一规格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变得更为容易,市场上商品充足,人们的消费结构却逐渐朝 着个性化、复杂化的方向变化,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的非均衡性使得社会产品的供 给大于需求,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并成为一种常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都 已取决于市场消费的动向而不再是生产者本身。此时的流通产业和流通体制再也难以胜 任其职能,商品价值的实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庞大的生产和逐渐复杂的消费需求 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轻则带来社会资源严重浪费,经济运行 频频出现波动,重则以破坏生产力的方式释放出来,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时候,流 通产业对于生产、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性意义凸现出来,从而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性的大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国际环境里,在WTO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 渐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并逐渐走向成熟。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刚进入工业化扩张期的我 国,同样存在着完善产业结构,理顺供需关系,熨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健康、协调、 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这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和保障。过去计划 经济里,人们在认识上“重生产,轻流通”,理论和实践上都把流通看作生产的附属、 物资调配的手段。虽然当时流通体制非常死板,流通能力非常低下,但在计划经济、短 缺经济的掩盖之下,并未发生严重的冲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当国民生产总 值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使我们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时,特 别是在90年代,一系列的矛盾开始显现: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波动日渐频繁、市场机制 不够灵敏导致经济政策失灵、企业经营困难、内需不足和就业压力大等,从而使得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是 不可思议的事。所以,将流通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发展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社会经济深 层次矛盾的必经之路。

    总之,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流通产业新的内涵,流通产业也由此一跃从末端产业上升 为引导消费、决定生产的先导产业。

    (二)流通产业战略性的特征分析

    1.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度是一个产业对国民经济其它各产业的制约和影响程度,是衡量流通产业战 略性的基本标志之一。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媒介商品流通是流通产业最基本的职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产业、经济部门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存续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 流通,因而流通产业具有最高的产业关联度,是国民经济产业系统中的命脉产业。这种 最高关联度的意义集中体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的建 立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体中,流通好比其中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联系着国民经 济各个产业与部门,是其相互之间实现物资、货币、信息等经济要素传输的渠道与载体 。流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与运作效率反映并且决定了整个市场机制的成熟程度和运作效 率,进而决定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活力与素质。所以,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流通产业,“借 助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效能,加快经济节奏,加快资本周转和商品流通速度”,“促 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 转变。”(注:宋则、张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商业时代》,2 003年第11期,第3页。)

    另外,要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就要拆除地区间的壁垒,打破相互隔阂的、封闭 的、分散的小市场,就必须首先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流通系统,这是市场经 济的一般规律。

    2.国家经济安全

    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本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加入世贸组 织以后,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有70%已经进入中国。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必须在2 005年之前取消外资零售业进入的一切限制,届时外资企业将以国民待遇和国内同行进 行平等的竞争。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零售企业不论在经营管理水平上还是在资金实力上与这些外资企 业都相去甚远。外资的引进固然有利于促进国内流通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 提高,但如果对我国的流通产业进行必要的结构整合与重组,民族的流通业就会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落败,命脉产业就会受制于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现代流通产业内部,其经营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现代流通企业正在通过连锁 经营、超市经营等先进的经营方式,将零散的流通渠道整合、集中成若干条发达的流通 渠道中枢。这样,现代流通业就有能力通过对流通渠道的垄断实现对上游生产部门的控 制,诸如麦德龙、沃尔玛等零售企业事实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某些生产企业的 控制。这些零售业巨头一般会开出大批定单来压低进货价格、采用代销赊购甚至于拖欠 货款的方式,大量占用生产企业流动资金。上游生产企业则不得不委曲求全,薄利经营 ,以维持与它们的合作关系,不然其产品进入市场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一旦国内生产企 业大部分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被外资流通企业巨头所控制,企业也就在一定 程度上丧失了生命线。此外,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风险监管机制还不成熟,应 对金融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在此种背景下,如果资金流过度集中于外资企业,这类资 金在金融市场上的频繁进出必然会造成金融市场大的波动,甚至可能会引起整个国民经 济的动荡。

    所以,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要实施振兴民族流通产业的战略,培养 民族的大型零售业集团,不仅要在国内发展,而且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3.经济增长贡献力

    (1)流通产业通过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强大的贡献力。工 业时代后期,企业通过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劳动力的专业分工及适当的库存控制等手段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形成, 传统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空间已愈来愈狭小,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迫使 企业必须突破以生产效率为主的传统的竞争方式,力求扩大视角,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 、存储、加工生产、产成品储存以及销售的整个物料和相关信息的流通进行整合,将这 一蕴藏丰富的社会净效益开发出来。下例可以很好地说明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 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力。假设一个销售额为1000万元的企业。这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是 50万元(销售额的5%),其他成本为920万元,销售利润为30万元(销售额的3%)。假定这 个企业成功地降低了10%的物流成本,就相当于增加了5万元的销售利润,如果我们将物 流成本降低所带来的5万元的销售利润的增加换算成企业的利润额,因为销售利润率是3 %,为了增加5万元的利润,要增加170万元销售额,相当于企业的销售额在原来的基础 上又增加了17%。(注:[日]汤浅和夫:《物流管理》,张鸿译,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页。)流通之于社会再生产系统犹如物流之于生产企业,因此流通领域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2)外贸依存度是用于衡量一国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指标,外贸依存度增大意味着外 贸的重要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57%提高到2002年的56. 1%(见表2),近十年(1993~2002年)外贸依存度有着比较明显的稳定上升趋势。这说明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增长已经在相当大而且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着对 外贸易的扩大,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密不可分,外贸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 作用已经凸现出来。世界银行有关研究报告揭示,在1994年引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的需求因素中,投资因素占50.3%、消费因素占30.09%、出口则占19.70%,对外贸易成 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名副其实的发动机,据国际组织的专家分析,外贸依存度每提高一个 百分点,GDP可增长10%,在国家宏观经济战略中,应给予外贸以更重要的地位。

表2      中国1993—2001年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     外贸依存度

1978       97.5        108.9       206.4         2157.2          9.57

1993      917.4       1309.6      1957.0         6012.9          32.6

1994     1210.1       1156.1      2366.0         5424.5          48.9

1995     1487.8       1320.8      3482.8         7003.4          37.9

1996     1510.5       1388.3      3506.5         8169.0          39.6

1997     1827.9       1423.7      3824.9         8982.2          37.2

1998     1837.1       1402.4      3835.1         9588.9          36.6

1999     1949.3       1657.0      3948.3         9899.6          42.0

2000     2492.0       2250.9      4492.0        10796.7          50.1

2001     2661.0       2435.5      4662.0        11590.4          52.2

2002     3256.0       2951.7      5258.0        12625.4          5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有关数据整理和计算所 得。

    4.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

    内需不足、就业困难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顽固的桎梏,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对策 。其实,充分利用流通产业在扩大内需、消化社会劳动力方面的巨大功能,通过流通业 的升级,优化经济系统结构,启动需求、就业对经济的拉、推机制,不啻为解决问题的 一剂良方。

    (1)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当前经济回升的需求动力结构已经偏向内需主导型。启动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市场 的需求成为重中之重。处于工业化扩张期的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基本达到 了小康水平,但是并没有充分地体现在消费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需求,尤其是 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商品库存压力普遍较大。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连年攀升,据中 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2003年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94万亿元。2 002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却仅为58.4%,不足以带动经济进入自动的加速状态。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一直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 果并不明显。

    发达的流通产业具备着引导需求、发掘需求、创造需求的功能。完全经济人的假设只 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理论里,实际上许多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因素,比如情感、习俗和享乐 的冲动等难免会影响乃至左右人的行为。当消费者的预算线距离原点足够远,在理性的 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其消费行为就有了比较大的随意性或者说感性。我们完全可以 通过适当形式的诱导,帮助消费者发现需求,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 本,促使消费者实现消费需求。

    现代流通产业在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也已完全具备实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这种新职 能的条件,其表现为:一是通过发达的销售末梢和信息技术,比如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或 电子支付系统,现代流通业完全有能力掌握、跟踪多变的市场需求信息并及时地传递给 上游生产企业,以便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最快的回应。二是适当的零售业态不仅能适应 消费者多样的且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而且能引导和营造新的消费习惯和消 费方式,帮助消费者发现并且实现消费需求。现代流通业态具有规模化、专业化、信誉 高等特点。不对称信息因素对交易行为的干扰不断减小,更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各种 流通业态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在营业时间、产品种类和档次、购物环境等方面 能够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地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使潜在需求在最大程度上转化 为实际消费。三是实力强大的流通企业拥有较强的谈判实力,可以联系到物美价廉的货 源,并能大幅降低物流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最终成本和售价。这样就会增加消费者的 实际购买能力,也会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量。

(2)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人 群,包括从农业溢出的上亿剩余劳动力以及每年新增的数百万等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可是经济发展所增加的工作岗位却相对不足,就业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十分 严峻的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但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 题。扩大就业门路成为现时期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流通产业的发展对此能 有较大的贡献。

    流通产业具有技术相对简单,工作时间、地点相对灵活等特点,从而决定了流通业具 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来看,一国的就业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考察流通产业对就业贡献的大小,可以用流通产业的就业 人数的比重来衡量,即一定时期内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时期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 越大,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越大。近10多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如表3所 示。

表3                  流通产业对就业的贡献                 单位:万人,%
年份    总从业人员   第三产业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从业人员      流通产业占
                  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  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   第三产业的比重
1980     42361      5532      1363           3.2                24.6
1985     49873      8359      2306           4.6                27.6
1990     64749      11979     2839           4.4                23.7
1995     68065      16880     4292           6.3                25.4
1996     68950      17927     4511           6.5                25.2
1997     69820      18432     4795           6.9                26
1998     70637      18860     4645           6.6                24.6
1999     71394      19205     4751           6.7                24.7
2000     72085      19823     4686           6.5                23.6
2001     73025      20228     4737           6.5                23.4
资料来源: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商贸经济》,2004年第4期 。

    从长期来看,我国流通产业的就业贡献不断增加,由1980年的3.2%增加到2001年的6.5 %,20年内增加了一倍多,其中1997年最高,达到6.9%。但是近六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就 业人数的绝对数与相对数都没有大的增加,1996年就业量为4511万人,对社会就业贡献 的比例为6.5%,2001年的就业量为4737万人,对社会就业贡献的比例也仅为6.5%,我国 流通产业的就业贡献还是比较低的。

    再看流通产业对就业贡献的国际比较,为了保证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取了英、美、 日、韩、德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流通产业对就业贡献的情况。从表4 可以看到:英、美、日、韩的这一比例都在20%左右,德国的稍低,但也接近15%。通过 比较可以认为,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着比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空间。
表4             流通产业对就业贡献的国际比较                       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德国
1980~1984    19.8      20.6      22.8       21       15.2
1985~1989    19.9      20.7      22.9       22       14.8
1991~1993      -       20.7      22.5      22.8      14.8
资料来源:夏春玉:《流通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四、结束语

    流通产业地位作为流通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许多学者提出 了充满真知灼见的认识并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正是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 文试图以产业政策合理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对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进行了探讨。

    基于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政府理应实施有力的经济政策:(1)实施流通产业扶持政 策,促进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和经营方式等的现代化;(2)因地制宜地实 施流通产业组织政策,既要促进流通产业的组织化,支持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走流 通产业国际化道路,又要控制垄断,维持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3)降低流通产业门槛 ,积极鼓励投资者进入,并且帮助经营失败者退出,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吸纳就业的功能 ;(4)要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开拓广大农村市场的实践中大力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充分发 挥流通产业扩大内需、引导生产的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国家统计局.中国2003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言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张利萍,邸敏学.略论把流通业提升为先导产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3) .
    [6]白永秀,任保平.充分认识流通业在扩大内需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与改革,200 0(1).
    [7]孟国强.流通业的地位亟待提升[J].中国商贸,2000(9).
    [8]宋则,张弘.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3(24).
    [9]陈文玲,路志凌,刘勇.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J].管理世界,1999(3).
    [10]刘国光.把流通业从末端行业转向先导行业[J].商业经济文荟,1999(2).
    [11]黄国雄.流通新论[J].商业时代,2003(1).
    [12]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J].商贸经济,2004(4).
    [13]文启湘,张庆亮.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及政策措施[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0(7).
  

作者:刘子峰  编辑:jiuyu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