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肖赞军:制约消费的六大预期及化解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 发布时间:2005-12-13 点击数:


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人们的预期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至少有六大预期制约了消费需求,抵消了一些消费政策的积极作用。因此,解决目前市场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重视增强社会信心、引导人们的经济预期,从而扩大消费需求。

 

关键词:预期 消费需求 信心

 

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自己作出行动决策之前对未来经济形势或某一经济变量所作的估计或预测。预期对经济变量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米·弗里德曼曾把预期作为影响经济变化的系统因素而引到经济分析中。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人们的预期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通货膨胀对人们的价格上涨预期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近期,人们的价格、收入、支出预期抑制了消费需求,抵消了一些消费政策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目前人们各类预期的特点,研究不乐观预期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人们的预期,解决我国当前的市场问题。

一、目前各类预期的特点分析

11 价格预期

价格是决定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同时,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也是影响消费者需求量的重要变量。一般而言,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是依据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外推性预期。如果商品价格正在上升,消费者会认为未来商品价格仍会上升,消费者就会有抢购心理,提前实现购买力;反之,如果商品价格正在下降,消费者就会认为未来商品价格仍会下降,消费者就会持观望心理,延迟实现购买力。也就是说,当前的商品价格趋势决定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从而决定即期消费量。自199810 月起,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17 个月同比为负值,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连续13 个月同比为负值。1999 1 4 月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11 % ,4 月份比3 月份又下降1 %。价格的持续下降促使我国消费者形成商品价格下降预期,这种预期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希望物价进一步跌落,从而抑制了即期消费需求。

21 收入预期

在我国,对消费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而消费者未来收入的变化预期严重影响即期消费需求。消费者的未来收入预期一般也是一种外推性预期。如果经济景气,消费者的收入正在上升,消费者就会认为他们的未来收入也会上升,可以引发对消费的较快增长;如果经济萧条,消费者的收入正在下降,消费者就会认为他们的未来收入也会下降,必然导致消费的下降。目前,导致人们形成收入下降预期的主要因素有: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我国周边增长环境的恶化,国有企业效益下滑和下岗职工增多,农产品价格低迷,乡镇企业开工率及收益水平趋于下降等。人们的收入下降预期成了我国内需难以启动的重要制约因素。

31 未来支出预期

未来支出本身就是对即期消费需求的一种替代。未来支出扩大的预期以及支出数量的不确定性要求缩减即期消费。未来支出预期包括医疗支出、子女求学、购买住房、意外事故等。随着改革的深化,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医疗支出,住房支出,子女求学支出等原属于单位福利,现在逐步实现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后,这些支出由消费者个人支付。因此,人们的未来支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预期导致的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是我国目前储蓄存款数额巨大,增长过度的重要原因。

41 体制变迁预期

体制变迁预期就是人们对目前改革中所牵涉的有关就业、工资、价格等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趋势以及这些制度变迁对居民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的预期。体制变迁预期和价格、收入、支出预期等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影响价格、收入、支出预期而影

响即期消费。国有企业分流增效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完善,教育的市场化等,使人们对下岗失业,生老病死,子女求学,意外事故等问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期。对体制改革而形成的这些不确定性预期通过收入、支出预期中介制约即期消费支出。51 对消费政策的逆向预期刺激消费的举措,诸如开展消费信贷服务,实行七次降息并开征利息税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需求上升,缓解了消费倾向进一步下降。但是,在经济萧条背景下刺激消费的举措,从另一

个侧面向人们传递了经济滑坡、增长乏力的信息,导致人们对这些政策形成逆向预期:刺激消费的举措越多,经济发展前景就越不容乐观。因此,人们会对这些刺激性政策作适应性调整,致使消费政策对消费拉动力不明显。例如,银行的消费信贷服务发展缓慢,降息七次非但没有降低储蓄,储蓄反而有上升趋势等等。人们对启动消费的政策的逆向预期抑制了消费需求。

61 产品升级换代的预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的性能不断改善,功能不断增强,甚至在短时期内有的商品就能实现升级换代,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越是科技含量高的商品,这种趋势就越明显。电脑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从286 一直升级到686 ,几乎是每年一升级,一年一台阶。如果有新的、功能更好的商品在市场上出现,消费者已购买的商品就会贬值,1997 年价值上万元的586 型电脑现在在电脑市场上仅值4000 元左右。目前DVD 市场中由于DVD技术不过关,性能不稳定,产品升级可能性大,因此,DVD 市场一直低迷。电脑市场上,由于电脑升级速度下降,目前的686 型已完全能提供当前

软件工作的硬件环境,所以,在其他市场沉闷时,电脑市场行情见涨。所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市场上,一部分消费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产品性能的信息,对某些产品形成升级换代的预期,促使他们持币待购,抑制即期消费需求。

二、引导预期的政策建议

人们的“不乐观”经济预期制约了消费需求,因此,短期内必须重视改善人们的经济预期。在解决目前的市场问题、调节供求关系中,可以认为,增强社会信心、改善人们的经济预期与纠正经济系统的内在缺陷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11 增加现期收入、改善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收入对消费需求有决定的作用。要解决内需问题,真正的钥匙在于现期收入的增加,以及人们对预期收入增加趋势的良好判断。所以,解决目前市场问题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切实提高人民的现期收入、改善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萧条背景下,企业效益难以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价格亦无法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幅度提高收入只有通过增资、减负、创造就业三条途径。所谓增资,就是通过给公教人员提薪,增加公教人员的住房补贴,增加转移性支出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减负,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对企业的减负政策,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差的企业是无法加薪的,农民更无加薪可言,所以,对这两类群体,唯有减负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尤其是目前农民减负空间较大,减负对启动农村市场有较大潜力。创造就业机会,要想方设法地增加投资,增加工作岗位。目前,企业投资需求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应继续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同时,由于财政政策受政府财力的约束,必须用适当的政策启动民间投资需求,唯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增加就业机会。

21 用适当的通货膨胀调整人们的价格下降

预期1998 5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针对日本宏观经济现实指出:日本经济要从长达7 年的经济衰退中走出,日本政府必须创造长期的比如15 年的5 %的通货膨胀预期。我国与日本虽有不同的现实基础,但有类似的宏观经济背景。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已经表现出通货紧缩的迹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流通速度降低,经济增长幅度下降。克鲁格曼的“药方”虽不完全适应中国,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防止目前的通货紧缩,用轻度通货膨胀调整人们的价格下降预期亦不无益处。改革以来,我国曾几度遭受通货膨胀的肆虐,现在谈及,似乎还存在“谈虎色变”的感觉,但是,我国现在的宏观经济现实已发生改变,人们的“通货紧缩”预期致使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经济滑坡。因此,笔者认为,用轻度的通胀可以使人们价格预期逆转,效用决策机策变化,是解决目前市场问题的一个“迫于无奈”的选择方案。

3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人们的体

制变迁预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减震器”、“安全网”。体制的变迁对人们的生存方式给予了巨大冲击,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降低体制变迁给人们生存带来的冲击程度,政策重心应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并且尽快落实,稳定人们对体制变迁预期的不确定性。对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给出一个量化的目标,使公众知道哪些方面、什么时候需要他们掏钱、掏多少钱,形成稳定的支出预期,从而积极安排即期消费。

41 扩大消费信贷服务,降低人们未来支出膨胀预期

子女求学支出、购房支出占人们未来支出的绝大部分,人们的储蓄也就是为解决子女求学、购买住房等未来支出而作准备。因此,加大金融对求学支出和购房支出的支持力度,推行助学金信贷、扩大住房抵押服务,有助于降低人们未来支出膨胀预期,增加未来支出能力。

51 树立消费信心,扭转人们对消费政策的逆向预期如果实际的经济状况没有多大改变,要完全扭转人们的逆向预期,是有一定难度的。短期内,可以调整消费政策,使消费政策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例如,住房按揭的贷款成数的确定,还款方式的安排,按揭利率的选择等。同时,使消费者确实能感觉到优惠政策的利益,使所获利益能替代逆向预期。长期看,必须有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改革上的重大突破,使人们看好未来,从而拉动市场需求。十五届四中全会后,国有企业的改革如有重大突破,能脱困,市场需求就能启动,国民经济也就能脱困,我国经济又有可能进入另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逆向预期的改变,消费政策的调整必须和体制变革相结合。

 

作者:肖赞军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