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中外物流园建设的比较分析
来源:《商业时代》 发布时间:2005-10-15 点击数:


  
  内容摘要:近几年,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物流经济掀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纷纷出台。面对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物流园区建设,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认真规划。本文就国内外物流园区的运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们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避免盲从性,有一定的帮助。
  
  近几年,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也发展很快。可以说,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为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满足货物联运发展的需要,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实现“货畅其流”,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通过逐步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型物流中心在此聚集,使其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而兴建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物流基地多达几百家,在投资规模上,动辄就是几千万、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有的物流园区虽然建起来了,但却出现园区无人入驻的现象,据调查我国目前物流园区的空置率高达60%。面对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物流园区建设,我们应冷静思考,物流园区应如何建设?如何经营?近期,国务院在全国开展的土地治理和园区治理也为我们的物流园区热敲响了警钟,可以说我们目前缺的不是物流园区,而是如何经营物流园区的思维和经营方法。
  
    由于近几年,物流园区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某些地方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发达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等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方面发展较好,物流市场已相当成熟,因此,他们在发展物流园区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就国内外物流园区的经营方式进行比较,以利于我们在建设物流园区时,多一份理性思考,多一份收益,少一份差错。
  
  物流园区空间布局比较
  
  物流园区的产生原因决定了物流园区大都布局在城市中心区边缘或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为吸引物流、配送转运中心等企业在园区集聚,物流园区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要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地价、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如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布置货运中心时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特别是公路和铁路两种方式;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物流园区布局与运输网络相适应;经济合理性,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利用、较低的地价、数量充足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以及在物流园区经营的成员利益的实现等。
  
  物流园区的占地规模比较
  
  物流园区是一个大型配送中心或多个配送中心的集聚地,一般以仓储、运输 、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
  
    在建设面积和园区的数量上,各国也不尽相同。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自1965年至今已建成20多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约74公顷,韩国于1995-1996年分别在富谷和梁山建立了两个物流园区,占地规模都是33公顷;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44.8公顷;比利时的Cargovil物流区占地75公顷;相比英国的物流园区的规模则小得多,1988年建设的第一个物流园区占地不到1公顷;相反,德国的一些货运中心的占地规模较大,如不莱梅的货运中心占地在100公顷以上。一般来说,国外物流园区用地多在7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1平方公里。
  
    从目前中国已建成或已规划的几百家物流园区看,园区面积普遍较大,大多在100公顷以上,深圳的平湖物流基地规划面积甚至达至1600公顷。
  
  物流园区的建设模式比较
  
  由于物流园区一般投资较大,涉及多个方面,且具有公益性特征,因而,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建设中,一般都有政府参与。但政府在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政府在园区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各国的物流园区的建设模式也存在很大区别。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园区建设模式的代表主要是: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德国主要是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建设模式,其资金来源由各级政府直接出资为主,信用贷款和企业投资为补充,其园区管理机构主要采取公益组织管理和有限公司管理两种方式(后者为主)。如不莱梅“货运村”的经济促进公司,图林根物流基地的管理有限公司。
  
    日本主要是政府统一规划集资、行业协会组织集资和企业自主经营的建设模式,其资金来源由政府低息贷款以及生地的买卖差价而来,其园区管理机构主要是由园区企业组成联合会(组织)进行管理。
  
    我国由于有关物流的政策尚不明确,各地的情况差异较大,因而,物流园区的建设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的建设模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统一规划、投资,二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企业自行投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相应的其资金来源就是由各级政府出资,银行贷款或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自筹资金、政府贷款,其园区管理机构是由政府成立相应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或出资方设立子公司来进行管理,如传化集团设立的传化物流基地。
  
  物流园区的政府支持比较
  
  物流园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流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
  
    国外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物流(包括物流园区)的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政府行政管理的、司法机构规范企业行为的、行业组织协调管理的,企业自主的管理体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现就日本和欧洲国家的政府扶持进行比较。
  
    在资金政策方面,日本要求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欧洲国家,如比利时政府为一些配送中心建设提供投资;法国政府要求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商会资助物流园区的建设,并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一定资助。
  
    在税收政策方面,日本对土地提供者给予减税政策;欧洲国家,如法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对物流配送业采取了开始5年免税和给20个雇员每人以2万法郎补贴的鼓励政策;比利时政府也通过减免税收来鼓励国外企业投资建设配送中心。
  
    在土地政策方面,日本规划有利于未来设施配套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基地;欧洲国家,如德国由州政府提供建设所需要的土地及公路、铁路通讯等交通设施。
  
    在基础设施政策方面,日本政府对已确定的物流园区积极加快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欧洲国家提供物流中心的三通一平和物流中心的公路、铁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比较
  
  物流园区的建设,其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国内外的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上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
  
    日本“物流团地”(Distribution Park)的赢利模式
  
    总结其赢利模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价的升值,二是低廉的仓库租金。集资企业租用仓库的租金低于市场价格,并可按市场价格给其他企业,政府对已确定的物流园区积极加快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以促进其他企业入驻园区,从而使园区投资者得到回报。
  
    德国“货运村”(Freight Village)的赢利模式
  其赢利模式也主要来自两方面:
  出租收入。政府将货运中心的场地向运输企业或与运输有关的企业出租,承租企业则依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附属设施并交纳相关费用。
  服务费。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中国不同类型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转运型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该类型物流园区是指可以实现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例如港口码头、航空港、铁道货车编组站和汽车货运终端站等。
  
    典型的园区有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上海外高桥物流园区等。这类园区一般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因此,在初期可以开展与货物转运有关的基本物流服务,如提供仓储、多式联运等物流服务;在发展中期可以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如进行保税仓储、保税展示、物流加工作业、运输配送、贸易服务以及其他相配套的商务服务活动;在发展后期,可以提供货物中转站特色的增值服务,即提供除基本运输和仓储以外的包装、再包装、流通加工、分拣、配送和信息反馈等。此外还可开展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物流商务平台,提供网上交易、通关代理、保险、银行支付信息服务功能,这些增值服务,能有效地扩大园区的利润来源,也为园区的赢利提供了保障。
  
    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此类园区主要是以大规模仓库群为基础,以仓储、配送和批发交易功能为主。因此,这类园区的建设往往采用分期滚动建设的方式,在一期投资基本收回的条件下再进行下一期投资,一边收回投资,一边扩大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盲目投资,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原始资本的投入,缩短整个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在园区运作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仓储优势,吸引大型客户的进驻,从而保证每年稳定的营业收入;另外通过建设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帮助物流企业发展配载业务,园区可以从企业节省下来的资金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此类园区承担了一部分生产加工功能,实现了从厂商生产的标准产品部件到客户所需个性化产品转换衔接的目的,同时园区本身也拥有基本的集散功能。此类园区在建设初期,往往利用自身的地理和经营优势对现有闲置设施进行改造,并将其改建成专业的交易市场,构建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现代采购中心,通过促成交易的达成,为园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建设后期,通过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发展流通加工,即按客户要求进行有偿再加工,即方便了顾客,也扩大了收入。
  
    综合型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 此类园区是可以全面处理转运、储存、加工、配送等作业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相互转换业务的。由于综合型物流园区具有规模大、功能全和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项目见效也要有周期,因此所有业务板块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赢利模式在不同阶段采取渐进方式,一般在发展初期,通过建设货物集散中心和信息交易中心,从场地出租费和货运交易费中赢利;在发展中期,通过建设仓储配送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发展后期,开展物流培训和电子商务等业务,从增值服务中创收。
  
    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因此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规划应该因地制宜,因时而异,这样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服务。
 
 

作者:湖北经济…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